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55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
背景技术
以往,无纺布被用在纸尿裤、生理用卫生巾等的卫生用品、擦拭 器等的清扫用品、面罩等的医疗用品这样宽广的领域。象这样,无纺 布虽然用在各种各样不同的领域,但是,在实际使用在各领域的制品 中的情况下,需要制造成与各个制品的用途相适应的性质、构造。
无纺布例如是通过干式法、湿式法等形成纤维层(纤维网),通 过化学鍵合法、热轧法等,使形成纤维层的纤维彼此结合来形成。还 存在有在使形成纤维层的纤维结合的工序中,用多个针反复刺该纤维 层的方法、包含喷射水流的方法等的从外部对纤维层施加物理的力的 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终究仅仅是使纤维彼此交络,不是对纤维层的纤 维的定向、配置还有纤维层的形状等进行调整的方法。即,用这些方 法制造出的是单纯片状的无纺布。
另外,例如在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等的无纺布带有排泄物等 的规定的液体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或提高对肌肤的触感,希望是具有
凹凸的无纺布等。于是,在专利第3587831号公报中,公开了将由热 收缩性不同的纤维构成的多个纤维层叠层,进行热熔接等,通过规定 的层的热收缩,在表面形成了凹凸的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但是,这样的无纺布存在由于在凹凸形成时,将多个纤维层叠层, 通过热熔接使各纤维层一体化,所以被热熔接的多个区域其纤维密度 高,被进一步薄膜化的情况。特别是在被薄膜化的情况下,更难以使 排泄物等的规定的液体迅速向下方透过。
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无纺布,是将由非热收缩性纤维构成的第二纤维层叠层到含有已热收缩的热收缩性纤维的第一纤维层的 单面或者两面,通过多个热熔接部一体化,在该热熔接部,通过第一 纤维层的热收缩,第二纤维层突出,形成多个凸部。
即,即使是在专利文献l的无纺布或者无纺布制造方法中,因为 为了在纤维网上形成凹凸,需要具有不同的性状的多个纤维层,所以, 制造工序烦杂。另外,因为若在热收缩时,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 剥离,则第二纤维层不能形成凸部,所以,需要使第一纤维层和第二 纤维层的多个热熔接部确实地熔融。据此,存在热熔接部的密度提高, 进一 步被薄膜化,该区域难以迅速地使排泄物等的规定的液体透过的 课题。这样一来,落入到凹部的规定的液体暂时滞留在凹部,从凹部 的侧面逐渐向内部转移。再有,因为凹部的周边通过热压花加工而被 压密化或者被薄膜化,所以,规定的液体难以迅速转移。因此,存在 若一次带有大量的规定的液体,或者向该无纺布施加压力,则液体容 易从凹部溢出的情况。于是,这些也可以说是本发明的课题。
本发明是借鉴上述这样的课题而产生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可以迅速地将规定的液体转移,至少调整了疏密的无纺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们发现通过从上面侧,向由规定的通气性支撑部件从下 面侧支撑的纤维网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使构成该纤维网的纤 维移动,能够进行调整,以便可以迅速地将规定的液体转移的情况, 直至完成了本发明。
(1) 一种无纺布,是通过将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向纤维集合体 喷射而形成,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无纺布,具有被喷射上述流 体的多个喷射区域,和没有被喷射上述流体的多个非喷射区域,上述 多个喷射区域各个的纤维密度比上述多个非喷射区域各个的纤维密度 低。
(2) (1)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喷射区域各个的单位面积 重量比上述多个非喷射区域各个的单位面积重量低。
(3) (1)或(2)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喷射区域各个其第一方向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第二方向定向纤维的含有率低。
(4) (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非喷射区 域各个其在该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从第一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比从
作为与上述第 一面侧相反侧的面的笫二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高。
(5) (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喷射区域 各个是在该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上述第一面侧向该无纺布的厚度方向 凹陷的多个槽部,上述多个非喷射区域各个是以沿上述多个槽部各个 的方式相邻,在上述第一面侧为向上述厚度方向突出的多个凸状部。
(6) (5)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凸状部各个具有在该凸状 部的两侧形成的侧部,上述侧部各个的纤维密度比上述多个槽部各个 的纤维密度高。
(7) (6)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侧部各个的纤维密度比该多个 凸状部各个的作为被上述侧部所夹的区域的中央部的纤维密度高。
(8) (5)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在上述多个凸状部 各个中,从上述第 一 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和从上述第二面侧测定的 空间面积率的差在5%以上。
(9) (5)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槽部各个 的纤维密度在0.18g/ci^以下,上述多个凸状部各个的纤维密度在 0.20g/cm3以下。
(10) (5)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槽部各 个具有在上述槽部的底部所形成的纤维密度比该底部的平均的纤维密 度低的多个稀疏区域。
(11) (IO)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稀疏区域是多个开口部。
(12) (11)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开口部各个的周缘的纤 维密度比上述多个槽部的被上述多个开口部所夹的区域的纤維密度 高。
(13) (11)或(12)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开口部各个的 周缘的纤维以沿上述多个开口部各个的周缘的方式定向。
(14) (5)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凸状部的规定的凸状部与上述多个槽部的隔着规定的槽部相邻的凸状部在上 述厚度方向的高度不同。
(15) (5)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上述多个凸状部 各个的顶部为大致扁平状。
(16) (5)至(15)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在上述第二面侧, 形成向与上述多个凸状部的突出方向相反侧突出的多个区域。
(17) (5)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在上述第一方向 波状起伏。
(18) (1)至(15)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该无纺布的上述 第二面侧为大致平面。
(19 ) (1)至(18 )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中,构成上述纤维集 合体的纤维含有拒水性的纤维。
发明效果
若根据本发明,则可以提供一种可以迅速地将规定的液体转移, 至少调整了疏密的无纺布。


图l是纤维网的立体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区域X的放大立体图。
图4A是网状支撑部件的俯视图。
图4B是网状支撑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纤维网下面侧由图4的网状支撑部件支撑的 状态下,向上面侧喷射气体,制造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状 态的图。
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图6的无纺布制造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区域Z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图8的喷出部的仰视图。图IO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网状支撑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
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
图16A是制造图15的无纺布的支撑部件的俯视图。
图16B是制造图15的无纺布的支撑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
图18是制造图17的无纺布的支撑部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19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片的
情况下的立体剖视图。
图20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使用在尿布的表面片的情况下的
立体图。
图21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中间片使用的 情况下的立体剖视图。
图22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外侧背面使用 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l是纤维网的立体图。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俯视 图。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区域X 的放大立体图。图4A是网状支撑部件的俯视图。图4B是网状支撑部 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在图1的纤维网下面侧由图4的网状支撑部 件支撑的状态下,向上面侧喷射气体,制造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无 纺布的状态的图。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制造装置的侧视 图。图7是说明图6的无纺布制造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区域 Z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图8的喷出部的仰视图。图IO是第二实施方 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网状支撑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笫 四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 放大立体图。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图。图16A 是制造图15的无纺布的支撑部件的俯视图。图16B是制造图15的无 纺布的支撑部件的立体图。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放大立体 图。图18是制造图17的无纺布的支撑部件的放大俯视图。图19是将
视图。图20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使用在尿布的表面片的情况下的 立体图。图21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中间片使用 的情况下的立体剖视图。图22是将有关本发明的无纺布作为吸收性物 品的外侧背面使用的情况下的立体图。1J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2到图5,说明本发明的无紡布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10是通过向纤维集合体喷射主要由气体构 成的流体而形成的无纺布。这样,形成被喷射了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 体的作为喷射区域的槽部1,和没有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 作为非喷射区域的凸状部2。再有,该无纺布110是被调整为槽部1 的纤维密度在凸状部2的纤维密度以下的无纺布。l.ll形状
如图2A、图2B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10如第一 实施方式那样,是在该无纺布110的一面侧大致等间隔并列地形成有 多个槽部l的无纺布。然后,在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多个槽部1各个 之间,形成多个凸状部2的各个。该凸状部2与槽部1同样大致等间 隔地并列地形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10的凸状部2在该无纺布110的厚 度方向的高度可以举例表示出0.3到15mm,好的是0,5到5mm。另 夕卜,每一个凸状部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0.5到30mm,好的是1,0到 10mm。另外,隔着槽部1相邻的凸状部2的顶点间的距离可以举例 表示出0.5到30mm,好的是3到10mm。另外,槽部1的无纺布11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可以举例表示出为 凸状部2的该高度的90%以下,好的是1到50%,更好的是5到20%。 槽部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举例表示出0.1到30mm,好的是0.5到 10mm。隔着凸状部2相邻的槽部1彼此间的间距可以举例表示出为 0.5到20mm,好的是3到10mm。
通过进4于这才羊的设计,例如,在该无纺布IIO作为吸收性物品的 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与即使在排泄了大量的规定的液体时, 也难以广泛地渗出到表面相适应的槽部1。另外,即使在施加了过剩 的外压时,成为凸状部2被压溃的状态,也容易维持槽部l产生的空 间,即使在施加了外压的状态下,排泄了规定的液体的情况下,也难 以广泛地渗出到表面。再有,即使在一旦被吸收到吸收体等的规定的 液体在外压下退回的情况下,由于在该无纺布110的表面形成凹凸, 与肌肤的接触面积减少,所以,存在难以广泛地再附着到肌肤的情况。
这里,槽部1或者凸状部2的高度、间距、宽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例如,将无纺布IIO在无加压的状态下载置到工作台上,通过显微镜, 从无纺布110的截面照片或者截面影像进行测定。另外,成为样品的 无纺布110以通过凸状部2以及槽部1的方式切断。
在测定高度(厚度方向的长度)时,以从无纺布110的最下位置 (即,工作台表面)到朝向上方的凸状部2以及槽部1的各个的最高 位置为高度进行测定。
另外,在测定间距时,测定相邻的凸状部2的顶点间的距离,同 样地测定槽部1。
在测定宽度时,测定从无纺布110的最下位置(即,工作台表面) 到朝向上方的凸状部2的底面的最大宽度,同样地测定槽部l底面的 最大宽度。
这里,对凸状部2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例表 示出圆顶状、梯形状、三角状、12状、四角状等。为使肌肤触感好, 好的是凸状部2的顶面附近以及侧面为曲面。另外,为了由于外压, 凸状部2被压溃,或者还能够维持槽部l产生的空间,好的是从凸状部2的底面到顶面宽度缩窄。作为凸状部2的好的截面形状,可以举 例表示出大致圆顶状等的曲线(曲面)。
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槽部l是大致等间隔并列地形成, 但并非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按照每个不同的间隔形成,另外, 也可以不是并列,而是以槽部l彼此的间隔变化的方式形成。
另外,虽然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10的凸状部2的高度(厚度 方向)大致均匀,但是,例如也可以以相互相邻的凸状部2的高度不 同的方式形成。例如,通过调整后述的喷出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 喷出口913的间隔,能够调整凸状部2的高度。例如,通过缩窄喷出 口 913的间隔,能够降低凸状部2的高度,反之,通过扩大喷出口 913 的间隔,能够提高凸状部2的高度。再有,通过以窄的间隔和大的间 隔交互的方式形成喷出口 913的间隔,还可以交互地形成高度不同的 凸状部2。另外,象这样,若使凸状部2的高度部分地变化,则由于 与肌肤的接触面积下降,所以,还产生了可以减少肌肤的负担的优点。
U,2]纤维定向
如图2A、图2B以及图3所示,在该无纺布110中,形成含有纤 维101在作为MD方向的长度方向定向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分别不 同的区域。分别不同的区域例如可以举例表示出槽部1、构成凸状部2 的侧部8以及中央部9。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表示作为MD方向的长度方向,第二 方向表示作为CD方向的宽度方向。
这里,纤维101在长度方向(MD方向)定向是指纤维101相对 于长度方向(MD方向),在+45度到-45度的范围内定向,另外,将 在长度方向定向的纤维称为纵定向纤维。然后,纤维101在宽度方向 (横方向)定向是指纤维101相对于宽度方向,在+45度到-45度的范 围内定向,另外,将在宽度方向定向的纤维称为横定向纤维。
侧部8是相当于凸状部2的两侧部的区域,该侧部8的纤维101 被形成为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中央部9 (在凸状部2被侧部8夹着 的区域)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高。例如,侧部8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可以举例表示出55到100%,更好的是60到100%。在侧部8 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55%小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在宽度方向施加 的张力,该侧部8被拉伸的情况。再有,还存在由于侧部8被拉伸, 槽部l、后述的中央部9也被在宽度方向施加的张力拉伸的情况。
中央部9是在凸状部2由成为两侧部的侧部8夹着的区域,是纵 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侧部8低的区域。该中央部9最好将纵定向纤维
和横定向纤维适度地混合。
例如,中央部9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被形成为比侧部8的含有 率低10%以上,比后述的槽部1的底部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高10% 以上。具体地说,好的是中央部9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在40到80% 的范围。
槽部1由于如上所述,是被直接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例 如,热风)的区域,因此,槽部1的纵定向纤维被喷到侧部8,并汇 集。于是,槽部1的横定向纤维残留在槽部1的底部。因此,槽部1 的底部的纤维101是横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高。
例如,可以举例表示出槽部1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中央部9 的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低10%以上。因此,在槽部l的底部,在该无 纺布110中,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最低,反之,横定向纤维的含有率 最高。具体地说,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在O到45%以下,好的是0到 40%。在纵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45%大的情况下,如后所述,由于槽 部l的单位面积重量低,所以,难以提高宽度方向的无纺布的强度。 于是,例如在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使用了该无纺布110的情况下, 在使用该吸收性物品的过程中,存在由于与身体的摩擦而在宽度方向 产生褶皱、或者破损的危险性。
纤维定向的测定是使用基恩士 (Keyence)公司制的数码显微镜 VHX-100进行,按照以下的测定方法进行的。(l)以长度方向为MD 方向,将样品设置在观察台上,(2)将无规律地飞到近前的纤维除去, 将透镜的焦点集中到样品的最近前的纤维,(3 )设定摄影深度(进深), 将样品的3D画像作成在PC画面上。接着,(4)将3D画像转换为2D画像,(5)画面上划多条在测定范围适时地等分长度方向的平行 线。(6)观察在划平行线细分化的各单元中,纤维定向是长度方向, 还是宽度方向,测定朝向各个的方向的纤维根数。然后,(7)相对于 设定范围内的所有纤维根数,计算朝向长度方向的纤维定向的纤维根 数的比例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纤维定向的纤维根数的比例,据此,就可 以测定.算出。
1.3纤维疏密
如图2A、图2B以及图3所示,槽部l被调整为与凸状部2相比, 纤维101的纤维密度低。另外,槽部1的纤维密度可以根据主要由气 体构成的流体(例如热风)的量、施加给无纺布110的张力等的诸条 件任意进行调整。然后,凸状部2的纤维密度被形成为比槽部1的纤 维密度高。
该槽部1的底部的纤维密度具体地说可以举例表示出在0.18g/cm3 以下,好的是0.002到0.18g/cm3,更好的是0.005到0.05g/cm3。在槽 部1的底部的纤维密度比0.002g/cn^小的情况下,例如在将该无纺布 IIO用于吸收性物品等的情况下,存在该无纺布IIO容易破损的情况。 另夕卜,在该槽部1的底部的纤维密度比0.18g/cn^大的情况下,因为液 体难以向下方转移,所以,存在滞留在该槽部1的底部,给使用者带 来潮湿感的可能性。
凸状部2被调整为与槽部1相比,纤维101的纤维密度高。另外, 凸状部2的纤维密度可以根据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例如热风)的 量、被无纺布IIO施加张力等的诸条件任意进行调整。
凸状部2的纤维密度具体地可以举例表示出为0.20g/cm3以下,好 的是0.005到0.20g/cm3,更好的是0.007到0.07g/cm3。在该凸状部2 的纤维密度比0.005g/cmM、的情况下,由于在该凸状部2所含的液体 的自重、外压,凸状部2不仅容易被压溃,而且,还存在一次吸收的 液体在加压下容易退回的情况。另外,在凸状部2的纤维密度比 0.20g/cm3大的情况下,存在该凸状部2所带有的规定的液体难以向下 方转移,液体滞留在该凸状部2,给使用者带来潮湿感的情况。凸状部2的中央部9的纤维密度例如可以举例表示出0到 0.20g/cm3,好的是0.005到0.20g/cm3,更好的是0.007到0.07g/cm3。 在该中央部9的纤维密度比0.005g/cmS低的情况下,由于在该中央部 9所含的液体的自重、外压,中央部9不仅容易被压溃,而且,还存 在一次吸收的液体在加压下容易退回的情况。另外,在中央部9的纤 维密度比0.20g/cm3高的情况下,存在该中央部9所带有的液体难以向 下方转移,液体滞留在该中央部9,给使用者带来潮湿感的情况。
再有,作为该凸状部2的侧部的侧部8的纤维密度可以根据主要 由气体构成的流体(例如热风)的量、施加给无纺布110的张力等的 诸条件任意进行调整。具体地说,该侧部8的纤维密度可以举例表示 出0到0.40g/cm3,好的是0.007到0.25g/cm3,更好的是0.01到 0.20g/cm3。在该侧部8的纤维密度比0.007g/cm3低的情况下,存在由 于在宽度方向施加的张力,侧部8被拉伸的情况。另外,在该侧部8 的纤维密度比0.40g/cm3高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该侧部8所带有的液体 难以向下方转移,而滞留在侧部8,给使用者带来潮湿感的可能性。
另外,该无纺布ll(H皮形成为从作为该无纺布110的厚度方向的 一个面侧的、凸状部2所突出的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比从该无纺布 110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侧的、与凸状部2突出的面相反侧的面测 定的空间面积率低。
在网状支撑部件210上被运送的纤维网IOO存在由于重力,纤维 101向与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面相反侧的面侧移动,靠近 该相反侧的面侧的部位的纤维间距离变窄的倾向。另一方面,存在随 着接近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面侧,纤维间距离扩大的倾向。
另外,因为进一步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靠近网状支撑 部件210侧的纤维101被推向该网状支撑部件210,趋向与网状支撑 部件210平行,据此,纤维间距离进一步变窄,纤维彼此容易密集。 这样,若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烘炉处理等,则纤维彼此被热熔接, 纤维101的自由度降低,纤维间的空间面积率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从网状支撑部件210侧的面趋近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面侧,纤维彼此不会被过度压溃,另外,在凸状部,
被喷射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碰撞到网状支撑部件210被弹回,据 此,趋近纤维101部分地相对于该网状支撑部件210成为垂直。通过 在这样的状态下,纤维彼此热熔接,凸状部2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 的流体的面侧的纤维IOI自由度提高,纤维间的空间面积率提高。
这里,空间面积率是指相对于单位面积的总面积,不存在纤维的 空间面积的比率。另外,空间面积率的测定方法如下。
测定机器使用基恩士 (Keyence)公司制的数码显微镜VHX-IOO。 首先,(l)在观察台上,以沿槽部1以及凸状部2的方向为长度方向, 将样品设置在测定机器上,(2)在凸状部2的顶点,从凸状部2所突 出的面和与凸状部2所突出的面相反侧的面开始分别进行下述的测定。
(3)恰当地设定测定机器的透镜倍率和电脑画面上的倍率,将透 镜的焦点集中到样品的最近前侧的纤维(无规律地飞到近前的纤维除 去)。然后,(4)恰当设定摄影深度(进深),作成样品的3D画像。 (5)将3D画像转换为2D画像,使设定的体积平面化,特定其 范围内的纤维间的空间。进而(6)针对2D画像,进行二进位化处理, 使存在纤维的部位为白色,不存在的部分为黑色。然后(7)将颜色反 转,使不存在纤维的部位为白色,测定白色化的面积等。
这里,在本方案中,使倍率为300倍,摄影深度为220/tm(每20/*m 摄影一次,共摄影ll次),测定n-10,取平均值。
另外,空间面积率按下述方式计算。
空间面积率(%)=(空间总面积(mm"/测定范围面积(mm2)) XIOO。
这里,空间总面积可以通过(测定时的空间总面积/测定时的放大 倍率)算出,另外,测定范围面积可以通过(测定时的测定范围面积/ 测定时的放大倍率)算出。
因为同意空间面积率越高,纤维间距离越大越粗糙,所以,纤维 的运动容易,自由度高。再有,相对于通过开口处理等,纤维间距离部分地宽的那样的无纺布,每一个空间的空间面积高,据此,无纺布 的被喷射了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面的整体的纤维间距离宽。因此, 例如,在将该无纺布用于吸收性物品等的情况下,能够整体地降低排
泄物等的规定的液体透过该无纺布110时的阻力,能够使液体容易向
吸收体等转移。
这里,每一个空间的空间面积是指规定的范围内的不存在纤维的 空间的总面积相对于不存在纤维的空间个数的比率。能够通过下面的
算式计算。
空间面积(mmV个)=(空间总面积(mm2) /空间个数(个))
凸状部2的从该凸状部2所突出的侧的面测定的空间面积率和从 与该凸状部2所突出的面相反侧的面测定的空间面积率的差能够举例 表示出为5%以上,好的是5到80%,更好的是15到40%。
另外,从凸状部2所突出的侧的面测定的空间面积率能够举例表 示出为50。/。以上,好的是50到90%,更好的是50到80%。
再有,从凸状部2所突出的侧的面测定的每一个空间的空间面积 能够举例表示出为3000^1112以上,好的是3000到30000pm2,更好的 是5000到20000/tm2o制造方法
虽然关于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16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同 样,但是,作为通气性支撑部件的网状支撑部件260的形态不同。本 实施方式的网状支撑部件260通过织入作为不通气部的规定粗度的多个金属线261而形成。通过多个金属线261隔开规定间隔被织入,能 够得到形成有多个作为通气部的孔部263的网状支撑部件260。
再有,该网状支撑部件26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2所示, 被形成为在与轴Y平行的方向交互地具有波状的起伏。是在与该网状 支撑部件260的长度方向或者短边方向的任意一个平行的方向具有波 状的起伏的支撑部件。
图12的网状支撑部件260是形成有多个孔径小的孔部263的部 件,从纤维网100的上面侧喷射的气体没有妨碍到该网状支撑部件 260,通气到下方。该网状支撑部件260没有很大地改变喷射的主要由 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流动,另外,没有使纤维101向该网状支撑部件260 的下方向移动。
再有,因为该网状支撑部件260本身具有波状的起伏,所以,通 过从纤维网100的上面侧喷射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纤维网100 被成型为具有沿该网状支撑部件260的形状那样起伏的形状。
通过一面向在网状支撑部件260的上面栽置的纤维网100喷射主 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 一面使该纤维网IOO沿轴X方向移动,能够形 成该无纺布116。
网状支撑部件260的起伏的样态可以任意地进行设定。例如,可 以举例表示出图12所示的向轴X方向的起伏的顶部间的间距为l到 30mm,好的是3到10mm。另外,该网状支撑部件260的起伏的顶部 和底部的高低差例如可以举例表示出0.5到20mm,好的是3到10mm。 再有,该网状支撑部件260的轴X方向的截面形状如图12所示,不 限于波状,可以举例表示出以起伏的顶部和底部各个的顶点呈锐角的 方式大致三角形相连的形状、以起伏的顶部和底部各个的顶点为大致 平坦的方式大致四角形的凹凸相连的形状等。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16可以通过上述的无纺布制造装置卯制 造。该无纺布制造装置90的无纺布116的制造方法等可以参考第一实 施方式的无纺布110的制造方法以及无纺布制造装置90的i兌明的记 栽。[2.3
第四实施方式
通过图13,说明本发明的无纺布的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40在与该无纺布140的形成
有槽部1以及凸状部2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样态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2.3.1无纺布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40在其一面侧,交互并列地形成有槽部1 以及凸状部2。然后,在无纺布140的另一面侧,凸状部2的里面以 向该凸状部2所突出的一側突出的方式形成。换言之,无纺布140在 该无纺布140的另一面侧,相当于该一面侧的凸状部2的底面的区域 凹陷,形成凹部。然后,相当于该一面侧的槽部1的底面的区域相对 突出,形成凸状部。吸收性物品的最外面
作为本发明的无纺布的用途,如图22所示,例如可以举例表示出 将具有槽部以及凸状部,槽部的纤维密度相对的低的无纺布作为例如 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外面(最外面321)使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 好的是以形成有凸状部的面成为该吸收性物品的外侧的方式配置该无 纺布。
因为以该最外面321的形成有凸状部的面成为吸收性物品的外侧 的方式进行配置,所以在使用该吸收性物品时主要与手接触的情况下, 触感良好。另外,因为槽部的纤维密度低,所以,通气性优异。状等的形 状,即使纤维定向主体地朝向平面方向,纤维定向也部分地朝向厚度 方向。据此,因为纤维本身的屈曲强度向厚度方向作用,所以,即使 施加了外压,高度也难以压坏。再有,它们之中,若为螺旋状的^伸 的,则因为在释放了外压时,形状想要复原,所以,即使由于过剩的 外压,高度稍微被压坏,在外压释放后,也容易恢复到原来的厚度。
显在巻缩纤维是通过机械巻缩付与形状,芯鞘构造为以偏芯式、
并列式等预先被巻缩的纤维的总称。潜在巻缩纤维是通过加热,显现 巻缩的纤维。
机械巻缩是针对纺纱后的连续直线状的纤维,能够通过线速度的 周速差.热.加压进行控制处理。每个单位长度的巻缩个数越多,越能提 高相对于外压下的屈曲强度。例如,巻缩个数好的是IO到35个/inch, 更好的是15到30个/inch的范围。
通过热收缩付与形状是指由熔点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树脂构成,因 为若加热,则由于熔点差,热收缩率变化,所以是三维巻缩的纤维。 纤维截面的树脂构成能够列举出芯鞘构造的偏芯式、左右成分的熔点 不同的并列式。这样的纤维的热收缩率作为好的值,例如可以举例表 示出5到卯%,更好的是10到80%的范围。
热收缩率的测定方法是(l)作成测定的纤维为100%, 200g/m2 的网,(2)制作切割为250X250mm的大小的样品,(3)将该样品 放置在145°C (418.15K)的烘炉内5分钟,(4)测定收缩后的长度 尺寸,(5)可以从热收缩前后的长度尺寸差算出。在将本无纺布作为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若考虑例如液体的进入、
肌肤触感,则纤度在1.1到8.8dtex的范围为好。
在将本无纺布作为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作为构成纤维集合体的 纤维,例如为了吸收残留在肌肤那样的少量的经血、汗等,也可以含 有浆料、化学浆料、人造纤维、醋酸纤维素、天然棉等的纤维素类的 液亲水性纤维。但是,因为纤维素类纤维难以排出一次吸收的液体, 所以,作为好的样态,可以举例表示出例如相对于整体,混入0.1到5 质量%的范围的情况。
在将本无纺布作为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例如考虑液体的进入性、 背面再湿,也可以在上述列举的疏水性合成纤维中揉合亲水剂、拒水 剂等,或者进行涂层等。另外,也可以通过电牽处理、等离子处理, 付与亲水性。另外,也可以含有拒水性纤维。这里,拒水性纤维是指
进行了已知的拒水处理的纤维。
另外,为了提高增白性,也可以含有例如,氧化钛、硫酸钡、碳酸 钙等的无机填充剂。在为芯鞘式的复合纤维的情况下,可以仅含在芯 中,还可以含在鞘中。
另外,如前面所示那样,通过空气流,对纤维容易进行再排列的 是通过使用比较长的纤维的梳棉法形成的纤维网。为了在通过多个空 气流,形成槽部(凹凸化)等后,在保持其形状的状态下,使之无纺 布化,好的是通过烘炉处理(加热处理),使热可塑性纤维热熔接的 热风穿透法。作为适合该制法的纤维,为了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接, 好的是使用芯鞘构造、并列构造的纤维,更好的是由鞘彼此容易切实 地热熔接的芯鞘构造的纤维构成。特别是好的是使用由聚对苯二曱酸 乙二醇酯和聚乙烯构成的芯鞘复合纤维、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构成的芯
鞘复合纤维。这些纤维可以单独或者将两种以上进行组合来使用。另 外,纤维长好的是20到100mm,特别好的是35到65mm。
[5.2
与无纺布制造装置相关
[5.2.1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
本发明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在常温或者被调整为规定温度的气体或者在该气体中含有固体或者液体的微粒子 的气悬体。
作为气体,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空气,氮气等。另外,气体也包 括水蒸气等的液体的蒸气。
气悬体是在气体中分散有液体或者固体的物质,下面列举其例子。 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分散有用于着色的墨、用于提高柔软性的硅等 的柔软剂、用于防止带电以及控制湿润性的亲水性或者拒水性的活性 剂、用于提高流体的能的氧化钛、硫酸钡等的无机填充剂、用于提高 流体的能的同时,在加热处理中用于提高维持凹凸成型性的聚乙烯等 的粉状粘结剂、用于止痒的盐酸苯海拉明、异丙基甲基酚等的抗组胺 剂、保湿剂、杀菌剂等的气悬体。这里,固体包括凝胶状的物质。
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温度可以恰当地调整。能够根据构成纤 维集合体的纤维的性质、欲制造的无纺布的形状,恰当地调整。
这里,例如为了使构成纤维集合体的纤维妥当地移动,还是以主 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温度为某种程度的高的温度为好。另外,在纤 维集合体中含有热可塑性纤维的情况下,通过使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 体的温度为该热可塑性纤维能够软化的温度,能够构成为使配置在被 喷射了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区域等的热可塑性纤维软化或者熔 融,同时能够使之再度硬化。
据此,例如通过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维持无纺布的形状。 另外,例如,被付与了在纤维集合体被规定的移动构件移动时,该纤 维集合体(无纺布)不会散开的程度的强度。
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流量可以恰当地调整。作为纤维彼此具 有自由度的纤维集合体的具体例,例如,由鞘为高密度聚乙烯,芯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纤维长为20到100mm,好的是35到 65mm,纤度为1.1到8.8dtex,好的是2.2到5.6dtex的芯鞘纤维为主 体。可以举例表示出使用若为梳棉法开纤,则纤维长为20到100mm, 好的是35到65mm,若为气流法开纤,则纤维长为l到50mm,好的 是3到20mm的纤维,按照10到1000g/m2,好的是15到100g/m2进行调整的纤维网100。
作为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条件,例如可以举例表示出在形成
了图8或者图9所示的多个喷出口 913的喷出部910(喷出口 913:直 径为0.1到30mm,好的是0.3到10mm;间距为0.5到20mm,好的 是3到10mm;形状为正圆、椭圆或长方形)中,以风量为3到50[L/
(分'孔),好的是5到20[L/ (分'孔)的条件,向纤维网100喷射 温度为15到300oC (288.15K到573.15K),好的是100到200 °C
(373.15K到473.15K)的热风的情况。
例如,在以上述条件喷射了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情况下,构 成的纤维其位置、朝向能够变更的纤维集合体是本发明的纤维集合体 的合适的例子之一。通过用这样的纤维、制造条件作成,能够成型例 如图2、 3所示的无纺布。
槽部1、凸状部2的尺寸、单位面积重量可在下述的范围得到。 在槽部1中,厚度为0.05到10mm,好的是0.1到5mm的范围,宽度 为0.1到30mm,好的是0.5到5mm的范围,单位面积重量为2到 900g/m2,好的是10到90g/m2的范围。在凸状部2中,厚度为0.1到 15mm,好的是0.5到10mm的范围,宽度为0.5到30mm,好的是1.0 到10mm的范围,单位面积重量为5到1000g/n^,好的是10到100g/m2 的范围。虽然可在大致上述数值范围作成无纺布,但并不限定于该范 围。
5.2.2通气性支撑部件
作为通气性支撑部件200,能够举例表示出支撑纤维网100的一 侧为大致平面状或者大致曲面状,同时,大致平面状或者大致曲面状 的表面为大致平坦的支撑部件。作为大致平面状或者大致曲面状,例 如,能够举例表示出板状、圆筒状。另外,大致平坦状例如是指支撑 部件的载置纤维网100的面本身没有形成为凹凸状等的情况。具体地 说,能够举例表示出没有被形成为凹凸状等的作为网状支撑部件210 的网。
作为该通气性支撑部件200,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板状的支撑部件、圆筒状的支撑部件。具体地说,能够举例表示出上述的网状支撑
部件210、支撑部件270。
这里,通气性支撑部件200能够拆装地配置在无纺布制造装置90 上。据此,能够恰当地配置与所希望的无纺布相应的通气性支撑部件 200。换言之,在无纺布制造装置90中,通气性支撑部件200可与从 不同的多个通气性支撑部件选择的其它的通气性支撑部件进行交换。
对图4 (A)以及(B)所示的网状支撑部件210、图16 (A)以 及(B)所示的支撑部件220的网状部分、图18的支撑部件270说明 如下,作为该通气性的网状部分,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用基于聚酯.聚 苯硫醚.尼龙'导电性单丝等的树脂的丝,或者基于不锈钢.铜.铝等的金 属的丝等,以平织物.斜紋织物.緞紋织物,双层织物.螺旋织物等织入的 通气性网。
这里,该通气性网的通气度例如能够通过部分地改变织入方法、 丝的粗度、丝形状来部分地改变通气度。具体地说,能够举例表示出 基于聚酯的螺旋织物的通气性筛孔、基于以不锈钢为基础的平形丝和 圆形丝的螺旋织物的通气性筛孔。
作为板状支撑部件,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由不锈钢.铜.铝等的金属 作成的套筒。套筒可以举例表示出以规定的图案,部分地挖通上述金 属的板的套筒。该金属被挖通的部位为通气部,金属没有被挖通的部 分为不通气部。另外,与上述同样,在不通气部,为了提高表面的滑 动性,好的是该表面平滑。
作为套筒,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将长度为3mm,宽度为40mm的 使各角成圆的横长方形金属被挖通的孔部,在线流动方向(移动方向) 空开2mm的间隔,在宽度方向空开3mm的间隔配置成格子状的、厚 度为0.3mm的不锈钢制的套筒。
另外,可以举例表示出孔部被配置成锯齿状的套筒。例如,将直 径为4mm的圆形金属被挖通的孔部在配置成在线流动方向(移动方 向)间距为12mm,在宽度方向间距为6mm的锯齿状的、厚度为0.3mm 的不锈钢制的套筒。象这样,能够适时地设定挖通的图案(形成的孔部)、配置。
再有,能够举例表示出设置了规定的起伏的图12所示的网状支撑 部件260。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没有被直接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 流体的部位向线流动方向(移动方向)具有交互地起伏(例如波状) 的通气性支撑部件。通过使用象这样的形状的网状支撑部件260,例 如能够得到形成有规定的开口部,同时,被形成为整体地为网状支撑 部件260的交互地起伏(例如波状)的形状的无纺布。
[5.2.3喷射构件
喷出部910由于能够改变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朝向,因此, 例如能够恰当地调整所形成的凹凸的凹部(槽部)的间隔、凸状部的 高度等。另外,例如由于是能够自动地变更上述流体的朝向的构成, 因此,例如能够恰当地将槽部等调整为蛇形状(波状、曲折状)、其 它的形状。另外,通过调整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喷出量、喷出时 间,能够恰当地调整槽部、开口部的形状、形成图案。主要由气体构 成的流体相对于纤维网100的喷射角度可以是垂直,另外,也可以在 纤维网100的移动方向F中,向作为该移动方向F的线流动方向仅朝 向规定角度,或者向与线流动方向相反,仅朝向规定角度。
5.2.41加热构件
虽然作为使形成了规定的开口部的无纺布170的纤维101粘接的 方法,例如能够举例表示出针刺法、水刺法、溶剂粘接法进行的粘接、 点粘接法、热风法进行的热粘接,但是为了维持所形成的规定的开口 部的形状,好的是热风法。于是,好的是例如加热器部950进行的热 风法的热处理。
5丄5其它
通过加热器部950加热制造出的无纺布,通过与传送器930在规 定方向F连续的传送器940,移动到例如将无纺布切割成规定形状的 工序、巻绕工序。传送器940与传送器930同样,也可以具有皮带部 949和旋转部941等。
对本发明的好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和图示,但这些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例子,并不能理解是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追加、省略、置换或 者其它的修正并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因此,发明仅受权 利要求的限制,不应受到上述说明书的记载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无纺布,是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具有被喷射上述流体的多个喷射区域,和没有被喷射上述流体的多个非喷射区域,上述无纺布通过将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向纤维集合体喷射而形成,上述多个喷射区域各个的纤维密度比上述多个非喷射区域各个的纤维密度低。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射区域 各个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述多个非喷射区域各个的单位面积重量低。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射 区域各个其第一方向定向纤维的含有率比第二方向定向纤维的含有率低。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迷多个非喷射区域各个其在该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从第一面侧测定的 空间面积率的值比从作为与上迷第一面侧相反侧的面的笫二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的值高。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喷射区域各个是在上述第一面侧向该无纺布的厚度方向凹陷的 多个槽部,上述多个非啧射区域各个是以沿上述多个槽部各个的方式相邻, 在上述第一面侧为向上述厚度方向突出的多个凸状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状部各 个具有在该凸状部的两侧形成的侧部,上述侧部各个的纤维密度比上述多个槽部各个的纤维密度高。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部各个的纤 维密度比该多个凸状部各个的作为被上述侧部所夹的区域的中央部的纤维密度高。
8. 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多个凸状部各个中,从上述第 一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和从上述 第二面侧测定的空间面积率的差在5 %以上。
9. 如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 述多个槽部各个的纤维密度在0.18g/cm3以下,上述多个凸状部各个的纤维密度在0.20g/cm3以下。
10. 如权利要求5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槽部各个具有在上述槽部的底部所形成的纤维密度比该底部 的平均的纤维密度低的多个稀疏区域。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稀疏区 域是多个开口部。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开口部各个的周缘的纤维密度比上述多个槽部的被上述多个开口部所夹的区 域的纤维密度高。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 开口部各个的周缘的纤维以沿上述多个开口部各个的周缘的方式定向。
14. 如权利要求5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状部的规定的凸状部与上述多个槽部的隔着规定的槽部相 邻的凸状部在上述厚度方向的高度不同。
15. 如权利要求5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状部各个的顶部为大致扁平状。
16. 如权利要求5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面侧,形成向与上述多个凸状部的突出方向相反侧突出的 多个区域。
17. 如权利要求5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 一方向波状起伏。
18.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的上述第二面侧为大致平面。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纤维集合体的纤维含有拒水性的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调整为可以迅速地将规定的液体转移的无纺布。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从上面侧,向由规定的通气性支撑部件从下面侧支撑的纤维网100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使构成该纤维网100的纤维101移动而形成的无纺布。该无纺布是在被喷射区域延伸的方向分别形成多个槽部1以及凸状部2,作为被喷射气体的喷射区域的槽部1的纤维密度比作为没有被喷射主要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非喷射区域的凸状部2的纤维密度低的无纺布。
文档编号D04H1/74GK101443501SQ20078001721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木村明宽, 水谷聪, 石川秀行, 野田祐树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