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负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97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负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集聚纺和聚纤纺细纱机的断头吸棉部份和纺纱负压部份是用两个负压风机分别组成两套负压系统来分别完成的。这两套负压系统从原理上分析是相同的,只是在负压值的大小上有不同的要求,基于以上理由,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套负压系统通过不同的连接管道,来完成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的工作要求,这样,不仅简化了设备,而且能耗也将大幅下降。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集聚纺和聚纤纺细纱机的断头吸棉部份和纺纱负压部份两套负压系统从原理上是相同的,本实用新型纺纱负压系统是在现有的紧密纺和聚纤纺细纱机上除掉目前的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的负压风机,用一台负压风机组成一个负压系统,再根据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各自的技术要求,通过不同的连接管道与负压系统连接,使之分别满足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的不同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纺纱负压系统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与细纱的断头吸棉系统主管道和纺纱集聚系统主管道连接的除尘箱体内,将一台负压风机与一个可回转的尘笼同轴心安装,尘笼用一台小电机传动使之匀速转动,也可用"压差开关"根据尘笼内外的压差来控制尘笼间歇转动。细纱的断头吸棉系统的管道和纺纱集聚系统的管道头端与除尘箱体连接,其尾端在纺纱部位开有许多吸气孔,随断头吸棉系统管道和纺纱集聚系统管道吸入除尘箱体的表面复盖了一层滤网,通过回
转尘笼过滤后棉纤维和杂质会吸附在尘笼外侧,在尘笼滤网外侧的一处,安装
的剥取装置能将吸附在尘笼外侧的棉纤维和杂质剥离尘笼表面并落入指定的容
器,使尘笼表面滤网保持气流通畅,这样就能保证断头吸棉管道和纺纱集聚管
道内的负压值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两个负压系统合为一个,投入成本低,因而解决了目前紧密纺在使用中用电消耗大、保养复杂、 一次性投资高这一难题。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l.负压风机,2.尘笼,3.棉纤维和杂质,4.尘笼传动牙,5.传动牙,6.电机,7.电机牙轮,8.剥取装置,9.贮存室,10.气流调节门,ll.断头吸棉口,12.断头吸棉主管道,13.纺纱集聚主管道,14.纺纱集聚吸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负压风机(1)与一个可回转的尘笼滤网(2)同轴心安装在一个封闭的除尘箱体内,尘笼滤网(2)用一台电机(6)通过齿轮传动使之匀速转动,也可用"压差开关"根据尘笼滤网(2)内外的压差来控制尘笼滤网(2)间歇转动。负压风机(1)通电后将在尘笼滤网(2)内产生负压,与除尘箱体连接的细纱的断头吸棉主管道(12)和纺纱集聚主管道(13)内也就产生了负压,使位于纺纱部位的断头吸棉口 (11)和纺纱集聚吸气槽(14)具有一定的负压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调节气流调节门(10),就能根据产生工艺要求调节断头吸棉主管道(12)与纺纱集聚主管道(13)的气流量和负压分配。从纺纱部位的断头吸棉口 (11)和纺纱集聚吸气槽(14)吸入的气流中,有少量的棉纤维和杂质,通过尘笼滤网(2)过滤后,棉纤维和杂质(3)会吸附在尘笼滤
网(2)外侧,在尘笼滤网(2)外恻的一处,安装的剥取装置(8)能将吸附在尘笼滤网(2)外侧的棉纤维和杂质(3)剥离尘笼(2)表面并落入指定的贮存室(9 )。使尘笼滤网(2 )表面保持气流通畅,这样就能保证断头吸棉主管道(12 )和纺纱集聚主管道(13)内的负压值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纺纱负压系统,其特征是在集聚纺和聚纤纺的细纱机上,用一套负压系统通过不同的连接管道,使之分别满足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的不同工艺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纱负压系统,其特征是尘笼句速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纱负压系统,其特征是用"压差开关"控制尘笼 间歇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纱负压系统,其特征是在尘笼滤网外侧的一处, 安装的剥取装置能将吸附在尘笼滤网外侧的棉纤维和杂质剥离尘笼表面并落入 指定的容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纺纱负压系统涉及一种纺纱装置。用一台负压风机组成一个负压系统,再根据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各自的技术要求,通过不同的连接管道与负压系统连接,使之分别满足断头吸棉系统和纺纱负压系统的不同工艺要求。随断头吸棉管道和纺纱负压管道送入除尘箱体的气流,通过回转尘笼过滤后,棉纤维和杂质会吸附在尘笼外侧,在尘笼外侧的一处,安装的剥取装置能将吸附在尘笼外侧的棉纤维和杂质剥离尘笼表面并落入指定的容器。尘笼可用“压差开关”控制尘笼间歇转动,这样就能保证吸棉管道和纺纱负压管道内的负压值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D01H11/00GK201416060SQ20092008484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程心一 申请人:程心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