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的方法

文档序号:1784335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荧光消去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增白剂所产 生的荧光的方法。
技术背景纺织品制品中,由于原料中混入荧光物质、或在加工中沾附荧光增白剂、或者不当添 加荧光增白剂而带有荧光,或者由于应用场合限制存在荧光物质(如某些国家的婴儿用品 等),经常需要加以去除。目前对荧光物质消除方法的报道多见于纸张回用处理,对纺织 品上荧光增白剂的消除方法尚无公开报道。常规的荧光消去方法有两类, 一是采用氧化剂处理以破坏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结构从而 消除荧光,常用的有含氯氧化剂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也有用含氧的氧化剂如过醋酸处 理,另一类是添加某种荧光抑制剂如聚酰季胺类化合物,这类物质不会破坏荧光物质的化 学结构,但能抑制荧光的发射,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消除荧光的作用,当荧光抑制剂被洗除 后,织物仍具有荧光。前述二氧化氯、过醋酸和荧光抑制剂对消除或抑制荧光有一定作用, 但对荧光较强的纺织品来说,其去除效果有限,无法彻底去除荧光物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增白剂所产生荧光的方法,该方 法通过采用特殊的稳定剂和增效剂,具有强烈破坏纺织品生产中常见的荧光增白剂的发色 体系,彻底消除荧光的作用,对纺织品的强力损伤小。依据本发明制得的荧光消去剂可对 纺织品上的荧光起到抑制和消除作用。本发明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增白剂所产生的荧光,有3种方法(1) 二氧化氯消去荧光法取二氧化氯的水溶液,用水稀释配制成二氧化氯含量为0.5% 5.0%,用HC1或醋酸 (HAc)调节溶液pH值至3.5 4.5,将需处理的纺织品浸渍于经上述准备好的溶液中,织 物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为1:15 50,将此溶液升温至60 95'C并保温处理20 120分钟, 可以抑制或消除轻度沾染的荧光。(2) 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消去荧光法 将400克重的固体亚氯酸钠溶解于1000克重的二氧化氯浓度为8 12%水溶液中,(该二氧化氯溶液需用碳酸钠、过碳酸钠、硅酸钠、过硼酸钠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 稳定剂进行稳定处理),制成混合溶液备用;将上述溶液用水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0g/L 30g/L的水溶液,用HC1或HAc调节溶液 pH值至3.5 4.5,将需处理的纺织品浸渍于上述准备好的溶液中,织物重量与溶液重量之 比为1:15 50,升温至60 95。C并保温处理20 120分钟,可以完全消除纺织品上沾染的 荧光;(3)过醋酸消去荧光法取市售过醋酸,用水调节至过醋酸含量3 12%,加入KH2PO4使之浓度为0.01mol/L, 调节溶液pH值至6 8,将需处理的含荧光物质的纺织品浸渍于该溶液中,织物重量与溶 液重量之比为1:5 50,升温至60 95。C,处理20 120分钟,可以抑制或消除纺织品上 的荧光;其中,二氧化氯消去荧光法、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消去荧光法处理的纺织品需再经含有 硫代硫酸钠l~2g/L,纯碱l 2g/L的水溶液于6(TC浸渍脱氯处理10 20分钟。所述二氧化氯消去荧光法、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消去荧光法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纺 织品,过醋酸消去荧光法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也可用于蛋白质纤维制成的纺 织品;所述含荧光物质的纺织品为含荧光增白剂的棉织物时,处理条件浸轧(室温,轧余 率80 85%)后,进行汽蒸(102°C, 120 180分钟),6(TC水洗脱氯,最后水洗,其浸轧 液组成为40 80g/L荧光消除剂(按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消去荧光法的制备方法)和4 5g/L HAc,脱氯溶液为10 20g/L硫代硫酸钠和10 20g/L纯碱组成。本发明中,纺织制品上荧光的判别采用在标准光源UV光源照射条件下目测观察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 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纤维素纤维或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纺织制品上的荧光物质;(2) 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纺织品强力损伤小;(3) 除可用于消除纺织品上的荧光物质外,也可用于有色纺织制品颜色的剥色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 散纤维浸渍处理将混有荧光增白剂沾污的散纤维状的棉花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先行进行精练和漂白处 理,再取按二氧化氯法制得的荧光消去剂,用水稀释配制成二氧化氯含量为3.5%(o.w.f.), 用HC1或HAc调节溶液pH值至3.5 4.5,将需处理的散纤维浸渍于经上述准备好的溶液 中,纤维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为1:25,将此溶液升温至95'C并保温处理60分钟,可以抑 制或消除轻度沾染的荧光。实施例2巻染机处理将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棉织物(已经过精练和漂白处理),巻绕到常压巻染机上,在如 下条件下进行荧光消除处理在巻染机内加入按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法制得的荧光消除剂,加入数量为3.0%(o.w.f.), 用HAc调节溶液pH值至4.0,于95'C处理6道,清水洗2道,再在含硫代硫酸钠1 2g/L, 纯碱l 2g/L的水溶液中,6(TC处理2道,再经清水洗3道,可以消除织物上的荧光。实施例3毛织物浸渍处理将需处理的含荧光的毛纺织品浸渍于按过醋酸法准备好的溶液中,织物重量与溶液重 量之比为1:30,将此溶液升温至7(TC并保温处理90分钟。可以抑制或消去轻度沾染的荧 光。实施例4轧蒸处理法 将需处理的含荧光增白剂的棉织物按下列条件进行处理-浸轧(室温,轧余率80~85%)—汽蒸C102。C, 120 180分钟)一水洗一脱氯(60°C)— 水洗。浸轧液组成荧光消除剂(按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法中制备方法) 60g/LHAc 4.5 g/L脱氯液组成硫代硫酸钠20g/L纯碱 15g/L 此法可以抑制或消除织物上的荧光。
权利要求
1.三种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二氧化氯消去荧光法配制含量为0.5%~5.0%的二氧化氯水溶液,用HCl或醋酸HAc调节溶液pH值至3.5~4.5,将需处理的纺织品浸渍于二氧化氯水溶液中,织物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为1∶15~50,将此溶液升温至60~95℃并保温处理20~120分钟;(2)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消去荧光法将亚氯酸钠溶解于稳定剂处理过的8~12%二氧化氯水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10~30g/L的水溶液,用HCl或HAc调节溶液pH值至3.5~4.5,将需处理的纺织品浸渍于上述准备好的溶液中,织物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为1∶15~50,升温至60~95℃并保温处理20~120分钟;(3)过醋酸消去荧光法取过醋酸,用水调节至过醋酸含量3~12%,加入KH2PO4使之浓度为0.01mol/L,调节溶液pH值至6~8,将需处理的含荧光物质的纺织品浸渍于该溶液中,织物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为1∶15~50,升温至60~95℃,处理20~120分钟;其中,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法处理的纺织品需再经含有硫代硫酸钠1~2g/L,纯碱1~2g/L的水溶液于60℃浸渍脱氯处理10~20分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增白剂产生荧光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法中的稳定剂是碳酸钠、过碳酸钠、硅酸钠、过硼酸钠或乙二 胺四乙酸EDTA。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氧化氯法、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法中的需处理的纺织品是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纺织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增白剂产生荧光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过醋酸法中的需处理的纺织品是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蛋白质纤维制成的纺 织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消除剂产生荧光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纺织品为含荧光增白剂的棉织物时,处理条件为室温浸轧,轧余率80%~120%, 再在蒸箱内于102t:进行汽蒸120 180分钟,60'C水洗脱氯,最后水洗,其浸轧液组成为 荧光消除剂40 80g/L和HAc 4 5g/L,脱氯溶液组成为硫代硫酸钠10 20g/L和纯碱10 20g/L。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上荧光增白剂产生荧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轧液中的荧光消除剂是按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法中的制备方法制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抑制和消除纺织制品荧光的方法,包括二氧化氯消去荧光法、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消去荧光法和过醋酸消去荧光法,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或消除纤维素纤维或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纺织制品上的荧光,经处理的纺织品强力损伤小。除可用于消除纺织品上的荧光外,也可用于有色纺织制品的剥色处理。
文档编号D06M11/30GK101245556SQ20081008379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戎 李, 王建庆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6月07日 17:47
    怎样能去除纺织品荧光联系18132920092谢谢合作
    0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6月07日 17:40
    能去除荧光联系13903195337谢谢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