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49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洗衣粉添加装置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全自动洗衣机中,洗衣粉的投入需要先打开翻盖,拉出洗衣粉 盒,投入洗衣粉后推到洗衣粉溶解盒内,在水流的作用下使其溶解,从而进入洗衣桶内,再 进行衣服的洗涤。这样,直接导致用户在洗涤过程中看不到洗衣粉的溶解状态以及洗衣粉 是否全部进入到了洗衣桶内。洗衣完毕,洗衣盒中长期残余多余的洗衣粉,容易产生不良气 体。其次,消费者在洗衣过程中如果需要添加洗衣粉时,必须先将翻盖打开,这样在一定程 度上给消费者造成了不便。目前国内只有HITACHI全自动洗衣机使用顶部洗衣粉投入溶解 结构,但是其溶解原理以及顶部的翻盖装置颜色和结构与本实用新型不尽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洗衣粉盒结 构,可以使用户了解洗衣粉的使用情况,并且可以便利的添加洗衣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本体 的后顶盖内设有洗衣粉盒,所述洗衣粉盒的前端设有开口 ;所述的开口连通洗衣机内的洗 衣桶;所述洗衣粉盒的后端活动连接有透明盖板。进一步的,上述的透明盖板为上下滑动开启式透明盖板。进一步的,上述的透明盖板为外翻开启式透明盖板。更进一步的,上述的透明盖板为内翻开启式透明盖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在洗衣机的顶部设置透明的盖 板,打开盖板,洗衣粉由此投入洗衣粉盒,整个操作过程不需要打开洗衣机的翻盖,方便了 用户中洗衣机使用过程中添加洗衣粉。同时又提供了透明的视窗,使用户能够在整个洗涤 进水过程中清楚的看到洗衣粉的溶解过程,以及洗衣粉的残留,防止因残留的洗衣粉放置 过久产生不良气体。本实用新型在不加外力(如驱动电机)的情况下,利用内部结构实现 水压溶解洗衣粉的结构,消除洗涤完毕残留的洗衣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清新,干净,便捷 的洗衣过程,同时改善了洗衣机的外观结构,从而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图1是本带洗衣粉盒的洗衣机的实施例1的轴向视图;图2是本带洗衣粉盒的洗衣机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3是本带洗衣粉盒的洗衣机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洗衣机本体的后顶盖1内设 有洗衣粉盒4,所述洗衣粉盒4的前端设有开口,可连通洗衣机内的洗衣桶,洗衣粉盒4的后 端设有一个透明的盖板3,盖板3为外翻开启式,盖板3上有装饰条2。向外翻开盖板3,洗 衣粉由此投入洗衣粉盒4,关上盖板,可以透过盖板3观察洗衣粉的溶解过程以及洗衣粉的 残留情况。实施例2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洗衣机本体的后顶盖1内设 有洗衣粉盒4,所述洗衣粉盒4的前端设有开口,可连通洗衣机内的洗衣桶,洗衣粉盒4的后 端设有一个透明的盖板3,盖板3为上下滑盖式,盖板3上有装饰条2。向下滑开盖板3,洗 衣粉由此投入洗衣粉盒4,向上和上盖板,可以透过盖板3观察洗衣粉的溶解过程以及洗衣 粉的残留情况。实施例3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洗衣机本体的后顶盖1内设 有洗衣粉盒4,所述洗衣粉盒4的前端设有开口,可连通洗衣机内的洗衣桶,洗衣粉盒4的后 端设有一个透明的盖板3,盖板3为内翻开启式,盖板3上有装饰条2。向内翻开盖板3,洗 衣粉由此投入洗衣粉盒4,关上盖板,可以透过盖板3观察洗衣粉的溶解过程以及洗衣粉的 残留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本体 的后顶盖内设有洗衣粉盒,所述洗衣粉盒的前端设有开口 ;所述的开口连通洗衣机内的洗 衣桶;所述洗衣粉盒的后端活动连接有透明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 盖板为上下滑动开启式透明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 盖板为外翻开启式透明盖板;或是所述的透明盖板为内翻开启式透明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有新型洗衣粉盒的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其后顶盖内设有洗衣粉盒,所述洗衣粉盒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连通洗衣机内的洗衣桶;所述洗衣粉盒的后端活动连接有透明盖板,所述的透明盖板为上下滑动开启式,或者为外翻开启式,或者为内翻开启式。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不需要打开洗衣机的翻盖就可添加洗衣粉,同时又提供了透明的视窗,使用户能够在整个洗涤进水过程中清楚的看到洗衣粉的溶解过程,以及洗衣粉的残留情况,提供了清新,干净,便捷的洗衣过程,同时改善了洗衣机的外观结构,从而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文档编号D06F39/02GK201896256SQ20102062612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吴正, 姚海宁, 金度源, 黄得保 申请人: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