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1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织袜机的针筒 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都是由生克盘和针筒两部分组成,其中生克盘 和针筒均为整体构造,采用的是金属材料制作。通过生克片、提花针、袜针在 针筒装置中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编织的功能,但由于生克盘、针筒和生克片、 提花针、袜针等均是采用高强度、高硬度金属材料制成,两者之间相互摩擦, 导致磨损过于激烈,这一方面会产生黑油,污损编织物;另一方面会造成生克 盘与生克片之间、针筒与提花针、袜针之间的间隙过大,最终影响针筒装置的 灵敏度和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过度的磨损,造成了生克片、提花针 及袜针的使用寿命短、消耗量大。由于生克盘和针筒均为金属整体制作而成, 制作成本高。在生克盘和针筒因磨损需要更换时,需要停机并将整个针筒装置 拆下,每次更换时间太长,效率低下。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磨损大、易造成黑油、制作成本 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装置灵敏度低、生克片、提花针 及袜针消耗量大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 新型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与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针筒由内 筒1和外筒2组成,内筒1靠近生克盘一侧的外壁上均布轴向针槽14,外筒2
的外壁上均布与针槽14相匹配的轴向针槽11,内筒1的外径与外筒2的内径 之间间隙配合,内筒1在与生克盘连接处的外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内筒1在靠近生克盘的一端有外径与外筒2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状凸缘9,凸缘9 在远离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状凹槽5,外筒2在靠近生克盘的轴向端 面上有一个与凹槽5相匹配的凸环6,内筒1和外筒2通过凹槽5和凸环6相 固接,针槽14和针槽11对齐。作为优选,内筒1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外筒2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塑 料加工而成。作为优选,生克盘由针盘3和固定盘4组成,针盘3在远离针筒一侧的端 面上均布径向针槽13,针盘3在靠近针筒的一侧有一轴向的环状凸缘10,凸缘 10的内径与固定盘4的外径间隙配合,固定盘4在靠近针筒的一侧有外径与针 盘3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状凸缘12,凸缘12在远离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 有一个环状凹槽8,针盘3在靠近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与凹槽8相匹配 的环状凸环7,固定盘4和针盘3通过凹槽8和凸环7相固接,固定盘4在与 针筒连接的内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作为优选,固定盘4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针盘3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 塑料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本实用新型 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和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生克盘由针盘 3和固定盘4组成,针盘3在远离针筒一侧的端面上均布径向针槽13,针盘3 在靠近针筒的一侧有一轴向的环状凸缘10,凸缘10的内径与固定盘4的外径 间隙配合,固定盘4在靠近针筒的一侧有外径与针盘3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 状凸缘12,凸缘12在远离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状凹槽8,针盘3在 靠近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与凹槽8相匹配的环状凸环7,固定盘4和针 盘3通过凹槽8和凸环7相固接,固定盘4在与针筒连接的内壁上有限位固定
连接装置。作为优选,固定盘4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针盘3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 塑料加工而成。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降低了生克盘和生克片之间以及提花针、 袜针与针筒之间的摩擦系数、制造成本低、提高织物的清洁程度、降低生克片、 提花针和袜针的损耗等特点,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更换生克盘和针筒无需将整个 针筒装置拆下,同时灵敏度更高、信号传递的稳定性更强的一种新型的针筒装 置。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2、附图4的A-A剖视图;附图8是附图4、附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与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针筒由内筒1和外筒2组成(见图l、图2、图7),内筒l靠近 生克盘一侧的外壁上均布轴向针槽14 (见图2),外筒2的外壁上均布与针槽 14相匹配的轴向针槽11 (见图2),内筒1的外径与外筒2的内径之间间隙配 合(见图l),内筒1在与生克盘连接处的外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内筒l
在靠近生克盘的一端有外径与外筒2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状凸缘9 (见图1、图7),凸缘9在远离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状凹槽5 (见图1、图7), 外筒2在靠近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与凹槽5相匹配的凸环6 (见图1、图 7),内筒1和外筒2通过凹槽5和凸环6的契合使用固接剂固接(见图1、图7), 这样比两个平面之间仅仅通过固接剂固接更牢固,针槽14和针槽11对齐(见 图2)。由于采用了由内筒1和外筒2两部分构成传统针筒的结构,使得在需要更 换针筒时,无需再将整个针筒装置拆下更换,只需将外筒2拆下换上新的即可, 不仅节省了原材料,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与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 置固定连接,针筒由内筒1和外筒2组成(见图1、图2、图7),内筒1靠近 生克盘一侧的外壁上均布轴向针槽14 (见图2),外筒2的外壁上均布与针槽 14相匹配的轴向针槽11 (见图2),内筒1的外径与外筒2的内径之间间隙配 合(见图l),内筒1在与生克盘连接处的外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内筒l 在靠近生克盘的一端有外径与外筒2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状凸缘9 (见图1、 图7),凸缘9在远离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状凹槽5 (见图1、图7), 外筒2在靠近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与凹槽5相匹配的凸环6 (见图1、图 7),内筒1和外筒2通过凹槽5和凸环6的契合使用固接剂固接(见图l),这 样比两个平面之间仅仅通过固接剂固接更牢固,针槽14和针槽11对齐(见图 2、图7)。内筒l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外筒2由高分子塑料加工而成。由于采用了由内筒1和外筒2两部分构成传统针筒的结构,使得在需要更 换针筒时,无需再将整个针筒装置拆下更换,只需将外筒2拆下换上新的即可, 不仅节省了原材料,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使用时,生克盘和针筒做径 向旋转,而提花针、袜针在外筒2外表面的槽中不仅随针筒装置一起做径向旋 转,同时还在外筒2外表面的槽中作轴向移动,由于外筒2采用了高分子塑料 制成,它与提花针、袜针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磨损小,这样,不仅提高 了提花针、袜针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黑油的产生,提高了织物的清洁度。同 时确保了提花针和袜针与外筒2外壁槽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灵敏度 和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和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生克盘由针盘3和固定盘4组成(见图3、图4、图8),针盘3 在远离针筒一侧的端面上均布径向针槽13 (见图4),针盘3在靠近针筒的一侧 有一轴向的环状凸缘10 (见图3),凸缘10的内径与固定盘4的外径间隙配合 (见图3),固定盘4在靠近针筒的一侧有外径与针盘3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 状凸缘12(见图3、图4、图8),凸缘12在远离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 环状凹槽8(见图3、图4、图8),针盘3在靠近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与 凹槽8相匹配的环状凸环7 (见图3、图8),固定盘4和针盘3通过凹槽8和 凸环7契合(见图3、图8),使用固接剂固接,这样比两个平面之间仅仅通过 固接剂固接更牢固,固定盘4在与针筒连接的内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由于采用了由内筒1和外筒2两部分构成传统针筒、针盘3和固定盘4构 成传统生克盘的结构,使得在需要更换针筒和生克盘时,无需再将整个针筒装 置拆下更换,只需将外筒2或针盘3拆下换上新的即可,不仅节省了原材料, 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使用时,生克盘和针筒做径向旋转,而提花针、 袜针在外筒2外表面的槽中、生克片在针盘3外表面的槽中不仅随针筒装置一 起做径向旋转,同时还在外筒2和针盘3外表面的槽中作轴向移动,由于外筒 2和针盘3采用了高分子塑料制成,它们与提花针、袜针、生克片之间的摩擦 系数显著降低,磨损小,这样,不仅提高了提花针、袜针、生克片的使用寿命, 也减少了黑油的产生,提高了织物的清洁度。同时确保了提花针和袜针及生克 片与外筒2、针盘3外壁槽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灵敏度和信号传递 的稳定性。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和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生克盘由针盘3和固定盘4组成(见图5、图6、图8),针盘3 在远离针筒一侧的端面上均布径向针槽13 (见图6),针盘3在靠近针筒的一侧 有一轴向的环状凸缘10 (见图5、图8),凸缘10的内径与固定盘4的外径间 隙配合(见图5),固定盘4在靠近针筒的一侧有外径与针盘3的外径相同的径 向的环状凸缘12 (见图5、图6、图8),凸缘12在远离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 有一个环状凹槽8 (见图6),针盘3在靠近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与凹槽 8相匹配的环状凸环7 (见图5、图8),固定盘4和针盘3通过凹槽8和凸环7 契合(见图5、图8),使用固接剂固接,这样比两个平面之间仅仅通过固接剂 固接更牢固,固定盘4在与针筒连接的内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固定盘4 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针盘3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塑料加工而成。由于采用了由针盘3和固定盘4两部分构成传统生克盘的结构,使得在需 要更换生克盘时,无需再将整个针筒装置拆下更换,只需将针盘3拆下换上新 的即可,不仅节省了原材料,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使用时,生克盘和 针筒做径向旋转,而生克片在针盘3外表面的槽中不仅随针筒装置一起做径向 旋转,同时还在针盘3外表面的槽中作轴向移动,由于针盘3采用了高分子塑 料制成,它与生克片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磨损小,这样,不仅提高了提 花针、袜针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黑油的产生,提高了织物的清洁度。同时确 保了生克片与针盘3外壁槽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灵敏度和信号传递 的稳定性。当然,外筒2和针盘3所使用的材料并不仅限于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是改 性塑料。这样的变化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与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由内筒(1)和外筒(2)组成,所述内筒(1)靠近生克盘一侧的外壁上均布轴向针槽(14),所述外筒(2)的外壁上均布与所述针槽(14)相匹配的轴向针槽(11),所述内筒(1)的外径与所述外筒(2)的内径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内筒(1)在与生克盘连接处的外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所述内筒(1)在靠近所述生克盘的一端有外径与所述外筒(2)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状凸缘(9),所述凸缘(9)在远离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状凹槽(5),所述外筒(2)在靠近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与所述凹槽(5)相匹配的凸环(6),所述内筒(1)和所述外筒(2)通过所述凹槽(5)和所述凸环(6)相固接,所述针槽(14)和所述针槽(11)对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内筒(1)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所述的外筒(2)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塑料 加工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克盘由针盘(3)和固定盘(4)组成,所述针盘(3)在远离针筒一侧的 端面上均布径向针槽(13),所述针盘(3)在靠近所述针筒的一侧有一轴向的 环状凸缘(10),所述凸缘(10)的内径与所述固定盘(4)的外径间隙配合, 所述固定盘(4)在靠近所述针筒的一侧有外径与所述针盘(3)的外径相同的 径向的环状凸缘(12),所述凸缘(12)在远离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 状凹槽(8),所述针盘(3)在靠近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与所述凹槽(8) 相匹配的环状凸环(7),所述固定盘(4)和所述针盘(3)通过所述凹槽(8)和所述凸环(7)相固接,所述固定盘(4)在与所述针筒连接的内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4)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所述的针盘(3)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塑 料加工而成。
5. —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和针筒之间通过 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克盘由针盘(3)和固定盘(4)组 成,所述针盘(3)在远离针筒一侧的端面上均布径向针槽(13),所述针盘(3) 在靠近所述针筒的一侧有一轴向的环状凸缘(10),所述凸缘(10)的内径与所 述固定盘(4)的外径间隙配合,所述固定盘(4)在靠近所述针筒的一侧有外 径与所述针盘(3)的外径相同的径向的环状凸缘(12),所述凸缘(12)在远 离针筒一侧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个环状凹槽(8),所述针盘(3)在靠近针筒一侧 的轴向端面上有一与所述凹槽(8)相匹配的环状凸环(7),所述固定盘(4) 和所述针盘(3)通过所述凹槽(8)和所述凸环(7)相固接,所述固定盘(4) 在与所述针筒连接的内壁上有限位固定连接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织机械的针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固定盘(4)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所述的针盘(3)由高分子塑料或改性塑 料加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生克盘和针筒,生克盘与针筒之间通过限位装置固定连接,针筒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靠近生克盘一侧的外壁上均布轴向针槽,外筒的外壁上均布轴向针槽,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内筒在靠近生克盘的一端有径向的环状凸缘,凸缘上有环状凹槽,外筒在靠近生克盘的轴向端面上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环,内筒和外筒固接,针槽对齐。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生克盘和生克片之间以及提花针、袜针与针筒之间的摩擦系数、制造成本低、提高织物的清洁程度、降低生克片、提花针和袜针的损耗,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更换生克盘和针筒无需将整个针筒装置拆下,同时灵敏度更高、信号传递的稳定性更强的一种新型的针筒装置。
文档编号D04B15/14GK201049998SQ20072010977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8日
发明者管常军 申请人:水山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