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83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以达到袜体上的任何图形色系,在袜体针织一圈中,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采用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针织9至11种色系,而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采用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整支袜体可针织20至46种色系,进而提升袜子的美感及达到多元色系的应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目前常见袜子1其袜体10上的图形所使用的色系101、102、103、 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可用的色系最多只能做到19种不同色系的针织图形,而在袜体10上其针织一圈的过程中,提花机上的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如采用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仅能最多针织8种色系101、102、103、104、105、106、107、108(如图1中虚线d、e间的示意),而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如采用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整支袜体10最多也只能针织1至19种色系101、 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因此有些高附加价值的多元彩色图样,仅能借助于印染方式,使其多元彩色的图样显现在袜子上,但是袜子为针织品本身具有相当的弹性与伸展性,而印染于袜子表面的染料,并无法作相对应的弹性伸缩,故在穿着伸展袜体时,经常使整体图样的外观发生走样及变形,基于以上的理由,常见袜子在色系使用上,一直无法跳脱上述色系的限制,这不但无法提升袜子的附加价值,也无法增加袜子可搭配服饰,以进行更多元的组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为克服前述的缺失,特别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一种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美感及具有多元色系应用的袜子,以此达到袜体上的任何图形色系,在袜体针织一圈中,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采用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针织9至11种色系,而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采用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 整支袜体可针织20至46种色系,进而提升袜子的美感及达到多元色系的应用。为达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制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袜子所针织色系的编排,由提花机的主控计算机进行分色处理并建立吃纱指令;b、选定提花色纱的色系与色纱的总数,将色纱装设在纱架上,使提花机的喂纱口支架盘的全部编织组共对应配置最多可达46种不同色系的色纱;C、提花机主控计算机依吃纱指令的顺序,控制纱嘴进行针织作动并完成一袜体。上述本发明的c步骤中,其中该吃纱指令采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为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则袜体针织一圈最多可针织9至11种色系。上述本发明的c步骤中,其中该吃纱指令采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为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整支袜体最多可针织20至46种色系。
综上所陈,利用本发明的制法步骤,可达到针织具有整支袜体最多可达到46种色系,而在针织一圈中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达到9至11种色系的袜子,以此提升袜子其具有多元色系的应用及增加其美感。


图1为常见袜子色系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袜子色系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制法步骤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其喂纱盘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其喂纱盘配置编织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其吃纱提花作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袜子;10-袜体;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_ 色系;2-袜子;20-袜体;201、202、203、204、
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
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 243、244、245、246_ 色系;3-制法;31、32、33、34_ 步骤;4-喂纱口支架盘;40-盘体;41-第一主口 ;42-第二主口 ;431-第一提花口 ;432-第二提花口 ;433-第三提花口 ;434-第四提花口 ;435-第五提花口 ;436-第六提花口 ;437-第七提花口 ;438-第八提花口 ;439-第九提花口 ;51-第一主编织组;52-第二主编织组;53-第一副编织组;54-第二副编织组;511、 521、531、M1-纱嘴;60-凸轮模;61-下降凸轮;63-爬升凸轮;64-导引面;65-选针器; 70-提花板组;71-中板;72-提花板;73-织针;h、i_最低点;d、e、f、g-虚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制法3所完成的一具有多元色系袜子2的实施例,其中该袜子 2 的袜体 20 上图样的色系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 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 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 针织使用到 46 种色系,而在袜体20针织一圈中(如图2中虚线f、g间的示意,最多可针织9至11种色系201、 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其与常见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常见产品仅能使用到最多整支袜体为19种色系,而在针织一圈中仅能做到8种色系的编织,而本发明可依各种不同的图样及选色的需求,呈现有最多可达到46种色系的针织编排,为达到上述袜子2的针织,本发明的制法3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a、根据袜子所针织色系的编排,由提花机的主控计算机进行分色处理并建立吃纱指令(步骤31)提花机其主控计算机根据袜子2上图样的色系201、202、203、204、205、
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
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 M4、M5、246位置进行分色编排,分配每一个色系所对应到每一个纱嘴的先后顺序,并依此先后顺序输入吃纱指令,以控制织针上下的吃纱顺序;b、选定提花色纱的色系与色纱的总数,将色纱装设在纱架上,使提花机的喂纱口支架盘的全部编织组共对应配置最多可达46种不同色系的色纱(步骤32)根据袜子2 上图样的色系,选定提花色纱的色系与全部所使用到色纱的总数(依图样所用色系多寡而定),并将色纱装设在对应的纱架上,以供应提花机喂纱口支架盘4上纱嘴511、521、531、 541针织吃纱所需,请参阅图4、5所示,提花机的喂纱口支架盘4其盘体40上设有一第一主口 41、一第二主口 42、一第一提花口 431、一第二提花口 432、一第三提花口 433、一第四提花口 434、一第五提花口 435、一第六提花口 436、一第七提花口 437、一第八提花口 438及一第九提花口 439,其中该第一主口 41对应编配安装一第一主编织组51,该第二主口 42对应编配安装一第二主编织组52(如图5所示),而该第一至第八提花口 431、432、433、434、435、 436、437、438各编配安装有一第一副编织组53,另该第九提花口 439则编配安装有一第二副编织组M,而本说明书中所称喂纱口支架盘4上每一编织组是指该第一主编织组51、第二主编组52、八个第一副编织组53及一个第二副编织组M的个别统称,而且在该第一主编织组51上设有八个纱嘴511,且其中的六个纱嘴511是可用来配置六种色纱,该第二主编织组52上设有五个纱嘴521可配置五种色纱,而在八个第一副编织组53上各可配置有四个纱嘴531,以供配置四种色纱,另外在第九提花口 439所配置的第二副编织组M上,因其容纳的空间不足,仅能配置有三个纱嘴M1,以供配置三种色纱,也就是第一副编组53可设置四个纱嘴531,而第二副编织组M可设置三个纱嘴M1,每个纱嘴531、541配置有一种色纱,总计在喂纱口支架盘4上所有编织组(即包含一个第一主编织组53、一个第二主编织组 M、八个第一副编织组53及一个第二副编织组54)共可编配最多可达46种不同色系的色纱的配置,以供应提花机针织吃纱作动;C、提花机主控计算机依吃纱指令的顺序,控制纱嘴进行针织作动并完成一袜体 20(步骤33)提花机主控计算机操控各纱嘴511、521、531、541依吃纱指令的进行,控制提花针织作动以完成一最高可达到46色系的袜体20针织编织。上述本发明的步骤33 (即c步骤),其中该吃纱指令采用每一编织组(指第一编织组51、第二编织组52、第一副编织组53、第二副编织组54)内的纱嘴511、521、531、541为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则袜体20针织一圈最多可针织9至11种色系(即第一主编织组51、第二编织组52、八个第一副编织组53、一个第二副编织组M,各出一纱嘴511、521、531、Ml在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下各吃纱一次共计最多可针织11种色系,而常见产品最多仅能做到8 种色系的针织,而本发明可超越8种色系以上,即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下,可超过8种色系, 达到9至11种色系的针织)。上述本发明的步骤33,其中该吃纱指令采用每一编织组(指第一主编织组51、第二主编织组52、第一副编织组53、第二副编织组内的纱嘴511、521、531、541为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整支袜体20最多可针织20至46种色系(因常见产品最多仅能达到19种色系),即该第一主编织组51有6支纱嘴511,该第二主编织组52有5支纱嘴521,可换色纱共11种色系,加上8个第一副编织组53各有4支纱嘴531则有32种色系,以及1个第二副编织组讨有3支纱嘴541为3种色系,因此全部共有46种色系,可供吃纱针织作动。如图6所示,本发明其吃纱提花进行时,提花机的选针器65会推动提花针板组70 的提花板72,以杠杆原理方式使中板71在凸轮模60上沿着爬升凸轮63爬升,并推引织针 73对编织组进行提纱作动,利用该下降凸轮61的导引,使该提花针板组70其中板71下降至导引面64最低点i位置,而该第一主口 41的针板下降凸轮61的位置,也正是另一中板71降至导引面64最低点h的位置,同时也在作收针作动;因此,配合九个提花口 431、432、 433、434、435、436、437、438、439,再加上第一主口 41、第二主口 42,使本发明在每一编织组 (指第一主编织组51、第二主编织组52、第一副编织组53、第二副编织组54)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针织一圈可针织达到9至11种色系,而整支袜体20在每一编织组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可针织达到20至46种色系。上述本发明的制法3,其最大特色在于突破传统一支袜体仅可针织1至19种色系, 而在针织一圈中同排不换色纱也仅能针织到8种色系的瓶颈,即本发明的制法3更进阶的可针织整支袜体最多可达到46种色系,而在针织一圈中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达到9至11 种色系的袜子,但这并不表示本发明的制法3不能编织1至19色系的袜子,严格说本制法 3可编织1至46色系的袜子,即在针织一圈中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达到1至11种色系, 而整支袜体在每一编织组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可针织达到1至46种色系,但为彰显本发明与常见针织的区别,所以明确定义本发明的制法,针织整支袜体最多可达到46种色系, 而在针织一圈中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达到9至11种色系的袜子,为本发明其技术特征所在。综上所陈,利用本发明的制法步骤,可达到针织具有整支袜体最多可达到46种色系,而在针织一圈中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达到9至11种色系的袜子,以此提升袜子其具有多元色系的应用及增加其美感。在本发明内容中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制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与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下,所作的种种变化实施,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袜子所针织色系的编排,由提花机的主控计算机进行分色处理并建立吃纱指令;b、选定提花色纱的色系与色纱的总数,将色纱装设在纱架上,使提花机的喂纱口支架盘的全部编织组共对应配置最多46种不同色系的色纱;C、提花机主控计算机依吃纱指令的顺序,控制纱嘴进行针织作动并完成一袜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组中的第一主编织组设有八个纱嘴,而该八个纱嘴中有六个纱嘴各配置有一种色系的色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组中的第二主编织组设有五个纱嘴,而该五个纱嘴各配置有一种色系的色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组中的该第一副编织组设有四个纱嘴,而每一纱嘴配置有一种色系的色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组中的第二副编织组设有三个纱嘴,而每一纱嘴配置有一种色系的色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该提花机主控计算机依吃纱指令的顺序,控制纱嘴进行针织作动并完成一袜体的步骤中,该吃纱指令采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为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则袜体针织一圈最多针织9至11种色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每一编织内的纱嘴为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整支袜体最多针织20至46种色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一种可针织多元色系的袜子制法,此制法至少包括以下的步骤a、根据袜子所针织色系的编排,由提花机的主控计算机进行分色处理并建立吃纱指令;b、选定提花色纱的色系与色纱的总数,将色纱装设在纱架上,使提花机的喂纱口支架盘的全部编织组共对应配置最多可达46种不同色系的色纱;c、提花机主控计算机依吃纱指令的顺序,控制纱嘴进行针织作动并完成一袜体;凭借上述方法的步骤,特能达到袜体上的任何图形色系,在袜体针织一圈中,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采用同排不换色纱的操作,可针织9至11种色系,而在每一编织组内的纱嘴采用同排可换色纱的操作,整支袜体可针织20至46种色系,进而提升袜子的美感及达到多元色系的应用。
文档编号D04B1/26GK102234866SQ2010101567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赵志能 申请人:赵志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