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及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柔刚度的织物,还涉及一种采用这种织物的可控柔刚度的外 用腰带,该织物主要可用于三军仪仗队外用腰带等各种军用和非军用外用腰带,也可作为 带子用于其他用途,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阅兵等场合下采用的外用腰带应符合多方面的要求,既要有一定的刚性和挺括 感,以保证阅兵服装的整体效果,又要有一定的柔软性和透气性,以免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同时还应考虑色牢度、耐酸碱汗渍牢度、与带扣的扣合力等多种物理指标和外观质地、颜色 等多种感官指标。目前的外用腰带均为采用皮革材料,这种皮革腰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如 下几个方面一是质地过硬,不透气,使人觉得感到明显的不适;二是皮革的质地和颜色也 难以与服装完全一致,影响感官效果;三是皮革使用一段时间后摩擦力降低,影响同带扣的 扣合力,不易束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柔刚度的织物,还提供了一 种采用这种织物制成的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这种织物和这种外用腰带的软硬程度适 宜、透气性好、与带扣之间的扣合力强、质地与服装相适应,并且还易于根据实际情况制成 所需的颜色。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其采用上、下层接结的双层结构,其上、下表面均设有由 经、纬纱交织而成的沿经向均勻分布的若干横向凸棱,所述上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和所述 下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交错分布。优选地,该织物的表、里纬的排列比可以为(2-4) (2-4),例如2 2、3 3和 4 4,部分经纱浮于所述表纬上,形成所述上表面的凸棱,部分经纱沉于所述里纬下,形成 所述下表面的凸棱。进一步优选地,该织物的表、里纬的排列比可以为3 3,所有表经按五高一低的 组织均浮于位于中间的表纬之上,所有里经按五低一高的组织均沉于位于中间的里纬之 下,由此可以更为有效地形成所需的凸棱。一种可控柔刚性的外用腰带,由带体和安装在带体上的带扣构成,所述带体由上 述织物制成,所述织物可采用上述任一一种涉及所述织物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织物制成外用腰带的带体,保证了腰带的透气 性;由于织物采用了接结的双层结构,结合纱线、密度和其他结构参数的选择,可以有效地 控制和实现不同的柔刚性,并通过柔刚度的适当选择,兼顾挺括度和舒适度两方面的要求; 由于织物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了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的凸棱,有效地提高了织物表面的摩擦 力以及带体与带扣之间的扣合力;由于同现有服装一样都是由织物制成,因此用作外用腰带时在外观质地和颜色上可以与服装很好地协调一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下,形成 的织物上下表面结构相同,表面结构兼顾了平纹和斜纹的优势,有利于提高表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加强了同带扣的扣合力,在用于其它用途时也显示出特定的优势。另外,在现有技术 环境下,织物同皮革相比,在价格、维护、色牢度和耐酸碱汗渍牢度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图1是本发明织物的一种实施例的径向截面透视示意图,该示意图中画出了同一组织循环中各经纱在相应截面上的投影;图2是本发明织物的一种实施例的穿综图;图3是本发明织物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穿综图;图4是与图2和图3对应的以每一纵行代表一页综片(或一页踏盘所控制的综 片)的纹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给出了本发明织物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一个组织循环中的经纱数和纬纱 数均为六,包括经纱1、2、3、4、5、6和纬纱A、B、C、D、E和F,所述纬纱A、B、C、D、E和F顺序 排列,其中纬纱A、B和C为里纬;纬纱D、E和F为表纬;经纱4和5为表经,位于纬纱A、B和C之上而与纬纱D、E和F交织,其交织方式为 经纱4浮于纬纱E和F上而沉于纬纱D下,经纱5浮于纬纱D和E上而沉于纬纱F下;经纱1和2为里经,位于纬纱D、E和F之下而与纬纱A、B和C交织,其交织方式为 经纱1沉于纬纱B和C下而浮于纬纱A上,经纱2沉于纬纱A和B下而浮于纬纱C上;经纱3为芯经,位于纬纱A、B、C之上和纬纱D、E和F之下;经纱6为吊经,与表经和里经上下交织,沉于纬纱A、B和C下而浮于纬纱D、E和F 上。在上述实施例中,同层的纬纱基本都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织物的上、下表面呈相同 的结构(如将其中的一个表面沿经向移动半个循环,则相对的上下表面相互对称),上表面 上交织出来的凸起II和下表面上交织出来的凸起I构成了所述的凸棱。由于表纬和里纬 均为三个,并且位于中间的表纬之上和中间的里纬之下的经纱数最多,有效地提高了凸起 的高度。图2-图4显示了上述织物实施例的两个具体应用(一)用于4.5cm三军腰带参见图2和图4,在该具体应用下,纬纱和经纱均可以采用300D网络丝,其中每根 里经包括10棵纱线,每根表经包括10棵纱线,每根芯经包括20棵纱线,每根吊经包括10 棵纱线,每根纬纱包括3棵纱线,纬密为33. 5纬/吋,织物纬向上的最后一个组织循环为不 完全循环,只设有经纱1、2、3、4和5而没有经纱6,这样可以消除在边缘处不必要的吊经。根据图2,采用上述参数,在径向20个循环时(最后一个为不完全循环),恰好满足织物宽度为45毫米的要求。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不同的宽度时,只要相应地增加或减 少循环次数即可。根据申请人的实验,依据上述实施例制成的腰带,完全符合4. 5cm三军腰带的标准。(二)用于5. Ocm 09编织外腰带参见图3和图4,在该具体应用下,纬纱和经纱均可以采用2073涤棉纱,其中每根 里经包括3棵纱线,每根表经包括3棵纱线,每根芯经包括2棵纱线,每根吊经包括3棵纱 线,每根纬纱包括1或2棵纱线,纬密为39纬/吋,织物纬向上的最后一个组织循环为不完 全循环,只设有经纱1、2、4和5而没有经纱3和6,这样可以消除在边缘处不必要的芯经和 吊经。根据图3,采用上述参数,在径向进行32个循环时(最后一个为不完全循环),恰 好满足织物宽度为50毫米的要求。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不同的宽度时,只要相应地增加 或减少循环次数即可。根据申请人的实验,依据上述实施例制成的腰带,完全符合军用5. Ocm 09编织外 腰带的标准。本发明的织物可以用于制造各种腰带的带体,也可以用做捆扎、牵引等各种用途。本发明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采用上述织物制作带体,并在带体上设置适宜的带 扣制成。本说明书涉及的上述织物的基本技术方案以及各种改进的或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 案均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可控柔刚度腰带,不再赘述。本发明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中的带扣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例如用于 现有皮革外用腰带中的各种带扣,不再赘述。本说明书在介绍组织循环的结构时,均是指完整的一个循环,可以理解的是,对于 织物边缘,人们通常可以采用组织循环的一部分,即不完整的循环,这种边缘处的变化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施,亦不构成对本发明的实质性改变。
权利要求
一种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上、下层接结的双层结构,其上、下表面均设有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的沿经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横向凸棱,所述上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和所述下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交错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表、里纬的排列比为 (2-4) (2-4),部分经纱浮于所述表纬上,形成所述上表面的凸棱,部分经纱沉于所述里 纬下,形成所述下表面的凸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表、里纬的排列比为3 3, 所有表经按五高一低的组织均浮于位于中间的表纬之上,所有里经按五低一高的组织均沉 于位于中间的里纬之下,所述上、下表面的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和纬 纱数均为六,包括经纱1、2、3、4、5、6和纬纱A、B、C、D、E和F,所述纬纱A、B、C、D、E和F顺 序排列,其中纬纱A、B和C为里纬;纬纱D、E和F为表纬;经纱4和5为表经,位于纬纱A、B和C之上而与纬纱D、E和F交织,其交织方式为经纱 4浮于纬纱E和F上而沉于纬纱D下,经纱5浮于纬纱D和E上而沉于纬纱F下;经纱1和2为里经,位于纬纱D、E和F之下而与纬纱A、B和C交织,其交织方式为经纱 1沉于纬纱B和C下而浮于纬纱A上,经纱2沉于纬纱A和B下而浮于纬纱C上;经纱3为芯经,位于纬纱A、B、C之上和纬纱D、E和F之下;经纱1为吊经,与表经和里经上下交织,沉于纬纱A、B和C下而浮于纬纱D、E和F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还采用下列任意一种限定(一)用于4.5cm三军腰带纬纱和经纱均采用300D网络丝,其中每根里经包括10棵纱线,每根表经包括10棵纱 线,每根芯经包括20棵纱线,每根吊经包括10棵纱线,每根纬纱包括3棵纱线,纬密为33. 5 纬/时,织物纬向上的最后一个组织循环为不完全循环,只设有经纱1、2、3、4和5而没有经 纱6 ;(二)用于5.Ocm 09编织外腰带纬纱和经纱均采用2073涤棉纱,其中每根里经包括3棵纱线,每根表经包括3棵纱线, 每根芯经包括2棵纱线,每根吊经包括3棵纱线,每根纬纱包括1或2棵纱线,纬密为39纬 /时,织物纬向上的最后一个组织循环为不完全循环,只设有经纱1、2、4和5而没有经纱3 禾口 6。
6.一种可控柔刚性的外用腰带,由带体和安装在带体上的带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带体采用织物制成,所述织物采用上、下层接结的双层结构,所述织物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由 经、纬纱交织而成的沿经向均勻分布的若干横向凸棱,所述上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和所述 下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交错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表、里纬的排 列比为(2-4) (2-4),部分经纱浮于所述表纬上,形成所述上表面的凸棱,部分经纱沉于 所述里纬下,形成所述下表面的凸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表、里纬的排列比为3 3,所有表经均浮于位于中间的表纬之上,所有里经均沉于位于中间的里纬之 下,所述织物的上、下表面的结构相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一个组织循环 的经纱数和纬纱数均为六,包括经纱1、2、3、4、5、6和纬纱A、B、C、D、E和F,所述纬纱A、B、 C、D、E和F顺序排列,其中纬纱A、B和C为里纬; 纬纱D、E和F为表纬;经纱4和5为表经,位于纬纱A、B和C之上而与纬纱D、E和F交织,其交织方式为经纱 4浮于纬纱D和E上而沉于纬纱F下,经纱5浮于纬纱E和F上而沉于纬纱D下;经纱1和2为里经,位于纬纱D、E和F之下而与纬纱A、B和C交织,其交织方式为经纱 1沉于纬纱A和B下而浮于纬纱C上,经纱2沉于纬纱B和C下而浮于纬纱A上; 经纱3为芯经,位于纬纱A、B、C之上和纬纱D、E和F之下;经纱6为吊经,与表经和里经上下交织,沉于纬纱A、B和C下而浮于纬纱D、E和F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其特征在于还采用下列任意一种限定(一)用于4.5cm三军腰带纬纱和经纱均采用300D网络丝,其中每根里经包括10棵纱线,每根表经包括10棵纱 线,每根芯经包括20棵纱线,每根吊经包括10棵纱线,每根纬纱包括3棵纱线,纬密为33. 5 纬/时,织物纬向上的最后一个组织循环为不完全循环,只设有经纱1、2、3、4和5而没有经 纱6 ;(二)用于5.Ocm 09编织外腰带纬纱和经纱均采用2073涤棉纱,其中每根里经包括3棵纱线,每根表经包括3棵纱线, 每根芯经包括2棵纱线,每根吊经包括3棵纱线,每根纬纱包括1或2棵纱线,纬密为39纬 /时,织物纬向上的最后一个组织循环为不完全循环,只设有经纱1、2、4和5而没有经纱3 禾口 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柔刚度的织物和一种可控柔刚度的外用腰带。所述织物采用上、下层接结的双层结构,其上、下表面均设有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的沿经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横向凸棱,所述上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和所述下表面的若干横向凸棱交错分布。优选地,所述织物表、里纬的排列比优选为3∶3,所有表经按五高一低的组织均浮于位于中间的表纬之上,所有里经按五低一高的组织均沉于位于中间的里纬之下。所述外用腰带采用上述织物为带体,并配以与带体配套的带扣。本发明的织物和腰带软硬程度适宜、透气性好、与带扣之间的扣合力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成所需的颜色,主要可用于替代各种由皮革制成的外用腰带。
文档编号D03D21/00GK101805952SQ20101014728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刘克平, 王明旭 申请人: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鑫洋织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