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横机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的核心机械部件为选针组件,选针组件主要包括织针、针脚和针板,三角底板与针板相配合,针板主要用于布置织针和针脚,三角底板主要用于织针和针脚导向引导的。目前,国内横机技术相对领先的如申请号为200810121749. 6公开的电脑横机档位式选针针脚及针板,包括选针脚、针板和织针,选针脚推动织针,所述的选针脚的底面中后部为向上斜的斜平面,选针脚上制有推针针踵和选针针踵,推针针踵与推针三角相接触, 选针针踵与选针刀片相接触,针板有推针底槽,其特征在于选针脚斜平面的尾部制有支撑脚,在针板尾部下方制有让位缺口,支撑脚与让位缺口相配合,支撑脚与针板的推针底槽相接触。该技术有以下几个重大缺陷导致实际实施当中不能够实行(1)选针脚前端底部与槽底持平,在选针脚移动中虽然有利,但是当选针脚后端向下压的时候,通过杠杆原理支撑点离端点越远,端点翘的越高,这样很容导致选针脚前端翘起与三角底板碰到,致使选针脚折断或者变形落不到槽中。(2)选针脚后部具有斜平面,致使该处壁厚较前端处要薄, 而该处又是选针脚被推针三角施力的地方,从较薄处施力推动较厚处这样选针脚极容易变形,导致选针脚不能使用。(3)针板上没有设置压板结构,选针脚和织针在顶触平行中很容易脱离针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针脚不工作时当尾端沉入针槽中头部会上翘导致针脚折断或者变形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易折断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较薄处施力推动较厚处使得选针脚极容易变形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易变形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针脚推动织针容易脱离针槽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针脚推动织针不易脱离针槽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包括针板、织针和针脚,所述针板上设有针槽,所述织针和针脚嵌于所述针槽中, 所述织针尾部与针脚头部接触配合,所述针脚上设有选针针踵和推针针踵,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的头部向下延伸设有支撑脚,所述针脚的尾部向下延伸设有复位脚,位于所述支撑脚和复位脚之间的针脚底面上设置缓沉缺口 ;所述针板尾部下方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复位脚相配合。
3[0009]工作原理针板与三角底板相配合,织针和针脚通过三角底板上的三角带动在针槽中滑动从而进行编织工作。选针针踵、推针针踵和复位脚分别与三角底板上的电磁选针器、推针三角和复位三角相配合。选针针踵与电磁选针刀片接触配合,用于选择该针脚是否工作,电磁选针刀片与选针针踵相分离,则针脚进入工作状态;电磁选针刀片与选针针踵相接触并将其压入针槽中,则针脚不进入工作状态。推针针踵与推针三角接触配合,用于推动针脚移位,让针脚顶触织针,使得织针进入工作状态。当针脚不进入工作状态,需由电磁选针刀片促使其沉入针槽中,而针脚要进入针槽中,需要有向下移动的缺口(即缓沉缺口和让位缺口),缓沉缺口使得针脚具有向下移动的空间,复位脚与让位缺口相配合带动整个针脚向下移动沉入针槽中。复位脚与复位三角接触配合,用于将沉入针槽中的针脚复位到初始状态,进入下一循环的选针工序。优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原技术针脚底面与槽底面以线接触转动的方式改进为点接触转动的方式(即设置的支撑脚以及缓沉缺口),针脚在沉入针槽中以该支撑脚点为圆心转动向下摆,这种方式使得针脚沉降自如,且针脚尾部向下沉的过程中针脚头部不会向上翘,该结构的选针组件选针动作更可靠,性能更稳定。(消除了针脚尾部向下沉的过程中针脚头部向上翘的缺陷)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呈弧形,所述复位脚的底部呈弧形。针脚在沉入针槽中以该支撑脚点为圆心转动向下摆,这种方式使得针脚沉降自如,且针脚尾部向下沉的过程中针脚头部不会向上翘,该结构的选针组件选针动作更可靠,性能更稳定。支撑脚的底部呈半圆弧型进一步保证针脚底面与槽底面以点接触转动的方式。复位脚的底部与支撑脚的底部同呈弧形,使得针脚推针阻力更小,推针工作更顺畅。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的底面与复位脚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针脚与三角底板的选针三角区配合更稳定,推针更准确,移动更平稳。作为优选,所述推针针踵整体呈向外侧倾斜的凸起。改变推针三角与针脚之间的力矩,这样一来所需要施加的推力就越小,不但使得推针工作更顺畅,也节省了电能消耗, 节约了资源。作为优选,针板的前部具有与织针相配合的压针板,针板的中部具有与针脚相配合的压脚板,所述压针板和压脚板均嵌入所述针板中并与针槽相垂直。压针板与织针相配合,主要起到按压住织针使得织针在移动中不翘出针槽外,同时也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织针在移动中不移离出针槽外。压脚板与针脚相配合,主要起到按压住针脚使得针脚在移动中不翘出针槽外,同时也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针脚在移动中不移离出针槽外。通过这两压板,使得选针组件工作更稳定、可靠。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原技术针脚底面与槽底面以线接触转动的方式改进为点接触转动的方式(即设置的支撑脚以及缓沉缺口),针脚在沉入针槽中以该支撑脚点为圆心转动向下摆,这种方式使得针脚沉降自如,且针脚尾部向下沉的过程中针脚头部不会向上翘,该结构的选针组件选针动作更可靠,性能更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脚推针状态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脚压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脚复位状态示意图。图中1-针板,2-织针,3-针脚,4-电磁选针刀片,5-推针三角,6-复位三角, 11-针槽,12-压针板,13-压脚板,14-让位缺口,21-针钩,22-凸起,23-针尾,24-编织针踵,31-支撑脚,32-复位脚,33-选针针踵,34-推针针踵,35-缓沉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包括针板1、织针2和针脚3, 针板1上设有针槽11,织针2和针脚3嵌于针槽11中,针槽11的槽宽与织针2和针脚3壁厚相适应。织针2尾部与针脚3头部接触配合,针脚3推动织针2。针板1的前部具有与织针2相配合的压针板12,压针板12位于织针2头部上方后侧位置;针板1的中部具有与针脚3相配合的压脚板13,压脚板13位于针脚3头部上方后侧位置(即该针脚3头部两针踵之间),压针板12和压脚13板均嵌入针板1中并与针槽11相垂直。织针2,包括连接一体地粗细不等的针前杆和针后杆,针前杆和针后杆连接处形成一台阶,在针前杆前端形成一针钩21以及与针钩21相配合的一针舌,在针后杆后端形成一编织针踵M和一针尾23,在针前杆上位于所述的台阶和针舌之间形成一凸起22,该凸起22 与针舌位于针前杆上同侧。针脚3上设有选针针踵33和推针针踵34,针脚3的头部向下延伸设有支撑脚31, 针脚3的尾部向下延伸设有复位脚32,支撑脚31的底部呈弧形,复位脚32的底部呈弧形, 支撑脚31的底面与复位脚32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推针针踵34整体呈斜向外侧倾斜的凸起。选针针踵33、推针针踵34和复位脚32分别与三角底板上的电磁选针刀片4、推针三角5和复位三角6相配合。针板1尾部下方设有让位缺口 14,让位缺口 14与复位脚32 相配合。位于支撑脚31和复位脚32之间的针脚3底面上设置缓沉缺口 35,缓沉缺口 35与针槽11槽底相配合。实用针板与三角底板相配合,织针和针脚通过三角底板上的三角带动在针槽中滑动从而进行编织工作。选针针踵、推针针踵和复位脚分别与三角底板上的电磁选针器、推针三角和复位三角相配合。选针针踵与电磁选针刀片接触配合,用于选针该针脚是否工作, 电磁选针刀片与选针针踵相分离,则针脚进入工作状态;电磁选针刀片与选针针踵相接触并将其压入针槽中,则针脚不进入工作状态。推针针踵与推针三角接触配合,用于推动针脚移位,让针脚顶触织针,使得织针进入工作状态。当针脚不进入工作状态,需由电磁选针刀片促使其沉入针槽中,而针脚要进入针槽中,需要有向下移动的缺口(即缓沉缺口和让位缺口),缓沉缺口使得针脚具有向下移动的空间,复位脚与让位缺口相配合带动整个针脚向下移动沉入针槽中。复位脚与复位三角接触配合,用于将沉入针槽中的针脚复位到初始状态,进入下一循环的选针工序。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包括针板、织针和针脚,所述针板上设有针槽,所述织针和针脚嵌于所述针槽中,所述织针尾部与针脚头部接触配合,所述针脚上设有选针针踵和推针针踵,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的头部向下延伸设有支撑脚,所述针脚的尾部向下延伸设有复位脚,位于所述支撑脚和复位脚之间的针脚底面上设置缓沉缺口 ;所述针板尾部下方设有让位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呈弧形,所述复位脚的底部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底面与复位脚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针踵整体呈向外侧倾斜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其特征在于,针板的前部具有与织针相配合的压针板,针板的中部具有与针脚相配合的压脚板,所述压针板和压脚板均嵌入所述针板中并与针槽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其特征在于,针板的前部具有与织针相配合的压针板,针板的中部具有与针脚相配合的压脚板,所述压针板和压脚板均嵌入所述针板中并与针槽相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选针组件,包括针板、织针和针脚,针板上设有针槽,织针和针脚嵌于所述针槽中,织针尾部与针脚头部接触配合,针脚上设有选针针踵和推针针踵,针脚的头部向下延伸设有支撑脚,针脚的尾部向下延伸设有复位脚,位于所述支撑脚和复位脚之间的针脚底面上设置缓沉缺口;针板尾部下方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所述复位脚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原技术针脚底面与槽底面以线接触转动的方式改进为点接触转动的方式,针脚在沉入针槽中以该支撑脚点为圆心转动向下摆,这种方式使得针脚沉降自如,且针脚尾部向下沉的过程中针脚头部不会向上翘,该结构的选针组件选针动作更可靠,性能更稳定。
文档编号D04B15/10GK201942848SQ20102065059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蒋旭东 申请人:浙江巨福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