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5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子,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捕捞业或水产养殖业或海上标志 能浮在水面的绳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绳子由长丝纤维编织或拧在一起,由长丝纤维编织 或拧在一起的绳子不能浮在水面上,由于捕捞业或水产养殖业需要大量能浮在 水面上的绳子,传统作法是在绳子的间隔单位段串联浮球或者联接漂浮物,绳 子依靠串联的浮球或者联接的漂浮物将绳子托在水面上,费时费力、成本高, 使用不方便,不环保,不可以回收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回收再 利用的浮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绳,其特征在于该浮绳由连线、 浮柱、纤维套构成,连线设在浮绳的中心,在连线上串联许许多多的浮柱,浮 柱与浮柱之间的间距为0. Ol—O. 5厘米,在许许多多的浮柱上编织包裹浮柱的 纤维套。
优选的是,所述的连线直径0.01—0.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浮柱直径0. 3—20廑米,浮柱的长度0.5—50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纤维套由长丝纤维径纬交叉编织在浮柱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构造,该浮绳成本低,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可以回收再利用,该浮绳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不同长度的使用需要, 而且又便于置放保存,用在渔网上浮力均匀,可以提高捕捞量,解决了传统浮 漂浮力不均匀现象,从捕捞或养殖作业到提高效率及产品质量都较现有技术中 的类似产品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应用于捕捞业 或水产养殖业或海上标志能浮在水面的绳子,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值得大力 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局部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选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地说明本 实用新型。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浮绳由连线3、浮柱2、纤维套1构成, 连线3设在浮绳的中心,在连线3上串联许许多多的浮柱2,浮柱2与浮柱2 之间的间距为0.1厘米,在许许多多的浮柱2上编织包裹浮柱的纤维套1;所 述的连线3直径0.1厘米;所述的浮柱2直径1厘米,浮柱2的长度3厘米; 所述的纤维套1由长丝纤维径纬交叉编织在浮柱2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 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浮绳,其特征在于该浮绳由连线(3)、浮柱(2)、纤维套(1)构成,连线(3)设在浮绳的中心,在连线(3)上串联许许多多的浮柱(2),浮柱与浮柱之间的间距为0.01—0.5厘米,在许许多多的浮柱(2)上编织包裹浮柱的纤维套(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线(3)直径0. 01 —0. 5厘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柱(2)直径0. 3 一20厘米,浮柱(2)的长度0.5—50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套(1)由长丝 纤维径纬交叉编织在浮柱(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绳,该浮绳由连线(3)、浮柱(2)、纤维套(1)构成,连线(3)设在浮绳的中心,在连线(3)上串联许许多多的浮柱(2),浮柱与浮柱之间的间距为0.01-0.5厘米,在许许多多的浮柱(2)上编织包裹浮柱的纤维套(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回收再利用,该浮绳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不同长度的使用需要,而且又便于置放保存,用在渔网上浮力均匀,可以提高捕捞量,解决了传统浮漂浮力不均匀现象,从捕捞或养殖作业到提高效率及产品质量都较现有技术中的类似产品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应用于捕捞业或水产养殖业或海上标志能浮在水面的绳子,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值得大力推广。
文档编号D07B1/20GK201228334SQ20082012812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李井义 申请人:李井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