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织机的投纬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41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水织机的投纬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螺旋弹簧的弹黃力^^柱塞动作而将水向投绰喷嘴 压送的喷水织机的投绵泵.背景技术作为将水压送到投炜喷嘴中的喷水织机的投绰泵, 一般使用例如在实公平7-26381号公报中公开的柱塞泵.在这种投绰泵中,通过具备 与织机同步旋转的凸轮的凸轮机构与螺旋弹脊的协同作用,使柱塞在 缸内往复运动.在通过凸轮的旋转使柱塞克服螺旋弹簧的弹簧力在缸 内移动的情况下将水吸入到投纬泵内,在通过螺旋弹簧的弹簧力使柱 塞在缸内移动的情况下,将投綷果内的水吐出而从投炜喷嘴喷射喷水. 通过该喷水将纬纱在经纱的开口内输送.对于喷水织机的运转优选的水喷射压力波形是如图4C的实线所 示的波形Go那样在水喷射开始后马上平滑地下降的波形.但是,在使 用螺旋弹簧的投纬泵中,在水喷射开始时或水喷射结束时发生过度的 螺旋弹簧的弹性振动.进而,如果使织机以特定的旋转速度动作,則 螺旋弹簧的固有振动与间歇的凸轮的动作(使柱塞向吸入水的方向移 动的动作)同步,产生剧烈的螺旋弹簧的振动.这样的螺旋弹簧的振 动传递给柱塞,因而在吐出的高压水中产生压力变动(压力脉动). 图4C中点划线表示的波形GeH^因于螺旋弹簧的振动的压力波形的 变动的一例.这样的压力脉动使喷水的速度变动,喷水的速度变动给 炜纱的投绵带来障碍.在上述公报中,作为用来抑制螺旋弹黃的振动的结构,公开了或 在螺旋弹黃的端部与弹簧承接部之间设置薄板形状的防振钢板、或对 螺旋弹簧实施树脂涂层的结构.通过利用上述防振钢板或树脂涂层的 厚度的弹性变化来吸收螺旋弹簧的振动.但是,上述防振钢板或树脂涂层的厚度的弹性变化量很小.因此, 不能得到足够的振动抑制效果,不能充分抑制高压水的压力脉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地抑制从使用螺旋弹簧的喷水织机的投绵泵 吐出的高压水的压力脉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适合在 通过从投绵喷嘴喷射的水将绰纱投绰的喷水织机中使用、通过利用螺 旋弹簧的弹簧力使柱塞动作、将水向投纬喷嘴压送的投纬泵.投纬泵 具备基础弹黃座、可动弹簧座、副弹簧和衰减力产生部.可动弹簧座 接合在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上.上述副弹簧设在上述基础弹黃座与上 述可动弹簧座之间,上述衰减力产生部,相对于上述可动弹簧座的移 动产生衰减力.


图1A是表示包括有关本发明的笫1实施方式的投绰泵的结构的图.图1B是困1A的泵的側剖视图。图1C是图1B的泵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表示图IB的泵的力学模型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IB的泵的弹簧系统的频率特性的曲线图.图4A是表示图IB的泵的水喷射压力的变化的曲线图.图4B是表示以往的泵的水喷射压力的变化的曲线图.图4C是表示理想的水喷射压力的变化的曲线图.图5是表示图IB的泵及以往的泵各自的脉动率的变化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泵的側剖视图.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泵的局部放大側剖视图.图8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泵的側剖视图.图8B是沿着图8A的8B-8B线的剖视图.图9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泵的側剖视图.图9B是沿着图9A的9B-9B线的剖视图,图IO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笫6实施方式的泵的側剖视图.图IOB是沿着图IOA的IOB-IOB线的剖视图.图IOC是图10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5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A所示,在投纬喷嘴11上经由吐出管13连接有投绰泵12. 投绵泵12将浮盒14内的水经由吸入管15吸起并向吐出管13吐出.如图1B所示,在泵12的筒形状的泵壳体16内固定有形成储水室 的缸17,在缸17中可滑动地收容有柱塞18.柱塞18为了将水向泵壳 体16内吸入而向吸入动作方向(往动方向)移动,为了将泵壳体16 内的水吐出而向吐出动作方向(回动方向)移动.在图1B中,吸入动 作方向是左側的方向,吐出动作方向是右側的方向.在柱塞18上安装固定有弹簧座装置(只:/y y歹、:x—]0 19,在泵壳体16的内周面上拧合有弹贵帽20.弹黃帽20包括拧合在泵壳体 16的内周面上的筒部201、和弹黃座202.弹黄帽20通过锁止螺母21 的紧固而固定在泵壳体16上.弹簧座装置19包括筒部191和弹黄座 192.在弹簧座装置19的弹簧座192与弹簧帽20的弹簧座202之间, 配置有螺旋弹簧22、可动弹簧承接部23、以及多个盘簧24.螺旋弹簧 22具有作为柱塞18的吸入动作方向側的端部的第1端部221、和作为 柱塞18的吐出动作方向側的端部的第2端部222,可动弹簧承接部23 接合在螺旋弹簧22的第1端部221上.可动弹簧承接部23及弹簧座 202配置在螺旋弹黃22的第1端部221附近.多个盘黃24构成设在可动弹黃承接部23与作为基础弹簧座的弹 簧座202之间的副弹簧25.副弹簧25的弹簧常数比螺旋弹簧22的弹 簧常数大.如果变更弹簧帽20相对于泵壳体16的拧入位置,则螺旋弹簧22 的弹簧力被变更.如果使弹黃帽20相对于泵壳体16的拧入位置变深, 则螺旋弹簧22的弹簧力变强.如果使弹簧帽20相对于泵壳体16的拧 入位置变浅,则螺旋弹簧22的弹簧力变弱.在泵壳体16上形成有吸入口 161及吐出口 162,在吸入口 161与 吐出口 162之间形成有储水室163.在储水室163与吸入口 161之间设 有止回阀31,在储水室163与吐出口 162之间设有止回阀32.在吸入 口 161上连接着吸入管15,在吐出口 162上连接着吐出管13.如图1A所示,在从织机驱动用马达(闺示略)得到旋转驱动力的 驱动轴26上安装有凸轮27.在与驱动轴26平行地配设的支轴281上可旋转地支承着凸轮杆28.凸轮杆28能够经由凸轮从动件282与凸轮 27接触分离.通过以一定的角速度向图1A的箭头R的方向旋转的凸 轮27、与泵12的螺旋弹簧22协同作用,使凸轮杆28摆动.在凸轮杆28上经由接头29与泵12的柱塞18连结.通过凸轮杆 28的摆动,使柱塞18及弹黃座装置19一体地往复运动。在图1A中,如果通过凸轮27的旋转力使凸轮杆28以支轴281为 中心向左旋绕方向转动,则泵12的柱塞18及弹黃座装置19克服螺旋 弹簧22的弹簧力而往动、即在困1B中从右向左移动.弹黃座装置19 的往动动作将螺旋弹簧22压缩,柱塞18的往动动作将一定量的水从 浮盒14经由吸入管15吸入到储水室163内.在将止回阀31打开而将 水吸入到储水室163内的期间中,止回阀32关闭.因而,吐出管13 内的水不会向储水室163倒流,如果凸轮从动件282越过凸轮27的凸轮面271的最大径位置N, 则凸轮从动件282从凸轮面271离开.结果,柱塞18受到螺旋弹簧22 的复原力,将储水室163内的水加压.如果储水室163内的水被加压, 则止回阀31关闭,并且止回阀32打开.储水室163内的加压的水经由 吐出管13被向喷嘴11压送.被压送的水从喷嘴ll喷射,将纬纱Y向 经纱(图示略)的开口内插入.如果从凸轮27的凸轮面271离开的凸 轮从动件282抵接在凸轮面271上、或者凸轮杆28抵接在另外设置的 吐出水量限制用的止动件30上,则l个循环(纬纱Y被投玮的期间) 的水喷射结束.止动件30包括不动配置的阴螺紋体301、拧合在阴螺故体301上 的阳螺紋体302、和拧接在阳螺故体302上的锁止螺母303.阳螺紋体 302通过锁止螺母303的紧固而被固定在阴螺紋体301上.如果变更阳 螺紋体302相对于阴螺紋体301的押入位置,则凸轮杆28的回动方向 的最末端位置被变更.如果变更了该最末端位置,則柱塞18的行程被 变更,从泵12的吐出水量被变更.如图1C所示,可动弹黃承接部23包括环板形状的可动弹簧座231、 和位于可动弹簧座231的外周上的筒部33.可动弹簧座231与筒部33 一体地形成.作为筒部件的筒部33可滑动地嵌入在筒部201内.在弹 簧帽20的筒部201的内周面203上形成有槽34.槽34沿着上述内周 面203绕一周而延伸.在弹黃帽20上形成有注入口 35,以使其与槽34紋盖36关闭,在槽34内填充有粘性流体Q.粘 性流体Q被从注入口 35向槽34内注入.在筒部33的外周面331与弹 簧帽20的内周面之间设有一对密封环37、 38.密封环37、 38防止粘 性流体Q从筒部33的外周面331与筒部201的内周面203之间的流出. 作为粘性流体Q,使用例如非干性液状密封围或高粘度硅油.槽34是形成在筒部33的外周面331与筒部201的内周面203之间 的收容室.筒部33是设在可动弹簧座231上的笫l收容室形成部件, 筒部201是相对于泵壳体16固定设置以使其在与筒部33之间形成收容 室的第2收容室形成部件.筒部201是将筒部33可滑动地向在图1B 中箭头W所示的螺旋弹簧22的伸缩方向导引的导引筒.如果可动弹黄座231 (可动弹簧承接部23 )移动,则在粘性流体Q 与筒部33之间产生摩擦,在可动弹簧承接部23上作用有摩擦力.筒 部201、筒部33及粘性流体Q构成通过可动弹簧座231的移动而产生 衰减力的衰减力产生部.以下,将通过摩擦产生的衰减力记作摩擦衰 减力,将通过摩擦产生衰减力的衰减力产生部记作摩擦衰减力产生部.副弹簧25、弹簧帽20的筒部201、筒部33及粘性流体Q构成使 螺旋弹黃22的振动振幅衰减的衰减装置39.图2表示泵12的基本结构的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关于包括螺旋 弹簧22和衰减装置39的结构.图2所示的力学模型是用没有质量的 两个串联弹黃K1、 K2近似螺旋弹黃22的作为弹性体的特性、并且用 集中在中央的质点M近似螺旋弹發22的作为质量的特性的1自由度-质点模型.另外,如果严密地考虑,则螺旋弹簧22具有无限自由度的 振动特性,但在织机的动作中显著地表现出最低次的两端约束1次模 式,即使出现2次以上的高次模式,由于螺旋弹黃22的振幅较小,所 以也不会成为在投绵上成为问題的水平.所以,将2次以上的高次模 式忽视.与质点M连接的阻尼器Dl表示对应于螺旋弹黃22与其周围的空 气的摩擦、以及螺旋弹簧22的安装部处的摩擦的阻尼器.阻尼器Dl 的衰减系数很小,但不是零.左端Z表示输入由凸轮27的凸轮外形和水喷射条件决定的周期性 的变位的输入部(在实施方式中是弹簧帽20).在本发明中提示的衰 减装置39可以用副弹簧25和阻尼器D2表示,阻尼器D2表示在粘性流体Q与筒部3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设副弹簧25的弹簧常数为Kd、设阻尼器D2的衰减系数为Cd. 对于关于Kd、 Cd的哪个都是w的情况的、即关于没有在本发明中提 示的衰减装置39的以往的泵的共振的产生原理进行说明.如果设弹簧系统(包括螺旋弹黃22 )的固有频率为f,则在将凸轮 变位输入到输入部Z中的情况下,激励出弹簧系统的固有振动.如果 固有频率f不与织机旋转速度的n倍(n是整数)一致,则弹簧系统的 固有振动不会被放大,弹簧系统对应于凸轮变位曲线而动作.但是, 在固有频率f与织机旋转速度的n倍一致的情况下,螺旋弹簧22的运 动与凸轮变位曲线同步,弹簧振动被放大,使螺旋弹簧22的剧烈的振 动状态持续,由于在弹簧系统上仅作用有阻尼器D1产生的很小的衰减 力,所以螺旋弹簧22剧烈地振动,该振动传递到柱塞18而引起压力 脉动.在Kd、 Cd的哪个都是有限的泵12、即具备在本发明中提示的衰 减装置39的泵12中,副弹黃25限制可动弹黃座231的动作振幅.副 弹簧25的弹簧常数Kd比螺旋弹簧22的弹簧常数K大.如果设粘性 流体Q的粘性系数为M 、筒部33相对于軲性流体Q的接触面积为A、 筒部33的外周面与槽34的底的间咏(槽34的深度)为e (图1C所 图示),则衰减系数Cd由下式(1)给出.Cd=M xA/s …(1)衰减系数Cd通过变更n、 A、 s能够在大范围内调节.阻尼器D2的衰减系数Cd的适合值考虑由图3的曲线困表示的弹 簧系统的频率特性决定.图3的曲线图中的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 螺旋弹簧22的振动振幅比.图3的曲线图在图2所示的力学模型中, 对于不同的衰减系数Cd分别表示将凸轮变位向输入部Z输入的情况下 的螺旋弹簧22的中央部的变位的频率特性,在衰减系数Cd很大(例 如oo)的情况下,频率特性变为曲线El那样,衰减装置39作为刚体 动作,产生共振.在衰减系数Cd很小(例如零)的情况下,频率特性 变为曲线E2那样,衰减装置39仅作为单纯的弹簧发挥功能,产生共 振.曲线Eo表示衰减系数Cd为适合值时的频率特性,共振的峰值变 得最小,衰减系数Cd的适合值依存于弹黃常数比Kd/K,弹簧常数比Kd/K越小,表减系数Cd的适合值也越小.衰减系数Cd的适合值能 够根据图3的曲线图预测.但是,在实用上存在模型化误差.因此, 优选地最终通过实验调节阻尼器D2的形状(间隙s 、接触面积A)及 粘性流体Q的粘度来选择衰减系数Cd的适合值.图4A的曲线图中用实线表示的波形Gl表示使用袭减装置39的泵 12的水喷射压力变动的一例.用点划线表示的波形Hl表示螺旋弹簧 22的应变变动的一例.在此情况下,副弹脊25的弹黃常数Kd设定为 螺旋弹簧22的弹簧常数K的5倍,在间隙e-0.5mm、接触面积 A-100cm2的槽34内封入粘性系数10000泊的粘性流体Q.螺旋弹簧 22的应变通过在螺旋弹黃22上粘贴应变仪来测量.图4B的曲线困中用实线表示的波形G2表示不使用衰减装置39 的以往的泵的水喷射压力变动的一例,由点划线表示的波形H2表示螺 旋弹簧22的应变变动的一例,弹簧常数K与困4A的情况相同.由图4A及图4B的曲线图可知,在使用衰减装置39的泵12中, 水喷射压力脉动较小.图5的曲线图中的波形Jl表示测量使用具备表减装置39的泵12 使织机旋转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水喷射压力波形的脉动率X的结果. 波形J2表示测量使用不具备衰减装置39的以往的泵使织机旋转速度 变化的情况下的水喷射压力波形的脉动率X的结果.脉动率X由困4C 所示的压力变动幅度AP和开始压力Pa用下式(2)表示.X-0.5 x △ P/Pa …(2 )如由波形J2所示,在以往的泵中,每约50rpm反复进行脉动率X 的增减.另一方面,如波形J1所示,在具备表减装置39的泵12中, 脉动率X在织机旋转速度的整个区域中包括在以往的泵的情况下的最 小的脉动率左右以内.由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泵12,不论织机以 怎样的旋转速度动作,或者即使在变更了螺旋弹脊22的情况下,也能 够总是维持稳定的压力脉动较少的水喷射压力波形.如果使副弹脊25的弹資常数Kd变小,则可动弹黃座231的振幅 增加,阻尼器D2(粘性流体Q的摩擦力)的作用力增加,螺旋弹黃22 的振动抑制效果变大,但是,如果使弹簧常数Kd变小,则副弹簧25 的尺寸增加.因此,使弹簧常数Kd过小对于副弹黄25向泵12内的收 纳的方面是不好的.此外,如果使弹脊常数Kd变小,则可动弹簧座231的振幅增加,因此,使弹簧常数Kd过小在耐久性、可靠性的方面 并不优选.反之,如果使弹簧常数Kd过大,則副弹簧25的尺寸变得 紧凑,但可动弹簧座231的振幅变小.因而,阻尼器D2的作用力降低, 螺旋弹簧22的振动抑制效果变小.如果考虑到这些情况,则优选地将弹簧常数Kd设定为使其满足下 式(3).3xK<KcK20xK ... (3)在第l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1) 具有比以往的衰减用的防振钢板大的弹性变化量(柱塞18 的往复运动方向的变化量)、并且具有比螺旋弹簧22的弹簧常数K大 的弹簧常数Kd的副弹簧25很有利于螺旋弹簧22的振动吸收.此外, 在粘性流体Q与筒部3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可动弹簧座231的往复振 动、即螺旋弹簧22的振动衰减.结果,能够抑制从使用螺旋弹簧22 的泵12吐出的高压水的压力脉动.(2) 通过粘性流体Q与筒部33之间的摩擦产生的摩擦衰减力使 同步于螺旋弹黃22的振动的衰减力作用在螺旋弹簧22上,使螺旋弹 簧22的振动衰减.该摩擦衰减力被作为用来提高螺旋弹簧22的振动 吸收的调节要素使用.(3 )粘性流体Q作为构成用来产生长期稳定的摩擦力的摩擦衰减 力产生部的要素是适合的.(4) 形成在筒部33与弹簧帽20的筒部201之间的环状的收容室 (槽34)遍及筒部33的整周接触在筒部33上.因此,通过可动弹簧座231的移动在粘性流体Q与筒部3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遍及筒部33 的整周均等地作用,摩擦力不会成为偏负荷而作用在筒部33上,结果, 能够良好地緩和螺旋弹簧22的振动.相互嵌合的筒部33与筒部201 具有适合于形成封入粘性流体Q的收容室的形状.(5) 筒部201是弹簧帽20的一部分.因而,拧合并连结在泵壳 体16上的以往的弹黃帽20作为导引筒部33的导引筒使用.因此,不 需要用来导引筒部33的专用的导引筒,(6 )盘簧24由于具有比螺旋弹簧22的弹黃常数大的弹簧常数并 且较紧凑,所以作为副弹黃是适合的.接着说明图6的第2实施方式.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弹簧帽20的弹簧座202与螺旋弹黃22的第1端部221之间设有 环板形状的可动弹簧座40及多个盘簧24,在可动弹簧座40上连结固 定有筒41.筒41的外径比可动弹簧座40的外径稍小,因而,在筒41 的外周面与弹簧帽20的筒部20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 装入有不会从间隙掉落的骨状的粘性流体Q.如果可动弹簧座40移动, 则在粘性流体Q与筒41之间产生摩擦,摩擦力作用在可动弹簧座40 及螺旋弹簧22上.弹簧帽20的筒部201将筒41向箭头W所示的螺旋 弹簧22的伸缩方向导引.筒41在与筒部201之间形成用来收容粘性流 体Q的收容室(上述间隙).筒部201、筒41及枯性流体Q构成通过可动弹黃座40的移动而产 生摩擦衰减力的摩擦衰减力产生部.多个盘黃24构成副弹黃25,副弹 黄25、弹簧帽20的筒部201、筒41及粘性流体Q构成使螺旋弹簧22 的振动振幅衰减的衰减装置39A.在弹簧座装置19的弹簧座192与螺旋弹簧22的第2端部222之间 设有可动弹贵座42及多个盘* 43.在可动弹簧座42上连结固定有筒 44.可动弹簧座42接合在螺旋弹簧22的笫2端部222上.筒44的内 径比弹簧座装置19的外径稍大.因而,在筒44的内周面与弹簧座装 置19的筒部19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装入有粘性流体 Q.如果可动弹簧座42相对于弹黃座装置19的筒部191相对移动,则 在粘性流体Q与筒44之间产生摩擦,摩擦力作用在可动弹脊座42及 螺旋弹簧22上.弹黄座装置19的筒部191将筒44沿箭头W所示的螺 旋弹黃22的伸缩方向导引,筒44在与筒部191之间形成用来收容粘性 流体Q的收容室(上述间隙).筒部191、筒44及粘性流体Q构成通过可动弹黃座42的移动而产 生摩擦衰减力的摩擦衰减力产生部.多个盘簧43构成副弹簧45,副弹 黃45、弹簧座装置19的筒部191、筒44及粘性流体Q构成使螺旋弹 簧22的振动振幅衰减的衰减装置39B.作为基础弹簧座的弹簧座192 及可动弹簧座42配置在位于柱塞18的吐出动作方向側的螺旋弹簧22 的第2端部222附近,在第2实施方式中,除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1) ~ (4)及(6) 的优点同样的优点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7) 形成在筒44与弹簧座装置19的筒部191之间的间咪(环状 的收容室)遍及设在可动弹黃座42上的筒44的整周接触在筒44上. 因此,通过可动弹簧座42的移动在粘性流体Q与筒44之间产生的摩 擦力遍及筒44的整周均等地作用,摩擦力不会成为偏负荷而作用在筒 44上.结果,能够良好地緩和螺旋弹脊22的振动.相互嵌合的筒44 与筒部191是适合于形成封入粘性流体Q的收容室的形状的收容室形 成部件.(8) 筒部191是弹簧座装置19的一部分,连结固定在柱塞18上 的以往的弹簧座装置19作为导引筒44的导引筒使用.因此,不需要 用来导引筒44的专用的导引筒.(9) 在螺旋弹簧22的笫1端部221側设置衰减装置39A,并且在 第2端部222側设置了衰减装置39B.在该结构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 比部件数增加.但是,与笫1实施方式的副弹贵25相比能够减小副弹 簧25及副弹簧45的弹性变形量,并且能够使用来使螺旋弹簧22的振 动衰减的能量分散到衰减装置39A和衰减装置39B上.因此,能够减 小副弹簧25、 45的应变.在螺旋弹黃22的两端側分別设置衰减装置 的结构在副弹簧25、 45的疲劳强度的方面是优选的.此外,在螺旋弹脊22的两端側分别设置衰减装置的结构中,与仅 在螺旋弹簧22的两端側的任一側设置袭减装置的结构相比,粘性流体 Q的剪断速度及伴随着剪断的发热降低,所以粘性流体Q的寿命增加.接着,说明图7的笫3实施方式.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 构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弹黃帽20A具备筒部201、和连结固定在筒部201上的弹簧承接部 件46.弹簧承接部件46具备作为基础弹簧座的弹簧座461和筒部462. 在筒部462内收容有可动弹簧承接部47.可动弹黃承接部47具备环板 形状的可动弹簧座471、位于可动弹簧座471的内周側的筒部472、和 位于可动弹脊座471的外周側的筒部473.可动弹簧座471、筒部472 和筒部473 —体形成.筒部472将弹簧座461貫通,在筒部472与弹黃 座461之间设有密封环49.在筒部473与弹簧承接部件46的筒部462 之间设有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制的密封环50,密封环49、 50将由弹簧座 461和可动弹簧承接部47包围的区域密封,在该密封区域中填充有粘 性流体.在弹簧承接部件46的弹簧座461与可动弹黃承接部47的可动弹簧 座471之间设有多对盘簧48A、 48B.盘簧48A及48B相互紧贴而重叠. 盘簧48A、 48B构成设在作为基础弹黃座的弹簧座461与可动弹黄承接 部47的可动弹脊座471之间的副弹簧51.副弹簧51的弹簧常数比螺 旋弹簧22的弹脊常数大.随着可动弹簧承接部47向螺旋弹黃22的伸缩方向移动,作为弹 性体的密封环50滑动接触在弹簧承接部件46的筒部462上.通过该滑 动接触作用,摩擦力作用在可动弹簧承接部47上,使螺旋弹簧22的 振动衰减.此外,如果螺旋弹黃22振动,则各对盘簧48A、 48B通过 在它们的紧贴部分上因弹性变形而相对运动、因粘性流体的粘性作用 而产生流体摩擦、盘篑48A、 48B周围的粘性流体被拔拌、在盘黄48A、 48B间的轴向间隙的增减时产生挤压效果,能够得到阻尼效果.结果,能够抑制从使用螺旋弹簧22的泵12吐出的高压水的压力 脉动.接着,说明困8A及图8B的第4实施方式.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 相同的结构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8A所示,在弹簧帽20内串联地收容有螺旋弹簧22A及作为 副弹簧的副螺旋弹簧22B,在螺旋弹簧22A和副螺旋弹簧22B之间设 有可动弹簧承接部52.螺旋弹簧22A将可动弹簧承接部52向柱塞18 的吸入动作方向施力,副螺旋弹簧22B将可动弹簧承接部52向柱塞18 的吐出动作方向施力.即,螺旋弹簧22A的弹黃力与副螺旋弹簧22B 的弹簧力经由可动弹簧承接部52相对抗.副螺旋弹簧22B的自由长与螺旋弹簧22A的自由长同样,副螺旋 弹簧22B的弹發常数与螺旋弹黄22A的弹簧常数同样.螺旋弹簧22A 及副螺旋弹簧22B的自由长是第2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22的自由长的 一半,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线径与笫2实施方式的螺旋 弹簧22的线径同样.即,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相当于将第 2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22 二等分的一对螺旋弹簧.如图8B所示,可动弹黃承接部52具备环板形状的可动弹簧座521 、 和位于可动弹簧座521的外周的筒部522.可动弹簧座521与筒部522 一体形成.筒部522可滑动地嵌入在弹簧帽20的筒部201内.筒部522的外径比筒部201的内径稍小.因此,在筒部522的外周面与弹簧帽20的筒部20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装入不 会从间隙掉落的骨状的粘性流体Q.如果可动弹黃承接部52 (可动弹 簧座521)移动,则在粘性流体Q与筒部522之间产生摩擦,摩擦力 作用在可动弹簧座521、螺旋弹黃22A及副螺旋弹黃22B上.弹簧帽 20的筒部201沿箭头W所示的螺旋弹黄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伸 缩方向导引可动弹簧承接部52 (可动弹黃座521).筒部522在与筒 部201之间形成用来收容粘性流体Q的收容室(上述间隙)。如果可动弹簧承接部52 (可动弹簧座521)移动,则在粘性流体Q 与筒部201之间产生摩擦,使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振动 衰减.筒部201、筒部522及粘性流体Q构成通过可动弹簧承接部52 (可动弹簧座521)的移动产生摩擦衰减力的摩擦衰减力产生部.在第4实施方式中,除了与笫1实施方式的(2) - (5)的优点 同样的优点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10) 由于可动弹簧座521设在自由长同样的螺旋弹簧22A与副 螺旋弹黃22B之间,所以可动弹簧座521相对于柱塞18的l行程的变 位的变位量(最大变位量)为柱塞18的行程的一半.可动弹簧座521 的最大变位量越大,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振动衰减效果 越高.可动弹簧座521的最大变位量比笫1实施方式的可动弹簧座231 的最大变位量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22A及副 螺旋弹簧22B)的振动衰减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大幅地提 高.(11) 即使将共振频率不同的一对螺旋弹簧并列地收容在弹簧帽 20内也能够得到振动衰减效果,但为了避免弹脊帽20的扩径化而需要 使一对螺旋弹簧的线径比以往的单一的螺旋弹黃的线径小.但是,如 果这样,则并列设置的一对螺旋弹黃的合成弹簧常数变得比以往的单 一的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小.这改变了泵的吐出特性,能够得到接近 于图4C所示那样的希望的水喷射压力波形的水喷射压力波形.在串联设置自由长同样、并且弹黃常数同样的螺旋弹簧22A和副 螺旋弹簧22B的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合 成弹簧常数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螺旋弹脊22的弹黃常数同样.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接近于困4C所示那样的希望的水喷射压力 波形的水喷射压力波形.15接着说明困9A及图9B的笫5实施方式.对于与第4实施方式相 同的结构部使用相同的附困标记.如图9A所示,在螺旋弹簧22A与副螺旋弹膂22B之间设有可动 弹簧承接部53.可动弹簧承接部53具有包围弹簧座装置19的筒部191 的筒座54、位于筒座54的外周上并且与筒座54 —体形成的环板形状 的一对可动弹簧座55、 56、和在可动弹簧座55、 56间划出支承室571 的筒状部57 (困9B中图示).螺旋弹簧22A接触在可动弹黃座55上, 将可动弹簧承接部53向柱塞18的吸入动作方向施力,副螺旋弹簧22B 接触在可动弹簧座56上,将可动弹脊承接部53向柱塞18的吐出动作 方向施力.即,螺旋弹簧22A的弹簧力与副螺旋弹簧22B的弹黃力经 由可动弹簧承接部53对抗.如困9B所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支承室571在柱塞 18的周闺等间隔地设置.在各支承室571中收容有压缩弹簧58及滑动 部件59.压缩弹簧58将滑动部件59压接在弹簧帽20的筒部201的内 周面203上.滑动部件59能够相对于筒部201的内周面203滑动.筒 部201是可沿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伸缩方向滑动地导引 滑动部件59的滑动导引部.压缩弹簧58是通过弹性力将滑动部件59 压接在筒部201上的压接部.如果可动弹黃承接部53 (可动弹黃座55、 56)移动,则在滑动部 件59与筒部201之间产生摩擦,使螺旋弹黄22A及副螺旋弹黃22B的 振动衰减.筒部201、滑动部件59及压缩弹簧58构成通过可动弹黃承 接部53 (可动弹黃座55、 56)的移动产生摩擦衰减力的摩擦衰减力产 生部.在第5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笫4实施方式的(10)及(11) 的优点同样的优点.接着,说明图IOA、图IOB及图10C的第6实施方式.对于与第5 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IOA所示,在螺旋弹簧22A与副螺旋弹簧22B之间设有可动 弹簧承接部60.可动弹簧承接部60具备包闺弹簧座装置19的筒部191 的一对筒座61、 62、连结在筒座61、 62的外周上的环板形状的一对可 动弹簧座63、 64、和位于可动弹黃座63、 64的外周缘上并且与可动弹 發座63、 64—体形成的筒状部65、 66. —对筒座61、 62相互以同心状态接合. 一对筒状部65、 66相互以同心状态接合.在可动弹黃承接 部60内形成有密封的室601.螺旋弹簧22A接触在可动弹簧座63上,将可动弹簧承接部60向 柱塞18的吸入动作方向施力,副螺旋弹簧22B接触在可动弹簧座64 上,将可动弹黃承接部60向柱塞18的吐出动作方向施力.即,螺旋 弹簧22A的弹簧力与副螺旋弹簧22B的弹簧力经由可动弹簧承接部60 对抗.在室601内可向柱塞18的移动方向移动地收容有环状的可动环67.如图IOC所示,在可动环67的第1端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671, 在可动环67的第2端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672。凹部671与凹部672 相互向相反方向开口.如图10B所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 凹部671等间隔地设在柱塞18的周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 凹部672等间隔地设在柱塞18的周围.如困IOC所示,在凹部671的底与可动弹簧座63之间设有压缩弹 簧68,凹部672与可动弹黃座64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9.压缩弹黃68 的弹簧力与压缩弹簧69的弹簧力经由可动环67在柱塞18的移动方向 上对抗,可动环67能够在柱塞18的移动方向(螺旋弹簧22A及副螺 旋弹黃22B的振动方向)上振动.在室601中封入有液体S.在可动环67上形成有流通路径673, 以使其从可动环67的笫l端面向第2端面贯通.如果可动环67从可动 弹簧座63与可动弹簧座64的一个向另一个移动,则液体S从上述另 一个朝向上述一个在流通路径673内流通.通过伴随着可动弹黃承接部60的移动的可动环67的惯性效果使 螺旋弹簧22A及副螺旋弹簧22B的振动衰减.可动环67、压缩弹簧68、 69、液体S及流通路径673构成通过可动弹簧承接部60 (可动弹黄座 63、 64)的移动而产生衰减力的动吸振器70 (衰减力产生部).在笫6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笫4实施方式的(10)及(11) 的优点同样的优点.本发明也可以是以下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橡胶作为副弹簧.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可动弹簧承 接部移动时通过该橡胶与其他部件滑动接触而产生摩擦力.也可以使用气体弹簧(例如空气弹簧)作为副弹簧.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衰减装置39A而仅设置衰减装 置39B.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两个、3个或5个以上的滑动部件59 等间隔地设在弹黃座装置19的筒部191的周围.在第6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粘性流体Q填充到弹簧座装置19的 筒部191与筒座61、 62的间隙中.在第4 ~笫6实施方式中,副螺旋弹簧22B的自由长也可以比螺旋 弹黃22A的自由长短.在第4 -第6实施方式中,副螺旋弹簧22B的自由长也可以比螺旋 弹簧22A的自由长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投纬泵,是适合在通过从投纬喷嘴喷射的水将纬纱投纬的喷水织机中使用、通过利用螺旋弹簧的弹簧力使柱塞动作、将水向上述投纬喷嘴压送的投纬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基础弹簧座;可动弹簧座,接合在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上;副弹簧,设在上述基础弹簧座与上述可动弹簧座之间;衰减力产生部,相对于上述可动弹簧座的移动产生衰减力。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投绵泵,其特征在于,上述衰减力产生部 是相对于上述可动弹簧座的移动产生摩擦表减力的摩擦衰减力产生 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绰泵,其特征在于,上述摩擦衰减力产 生部具备设在上述可动弹黃座上的第1收容室形成部件、与上述笫1 收容室形成部件协同动作而形成收容室的第2收容室形成部件、和封 入在上述收容室内的粘性流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绵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第l收容室形 成部件是连结在上述可动弹簧座上的筒部件,上述第2收容室形成部 件是嵌合在上述筒部件上以便能够沿上述螺旋弹簧的伸缩方向移动地 导引上述筒部件的导引筒,上述收容室形成在上述导引筒的内周面与上述筒部件的外周面之间.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蟀泵,其特征在于,上述摩擦衰减力产生部具备支承在上述可动弹簧座上的滑动部件、可沿上述螺旋弹簧的 伸缩方向滑动地导引上述滑动部件的滑动导引部、和通过弹性力将上 述滑动部件压接在上述滑动导引部上的压接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投绰泵,其特征在于,上述衰减力产生部 是设在上述可动弹簧座上的动吸振器.
7、 如权利要求l所迷的投蟀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副弹簧是副螺 旋弹簧,上述副螺旋弹黃的自由长与上迷螺旋弹黃的自由长同样,上述副弹簧的弹簧常数与上述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同样.
8、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绵泵,其特征在于,上述 副弹脊的弹簧常数比上述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炜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副弹簧由盘簧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l-9中任一项所述的投绰泵,其特征在于,上述 柱塞为了将水向上述投炜泵的泵壳体内吸入而向吸入动作方向移动, 上述基础弹黃座配置在上述柱塞的吸入动作方向側的上述螺旋弹簧的 端部附近,上述基础弹簧座连结固定在上述泵壳体上.
11、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投绊泵,其特征在于,上述 柱塞为了将上述投纬泵的泵壳体内的水吐出而向吐出动作方向移动, 上述基础弹黃座配置在上述柱塞的吐出动作方向側的上述螺旋弹簧的 端部附近,上述基础弹簧座连结固定在上述柱塞上.
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纬泵,其特征在于,上述摩擦衰减力产生部是弹性体,上述弹性体随着上述可动弹簧座的移动而滑动接触 在上述基础弹黄座与上述可动弹簧座的至少一个上.
全文摘要
公开一种适合在通过从投纬喷嘴喷射的水将纬纱投纬的喷水织机中使用、通过利用螺旋弹簧的弹簧力使柱塞动作、将水向投纬喷嘴压送的投纬泵。投纬泵具备基础弹簧座、可动弹簧座、副弹簧和衰减力产生部。可动弹簧座接合在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上。副弹簧设在上述基础弹簧座与上述可动弹簧座之间。衰减力产生部,相对于上述可动弹簧座的移动产生衰减力。
文档编号D03D47/32GK101328872SQ200810125370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吉田一德, 清水和也, 铃木藤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