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样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1103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革样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由极细纤维无纺布构成的、外观类似于仿麂皮或努伯克革之类皮革的皮革样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极细纤维无纺布和弹性树脂构成的皮革样片材具有与天然皮革类似的触感,并具有免燹性之类天然皮革所没有的优异的特点,所以-帔广泛-使用。随着用途的扩大,要求比现有片材更高水平的柔软性,为了满足该要求,提出了各种方案。制造构成皮革样片材的极细纤维无纺布时,开始采用将从喷丝头纺丝得到的长丝(filament)切成纤维长度为3100mm的纤维,用抄浆法或^^理铺层法(cardlaidmethod)制成短纤维网的方法。另一方面,纺粘法中,由于将从喷丝头纺出的纤维直接捕集到捕集网上,得到纤维网,所以效率远远高于上述制造短纤维网的方法。另外,与由上述短纤维网形成的无纺布相比,由用纺粘法得到的纤维网形成的无纺布的纤维切断点极少,所以抗拉强度等物理特'性优异,因此,对将用纺粘法得到的无纺布应用于皮革样片材进行了各种研九。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方法,即,由贴合2种以上聚合物的形状的复合纤维制作纤维网,利用针刺法或流体喷射作用使其在贴合部分离,得到由极细连续长丝形成的纤维无纺布。虽然根据该方法能有效率地得到极细纤维无纺布,但由于混杂有由不相溶的2种以上聚合物形成的极细纤维,所以难以将极细纤维染色成由单一聚合物构成的现有皮革样片材的色彩。另外,由于在贴合4部进行分离制成极细纤维,所以虽然比纤维直径超过ldtex的普通纤维柔软,但柔软度并不充分。进而,为了容易进行分离,具有花瓣或桔瓣形状的横截面,所以形成绒头时,限制了纤维弯曲的方向,除非减d、纤维直径至得不到充分显色性的程度,否则难以得到皮革样片材特有的光泽(lighting)效果。另外,认为提高纤维的交织程度对于提高耐磨损物性是有效的,但以使用针刺(以下称为NP)的方式加强处理时,由于纤维被切断,所以难以提高物性,而以利用流体喷射作用的方式加强处理时,水流在无纺布表面飞賊,所以难以均匀处理,因此采用任一种方法均得不到充分的物性。作为其他方法,公开了下述技术降低纺丝速度来降低取向度,从而保留伸长率的技术;将复合纤维的至少一种成分设定为容易水解的聚合物,对无纺布进行碱减量加工,由此水解并减量至少一种成分,从而在片材中形成空隙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在上述方法中,由于该片材由保留伸长率的纤维构成,并且具有空隙,所以显示高柔软性,但由于纤维的取向度降低,所以纤维物性容易降低,并且由于存在空隙,所以片材的形态稳定性有降低的倾向。作为其他柔软化技术,有下述技术,即,用NP使长纤维无纺布贯穿编织物并一体化,由此使纤维难以脱落,用少量粘合剂或稍微熔融就能获得柔软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另外,还公开了通过NP处理在厚度方向上排列纤维,同时切断纤维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根据上述技术,通过在厚度方向上排列纤维来提高片材的柔软性,通过切断纤维来消除潜在变形,具有难以出现褶皱的优点。但是,由于在NP处理中使纤维充分排列在厚度方向上,所以伴有纤维断裂的可能性高,从而有下述问题如果纤维断裂,则作为长纤维无纺布的优点的物性、作为补强布的编织物的物性降低。为了防止在NP处理中切断纤维,公开了在NP工序中增加收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另外,为了松弛变形,有包括在NP后使其热水收缩的工序的制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上述技术虽然对纤維切断导致的物性降低和变形导致的褶铍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即使在不切断纤维的条件下进行NP,也难以同时实现作为皮革样片材的强度和形态稳定性以及柔软的手感。如上所述,得不到手感柔软且耐磨损性之类外观耐久性优异的皮革样片材。专利文献1:特开平10-5394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84076号7>报专利文献3:特开昭64-20368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0-273769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2006-2286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2006-2287号公才艮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手感的柔软度和磨损时的外观和减量的耐久性优异的皮革样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主要具有以下构成。即,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是由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构成的复合片材,所述极细长纤维无纺布是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相互交织得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纤维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编织物,在耐磨损性评价中,外观为3级以上,且减量为10mg以下,所述片材实质上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原料形成。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以300060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单纤维纤度为150dtex的复合纤维捕集到处于抽吸状态并且移动的网上,在该工序之后,包括下述工序A、B、C和D,所述A之后进行所述B、C和D,并且与所述B同时或之后进行所述C。A针刺处理所述复合纤维制成无纺布的工序B通过极细纤维转化处理,将所述复合纤维制成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的工序C对所述无纺布进行高速流体处理的工序D使所述无纺布与编织物层合一体化的工序本发明能提供手感的柔软度和外观的耐久性优异的皮革样片材。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包含极细长纤维无纺布。本发明中所说的长纤维,是指超过100mm的实质上连续的纤维。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由于如下所述一部分长纤维被切断形成绒头,所以具有被切断的部分。本发明中,直接测定从无纺布中抽出的极细纤维的长度,将含有超过100mm的纤维的无纺布称为长纤维无纺布。另外,基于作为长纤维的优点的纤维连续从而容易得到高物性的观点,优选超过100mm的连续纤维的比率高的无纺布。该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由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构成。极细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优选为O.OOltex以上,更优选为0.005dtex以上。另外,优选为0.3dtex以下,更优选为0.15dtex以下。小于0.000ldtex时,强度降低,故不优选。另外,超过0.5dtex时,手感变硬,同时也难以充分交织,所以产生表面品质或本发明的磨损物性降低等问题,故不优选。另外,可以在无损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含有纤度超过上述范围的纤维。本发明的极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横截面中的最小外接圆的直径R和最大内切圆的直径r之比R/r优选为11.4,较优选为1~1.3。横截面的R/r超过1.4时,在扁平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纤维弯曲的方向受限制,难以得到皮革样片材特有的光泽效果,在凹凸大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易变得难以得到充分的显色性。本发明中所说的横截面的R/r是指用显微镜等观察纤维截面测定的最小外接圆的直径除以同样观察得到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得到的值。构成上述极细纤维的聚合物只要是非弹性聚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所说的非弹性聚合物是指除聚醚酯类纤维或所谓的氨纶等聚氨酯类纤维等橡胶状弹性优异的纤维之外的聚合物。通过实质上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原料构成,能够得到无橡胶感、有充实感的手感,也能实现易循环性、高显色性、高耐光性、抗泛黄性等各种效果。作为非弹性聚合物,可以根据用途适当使用例如聚酯、聚酰胺、聚烯烃等,但从染色性、强度、耐久性、坚牢度的观点来看,优选聚酯。作为能优选用于本发明的聚酯,为由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以及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合成的聚合物,只要能用作复合纤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亚丙酯、聚对苯二甲酸亚丁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曱酯、聚2,6-萘二曱酸乙二醇酯、聚l,2-双(2-氯苯氧基)乙烷-4,4,-二甲酸乙二醇酯。本发明优选使用其中最广泛使用的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或主要含有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单元的聚酯共聚物。本发明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中,极细纤维必须相互交织。原因在于现有的残留有极细纤维束的交织达不到作为本发明目的的耐磨损物性。本发明中所说的极细纤维相互交织的状态是指极细纤维相互交织至几乎观察不到极细纤维束之间的交织程度的状态。本发明的^l细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30g/ii^以上,较优选为40g/ii^以上,更优选为50g/n^以上。另外,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50g/m2以下,较优选为35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上述单位面积重量小于30g/m2时,表面上容易看到冲炎织物(wovenfabric)及/或针织物(knittedfabric)的外观,品质降低,故不优选。另外,单位面积重量超过550g/n^时,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有降低的倾向,故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单位面积重量通过JISL10968.4.2(1999)测定,无法直接测定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时,可以求出皮革样片材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值和从皮革样片材中取出的编织物(wovenorknittedfabric)的单^f立面积、重量的差。得到的片材,极细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必须贯穿编织物。通过贯穿编织物,能防止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剥离。本发明中所说的极细纤维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编织物,是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观察在厚度方向上切断片材得到的截面时,存在贯穿编织物的极细纤维、即从编织物的一个表面到达另一个表面的极细纤维。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中,优选构成编织物的纤维中切断的纤维少。原因在于构成编织物的纤维未被切断,从而不会破坏编织物具有的抗拉强度和撕破强度的物理特性,同时能抑制贯穿编织物的极细纤维和与构成编织物的纤维交织的极细纤维的移动,从而能提高耐磨损物性。优选肉眼观察或用显微镜观察皮革样片材的表里面的至少10cm见方的范围时,不存在5个以上构成编织物的纤维的纤维切断二山顺。本发明的编织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对应于目标手感和功能适当选择。例如,赋予高度悬垂性和伸缩性时,使用具有高度悬垂性和伸縮性的编织物作为编织物,能使皮革样片材呈现该效果。编织物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等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也可以适当选择短纤维或长纤维中的^[壬一种。可以4吏用多种纤维,例如可以为混纺纱、混合长丝、长短复合丝,也可以进行交织、交编。另外,作为合成纤维,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类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等,通过使用由二种以上聚酯类聚合物以并列型或偏心芯鞘型接合的复合纤维形成的梭织物,能赋予皮革样片材优异的悬垂性和伸缩性,故而优选。在梭织物中使用上述以并列型或偏心芯鞘型接合的复合纤维作为纵丝或横丝中的任一种、使用普通纤维作为另一种的方案等也是优选的方案。斗炎织物的组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平紋、缎紋、斜紋之类单层组织、双面异色提花织物等双层组织、丝绒或天鹅绒之类绒头组织、素纱罗等纱罗组织、提花织物、花紋织物中的任一种。针织物的组织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当选择平针、罗紋、双罗紋、针织花边等绵编针织物、单梳棉经平组织、经编缎紋组织、经绒组织等经编针织物。构成上述编织物的纤维的单纤维纤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dtex以上,较优选为2dtex以上。另外,优选为15dtex以下,较优选为10dtex以下。原因在于小于ldtex时,难以得到赋予皮革样片材充分的形态稳定性的效果,超过15dtex时,难以得到柔软性。本发明中,编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也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g/m2以上,较优选40g/n^以上。另外,优选为170g/m2以下,较优选150/1112以下。这是因为小于20g/m2时,容易因线圈滑移导致均匀性降低,也难以得到赋予皮革样片材充分的形态稳定性的效果。另一方面,超过170g/n^时,难以得到柔软性。本发明中的单位面积重量是指根据JISL10968.4.2(1999)测定的值。进而,编织物相对于皮革样片材的重量比优选为20%以上,较优选为30%以上。另外,优选为80%以下,较优选为70%以下。这是因为重量比小于20%时,难以充分发挥形态稳定性、悬垂性、伸缩性之类编织物的功能,重量比超过80%时,编织物的影响大,形成类似于编织物的片材,难以得到有极细纤维无纺布具有的充实感的手感。本发明的编织物相对于皮革样片材的重量比是只用编织物的重量除以皮革样片材的重量得到的值。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优选单位面积重量为80g/n^以上,较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20g/n^以上。另外,优选为650g/m2以下,较优选为500g/n^以下,更优选为350g/n^以下。上述单位面积重量小于80g/m2时,难以得到对抗拉伸或撕破的形态稳定性,超过650g/m2时,难以得到充分的柔软性,故不优选。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的表观密度优选为0.200g/cmS以上,较优选为0.210g/cn^以上,特别优选为0.220g/cn^以上,另外,优选为0.500g/cm3以下,较优选为0.400g/cm3以下,特别优选0.350g/cm3以下。表观密度低于0.200g/cmS时,进行染色时发生破裂或起毛等,难以得到充分的强度和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另外,表观密度超过0.500g/cm4t,难以得到本发明目的的柔软性,故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单位面积重量根据JISL10968.4.2(1999)测定,表观密度如下得到根据JISL10968.4.2(1996)测定单位面积重量,然后测定其厚度,以由此得到的表观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表观密度。需要说明的是,厚度测定使用厚薄计(dialthicknessgauge)(商品名;PeacockH、抹式会社尾崎制作所制),测定试样的任意10个部位,使用其平均值。本发明的表观密度是指纤维原料的表观密度。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优选纵向和横向中任一个方向的抗拉强度均为70N/cm以上。如果纵向或横向中任一个方向的抗拉强度小于70N/cm,则制成皮革样片材时,在后续的后处理工序中的工序通过性变差,有发生破裂或尺寸变化等倾向,故不优选。另外,制成皮革样片材时,为了得到充分的物性,需要赋予大量粘合剂,也有手感容易变硬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抗拉强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200N/cm以下。此处,上述抗拉强度是根据JISL10968.12.1(1999),采集宽度为5cm、长度为20cm的试样,以10cm的夹具间隔,用等速伸长型拉伸试验器以10cm/分钟的拉伸速度使其伸长而求出的。由所得的值求出每lcm宽度的负荷作为抗拉强度(单位;N/cm)。为了得到上述强度,所用纤维的强度优选为2cN/dtex以上。进而,优选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的纵向和横向中任一个方向的撕破强度均为5-30N。纵向或横向中任一个方向的撕破强度小于3N时,工序通过性降低,难以稳定地生产。相反,纵向或横向中任一个方向的撕破强度超过50N时,通常有过于柔软的倾向,难以获得与手感的平衡,故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撕破强度基于JISL10968.15.1(1999)D法(摆锤式试验法)测定。上述撕破强度可以通过将表观密度调整至适当的范围来获得,通常在进行高密度化时,强度有降低的倾向。为了防止在根据用途进一步进行的后续工序中片材变形或破裂,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在纵向伸长10%时的应力优选为8N/cm以上,较优选为10N/cm以上。另外,上述伸长10。/。时的应力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超过50N/cm时,手感变硬,操作性降低,故不优选。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时,通过充分进行NP处理或高速流体处理,能提高伸长10%时的应力值。另外,也可以通过层合梭织物及/或针织物等来增加上述应力值。需要说明的是,伸长10%时的应力(模量)与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相同地测定,以伸长10%时的强度作为该值。另外,上述皮革样片材的物性是用于得到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的重要因素,可以如下所述通过极细纤维相互交织来获得。进而,在耐磨损性评价中,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的外观为3级以上,且减量为10mg以下。本发明中所说的耐磨损性评价是指,在基于JISL1096(1999)8.17.5E法(马丁代尔法)家具用负荷(12kPa)测定的耐磨损试验中,用JISL1076(1999)表2的判定基准表来判定磨损3000次和20000次的次数后试验布的外观。本发明中,3000次、20000次后的外观都必须为35级。小于3级时,无法保持足够的品质,在评价中,5级是最佳状态。目前,对于绒头皮革样片材,作为外观上的压花,用直至石皮裂例如特开2003-268680号7/^艮中所记载地直至^_织物层露出为止的次数来评价。但是,在梭织物层未露出的次数下,发生起毛或起球时,存在直至梭织物层露出为止的次数未必与表面的耐久性一致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耐磨损性评价使用JISL1076(1999)表2的判定基准表,用假定短期使用后的3000次和假定长期使用后的20000次评价是否起球的外观变化。虽然特别是在20000次后的外观没有较大变化对于显示形态的稳定性是重要的,但短期使用时也有外观变化较大的情况。因此,本发明中,因在3000次的时刻也没有变化,从而能得到更高水平的耐久性。进而,在基于JISL1096(1999)8.17.5E法(马丁代尔法)家具用负荷(12kPa)测定的耐磨损试验中,20000次后的磨损减量为10mg以下。磨损减量较优选为5mg以下。磨损减量超过10mg时,在实际使用中有绒头粘附在衣服等上的倾向,故不优选。另一方面,下限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本发明的绒头皮革样片材,也能得到几乎没有磨损减量的片材。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的硬挺度优选为0.11.0mN。硬挺度小于O.lmN时,形态稳定性容易变得不充分,手感也容易变得没有充实感。另一方面,硬挺度超过1.0mN时,柔软性不够而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硬挺度是指在基于JISL1096(1999)8.20.1A法(格利式法)测定的弯曲回弹性试验中,对长度为38mm、宽度为25mm的试样测定得到的值。上述硬挺度可以通过将编织物的硬挺度、单位面积重量、表观密度调整至适当的范围来得到。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实质上不含有聚氨酯等高分子弹性体,实质上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材料形成。此处所说的"实质上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原料形成"是指,由聚氨酯等高分子弹性体形成的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纤维小于5质量%,优选粘合剂相对于纤维小于3重量%,较优选軲合剂相对于纤维小于1重量%,最优选不含有粘合剂。此处所说的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是指除上述聚醚酯类纤维或所谓的氨纶等聚氨酯类纤维等橡胶状弹性优异的纤维之外的聚合物,特别是为了进行化学法回收,优选纤维原料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或尼龙6形成。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最优选完全不含有聚醚酯类纤维或氨纶等聚氨酯类纤维等高分子弹性体,但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含有高分子弹性体。另外,例如也可以含有染料、柔软剂、手感调整剂、防起^求剂、抗菌剂、消臭剂、疏水剂、耐光剂、耐气候剂等功能性药剂。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是由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构成的、并且实质上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原料构成的皮革样片材。此处所说皮革样片材具有类似天然皮革的仿麂皮、努伯克革、紋面等优异的表面外观,特别是本发明优选的皮革样片材,在仿麂皮或努伯克革之类绒头外观方面,具有光滑的触感和优异的光泽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优选构成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形成绒头。该绒头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具有丝绒或仿麂皮、努伯克革之类天然皮革那样的各种绒头长度,从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优异的观点来看,优选具有绒头长度短的努伯克革样的外观。另外。优选将极细长纤维无纺布进行染色。进而,用与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相同或不同的无纺布夹持编织物的结构在表里均为无纺布的外观,能得到与编织物不同的品质,故而优选。下面,说明制造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的方法。首先,说明制造本发明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的方法。单纤维纤度在0.00010.5dtex的范围内的所谓极细纤维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将极细纤维直接紡丝的方法;将为普通纤度的纤维、且能产生极细纤维的纤维(复合纤维)纺丝,然后通过极细纤维转化处理(极细化处理)产生极细纤维的方法。作为使用复合纤维的方法,可以用例如将海岛型复合纤维进行纺丝后除去海成分的方法、将分离型复合纤维纺丝后分离进行极细化的方法等方法来制造。上述方法中,本发明考虑能容易且稳定地得到极细纤维,优选通过海岛型复合纤维或分离型复合纤维来制造,进而,制成皮革样片材时,考虑到能容易地获得由能用相同染料进行染色的同种聚合物构成的极细纤维,优选通过海岛型复合纤维来制造。本发明中所说的海岛型复合纤维是指,在任意阶段复合、混合2种成分以上的成分,纤维截面成海岛状态的纤维,作为得到该纤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1)将2种成分以上的聚合物以切片状态混合后进行纺丝的方法,(2)预先混炼2种成分以上的聚合物进行切片化后,进行纺丝的方法,(3)在纺丝机的喷丝头组件(pack)内使用静态混合器等将熔融状态的2种成分以上的聚合物进行混合的方法,(4)使用特公昭44-18369号公报、特开昭54-11641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喷嘴进行制造的方法等。本发明中,用任一种方法均能良好地制造,但从容易选择聚合物的观点来看,优选采用上述方法(4)。为了将海岛型复合纤维制成长纤维无纺布,例如可以将上述聚合1物从上述方法(4)所述的喷嘴喷出,用空气喷射法或辊法以30006000m/分钟的速度拉伸后,捕集到网运输机等的捕集面上而得到。此时,如果通过空气喷射法连续进行拉伸和捕集,则暂时巻取后,无需开纤,所以从生产率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此处所述空气喷射法是指使用喷射器或空气吸丝器(airsucker),用空气牵拉被纺出的丝条进行拉伸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分离型复合纤维时,可以主要在喷嘴内复合2种成分以上,基于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来进行。上述方法(4)中,海岛型复合纤维和除去海成分得到的岛纤维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圆、多角、Y、H、X、W、C、兀型等,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如上所述优选截面的最小外接圓的直径R和最大内切圓的直径r的比R/r为1~1.4的范围,所以为了得到该范围优选截面形状为圆。另外,所用的聚合物种类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考虑到纺丝稳定性和染色性,优选为23种成分,特别优选由l种海成分、l种岛成分的2种成分构成。另外,此时的成分比以岛纤维相对于海岛型复合纤维的重量比计优选为0.30以上,较优选为0.40以上,更优选为0.50以上。另外,上限以重量比计优选为0.99以下,较优选0.97以下,更优选为0.80以下。小于0.30时,海成分的除去率增加,所以在成本方面并不理想。另外,超过0.99时,岛成分彼此容易合流,在纺丝稳定性方面并不理想。另外,所用的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岛成分,如上所述,从染色性或强度、耐久性、坚牢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为聚酯。用作海岛型复合纤维的海成分的聚合物,只要是与构成岛成分的聚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溶解性、分解性的化学性质的聚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虽然也取决于构成岛成分的聚合物的选择,但可以使用例如聚乙烯或聚苯乙烯等聚烯烃、由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双酚A化合物、间苯二曱酸、己二酸、十二烷二酸、环己烷甲酸等共聚得到的聚酯等。从纺丝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聚苯乙烯,但考虑到不使用有机溶剂就能容易地除去的观点,优选具有磺基的共聚聚酯。作为上述共聚比率,考虑处理速度、稳定性,优选5摩尔%以上,考虑聚合或纺丝、拉伸的处理容易性,优选为20摩尔%以下。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组合,使用聚酯作为岛成分、使用聚苯乙烯或具有磺基的共聚聚酯作为海成分。上述聚合物中,为了提高覆盖性,可以在聚合物中添加氧化钛粒子等无机粒子,此外,也可以根据各种目的添加润滑剂、颜料、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导电剂、蓄热剂、抗菌剂等。如上所述得到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在150dtex的范围。单纤维纤度小于ldtex时,纤维被下述NP切断、难以钩在针钩上,从而难以得到足够的强度,超过50dtex时,针容易折断,故不优选。由上述复合纤维得到的极细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0.0001dtex以上,优选为0.001dtex以上,较优选为0.005dtex以上。另夕卜,为0.5dtex以下,优选为0.3dtex以下,较优选为0.15dtex以下。小于0.0001dtex时,强度降低,超过0.5dtex时,手感变硬,同时在下述高速流体处理中难以得到足够的交织,所以也产生表面品质或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降低等问题,故不优选。另外。可以在无损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含有纤度超过上述范围的纤维。将极细纤维的单纤维纤度设定在上述范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制造上述复合纤维时,通过调节岛成分聚合物的供给量容易地得到。下面,说明制造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的方法。本发明中,在上述捕集150dtex的复合纤维的工序之后,包括下述工序。A针刺处理所述复合纤维制成无纺布的工序B通过极细纤维转化处理,将所述复合纤维制成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的工序C对所述无纺布进行高速流体处理的工序D将所述无纺布与编织物层合一体化的工序即,可以在得到极细纤维后形成无纺布,在本发明中,作为制造无纺布的方法优选采用的是在上述方法中A.通过针刺处理将复合纤维制成无纺布后,B.进行极细化制成极细纤维无纺布,为了使极细纤维交织而实施C.高速流体处理。由上述复合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优选通过A.对复合纤维进行NP处理的工序使得纤维表观密度为0.120g/cn^以上,较优选为0.150g/cm3以上。另外,优选为0.300g/cm3以下,较优选为0.250g/cm3以下。小于0.120g/cn^时,交织不充分,难以得到目标物性。另外,上限没有特别规定,但超过0.300g/cmS时,容易产生纤维被切断、针折断、残留针孔等问题,并不优选。优选本发明的NP处理发挥作为用于获得工序通过性的临时固定的作用,同时使纤维充分交织,但由于在下述高速流体处理中,能得到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所以优选在不切断纤维的范围内进行NP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目前进行NP处理的工序中,进行D.与编织物层合一体化的工序时,除切断上述无纺布纤维之外,构成编织物的纤维也被切断的可能性高,但本发明中,通过下述高速流体处理使编织物层合一体化,所以不存在上述问题,能得到兼具高物性和柔软的手感的皮革样片材。优选通过干热或湿热或其两者使如上所述得到的由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收缩,进一步高密度化。使用复合纤维制成由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后,通过B.由极细纤维转化处理制成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的工序,将复合纤维极细化,制成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作为上述极细化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所谓机械方法,是通过赋予物理性刺激来进行极细化的方法,例如除上述NP法或水力喷射(以下称为WJP)法等施加冲击的方法之外,还可以举出在辊间进行加压的方法,进行超声波处理的方法等。另外,所谓化学方法,例如可以举出通过药剂对构成复合纤维的至少一种成分赋予膨润、分解、溶解等变化的方法。特别是使用由碱易分解性海成分形成的复合纤维制作无纺布,然后用中性碱性水溶液处理进行极细化的方法不使用溶剂,在作业环境方面有利,所以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此处所说的中性碱性水溶液,是显示pH6~14的水溶液,使用的药剂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只要是显示上述范围的pH的含有有机或无机盐类的水溶液即可,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碱金属盐、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碱土金属盐等。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并用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单乙醇胺等胺或减量促进剂、载体等。其中,从价格或处理的容易性等观点考虑,优选氢氧化钠。进而,对片材实施上述中性碱性水溶液处理后,优选根据需要进行中和、洗涤,除去残留的药剂或分解物等后,实施干燥。如上所述在通过工序A得到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后,通过工序B极细化,得到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但优选与工序B同时或在工序B之后,实施C.进行高速流体处理的工序,例如用水流进行WJP处理。通过组合该NP工序和高速流体处理,能使极细长纤维高度交织。考虑到容易用NP交织的纤维和容易用高速流体处理交织的纤维的差异,本发明中的皮革样片材状物特别是能通过上述工序制造得到。即,利用了在150dtex的纤维较粗的状态下用NP得到的交织优异、在0.00010.5dtex的极细区域用高速流体处理得到的交织优异的倾向。为了组合上述纤维纤度和交织方法,使用纤度为150dtex的复合纤维通过NP使其充分交织,然后进行得到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的极细化处理后,进行高速流体处理的方法是最优选的制造方法。此时,优选层合编织物进行高速流体处理,对极细长纤维无纺布进行D.与编织物层合一体化的工序。对极细长纤维无纺布进行高速流体处理时,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情况下,流体回弹增加,难以进行均勾的处理。因此,难以通过高速流体处理得到赋予高度交织的高单位面积重量的无纺布。为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层合编织物,即使无纺布的单位面积小,也能得到高单位面积重量的皮革样片材,同时,与在NP工序中进行层合的方法相比,能减小在NP处理中的负荷,难以发生无纺布的复合纤维和编织物的纤维切断导致物性降低的问题。特别是从抗拉强度、撕破强度、耐磨损物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不切断构成编织物的纤维,通过高速流体处理将编织物和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层合一体化,能不切断构成编织物的纤维地得到皮革样片材。进而,通过使所得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一体化,能利用编织物赋予目标手感等功能。例如赋予高度悬垂性或伸缩性时,通过与具有高度的悬垂性或伸缩性的编织物一体化,能使皮革样片材呈现出上述效果。上述编织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的组织使用与其适应的织机。作为织机,例如可以举出空气喷射织机或水喷射织机、有梭织机等。此时,如果织密度过低,则梭织物的补强效果降低,如果织密度过高,则高速流体处理时流体的回弹增加,难以稳定地加工,所以优选在纵丝和^黄丝之间设定适当的间隔。另一方面,针织物的制造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的组织使用与其适应的织机。作为针织机,可以举出炜编针织机、圓型针织机、经编机、拉舍尔经编机等。已知使由此得到的编织物和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一体化的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上述NP处理或高速流体处理等方法进行交织的方法或用粘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适当单独或组合使用各种方法。本发明中,在上述方法中,从悬垂性优异的观点来看采用交织的方法,从能不损伤针织物地进行交织的观点来看,使用高速流体处理。构成上述编织物的构成丝优选具有100T/m以上的捻数,较优选为200T/m以上。另外,优选为2000T/m以下,较优选为1800T/m以下。这是因为小于100T/m时,编织物的透水性低,实施高速流体处理时流体回弹导致难以均匀的加工,所以难以提高流量,超过2000T/m时,手感容易变硬。本发明中所说的捻数,是用检捻机在90xl(T3cN/dtex的负荷下解捻,用解捻后的丝长除完全解捻时的解捻数得到的值。为使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一体化而使用高速流体处理时,用于工序D中的一体化的工序C中的高速流体处理也能兼作工序B中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的极细化处理。即,同时实施极细纤维转化处理和用于得到交织的高速流体处理。可以实施通过高速流体处理将裂离型复合纤维极细化的同时使其交织、或使可溶成分溶出到高速流体中的同时进行交织的方法来简化工序。但是,至少也在极细化处理大部分结束后进行高速流体处理能进一步促进极细纤维之间的交织而优选,还优选在进行才及细化处理后进行高速流体处理。作为高速流体处理,从作业环境的观点来看,优选进行使用水流的WJP处理。此时,优选在水为柱状流的状态下进行。通常从孔径(直径)为0.06~1.0mm的孔以160MPa的压力喷出而得到柱状流。为了得到有效的交织和良好的表面品质,上述处理优选孔径为0.060.20mm、孑U'司隔为5mm以下,较优选孔径为0.06-0.15mm、孑L间隔为lmm以下。处理多次时,无需上述孔^见格全部i殳定为相同的条件,例如可以并用大孔径和小孔径的喷嘴,但优选至少使用1次上述构成的喷嘴。特别是孔径超过0.20mm时,由于强力赋予表面水流的沖击痕迹,所以平滑性降低,不优选。另外,孔径小于0.06mm时,容易发生孔堵塞,所以需要将水高效过滤,从而出现成本增加的问题,故不优选。另外,喷出的水朝向无纺布,成为在无纺布上面弹回的水和通过吸水箱被除去的水。此时,在无纺布的上面弹回的水不给处理的均匀性带来不良影响,但发现通过如上所述层合编制物,提高透水性,能增加通过吸水箱除去水的比例。因此,通过层合编织物,能在比目前更严格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并能得到目标的耐磨损物性。另夕卜,为了达到在厚度方向均匀交织的目的及/或为了提高无纺布表面的平滑性的目的,优选反复多次进行处理。另外,该水流的压力根据处理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适当选择,优选对越高单位面积重量的无纺布,施加越高的压力。此处,所谓多次是指通过1张喷丝板的次数为多次,所述喷丝板具有在与运输带及/或汽缸垂直的方向排列的孔。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对复合长纤维无纺布或极细纤维无纺布进行高速流体处理前,进行流体浸渍处理。进而,为了提高表面的品质,可以进行下述处理使喷丝头在与运输无纺布的运输带及/或汽缸的行进方向不同的方向相对地移动,或交织后将金属丝网等插入无纺布和喷嘴之间进行洒水处理等。由此,可以使极细纤维相互交织至优选纵向的10%模量为8N/cm以上、较优选为10N/cm以上。通常在由复合纤维得到的极细纤维的情况下,主要是纤维之间集束得到的极细纤维束交织,通过上述处理,能得到极细纤维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极细纤维之间高度交织至在本发明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中几乎观察不到极细纤维束之间的交织,另外,由此,也能提高本发明的磨损物性等表面特性。另外,编织物和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的层合可以通过高速流体处理使其交织一体化来进行,所以在本发明中,优选同时进行上述工序C、D。由此,能同时进行用于使极细纤维相互交织的高速流体处理和编织物的层合一体化,所以能简化工序,同时与用NP进行的层合一体化不同,纤维未切断,所以能得到高物性。此时,极细纤维的至少一部分需要贯穿编织物。编织物的贯穿可以通过增加高速流体处理时的纤维移动来实现,所以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得到调节由NP得到的交织使交织不过强;增加用于高速流体处理的喷嘴孔径;提高高速流体处理压力;降低高速流体处理的加工速度。进而,由与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相同或不同的无纺布夹持编织物得到的结构在表里面均为无纺布的外观、能得到与编织物不同的品质,故而优选。得到上述结构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将平均纤维长度为0.1lcm、平均单纤维纤度为0.010.5dtex的纤维在含有水溶性树脂等的水中打浆,以0.00010.1重量%左右的浓度使其分散,将分散液抄浆在金属丝网等上制得短纤维无纺布,通过高速流体处理使制得的短纤维无纺布预先与编织物交织,重叠在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上,使编织物一侧与极细长纤维无纺布接触,进而,通过高速流体处理,得到由极细纤维无纺布、编织物和短纤维无纺布构成的皮革样片材。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优选至少一个面起绒。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实质上由纤维原料构成,但与单纯的无纺布不同,具有与普通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类似的表面品质。另外,如上所述,从本发明的磨损物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绒头长度较短者。作为得到绒头的方法,优选用砂纸或刷子等进行起绒处理。染色的情况下,上述起绒处理可以在染色前或后、或、染色前和染色后进行。并且,上述皮革样片材优选被染色。将该极细短纤维无纺布进行染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使用的染色机,除喷射式染色机之外,也可以为热溶染色机、高压巻染机等任一种,但从所得的皮革样片材的手感优异方面来看,优选使用喷射式染色机进行染色。本发明的绒头皮革样片材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耐磨损物性,可以U武予孩M立。赋予微粒时,微粒的材质只要不溶于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或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钛、铝、云母等无机物质或三聚氰胺树脂等有机物质。从洗涤耐久性优异、获得耐磨损物性提高效果的观点来看,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01(im以上,较优选为0.01pm以上,更优选为0.05[im以上。另夕卜,优选为30pm以下,较优选为20nm以下,更优选为10p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微粒的平均粒径可以使用适合各材质或尺寸的测定方法例如BET法或激光法、动态散射法、煤焦油法(coaltarmethod)等进行测定。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使用BET法求出的体积(质量)平均粒径。从皮革样片材的手感不变硬、能获得耐磨损性提高的效果的观点来看,上述微粒的含量优选为皮革样片材的0.01重量%以上,较优选为0.0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05重量%以上。另外,优选为10重量%以下,较优选为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重量%以下。作为赋予樣t粒的方法,可以适当选择4吏用浸轧法(padmethod)、使用喷射式染色机或巻染机的方法、用喷雾器进行喷射的方法等。另外,作为适当赋予手感调节剂和抗起球剂的方法,可以适当选择使用浸轧法或使用喷射式染色机或巻染机的方法、用喷雾器进行喷射的方法等。另外,为了得到柔软的手感和平滑的表面触感,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优选含有柔软剂。作为柔软剂,优选根据纤维种类适当选择通常用于编织物的柔软剂。可以适当选择例如在染色手册第23版(发行所抹式会社色染社2002年8月31日出版)中以手感加工剂、柔软整理剂的名称记载的柔软剂。其中,从柔软性的效果优异的观点来看,优选有机硅类乳液,较优选进行了氨基改性、环氧基改性的有机硅类乳液。含有上述柔软剂时,有耐磨损性降低的倾向,所以该柔软剂的量和上述微粒的量优选获得目标手感和耐磨损物性的平衡来适当调整。因此,其量没有特别限定,从手感和耐磨损物性平衡、抑制发粘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皮革样片材的0.0110重量%的范围。作为对皮革样片材赋予柔软剂的方法,可以与赋予微粒时相同地适当选择浸轧法、使用喷射式染色机或巻染机的方法、用喷雾器进行喷射的方法等。从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同时赋予微粒和柔软剂。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在染色后赋予微粒和柔软剂。如果在染色前赋予,则有染色时脱落导致效果降低的情况和发生染色不均的情况,所以不优选。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另外,实施例中的物性值通过以下所述的方法测定。(1)单位面积重量、纤维表观密度单位面积重量根据JISL10968.4.2(1999)的方法测定。通过厚薄计((林)尾崎制作所制、商品名"PeacockH")测定厚度,由单位面积重量的值通过计算求出纤维表观密度。(2)耐磨损物性在基于JISL1096(1999)8.17.5E法(马丁代尔法)家具用负荷(12kPa)测定的耐磨损试验中,评价磨损3000次和20000次的次数后试验布的重量减少,同时基于JISL1076表2的判定基准表由外观判定等级。其中,关于外观,以等级低者作为评价结果,关于减量,以20000次后的重量减少作为评价结果。(3)硬挺度在基于JISL1096(1999)8.20.1A法(格利式法)测定的弯曲回弹性试验中,对长度为38mm、宽度为25mm的试样进行测定。(4)极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以及最小外接圆的直径R和最大内切圆的直径r的比R/r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极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求出横截面的形状以及最小外接圆的直径R和最大内切圆的直径r的比R/r。(5)外观通过肉眼观察具有绒头的面的外观,以、〇、A的3个等级来评价。另外,~^按照以下内容进行判定。◎:颜色、绒头、平滑度均匀,能得到光泽效果。〇颜色、绒头、平滑度不均匀,能得到光泽效果。△:颜色、绒头、平滑度不均匀,得不到光泽效果。制造例1(梭织物的制造)将极限粘度为0.40的由10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成的低粘度成分和极限粘度为0.75的由PET构成的高粘度成分以重量复合比为50:50并列贴合,进行纺丝和拉伸,得到56dtex的12条长丝的并列型复合纤维。将其以S捻施加240017m的捻,在75°C下进行蒸汽定形。将该丝用于纵丝、横丝,制作织组织为平紋、织密度为93x64根/2.54cm、57g/n^的梭织物。将该梭织物用喷射式染色机在110。C下进行20分钟松弛处理,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85g/n^的梭织物。制造例2(针织物的制造)将极限粘度为0.65的10(T/oPET进行纺丝和拉伸,得到56dtex的12条长丝的纤维。将其以S捻施加1500T/m的捻,在65。C下进行蒸汽定形后,得到隔距为44的77g/n^的双面针织物。制造例3(短纤维无纺布的制造)将极限粘度为0.65的PET进行纺丝和拉伸后,剪切,制成0.3dtex的长度为5mm的短纤维,通过抄浆法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20g/n^的短纤维无纺布。实施例1通过加热至290。C的复合纺丝装置,将50份共聚8摩尔%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得到的PET作为海成分、50份PET作为岛成分从配设有流路的喷嘴挤出,形成岛数为36岛。将挤出的丝条用使用常温空气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然后,通过配设在喷丝头头下100cm的位置的利用常温空气的喷射器以50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牵引,使长丝层合在移动的金属丝网制堆积装置上,制作网。此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3dtex,截面形状为圆形。然后,用l钩型的针以表里面分别为250针/cm2的针刺密度进行NP处理(共计500针/cm2),得到纤维表观密度为0.200g/cmS的海岛型复合长纤维无纺布。然后,浸渍在加热至约95。C的水中,进行2分钟收缩处理,在IO(TC下干燥,除去水分。将所得的片材浸渍在含有100g/L氢氧化钠和15g/L表面活性剂的碱水溶液中,使片材含浸112重量%的石咸水溶液后,立即在充满90。C的蒸汽的梭箱(box)内通过微波进行5分钟连续减量处理,进行水洗.千燥,得到单纤维纤度约为0.042dtex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极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圆形,R/r为1.1。然后,在将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制造例1的梭织物顺次层合(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在上)的状态下,用使用间隔0.5mm配置直径为O.lmm的孔的喷丝板(喷丝板a)的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15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及与梭织物的层合一体化处理。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发现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用林式会社菊川铁工所制宽带砂、光机(widebeltsander),使用粒度为400的碳化硅磨粒的砂纸抛光由此得到的复合片材的表面,直至复合片材经抛光的减量为3重量%后,在圆型染色机中用分散染料实施染色。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进而,该片材是伸长率、伸长回复率优异、伸缩性良好的片材。实施例2在将制造例3的短纤维无纺布、制造例1的梭织物和实施例1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顺次层合(短纤维无纺布在上)的状态下,用使用喷丝板a的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15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和与梭织物的层合一体化处理。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发现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然后,进行与实施例l相同的处理,得到皮革样片材。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进而,该片材是伸长率、伸长回复率优异、伸缩性良好的片材。实施例3在将实施例1的极细纤维无纺布和制造例2的针织物顺次层合(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在上)的状态下,用使用喷丝板a的WJP,以1O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15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和与针织物的层合一体化处理。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发现多条极细纤维贯穿针织物。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得到皮革样片材。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针织物的切断端。实施例4通过加热至290。C的复合纺丝装置,将PET和共聚8摩尔%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得到的PET以重量比为50:50的比例从喷嘴挤出,在圆型中空(中空型)截面上交替放射状排列?£丁和共聚8摩尔%5-钠磺基间苯二曱酸得到的PET,并且各聚合物每个形成6根(共计12根)长丝。将挤出的丝条用使用常温空气的冷却装置冷却,然后,通过配置在喷丝头下100cm的位置的利用常温空气的喷射器以5000m/分钟的速度牵引,使长丝层合在移动的金属丝网制堆积装置上,制作网。此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1.2dtex。使用该复合长纤维无纺布,进行与实施例l相同的处理,得到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另外,R/r为2.3。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得到皮革样片材。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发现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实施例5通过加热至290。C的复合纺丝装置,将50份聚苯乙烯作为海成分、50份PET作为岛成分从配设有流路的喷嘴挤出,岛数为36岛。将挤出的丝条用使用常温空气的冷却装置冷却,然后,通过配设在喷丝头下100cm的位置的利用常温空气的喷射器以5000m/分钟牵引,使长丝层合在移动的金属丝网制堆积装置上,制作网。此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3dtex,截面形状是圆形。然后,用l钩型的针以表里面分别为250针/crr^的针刺密度进行NP处理(共计500针/cm2),得到纤维表观密度为0.200g/cmS的海岛型复合长纤维无纺布。然后,浸渍在加热至约95。C的聚合度为500、皂化度为88%的12重量%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使换算成固态成分粘附重量相对于无纺布重量为25%,在含浸聚乙烯醇(以下称为PVA)的同时进行2分钟收缩处理,27在100。C下干燥,除去水分。将所得的片材用约3(TC的三氯乙烯处理直至完全除去聚苯乙烯,得到单纤维纤度约为0.042dtex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极细纤维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圆形,R/r为1.1。然后,在将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制造例1的梭织物顺次层合(极细长纤维无纺布为上)的状态下,用使用喷丝板a的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15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与除去PVA的同时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用电子显微镜放大IOO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与实施例1相同地加工该片材,得到皮革样片材。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实施例6将实施例1的皮革样片材浸渍在含有柔软剂(商品名"L-soft"N-500Conc、一方社油脂工业抹式会社制)和胶体二氧化硅微粒(商品名"A1Duck"SP-65,—方社油脂工业林式会社制)的水溶液中,挤压使得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达到0.5重量%后,边进行有光处理,边在IO(TC下使其干燥。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中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一复织物的切断端。实施例7将实施例1的皮革样片材浸渍在含有柔软剂(商品名"L-soft"N-500Conc、一方社油脂工业抹式会社制)和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的水乳液(商品名;SumikaFlex(注册商标)755、住化Chemtex抹式会社制)的水溶液中,挤压使得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的含量达到0.8重量%后,边进行有光处理,边在IO(TC下使其干燥。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28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实施例8将实施例1的皮革样片材浸渍在含有柔软剂(商品名"L-soft,,N-500Conc、一方社油脂工业抹式会社制)和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的水乳液(商品名;SumikaFlex(注册商标)755、住化Chemtex抹式会社制)的水溶液中,挤压使得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的含量达到30重量%后,边进行有光处理,边在100。C下使其干燥。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虽然手感非常硬,但是耐磨损物性没有问题。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实施例9在将实施例1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制造例1的梭织物顺次层合(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在上)的状态下,涂布聚氨酯类粘合剂使其贴合后,在千热100。C下粘合。然后,与实施例l相同地加工,得到皮革样片材。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进而,该片材是伸长率、伸长回复率优异、伸缩性良好的片材。实施例10通过加热至290。C的复合纺丝装置,将PET和尼龙6以重量比为50:50的比例从喷嘴挤出,在圆型中空(中空型)截面上交替放射状地排列PET和尼龙6,且各个聚合物每个形成6根(共计12根)长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作网。此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1.2dtex。然后,与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NP处理(共计500根/cm2),得到纤维表观密度为0.200g/cn^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然后,在将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和制造例1的梭织物顺次层合(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在上)的状态下,用使用间隔0.7mm配置直径为0.14mm的孔的喷丝板(喷丝板b)的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35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和与梭织物的层合一体化处理,进而通过水流物理性分割复合纤维进行极细化。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另外,极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圓形,R/r为2.3。将由此得到的复合片材与实施例1相同地加工,得到皮革样片材。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进而,该片材是伸长率、伸长回复率优异、伸缩性良好的片材。实施例11通过加热至290。C的复合纺丝装置,从配设有流路的喷嘴挤出由68摩尔%对苯二曱酸、17摩尔%间苯二曱酸、15摩尔%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构成的共聚聚酯50份作为海成分、50份PET作为岛成分,岛数为36岛,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网。此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3dtex,截面形状是圆形。然后,与实施例l相同地进行NP处理(共计500针/cm2),得到纤维表观密度为0.200g/cm3的海岛型复合长纤维无纺布。然后,在将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和制造例1的梭织物顺次层合(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在上)的状态下,用使用喷丝板b喷射95。C的热水的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lO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然后,用使用喷丝板b的常温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35MPa的喷射压力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和与梭织物的层合一体化处理,进而用热水溶解除去复合纤维的海成分,进行极细化。单纤维纤度约为0.042dtex,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另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极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圆形,R/r为1.1。与实施例1相同地加工由此得到的复合片材,得到皮革样片材。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如表1所示,是优异的片材。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没有确认梭织物的切断端。进而,该片材是伸长率、伸长回复率优异,伸缩性良好的片材。比專交例1将与实施例i相同操作得到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用使用喷丝板a的WJP以10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8Mpa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用抹式会社菊川铁工所制造的宽带砂光机,使用粒度为400的碳化硅磨粒的砂纸,抛光由此得到的片材的表面至纤维片材因抛光导致的减量为3重量%后,在圆型染色机中用分散染料实施染色。如表1所示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具有比较柔软的手感,但耐磨损物性差。比举交例2通过加热至290。C的复合纺丝装置,由配设流路的喷嘴挤出共聚8摩尔%5-钠磺基间苯二曱酸得到的PET50份作为海成分、50份PET作为岛成分,形成岛数为36岛。将挤出的丝条用使用常温空气的冷却装置冷却,然后,通过配置在喷丝头下100cm的位置的利用常温空气的喷射器以5000m/分钟的速度牵引,使长丝层合在移动的金属丝网制堆积装置上,制作网。此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3dtex,截面形状是圆形。层合该网和制造例1的梭织物,从网侧、梭织物侧开始分别用l钩型的针以2000针/cm"的针刺密度进行NP处理(共计4000针/cm2),得到纤维表观密度为0.255g/cn^的海岛型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和梭织物的一体化片材。然后,浸渍在加热至约95。C的水中,进行2分钟收缩处理,在IO(TC下干燥,除去水分。将所得的片材浸渍在含有100g/l氢氧化钠、15g/l表面活性剂的碱水溶液中,使片材含浸112重量%的碱水溶液后,立即在充满9(TC蒸汽的梭箱内用微波连续减量处理5分钟,进行水洗'干燥,得到单纤维纤度约为0.042dtex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梭织物的一体化片材。极细纤维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圓形,R/r为1.1。然后,用使用喷丝板a的WJP以10m/分钟的处理速度表里面交替地以15MPa进行处理(共计4次),进行极细纤维的交织。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倍观察在与进行WJP时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的复合片材截面,多条极细纤维贯穿梭织物,但由于用NP处理进行无纺布和梭织物的一体化,所以存在梭织物切断的部分。用抹式会社菊川铁工所制造的宽带砂光机,使用粒度为400的碳化硅磨粒的砂纸,抛光由此得到的复合片材的表面至纤维片材由抛光导致的减量为3重量%后,在圆型染色机中用分散染料实施染色。如表l所示,所得的皮革样片材具有比较柔软的手感,但耐磨损物性差。用光学显微镜放大200倍观察该皮革样片材的表面和里面的10cm见方的范围,有50个以上梭织物的切断端。[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实质上不含有高分子弹性体、主要由纤维原料构成的无纺布结构物,也能得到作为皮革样片材足够的物性和品质。本发明的皮革样片材具有循环性和免烫性、抗泛黄性等优异的特点,所以当然能用于衣料、家具、车座、杂货、研磨布、擦拭布、过滤器等用途,其中,发挥循环性和有特点的手感,能特别优选用于车座或衣料。权利要求1、一种皮革样片材,所述皮革样片材是由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相互交织得到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构成的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纤维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编织物,在耐磨损性评价中,外观为3级以上,且减量为10mg以下,所述皮革样片材实质上只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原料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样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纤维的横截面的最小外接圓的直径R和最大内切圆的直径r的比R/r为11.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革样片材,其特征在于,硬挺度为0.1~1.0mN。4、一种皮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以300060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单纤维纤度为150dtex的复合纤维捕集到处于抽吸下并且移动的网上,在该工序之后,包括下述工序A、B、C和D,所述A之后进行所述B、C和D,并且与所述B同时或之后进行所述C,A针刺处理所述复合纤维制成无纺布的工序,B通过极细纤维转化处理,将所述复合纤维制成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的工序,C将所述无纺布进行高速流体处理的工序,D使所述无纺布与编织物层合一体化的工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进行所述C、D。6、一种皮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以300060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单纤维纤度为150dtex的复合纤维捕集到处于抽吸下并且移动的网上,进行针刺处理得到无纺布,随后通过极细纤维转化处理,制成由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构成的极细纤维无纺布,进一步通过高速流体处理,与编织物层合一体化。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皮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纤维的横截面的最小外接圆的直径R和最大内切圆的直径r的比R/r为1~1.4。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皮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纤维转化处理是用碱进行的处理。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皮革样片材作为手感柔软度和外观的耐久性优异的皮革样片材,所述皮革样片材是由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dtex的极细纤维相互交织得到的极细长纤维无纺布和编织物构成的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纤维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编织物,在耐磨损性评价中,外观为3级以上,且减量为10mg以下,所述皮革样片材实质上仅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原料形成。文档编号D06N3/00GK101517157SQ20078003469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0日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1日发明者下山悟,关根健二,堀口智之,梶原健太郎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