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及其用水方法

文档序号:170640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及其用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及其用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染色机 多次利用水资源的系统及其用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染色机领域中,连续式前处理染色设备对梭织布的前处理和 染色十分有利,整个水洗过程中都有逆流水洗装置,即节省水和蒸汽(加 热)也减少排放量。连续式机器运转时对坯布会发生一定的张力,这对织 物縮水率有比较大的影响,并且针织布比较松软,整个过程中很容易巻边。 到目前为止,连续式前处理机国际上已有开发研究,并且有少量一部分使 用于针织坯布的前处理或漂白,但大多数应用于梭织布前处理和染色。
间歇式前处理染色设备,对染纤维、散毛、纱线、针织坯布等十分有 利,可是间歇式前处理染色设备在整个运转过程中耗水量比连续式前处理 染色机大得多,加热所耗蒸汽也多,排放量也相应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机用水
系统及其用水方法,有效地节约r水资源,提高了上作效率。
所述的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接配合的三台同种型 号的间歇式前处理染色设备染色机一、染色机二、染色机三,染色机一、 染色机二、染色机三都具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排水口,染色机一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二的一个进水口,染色机二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三一 个进水口 。
所述的一种染色机用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机一、染色机二、染色 机三内的棉布分别需要经过如下工艺歩骤
1) 前处理1次,第1次热水洗、第2次热水洗,中和水洗1次,除氧 水洗1次;
2) 染色1次,第3次热水洗、第4次热水洗,第1次水洗、第2次水
洗;
3) 皂洗1次,第5次热水洗、第6次热水洗,第3次水洗;
4) 柔软处理1次;
系统工作时染色机一、染色机二、染色机三依次连接,染色机一、染 色机二、染色机三内棉布经步骤l)中前处理、第1次热水洗、中和水洗和 除氧水洗后的水都直接排出,经步骤2)中染色、第l次水洗后的水都直接 排出,经歩骤3)中皂洗后的水直接排出,经步骤4)中柔软处理后的水直 接排出;
染色机一内棉布第2次至第6次的热水洗、第2次至第3次的水洗后 的水再经染色机二使用,染色机二内棉布第2次至第6次的热水洗、第2 次至第3次的水洗后的水再经染色机三使用,染色机三使用后直接排出;
染色机二、染色机三内棉布第6次热水洗和第3次水洗都用清水。
所述的一种染色机用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机一、染色机二、 染色机三先后工作的时间间隔设置在10-15分钟。
所述的--种染色机用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机一、染色机二、染色机三在步骤l)至步骤4)中的每道洗涤工艺处理时间都设置为10-15 分钟。
上述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及其用水方法,染色机一的一个出水口连接 染色机二的一个进水口 ,染色机二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三一个进水口 , 通过这样连接,然后通过控制相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阀门,使得水资源可 以多次利用,具体来讲,染色机一用过的水可以分情况给染色机二和染色 机三使用,染色机二用过的水也可以分情况给染色机三使用,这样就实现 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需要另外建立蓄水池,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也提 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l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包括串接配合的三台同种型号的间歇式前处理
染色设备染色机一l、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染色机一l、染色机二2、 染色机三3都具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排水口,染色机一 1的一个出水口连 接染色机二 2的一个进水口,染色机二 2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三3 — 个进水口。
一种染色机用水方法,染色机一l、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内的棉布 分别需要经过如下工艺歩骤
1)前处理1次,第1次热水洗、第2次热水洗,中和水洗1次,除氧 水洗1次;2) 染色1次,第3次热水洗、第4次热水洗,第1次水洗、第2次水
洗;
3) 皂洗1次,第5次热水洗、第6次热水洗,第3.次水洗;
4) 柔软处理1次;
系统工作时染色机一l、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依次连接,染色机一 1、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内棉布经步骤1)中前处理、第1次热水洗、 中和水洗和除氧水洗后的水都直接排出,经步骤2)中染色、第1次水洗后 的水直接排出,经歩骤3)中皂洗后的水直接排出,经步骤4)中柔软处理 后的水直接排出;
染色机一 1内棉布第2次至第6次的热水洗、第2次至第3次的水洗 后的水再经染色机二 2使用,染色机二 2内棉布第2次至第6次的热水洗、 第2次至第3次的水洗后的水再经染色机三3使用,染色机三3使用后直 接排出;
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内棉布第6次热水洗和第3次水洗都用清水。 染色机一 1、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先后工作的时间间隔设置在10-15 分钟,染色机一l、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在歩骤1)至步骤4)中的每 道洗涤工艺处理时间都设置为10-15分钟。
因染色机一l、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各有有效的进排水阀,互不干 扰,在相连的机器中,进行相同的坯布和相同颜色以及相对应的浅、中、 深色前处理和染色,整个水洗过程,根据工艺时间有效配合设定,水洗用 水可以根据情况作重复使用,并且也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因为前处理和染 色用水80%—90%是水洗用水,故总耗水量是比改造前降底50%以上,同时排放污水也相应减少,从而达到了节水、节能目的。
以三台500公斤容布量的国产溢流染色机为例,水和棉布按1:8配置, 即500公斤布配4吨水,整个工艺过程每台设备换水15次,每次用水4吨, 共计60吨,其中6次热水洗,3次水洗。
工作时,染色机一 1的第1次热水洗后的水直接排出,第2次至6次 热水洗后的水给染色机二 2使用,染色机一 1的第2次至6次热水洗后的 水作为染色机二 2的第次1至5次热水洗,其中染色机二 2的第1次热水 洗后的水直接排出,第6次热水洗用清水洗,染色机二 2的第2次至第6 次热水洗后的水给染色机三3使用,染色机二 2的第2次至第6次热水洗 后的水作为染色机三3的第1次至第5次热水洗,用完后直接排出,染色 机三3的第6次热水洗用清水;染色机一1的第1次水洗后的水直接排出, 第2次至第3次水洗后的水给染色机二 2使用,染色机一 1的第2次至第3 次水洗后的水作为染色机二 2的第1次至第2次水洗,其中染色机二 2的 第1次水洗后的水直接排出,第3次水洗用清水洗,染色机二2的第2次 至第3次水洗后的水给染色机三3使用,染色机二 2的第2次至第3次水 洗后的水作为染色机三3的第1次至第2次水洗,用完后直接排出,染色 机三3的第3次水洗用清水。三台染色机设备完成整个处理共节水14次, 其中热水洗10次,水洗4次,每次节水4吨,共计56吨,每次6(TC的热 水洗需150公斤蒸汽,共计少用蒸汽1500公斤,这样就节约用水量,减少 了污水排放量,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 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接配合的三台同种型号的间歇式前处理染色设备染色机一(1)、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染色机一(1)、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都具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排水口,染色机一(1)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二(2)的一个进水口,染色机二(2)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三(3)一个进水口。
2. —种染色机用水方法,其特祉在于染色机- (1)、染色机二 (2)、 染色机三(3)内的棉布分别需要经过如下工艺步骤1) 前处理1次,第1次热水洗、第2次热水洗,中和水洗1次,除氧 水洗1次;2) 染色1次,第3次热水洗、第4次热水洗,第1次水洗、第2次水洗',3) 皂洗1次,第5次热水洗、第6次热水洗,第3次水洗;4) 柔软处理1次;系统工作时染色机一 (1)、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依次连接, 染色机一 (1)、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内棉布经歩骤l)中前处理、 第1次热水洗、中和水洗和除氧水洗后的水都直接排出,经歩骤2)中染色、 第l次水洗后的水都直接排出,经步骤3)中皂洗后的水直接排出,经步骤 4)中柔软处理后的水直接排出;染色机一 (1)内棉布第2次至第6次的热水洗、第2次至第3次的水 洗后的水再经染色机二 (2)使用,染色机二 (2)内棉布第2次至第6次 的热水洗、第2次至第3次的水洗后的水再经染色机三(3)使用,染色机三(3)使用后直接排出;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内棉布第6次热水洗和第3次水洗都用清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染色机用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 色机一(l)、染色机二(2)、染色机三(3)先后工作的时间间隔设置在10-15 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染色机用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 色机一 (1)、染色机二 (2)、染色机三(3)在步骤1)至歩骤4)中的每 道洗涤工艺处理时间都设置为10-15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及其用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染色机多次利用水资源的系统及其用水方法。包括串接配合染色机一、染色机二、染色机三,染色机一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二的一个进水口,染色机二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三一个进水口,染色机一用过的水可以给染色机二和染色机三使用。上述一种染色机用水系统及其用水方法,染色机一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二的一个进水口,染色机二的一个出水口连接染色机三一个进水口,通过这样连接,然后通过控制相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阀门,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不需要另外建立蓄水池,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也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06B23/00GK101532227SQ20091009732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陈和军 申请人:陈和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