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72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冷却电动机的送风机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有在机架外侧安装电动机的缝纫机。电动机会发热。因此,安装于机架外侧的电动机比较容易冷却。缝纫机的主轴从缝纫机的侧部突出。电动机的输出轴以与缝纫机的 主轴平行的形态安装于机架的外侧。电动机的输出轴具有第一齿轮。主轴具有第二齿轮。 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张设环状皮带。电动机的输出轴旋转,从而第一齿轮旋转。通 过第一齿轮的旋转力用环状皮带传递到第二齿轮,从而缝纫机主轴旋转。仅为上述结构的话,则不能充分发挥电动机的冷却性能。日本公告实用新案公报 1968年第26052号披露了一种将送风机安装于机架外侧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缝纫机。送 风机相对于电动机从与环状皮带侧相反的一侧送风,从而直接冷却电动机。机架包括保护 盖,该保护盖围绕电动机和送风机而进行保护。上述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在电动机的外侧具有送风机。在没有将保护盖安装于机 架的状态下,操作员使用缝纫机时,存在送风机卷入经过电动机附近的线的可能性。在没有 拆下电动机和带轮的状态下,操作员无法拆下环状皮带。因此,存在更换环状皮带的作业需 要较长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更换皮带,且送风机不会卷入线的缝纫机。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包括机架;固定于该机架后部的电动机;从所述机架的侧部 向外方突出,且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平行地配置的主轴;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输出轴连 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主轴连接的第二齿轮;张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 同步皮带;以及冷却所述电动机的送风机,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所述输出 轴上配置有所述送风机。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将电动机固定于机架的后部。缝纫机中,电动机的输出轴与 主轴平行,在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齿轮和与主轴连接的第二齿轮之间张设有同步皮带。送 风机配置于电动机与第一齿轮之间的输出轴上。因此,操作员能在没有拆下电动机和送风 机的状态下,从第一齿轮拆下同步皮带,从而容易地进行同步皮带的更换作业。由于送风机 配置于电动机与第一齿轮之间,因此能防止送风机卷入线。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所述机架包括覆盖所述电动机、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 齿轮、所述皮带以及所述送风机的盖子。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能通过安装于机架的盖子,防止手指和手腕等接触电动机、 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皮带和送风机。缝纫机能防止线接触电动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皮 带和送风机而缠绕。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在所述盖子下侧的底部设有孔部,当所述送风机送风时,该孔部吸入外部气体或将所述盖子内的空气排出。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能当送风机送风时,从设于盖子的孔部吸入外部气体或排出 盖子内的空气。因此,热不会停滞于盖子内。缝纫机在盖子的底部设有孔部。因此,缝纫机 能防止孔部吸入或吹飞线。


图1是安装于工作台2的缝纫机1的立体图。图2是从缝纫机1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安装有盖子90时)。图3是从缝纫机1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未安装盖子90时)。图4是从缝纫机1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未安装手轮70时)。图5是概略地将电动机30、冷却风扇40和电动机带轮60的配置表示的俯视图。图6是第一盖子9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进行说明。将图1的左斜前方、右斜后方、右斜前方、左斜后方分别定义为缝纫机1的前方、后方、右侧方、左侧方。将图2至 图4的左斜后方、右斜前方、右斜后方、左斜前方分别定义为缝纫机1的前方、后方、左侧方、 右侧方。下面参照图1对缝纫机1的设置环境进行说明。缝纫机1设置于工作台2上。工 作台2在其大致中央上具有安装孔部3,该安装孔部3用于可装拆地安装缝纫机1。工作台 2在其右方后部具有呈杆状的线架4。线架4具有呈杆状的支撑部件5和支撑部件6。支撑 部件5在线架4的上方向缝纫机1侧沿大致水平延伸。支撑部件5在其前端侧具有供面线 9穿过的穿线孔5A。支撑部件6从线架4的中段部下方沿大致水平延伸。支撑部件6支撑 有板部件7、7。板部件7、7支撑有线筒8、8。线筒8、8卷绕有面线9。面线9从线筒8经过 设于支撑部件5的穿线孔5A到达缝纫机1。下面对缝纫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缝纫机1包括底座12、竖立 设置于底座12的支柱部13和从支柱部13的上部向左方延伸且与底座12的上表面相对的 机臂部14。机臂部14在其左端部具有针杆16。针杆16通过后述的电动机30的驱动来上 下往复移动。针杆16在其下端具有机针17。机臂部14在针杆16附近具有可升降的压杆 19。压杆19在其下端具有压脚20。 缝纫机1在机臂部14内侧具有缝纫机主轴18 (参照图4),该缝纫机主轴18沿机 臂部14的长边方向延伸。缝纫机主轴18与驱动针杆16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未图示) 连接。缝纫机主轴18旋转,从而针杆16通过驱动机构来上下移动。
如图3所示,缝纫机1在支柱部13的后部具有托架25。托架25包括呈板状的台 部26、竖立设置于台部26上的呈环状的第一保持部27以及设置于第一保持部27内侧的 呈圆筒状的第二保持部28。托架25通过用多个螺钉29将台部26固定于支柱部13的后 部来固定于支柱部13的后部。第二保持部28的轴线与设置于机臂部14的缝纫机主轴18 轴线平行。第二保持部28在其内侧同轴上保持有呈圆柱状的电动机30。电动机30是驱 动缝纫机主轴18旋转而进行缝制的动力源。电动机30包括输出动力的电动机输出轴35。电动机输出轴35从电动机30的一侧端面的中心突出。电动机输出轴35相对于缝纫机主 轴18平行。电动机30包括编码器38 (参照图5),该编码机38检测电动机输出轴35的旋转相 位。编码机38包括旋转圆板(未图示)、扇形的板(未图示)、发光器件(未图示)和光检 测器(未图示)。旋转圆板和扇形的板分别具有多个狭缝。发光器件从一方侧向旋转圆板 照射光线。光检测器检测透过旋转圆板的狭缝和扇形的板的狭缝的光线。根据光检测器的 受光量,编码机38检测电动机输出轴35的旋转角度(旋转相位)。编码机38将检测出的 有关旋转相位的信息发送到管理缝纫机1动作的控制部(未图示)。根据电动机输出轴35 的旋转相位,控制部检测通过缝纫机主轴18和驱动机构来上下移动的针杆16和机针17的 位置,从而控制缝制动作。下面对电动机30的动力传递机构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电动机输出轴35 的位置和缝纫机主轴18的位置为相互相同的高度。电动机输出轴35具有呈圆柱状的电动 机带轮60。电动机带轮60同轴地固定于电动机输出轴35的前端部。电动机带轮60在其 外周面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齿部61。电动机带轮60随着电动机输出轴35的旋转而旋转。从 支柱部13右侧面突出的缝纫机主轴18 具有呈圆柱状的缝纫机带轮50。缝纫机带轮50同 轴地固定于缝纫机主轴18的前端侧。缝纫机主轴18具有呈环状的屏蔽部件57、58(参照 图4)。屏蔽部件57、58从轴线方向的两侧夹持有缝纫机带轮50。缝纫机带轮50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齿部51 (参照图4)。电动机带轮60 的直径和缝纫机带轮50的直径是相同的。如图3和图4所示,缝纫机1在电动机带轮60与缝纫机带轮50之间张设有呈环 状的同步皮带55。同步皮带55是树脂制。同步皮带55在其内侧面上具有呈凹凸状的齿部 56。电动机带轮60的齿部61、缝纫机带轮50的齿部51和同步皮带55的齿部56均呈相同 的齿形形状。同步皮带55的齿部56相对于电动机带轮60的齿部61和缝纫机带轮50的 齿部51啮合。具有上述结构的动力传递机构中,电动机输出轴35旋转,从而电动机带轮60旋 转。电动机带轮60旋转,从而缝纫机带轮50通过同步皮带55来旋转。缝纫机带轮50旋 转,从而缝纫机主轴18旋转。缝纫机主轴18旋转,从而针杆16和机针17通过驱动机构来 上下移动。如上所述,电动机带轮60的直径和缝纫机带轮50的直径是相同的。因此,电动 机输出轴35的转速与缝纫机主轴18的转速比率是1 1。如图3所示,缝纫机主轴18在其前端部具有位于缝纫机带轮50外方的呈圆筒状 的手轮70。手轮70是用手动旋转缝纫机主轴18的部件。如图3和图4所示,电动机输出轴35同轴地在电动机30与电动机带轮60之间具 有冷却风扇40。冷却风扇40在其圆周上具有多个叶片41。冷却风扇40随着电动机输出 轴35的旋转而旋转,从而朝着电动机30送风。冷却风扇40向电动机30送风,从而使发热 的电动机30冷却。冷却风扇40的配置效果将在后面说明。缝纫机1在支柱部13的右侧面下部具有梭心绕线装置95。梭心绕线装置95是利 用电动机30的动力将底线卷绕于梭心上的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缝纫机1包括形成为箱状的树脂制盖子90,该盖子90围绕缝 纫机带轮50、电动机带轮60、托架25、冷却风扇40和电动机30等而进行保护。盖子90可相对于支柱部13的右侧面和机臂部14的后面装卸。盖子90在侧面具有孔部122。在安装 有盖子90的状态下,梭心绕线装置95从孔部122露出。盖子90的结构将在后面说明。下面对冷却风扇40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冷却风扇40位于电动机30与 电动机带轮60之间。冷却风扇40相对于电动机带轮60位于落针侧(机针17进行上下移 动的一侧)。当更换同步皮带55时,操作员从电动机带轮60的外周面将同步皮带55向外 侧滑动地拆下。由于电动机带轮60不具有屏蔽部件57、58,因此,能从电动机带轮60的外 周面将同步皮带55滑动地拆下。从而操作员能从缝纫机带轮50、手轮70上将同步皮带55 拆下。当安装同步皮带55时,操作员采用与前述次序相反的次序即可。在没有拆下冷却风 扇40、电动机带轮60、缝纫机带轮50和手轮70的状态下,操作员能容易地拆下同步皮带 55。由于电动机30和电动机带轮60作为配置于冷却风扇40两侧的壁部起作用,因此面线 9不会缠绕于冷却风扇40上。下面对盖子9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盖子90包括覆盖支柱部13右侧的 呈盖状的第一盖子91以及覆盖机臂部14背面侧的呈箱状的第二盖子92。第一盖子91覆 盖缝纫机带轮50、电动机带轮60和同步皮带55。第二盖子92覆盖电动机30和冷却风扇 40。下面对第一盖子9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第一盖子91的形状是从侧面观 察呈倒L字形。如图6所示,第一盖子91包括前壁101、上壁102、后壁103、底壁104和侧 壁105。后壁103具有位于上侧的第一后壁111、位于下侧的第三后壁113以及位于第一后 壁111与第三后壁113之间的第二后壁112。在将第一盖子91安装于缝纫机1的状态下, 第一后壁111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第三后壁113竖立设置于比第一后壁111靠近前方的 位置。第二后壁112在第一后壁111的下端部与第三后壁113的上端部之间呈倾斜状态。第一盖子91在侧壁105的前侧上部具有呈圆形状的孔部121。手轮70(参照图 2)相对于孔部121从第一盖子91的内侧安装。在将盖子90安装于缝纫机1的状态下,操 作员能旋转手轮70。第一盖子91在孔部121下方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孔部122。第一 盖子91在孔部122下部具有呈凹状的槽部123。槽部123朝底壁104延伸。梭心绕线装置 95相对于孔部122从第一盖子91的内侧安装。在将盖子90安装于缝纫机1的状态下,梭 心绕线装置95从孔部122向外部露出(参照图2)。在将盖子90安装于缝纫机1的状态 下,操作员能使用梭心绕线装置95。底壁104具有多个通风孔130,该多个通风孔130沿第一盖子91的前后方向以规 定间隔配置。通风孔130呈沿底壁104的宽度方向切断的狭缝形状,该狭缝形成于从底壁 104的与侧壁105连接的一端部附近至与该一端部的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通风孔130 是随着冷却风扇40的旋转而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孔,或者从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的孔。如图1和图2所示,在将盖子90安装于缝纫机1的状态下,设于底壁104的通风 孔130 (参照图6)与工作台2 (参照图1)的上表面相对。从支撑部件5的穿线孔5A引导 到缝纫机1的面线9有时会下垂于盖子90的周围。但是由于通风孔130设于底壁104上, 因此面线9不会位于通风孔130附近。从而通风孔130不会吸入面线9,或者吹飞面线9。如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冷却风扇40位于电动机30与电动机带轮60之间。当更换同步皮带55时,操作员从电动机带轮60的外周面将同步皮带55向外侧滑动 地拆下。操作员能通过从缝纫机带轮50拆下同步皮带55,从缝纫机1拆下同步皮带55。在没有拆下冷却风扇40、电动机带轮60、缝纫机带轮50和手轮70的状态下,操作员能容易地 更换同步皮带55。缝纫机1包括覆盖电动机30、冷却风扇40等的盖子90。构成盖子90的第一盖子 91的底壁104具有多个通风孔130。通风孔130是随着冷却风扇40的旋转而从外部吸入 空气的孔,或者从第一盖子91内侧向外部排出空气的孔。通风孔130(参照图6)朝着工作 台2(参照图1)的上表面。从支撑部件5的穿线孔5A引导到缝纫机1的面线9有时会下垂 于盖子90的周围。但是由于通风孔130设于底壁104上,因此面线9不会位于通风孔130 附近。从而缝纫机1能防止从通风孔130吸入面线9,或者吹飞面线9。在以上说明中,图3所示的缝纫机1相当于本发明的机架。电动机30相当于本发 明的电动机。缝纫机主轴18相当于本发明的主轴。电动机输出轴35相当于本发明的输出 轴。电动机带轮6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齿轮。缝纫机带轮5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齿轮。 冷却风扇40相当于本发明的送风机。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缝纫机1的构成只是例示,本发明当然可进行各种变更。例 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风孔130呈狭缝形状,但是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虽然采用以1 1速度比率驱动的皮带驱动式,但是速 度比率也可以是其它比率。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虽然采用同步皮带55,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皮带(例如, V型皮带等)。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冷却风扇40朝着电动机30送风(在图5中,从上向 下)。但是也可以变更叶片的朝向,使冷却风扇的送风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在图5中,从 下向上)。
权利要求
一种缝纫机,包括机架;电动机,该电动机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后部;主轴,该主轴从所述机架的侧部向外方突出,且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平行地配置;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所述主轴连接;同步皮带,该同步皮带张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以及送风机,该送风机冷却所述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所述输出轴上配置有所述送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覆盖所述电动机、所述第一 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同步皮带以及所述送风机的盖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子下侧的底部设有孔部,当所述 送风机送风时,该孔部吸入外部气体或将所述盖子内的空气排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容易地更换皮带,且送风机不会卷入线的缝纫机。冷却风扇位于电动机与电动机带轮之间。当更换同步皮带时,操作员从电动机带轮的外周面拆下同步皮带,接着,从缝纫机带轮的周围拆下同步皮带。在没有拆下冷却风扇、电动机带轮、缝纫机带轮和手轮的状态下,操作员能容易地更换同步皮带。盖子覆盖电动机、冷却风扇等的周围,由于设于该盖子的底壁的通风孔朝下方,因此面线不会位于通风孔附近。缝纫机能防止通风孔吸入面线,或者吹飞面线。
文档编号D05B83/00GK101845727SQ201010147249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大利人美, 恒川由喜弘, 桑原幸治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