干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71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洗机,具体而言涉及使用可燃性的溶剂进行洗涤、脱液 以及干燥的干洗机。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公知一种干洗机,其利用石油系溶剂等的可燃性的溶 剂对洗涤物进行洗涤,从洗涤后的洗涤物中对溶剂进行脱液,进一步将由 加热器加热后的热风吹到脱液后的洗涤物上,使溶剂气化,从而进行洗涤 物的干燥。
但是,由于石油系溶剂易燃,所以在洗涤物的干燥过程中,若从洗涤 物气化后的溶剂气体的浓度较高,则在该溶剂气体中加热器的热成为引火 源而引火,存在引火事故和爆炸事故的危险。
因此,作为用于防止上述事故的干洗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一 种干洗机,其包括滚筒,其用于收容洗涤物,进行洗涤、脱液以及干燥; 循环风路,其用于使滚筒内的空气循环;蒸汽加热式的干燥加热器,其用 于对循环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加热;蒸汽阀,其进行打开关闭,来向干燥加 热器供给蒸汽;滚筒入口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循环风路内,用于测量供 给到滚筒的气体温度;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测量通过滚筒后的气 体温度;和控制部,其由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等构成,用于控制 蒸汽阀以及上述各温度传感器。
在干燥工序中,滚筒出口温度根据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的多少而变 化。即,当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多时,挥发量相对较多,滚筒出口温度 相对较低。当滚筒出口温度低时,若提高滚筒入口温度即打开蒸汽阀增大 加热,则来自洗涤物的溶剂的挥发量进一步增多,在滚筒内产生超过安全 值(例如溶剂为汽油5号的情况下0.6volX)的溶剂气体温度的空气,存 在引火的危险性。
在专利文献l记载的干洗机中,为了避免上述危险,由微型计算机监 视滚筒出口温度,控制蒸汽阔的打开关闭,根据滚筒入口温度控制所供给 的循环风的温度,不使来自洗涤物的溶剂的挥发量过多,溶剂气体浓度不 超过安全值。
专利文献l:特开2005—218881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l记载的干洗机中,若例如因控制部的故障等使得 微型计算机误动作,产生所谓的微型计算机失控,则存在蒸汽阀无法控制, 无法控制溶剂气体浓度的可能性。这样一来,滚筒内的溶剂气体的浓度上 升,在该溶剂气体中干燥加热器成为引火源而引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洗机, 其即使在微型计算机失控等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引火等的危险,具有更 高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可靠地确保干燥工序中的安全 的干洗机。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干洗机,其利用可燃性的溶剂进行洗涤
物的洗漆、脱液以及干燥,包括处理槽,其收容洗涤物,用于进行洗涤、 脱液以及干燥;循环风路,其取出所述处理槽内的空气,为了进行干燥而 使封闭流路流通并返回到处理槽;加热机构,其用于对所述循环风路中流 通的空气进行加热;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加热机构的动作,执行干燥工 序;信号输出机构,其在所述处理槽中响应规定的脱液处理结束这一情况 而输出结束信号;和安全电路,其在没有输出所述结束信号的状态下,与 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无关地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记载的干洗机为基础,其特征在 于,所述处理槽包括以密封液体的形式形成的外槽;内槽,其旋转自如 地设于所述外槽内,通过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内部收容的洗涤物中 包含的溶剂进行脱液;和驱动电机,其用于使所述内槽旋转,所述信号输 出机构具有下述机构在所述内槽或所述驱动电机以规定的转速以上进行 旋转,且该旋转经过一定时间时,输出所述结束信号。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以技术方案2记载的干洗机为基础,其特征在 于,所述信号输出机构包括开关,其在所述内槽或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 在规定的转速以上时接通;和计时器,其通过所述开关的接通而开始计时, 测量所述开关接通期间的时间,在测量了一定时间时输出所述结束信号。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 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干洗机为 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与所述循环风路中流动的空气进 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蒸汽的蒸汽供给机构,所述 安全电路被构成为为了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而不从所述蒸 汽供给机构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蒸汽。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以技术方案4记载的干洗机为基础,其特征在 于,所述蒸汽供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蒸汽的蒸汽供给路;和用于打开关 闭该蒸汽供给路的阀门,所述安全电路为了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 态,而使所述阀门处于始终关闭的状态。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以技术方案5记载的干洗机为基础,其特征在 于,具有多个所述蒸汽供给路,并且在各蒸汽供给路上分别装入阀门,所 述安全电路为了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而仅使预定的阀门处于 始终关闭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响应在处理槽中规定的脱液处理结束这 一情况的结束信号,在没有通过信号输出机构输出的状态下,通过安全电 路,与控制机构的控制无关地确保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另外,这些信 号输出机构通过与控制机构(微型计算机等)不同的硬件构成,不依赖于 控制机构而得到结束信号。因此,在规定的脱液处理结束后,便能使加热 机构动作。
一般,干燥工序中的溶剂气体浓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洗涤物中包含的 溶剂量和洗涤物所处的空气温度,所包含的溶剂量越多,空气温度越高, 溶剂气体浓度容易上升。为此,在脱液处理中,若使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 量在一定量以下,则干燥工序中挥发的溶剂量变少,即使空气温度变高, 溶剂气体浓度也不会上升到一定值以上。
例如,设溶剂气体浓度有引火危险的下限浓度即引火下限浓度为
0.8vol%、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为"A"、以及包括该"A"以下的溶剂 的洗涤物即使在过热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溶剂气体浓度在0.8vol^以下(以 下,在表示为"A"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该溶剂量为"A"), 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例如若将规定的脱液处理定制成"按照处理 后的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在"A"以下的方式进行脱液的处理",则洗涤 物中包含的溶剂量在"A"以下后,便能使加热机构动作。
其结果,即使在加热机构动作时控制机构失控,例如陷入不能控制加 热机构的状态使得循环风路的空气过热,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也在"A" 以下,所以溶剂气体浓度不会超过引火下限浓度。由此,能提供一种干洗 机,其能可靠地确保干燥工序中的安全,不会发生引火等的危险,且具有 更高的安全性。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信号输出机构具有下述机构在内槽或 者驱动电机以规定的转速以上进行旋转,且该旋转经过一定时间时,输出 结束信号。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若将规定的转速以及该转速下的 旋转时间例如定制为"能使处理后的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在"A"以下 的转速以及该转速下的旋转时间",则仅通过检测内槽的转速以及旋转时 间的简单的方法便能防止溶剂气体浓度上升到一定值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信号输出机构包括开关,其在内槽或者驱 动电机的转速在规定的转速以上时接通;和计时器,根据开关的接通而开 始计时,测量开关接通期间的时间,在测量了一定时间时输出结束信号。 因此,仅通过控制开关以及计时器这样的简单的方法便能防止溶剂气体浓 度上升到一定值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加热机构包括与循环风路中流动的空 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向热交换器供给蒸汽的蒸汽供给机构,为了 确保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通过安全电路,不从蒸汽供给机构向热交换 器供给蒸汽。由此,在规定的脱液处理结束后,蒸汽便被供给到热交换器, 来加热循环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其结果,即使在供给蒸汽时控制机构失控, 例如从蒸汽供给机构供给大量的蒸汽而导致热交换器的温度急剧上升,洗 涤物中包含的溶剂量也在"A"以下,所以能防止溶剂气体浓度上升到一 定值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蒸汽供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蒸汽的蒸 汽供给路;和用于打开关闭蒸汽供给路的阀门,通过安全电路而使所述阀 门处于始终关闭的状态。根据该结构,通过预先使阀门始终处于关闭的状 态的简单控制,便能防止溶剂气体浓度上升到一定值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具有多个蒸汽供给路,并且在各蒸汽供 给路上分别装入阀门,通过安全电路,仅使这些阀门中预定的阀门处于始 终关闭的状态。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中,若例如将预定的阀门定制为 "通过将阀门打开而使溶剂气体浓度上升到超过引火下限浓度的浓度的 阀门",且仅始终关闭该阀门,则能防止溶剂气体浓度上升到一定值以上。 另外,关于其他的阀门,不需要通过安全电路确保其为非能动状态,从而 不需要设置多余的装置,所以也能节约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洗机的主要部分的正面侧立 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干洗机的配管系统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干洗机的电构成的框图,表示了与本发明相关 联的部分。
图4是表示构成溶剂气体浓度安全系统的继电器序列(rday sequence) 控制电路的图。
图中1—干洗机;4 —外槽;5 —滚筒;8 —循环路径;13 —干燥加热
器;21 —滚筒电机;24—蒸汽通路;24a—第一蒸汽供给路;24b—第二蒸 汽供给路;68—速度检测器;69 —计时器;69a—计时器接点;70 —安全 电路;73 —检测开关;75 —第一继电器;75a—第一接点;76—第二继电 器;76a—第二接点;77 —第一开关;78 —第二开关;81—控制部;V20 —入口阀门;V27—第一阀门;V28 —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干洗机的外观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洗机1的主要部分的正面侧 立体图。另外,若对方向进行描述,参照图中所示的方向箭头(在其他附 图中也同样)。
参照图1,该干洗机1例如用于商业,包括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2 和容器(tank) /过滤成套设备(filterkit) 3 (参照图2)。
主体2包括大致框体状的框架2a,在框架2a内设有外槽4和收容于 外槽4内的滚筒(内槽)5。框架2a被固定在地面上。另外,在框架2a 的前侧面部分,在外槽4的上方位置,具体是用户视线位置附近,安装有 操作面板2b。通过操作操作面板2b的操作按钮66 (后述),从而能使干 洗机l执行所希望的运转,在操作面板2b的显示面板67 (后述)显示干 洗机1的运转状况。
外槽4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其内部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空 间。在外槽4的前侧壁,形成有与外槽4内部连通的正面看为圆形的外槽 开口部分4a。在外槽开口部分4a,沿着其周缘嵌入金属制的环形的轮缘
(rim)4b。在轮缘4b的内周缘的前端缘,安装有环形的密封圈(packing) 4c。另外,在轮缘4b的左端部设有合叶4d,在轮缘4b的右端部设有被卡 合凸起4e。在合叶4d上安装有门(未图示)。该门(未图示)以合叶4d 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并能打开关闭外槽开口部分4a。另外,在门(未图示) 上与安装在合叶4d—侧的相反侧的部分,设有卡合凸起(未图示),在门
(未图示)将外槽开口部分4a关闭时,卡合凸起(未图示)与轮缘4b的 被卡合凸起4e卡合,从而门(未图示)在关闭外槽开口部分4a的状态下 被锁定。
另外,外槽4在其底面的4个角通过缓冲器(damper) 2c与框架2a 连接。因此,在干洗机l的运转过程中,即使外槽4振动,该振动也被缓 冲器2c缓和,所以防止该振动通过框架2a传递到干洗机l的周围。
滚筒5被形成为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其中心轴被配置成在大致水平 方向上延伸,具体是在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在滚筒5的后方配有与中心 轴连接的滚筒电机21 (参照图3),通过滚筒电机21旋转,其动力经过中 心轴传递到滚筒5,由此滚筒5旋转。在滚筒5的前侧壁,在与外槽开口 部分4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滚筒5内部连通的滚筒开口部分5a。滚筒开
口部分5a与外槽开口部分4a在前后方向对置。因此,打开门(未图示), 通过外槽开口部分4a以及滚筒开口部分5a,能在滚筒5内收容洗涤物。 另外,在滚筒5的内周面设有多个朝向中心轴方向突出的挡板(baffle)5b。
<干洗机的内部结构>
图2是干洗机1的配管系统图。下面参照图2,详细说明干洗机1的 内部结构。
在上述的外槽4,包括用于向滚筒5内导入空气的空气入口 6 (入口 )、 和用于排出滚筒5内的空气的空气出口 7,通过循环路径8 (循环风路) 连接空气出口7以及空气入口6之间。g卩,循环路径8具有空气入口 6和 空气出口 7,是连接空气出口 7以及空气入口 6之间的封闭回路(封闭流 路)。
干洗机1是使用专用的可燃性溶剂(例如石油类溶剂等)进行干洗的 装置。干洗与用水对洗涤物进行清洗的情况相比,具有洗涤物发生縮水的 情况较少,并且容易将油污清洗掉的优点,相反,希望使用的溶剂尽可能 不要释放到环境中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溶剂全部回收的方式。
艮P,在洗涤时,按照在外槽4内留有一定量的从后述的容器31供给 的溶剂的方式进行洗涤。在洗涤后,溶剂从外槽4被回收到容器31中。 进一步,滚筒5高速旋转,使得溶剂与洗涤物脱离。脱离后的溶剂也被回 收到容器31。之后,通过一边使滚筒5低速旋转, 一边使滚筒5内的空气 在循环路径8和滚筒5之间循环,由此来进行洗涤物的干燥。通过干燥而 从洗涤物蒸发的气化溶剂凝集而被回收。另外,在滚筒5旋转时,通过由 挡板5b对洗涤物进行搅拌,从而能有效地洗涤并干燥洗涤物。
在干燥工序中,通过鼓风机电机(blower motor) 9使鼓风机IO旋转, 从而使滚筒5内的空气从空气出口 7通过循环路径8向空气入口 6循环。 在循环路径8设有干燥冷却器11以及12。另外,在空气入口 6的附近设 有干燥加热器13 (热交换器)。从滚筒5通过空气出口7向循环路径8流 动的空气包括气化后的溶剂(溶剂气体),包括该溶剂气体的空气被干燥 冷却器11和12冷却,从而空气中的溶剂气体被液化。即,通过循环路径 8的包括溶剂的空气被干燥冷却器11和12冷却,从而使溶剂凝集,从空
气中回收溶剂。之后,通过干燥加热器13对空气进行加热,将加热空气 作为干燥风从空气入口 6向滚筒5内供给。在滚筒5内,加热空气与洗涤 物进行热交换,使包含于洗涤物中的溶剂气化。然后气化的溶剂与空气一 起从空气出口 7向循环路径8流动。该循环即滚筒5内的空气在滚筒5和 循环路径8之间进行循环,通过反复这样的循环,从而使滚筒5内的洗涤 物干燥。另外,该干洗机l被构成为将来自空气入口6的干燥风通过外 槽开口部分4a以及滚筒开口部分5a供给到滚筒5内的洗涤物。滚筒开口 部分5a是在滚筒5中最大的孔,通过该滚筒开口部分5a能向洗涤物有效 地供给干燥风。另外,由于滚筒5内的空气通过循环路径8被循环,所以 通过干燥加热器13加热并供给到滚筒5的空气与滚筒5内的洗涤物进行 热交换而使洗涤物的水分(溶剂)气化后,不会与气化后的水分一起排出 到机器外,而再次用于洗涤物的干燥。因此,该干洗机l可以说是对环境 有益的装置。
但是,溶剂具有可燃性,在干燥工序中,必须可靠地进行加热空气的 温度控制,否则存在气化的溶剂着火或者爆炸的危险。
因此,为了检测从空气入口6向滚筒5供给的加热空气的温度,而在 循环路径8内的干燥加热器13的卞游侧(从空气流动方向观察的下游侧, 以下相同),配有滚筒入口温度热敏元件(thermistor) 14以及防止入口温 度过热热敏元件15。虽未图示,但防止入口温度过热热敏元件15其与晶 体管电路连接,例如检测95'C,由此通过晶体管来切断电路,具有与恒温 器相比能更准确地检测工作温度,并且温度相应性也优异的优点。
为了检测从空气出口 7排出的空气温度,在循环路径8上设有滚筒出 口温度热敏元件16、以及用于判定滚筒出口温度热敏元件16有无故障的 监视用的出口温度异常判定热敏元件17。进一步,为了检测由两个干燥冷 却器11、 12中下游侧的干燥冷却器冷却后的空气温度,在循环路径8上 设有冷却器温度热敏元件18以及构成安全电路的一部分的防止冷却器温 度过热热敏元件19。
进一步,在位于干燥冷却器12和干燥加热器13之间的循环路径8上 设有呼吸口 20以及隔断阀门V14,该呼吸口 20以及隔断阀门V14当循环 路径8内的压力过于上升时,调整该压力。通常,呼吸口 20处于打开状
态,隔断阀门V14打开,使得空气在循环路径8内流动。进一步,还具备 防爆口26,万一在循环路径8内流动的包括溶剂气体的空气着火,引起爆 炸时,该防爆口26用于使爆炸气体释放出来。防爆口26在未图示的弹簧 的作用下,被施加了向关闭方向的力。
干燥冷却器11、 12通过致冷剂通路22a、 22b、 22c与冷冻机23连接。 冷冻机23被配置于主体2的外部。若插入到致冷剂通路22a的干燥冷却 器用电磁阀2Y打开,则致冷剂(例如冷却水)从冷冻机23经过致冷剂通 路22a、 22b流向干燥冷却器12以及干燥冷却器11,干燥冷却器12以及 干燥冷却器11进行冷却动作。这里,干燥冷却器11、 12与冷冻机23串 行连接,但也可以并行连接。具体而言,对干燥冷却器11、 12的每一个 设置致冷剂通路22a、 22c,分别向干燥冷却器11、 12供给来自冷冻机23 的致冷剂。当然,也可以对应于干燥冷却器ll、 12分别设置冷冻机23。
干燥加热器13是使内部通过蒸汽并从风扇放出该蒸汽的热、以此对 周围进行加热的所谓散热器,与蒸汽通路24 (蒸汽供给路)以及25连接。 具体而言,蒸汽通路24连接机器外的蒸汽源和干燥加热器13之间。另外, 在蒸汽通路24插入入口阀门V20,在蒸汽通路24,在干燥加热器13和入 口阀门V20之间,分支为相对路径粗的第一蒸汽供给路24a和相对路径细 的第二蒸汽供给路24b。在第一蒸汽供给路24a插入第一阀门V27,在第 二蒸汽供给路24b插入第二阀门V28。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从蒸汽通路 24到干燥加热器13的路径相当于本发明的加热机构。另一方面,蒸汽通 路25是用于将从蒸汽通路24供给到干燥加热器13的蒸汽排出到机器外 的通路。
通过打开入口阀门V20、第一阀门V27以及/或者第二阀门V28,由 此向干燥加热器13供给蒸汽(例如110 120'C的蒸汽),干燥加热器13 通过蒸汽进行循环路径8的空气的加热动作。另外,在第一蒸汽供给路24a 和第二蒸汽供给路24b中,由于蒸汽的供给量不同,所以根据需要,也可 以从第一蒸汽供给路24a和第二蒸汽供给路24b的某一方或两方向干燥加 热器13供给蒸汽。
在干燥工序中,通常根据滚筒入口温度热敏元件14、滚筒出口温度热 敏元件16以及冷却器温度热敏元件18的检测温度,控制鼓风机电机9的
旋转,控制入口阀门V20、第一阀门V27以及/或者第二阀门V28的打开 关闭等。另外,在该干洗机l中,为了防止溶剂气体的着火或爆炸,用于 控制第一阀门V27以及第二阀门V28的打开关闭的电路被构成为安全电 路70 (后述)。关于用于控制各阀门(V27、 V28)的打开关闭的电路在以 后描述。
容器/过滤成套设备3包括用于留住溶剂的容器31、用于对从容器 31汲出的溶剂进行过滤的串行连接的第一过滤器32以及第二过滤器33。 另外,在容器31的下面,连接汲出管34的一端。在汲出管34插入阀门 VI,其另一端与合流点35连接。在合流点35连接溶剂泵36的吸入侧, 溶剂泵36的喷出侧与三向阀门V6的入口连接。三向阀门V6的一个出口 与流通管37的一端连接,流通管37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19与容器31连 接。流通管37的中途部(三向阀门V6和阀门V19之间),分支出来而与 第一过滤器32以及第二过滤器33的串行连接相连。流通管38与第二过 滤器33的出口侧连接,流通管38的前端与设于主体2内的溶剂热交换器 39的入口相连。
旁路管40的一端与上述的三向阀门V6的另一出口连接,其另一端被 合流到与溶剂热交换器39的入口连接的流通管38。
由此,通过切换三向阀门V6的出口,从而实现以下所述的切换通 过第一过滤器32以及第二过滤器33向溶剂热交换器39提供溶剂;或者 不通过过滤器32、33,通过旁路管40旁路而向溶剂热交换器39提供溶剂。
在溶剂热交换器39内,配有蒸汽管41以及致冷剂管42。蒸汽管41 以及致冷剂管42都例如是以巻曲状回旋的管。蒸汽通路43以及44与蒸 汽管41连接。蒸汽通路43将蒸汽管41和蒸汽通路24之间连接,在其途 中,插入阀门V21。另一方面,蒸汽通路44是用于将从蒸汽通路43供给 到蒸汽管41的蒸汽排出到机器外的通路。若打开阀门V21,蒸汽通过蒸 汽通路43流到蒸汽管41,经过蒸汽通路44排出蒸汽。在溶剂通过溶剂热 交换器39期间,在高温的蒸汽管41和溶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加热溶剂。 另一方面,致冷剂通路45a、 45b与致冷剂管42连接,在致冷剂通路45a 插入溶剂冷却器用电磁阀3Y。若打开该溶剂冷却器用电磁阀3Y,致冷剂 进入致冷剂管42。在溶剂通过溶剂热交换器39期间,在致冷剂管42和溶 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冷却溶剂。通过控制阀门V21的打开关闭以及溶剂冷 却器用电磁阀3Y的打开关闭,从而在溶剂热交换器39中切换是对溶剂加 热还是冷却,能将通过溶剂热交换器39后的溶剂的温度控制在所希望的 温度。
流通管46的一端与溶剂热交换器39的出口侧连接。流通管46的另 一端与三向阀门V9的入口连接。在流通管46上,为了测量致冷剂温度而 配有液温热敏元件47,并且配有防止液温上升到规定的温度以上的液温过 热防止热敏元件48,其用于防止液温上升到规定的温度以上。
在流通管46,上述两个热敏元件的下游侧配有肥皂(soap)浓度传感 器50。
供液管51的一端与三向阀门V9的一方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外槽4 连接,并能向滚筒5内供给溶剂。回送(feedback)管52的一端与三向阀 门V9的另一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容器31连接。
为了回收由循环路径8内的干燥冷却器11、 12凝集的溶剂,在循环 路径8的干燥冷却器11、 12的配置位置下方,连接回收管62的一端。回 收管62的另一端与水分离器63连接。在水分离器63中,分离所回收的 溶剂中包含的水分,被分离后的水通过排水管64排出。然后,溶剂通过 回收管65返回到容器31。
在外槽4,在其最下方部形成排液口 55,液面检测容器56与排液口 55连接。在液面检测容器56配置标准液面开关57以及排液液面开关58 两个液面开关。液面检测容器56兼做收集器(tmp),其用于收集在洗涤 时从排液口 55落下的洗涤物上脱落的钮扣等。
回收管59的一端与液面检测容器56的下端连接。在回收管59插入 阀门V4,回收管59的另一端与合流点35连接。
一端与肥皂容器60连接的肥皂管61的另一端合流在合流点35。阀门 V17被插入肥皂管61。
接着,对图2所示的配管系统图中的溶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洗涤工序中,首先留在容器31中的溶剂被供给到滚筒5 (外槽4)。 因此,打开阔门V1、驱动溶剂泵36,三向阀门V6打开流通管37,关闭 阀门V19。由此,容器31内的溶剂通过第一过滤器31以及第二过滤器33
而在流通管38流动,在通过溶剂热交换器39调整温度后,通过流通管46 流动到三向阀门V9。三向阔门V9打开供液管51 —侧,溶剂通过供液管 51供给到外槽4。在供给时,关闭阀门V4。留在外槽4的溶剂的量通过 标准液面开关57检测,若规定量(适于洗涤的量)的溶剂留在外槽4,则 切换阀门V9,关闭供液管51侧,打开回送管52—侧。
留在容器31中的溶剂预先被混入了肥皂,在溶剂通过流通管46时, 通过肥皂浓度传感器50测量溶剂中的肥皂浓度。然后,当肥皂浓度低时, 打开阀门V17,经过肥皂管61汲出肥皂容器60中的肥皂,并将其混入所 供给的溶剂中。
另外,也可以在向外槽4供给溶剂时,根据情况切换三向阀门V6, 不通过过滤器32、 33,而通过旁路管40向溶剂热交换器39提供溶剂,向 外槽4供给溶剂。
在排液、脱液的工序中,打开阀门V4,关闭阀门VI,驱动溶剂泵36。 三向阀门V6被打开流通管37侧,打开阀门V19,溶剂返回到容器31。
或者,关闭阀门V19,在流通管37流动的溶剂通过过滤器32、 33、 流通管38、溶剂热交换器39、流通管46,经由三向阀门V9在回送管52 中流动,返回到容器31。这样,从外槽4排出的洗涤后的溶剂、通过离心 力从洗涤物脱离的溶剂,能通过过滤器32、 33进行净化,返回到容器31。
<干洗机1的电构成>
图3是表示干洗机1的电构成的框图,表示了与本发明相关联的部分。
在干洗机1中,具备例如由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等构成的控 制部81 (控制机构)。
在控制部81上连接设于操作面板2b的操作按钮66和显示面板67, 用户通过操作操作按钮66,与该操作对应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控制部81。 另外,与干洗机l的运转状况对应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显示面板67,运转 状况以文字信息的形式显示于显示面板67上。
另外,在控制部81上作为各种控制对象而连接有三向阀门V9、阀门 V4以及滚筒电机21 (驱动电机),这些各种控制对象通过控制部81控制 其动作。例如,在洗涤工序中,三向阀门9打开供液管51侧,向滚筒5 (外槽4)供给溶剂。另外,在脱液工序中,打开阀门V4,外槽4内被脱 液的溶剂返回到容器31。
另外,第一阀门V27以及第二阀门V28通过安全电路70而与控制部 81连接。
安全电路70与滚筒电机21、速度检测器68以及计时器69电连接, 通过速度检测器68检测滚筒电机21的转速,计时器进行相应动作,该计 时器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安全电路70。然后,根据来自计时器的输入信号, 安全电路70成为接通状态,通过控制部81能控制第一阀门V27的动作。 另一方面,关于第二阀门V28,即使安全电路70为断开状态,通过控制 部81也能进行动作控制。另外,关于安全电路70的具体结构,使用图4 在下面进行说明。
<溶剂气体浓度安全系统〉
图4是表示构成溶剂气体浓度安全系统的继电器序列控制电路71的 图。这里,溶剂气体浓度安全系统可防止干燥工序中、溶剂气体的着火、 爆炸等,为了构筑该系统,在干洗机l中具备继电器序列控制电路71。
继电器序列控制电路71是用于控制第一阀门V27、第二阀门V28的 控制电路,例如与直流电源(例如DC24V)连接,作为控制对象,具备 并联连接第一阀门V27、第二阀门V28的并联连接电路。另外具备第一开 关77以及第二开关78,其分别与第一阀门V27、第二阀门V28串联连接, 且受控制部81内的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控制。对这些第一开关 77以及第二开关78进行接通控制而输出的接通信号分别被输入到第一阀 门V27、第二阀门V28,由此打开各阀门(V27、 V28)。
另外,第一阀门V27以及第一开关77的串联连接,进一步与第二继 电器76内所具有的第二接点76a串联连接。由此,在第二接点76a不是 断开的状态下,构成了安全电路70,与控制部81使第一开关77处于接通 的控制无关,第一阀门V27被确保为非能动状态。
并且,在继电器序列控制电路71具有控制第二接点76a的检测电路79。
检测电路79具有与安全电路70并联连接,第二继电器76和第一
继电器75内所具备的第一接点75a的串联连接;与该串联连接并联连接, 第一继电器75和计时器69内具备的计时器接点69a的串联连接。
第一继电器75以及第二继电器76例如是电磁继电器等,是具有通过 电磁力打开关闭接点的功能的装置,电流通过在这些继电器(75、 76)内 所具备的电磁线圈(未图示)中流动,使得关闭各接点(75a、 76a)。
另外,对打开关闭外槽开口部分4a的门(未图示)的状态进行检测 的门开关74,与第一继电器75和第二继电器76的并联连接进行串联连接, 门开关74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接通。
计数器69,与门开关74以及第一继电器75 (门开关74以及第二继 电器76)并联连接,例如通过信号的输入而开始计时,在经过预先确定的 时间后,在其内部具备的计时器接点69a被接通。另外,计时器69与检 测开关73串联连接,通过使该检测开关73接通,从而向计时器69提供
用于开始计时的输入信号。
检测开关73包含在与滚筒电机21 (参照图3)连接的速度检测器68 的内部电路(未图示)中。滚筒电机21例如在内部具有进行频率控制的 变换器(inverter)电路,速度检测器68与该逆变器电路连接。而且,速 度检测器68检测滚筒电机21在规定转速以上时输出的频率,在该转速以 上的期间,使检测开关73接通。
接着,对该继电器序列控制电路71的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洗涤工序结束后,开始脱液工序,滚筒5受到滚筒电机21的旋转 动力,进行高速旋转,对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进行脱液。然后,若滚筒电 机21的转速例如在500rpm以上,则在500rpm以上时输出的频率被速度 检测器68检测,而使检测开关73接通。
若检测开关73接通,则该接通信号被输入到计时器69。通过计时器 69开始计时。之后,检测开关73成为接通状态的时间,即滚筒电机21 以500rpm以上进行旋转的时间例如经过4分钟后,使计时器接点69a接 通。另外,在洗涤工序中、脱液工序中,由于用于打开关闭外槽开口部分 4a的门(未图示)被关闭,所以确保门开关74处于接通状态。
若使计时器接点69a接通,则电流在第一继电器75内部的电磁线圈 流动,使第一接点75a接通。然后,若使第一接点75a接通,则电流在第 二继电器76内部的电磁线圈流动,使第二接点76a接通。由此,控制部 81对第一开关77进行接通控制,由此第一阀门V27 ( + )侧和(一)侧 成为导通状态,所以能打开第一阀门V27。
这样,通过速度检测器68检测滚筒电机21的转速在500rpm以上这 一情况,在由计时器69不能测量滚筒5以该转速旋转4分钟的状态下, 第二接点76a成为断开状态,所以即使控制部81使第一开关77成为接通 状态,其接通信号也不被传递到第一阀门V27,确保第一阀门V27为非能 动状态。即,滚筒以转速500rpm以上旋转4分钟来对洗涤物进行脱液后, 控制部81才能使第一阀门V27接通。
结果,在干燥工序中,例如即使在控制部81的微型计算机 (microcomputer)失控而使蒸汽持续供给到干燥加热器13,导致洗涤物 处于高温的热风的情况下,洗涤物中包含的溶剂在脱液工序中被除去一定 量,所以溶剂气体浓度不会超过引火下限浓度(例如0.8vol。zO。由此,能 确保干燥工序中的安全,不会产生引火等的危险,从而实现安全性更高的 干洗机。另外,由于上述的控制仅通过检测开关73和计时器69的动作便 能进行,所以该控制也简单。
进一步,关于第二阀门V28,与第一阀门V27相比蒸汽供给量少,即 使蒸汽持续被供给到干燥加热器13,干燥加热器13的温度也不会怎么上 升。因此,溶剂气体浓度不会上升到超过引火下限浓度的浓度,所以不需 要通过安全电路70进行控制。其结果,不需要在电路中加入多余的继电 器等,从而也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在技术方案记载的范 围内能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能使第一阀门V27打开的条件是"洗 涤物以滚筒转速500rpm以上被脱液了 4分钟",但该条件只是个标准,只 要溶剂气体浓度不超过引火下限浓度,并非限定于该条件,也可以进行该 条件以上的脱液处理。
另夕卜,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第一阀门V27的打开关闭控制为例进 行了描述,但也可以对入口阀门V20进行打开关闭控制,该入口阀门20 作为向第一阀门V27供给蒸汽的供给源并设于蒸汽通路24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干洗机,其利用可燃性的溶剂进行洗涤物的洗涤、脱液以及干燥,包括处理槽,其收容洗涤物,用于进行洗涤、脱液以及干燥;循环风路,其取出所述处理槽内的空气,为了进行干燥而使封闭流路流通并返回到处理槽;加热机构,其用于对所述循环风路中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加热机构的动作,执行干燥工序;信号输出机构,其在所述处理槽中响应规定的脱液处理结束这一情况而输出结束信号;和安全电路,其在没有输出所述结束信号的状态下,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无关地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包括以密封液体的形式形成的外槽;内槽,其旋转自如 地设于所述外槽内,通过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内部收容的洗涤物中 包含的溶剂进行脱液;和驱动电机,其用于使所述内槽旋转,所述信号输出机构具有下述机构在所述内槽或所述驱动电机以规定 的转速以上进行旋转,且该旋转经过一定时间时,输出所述结束信号。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输出机构包括开关,其在所述内槽或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在规定的转速以上时接 通;禾口计时器,其通过所述开关的接通而开始计时,测量所述开关接通期间 的时间,在测量了一定时间时输出所述结束信号。
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与所述循环风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蒸汽的蒸汽供给机构,所述安全电路被构成为为了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而不 从所述蒸汽供给机构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蒸汽。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蒸汽的蒸汽供给路;和用于打开关 闭该蒸汽供给路的阀门,所述安全电路为了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而使所述阀门处 于始终关闭的状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洗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蒸汽供给路,并且在各蒸汽供给路上分别装入阀门, 所述安全电路为了确保所述加热机构为非能动状态,而仅使预定的阀门始终关闭。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干洗机,其即使在微型计算机失控等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引火等的危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并且可靠地确保干燥工序中的安全。继电器序列控制电路(71)具有将控制对象的第一阀门(V27)、用于接通控制第一阀门(V27)的第一开关(77)、和第二继电器(76)内具备的第二接点(76a)串联连接的结构。在该串联连接上还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接点(76a)的检测电路(79)。由此,使检测电路(79)进行规定动作,使第二接点(76a)接通之前,与控制部(81)使第一开关(77)接通的控制无关地确保第一阀门(V27)为非能动状态。
文档编号D06F43/00GK101187144SQ2007101527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村上一重, 西野雅文, 长绳充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新科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