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9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属于纺织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纺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对光洁柔滑等高品质织物生产,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专利公开号CN1995510,
公开日2007. 07. 11,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的熨烫纺纱方法,该申请公案针对环锭细纱工序,提供了一种对所纺纱线中的纤维特别是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进行熨烫处理的装置,能够大大减少纱线毛羽,降低细纱扭矩,提高纱线质量。在细纱到织造成布的过程中,纱线要经过络筒、整经等高速摩擦工序,原本光洁的纱线表面会受到严重摩擦而导致纱线毛羽再次大量增加。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100570029C,授权公告日2009. 12. 16,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该申请公案针对环锭细纱以后的络筒工序,提供了一种在纱线前进通道上安装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通过对纱线进行退捻、加热柔软、再加捻成纱的处理过程,达到减少成纱毛羽的目的。除此之外,环锭捻线是降低成纱毛羽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这主要是因为在并捻过程中,各股纱线间形成捻线三角区,纱线表面的毛羽会在加捻和并合的共同作用下嵌入到股线主体内部,达到紧固和减少外露纤维头端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纱线毛羽。为了提高捻线效率,倍捻机逐渐代替了环锭捻线机;与传统环锭捻线相比,倍捻捻线时,倍捻转子转一转,纱线加两个捻回,另外倍捻机进行捻线时,并纱和捻线两工序分开进行。倍捻用纱一般为两股或两股以上并线之后的圆柱形筒纱,且进入到倍捻入纱口的各股纱线互相平行且紧密接触,从而导致现有股线倍捻时未能形成如环锭各股捻线时所具有的捻线三角区,因此倍捻所制股线毛羽比环锭捻线所得股线毛羽多。目前倍捻的研究主要针对提高加捻效率、合理设计倍捻机结构等方面,对于提高倍捻成线质量主要是在倍捻过程对所加工纱线进行加湿润剂,以降低倍捻纱线的摩擦性能,提高倍捻纱线质量。美国专利US3864901,发明名称为“wetting mechanism for a textile yarn processing machine,,,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在倍捻锭子进纱口的外层开设浸润装置以便对进入回转锭子前的纱线进行浸润处理;美国专利US4573314,发明名称为“yarn wetting device particularlyfor use in a two-for-one twister”,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在倍抢锭子进纱口的内层开设浸润装置以便对进入回转锭子前的纱线进行浸润处理。这两种浸润方式优点是在纱线倍捻成纱之前对纱线进行浸润处理,使得整个倍捻过程中的纱线在浸润剂的保护下进行;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仅局限于对纱线进行浸润处理,忽视了倍捻成线之前各股纱线之间不能形成明显捻线三角区的问题,更没将浸润与加热配合使用以达到降低毛羽弯曲模量,进一步大幅度改善外露毛羽在倍捻过程中的附贴和嵌入性能。美国专利US3983685,发明名称为“yarn-twis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read-wetting means,,,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在倍捻盘下方对出倍捻出纱口的纱线进行浸润处理;美国专利US4051651,发明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tting thread in a double twist twisting spindle”,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在隔纱板的侧壁对从倍捻盘出纱口输出的纱线进行浸润处理。这两种浸润方案优点在于浸润剂储存装置单独设在倍捻盘外部,不占用倍捻盘结构空间,浸润剂的储存量不受倍捻盘结构影响;不足之处在于对纱线的浸润处理是在纱线倍捻加捻基本完成之后,而不是对进入倍捻加捻之前的纱线进行浸润处理。现行的提高纱线质量、降低纱线毛羽的柔顺纱线成形加工技术都是针对单股纱线,却没有形成针对多股纱线倍捻机加捻过程中降低成纱毛羽、提高纱线品质的新型柔顺倍捻捻线生产加工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纱线倍捻时进行在线热湿柔顺处理的一种柔顺倍捻锭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柔顺倍捻锭子由锭带轮、转子结合件、进纱管道、定位套筒、张力器、加捻盘、出纱管道、锭盘、内磁钢、静止盘、储纱罐、中空轴、锭翼、储水器、第一隔热绝缘层、第二隔热绝缘层、第一加热片、第二加热片、第一电刷、第二电刷、分股式导纱器构成,柔顺倍捻锭子的加捻盘内设置有第一隔热绝缘层、第一加热片,第一加热片位于出纱管道一侧,第一隔热绝缘层包覆在第一加热片和出纱管道的外围,第一加热片的两个电极分别与内置在加捻盘中的正负导线相连接,在定位套筒内设置第二隔热绝缘层和第二加热片,第二加热片位于进纱管道一侧,第二绝热绝缘层包覆在第二加热片和进纱管道的外围,在静止盘中设置正负导线,两导线一端分别与第二电热片的两电极相接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的定子相连接,加捻盘底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导线凹槽、第二环形导线凹槽,第一环形导线凹槽、第二环形导线凹槽分别通过内置在加捻盘和锭盘内的正负导线与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的转子相连接,柔顺倍捻锭子的张力器由张力管座、张力管、连接套件构成,在张力管的连接套件一端设有储水器,储水器上的出水管连通在张力管中的张力弹子上,张力管活动插入在张力管座中,中空轴贯穿张力管,并与进线管道相通,分股式导纱器活动插入在中空轴端头。所述的储水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分股式导纱器的端口开有均匀分布的导纱槽,导纱槽为两个以上。所述的出水管的内径彡500 μ m。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改变了传统倍捻锭子结构,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分股式导纱器活动插入在中空轴端头,对进入中空轴的纱线预先进行分股,分股后的纱线沿中空轴经过张力弹子进入进纱管道。由于在张力管的连接套件一端设有储水器,储水器上的储水管内径< 500 μ m,采用毛细原理导水,并连通在张力管中的张力弹子上,对经过张力器的纱线进行浸润处理。浸润处理后的分股纱线进入到进纱管道后受到柔顺倍捻锭子第一次加捻,并形成捻线三角区,促使各股纱线的毛羽嵌入到股线结构体中。其次,在定位套筒内设置第二隔热绝缘层和第二加热片对进纱管道内的润湿纱线进行加热处理,大大降低纱线表面外露纤维刚度,使得捻 线三角区的纱线表面毛羽易于弯曲扭转,因此绝大部分纱线毛羽嵌入到捻合之后的股线结构体中。捻合之后的纱线进入出纱管道。由于柔顺倍捻锭子的加捻盘内设置有第一隔热绝缘层、第一加热片,第一加热片位于出纱管道一侧,捻合后纱线进入出纱管道后再一次收到加热处理和第二次加捻,使得没能完全进入股线体内的毛羽再次进行加捻和嵌入,最终使得所捻制的股线表面光洁。由于纱线在倍捻过程中受到热湿处理,单纱本身扭矩大大降低,可降传统倍捻时抵消纱线扭矩所需的最低倍捻捻回数。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大幅度提高倍捻捻线质量,降低纱线倍捻所需最低捻回,进一步提高纱线倍捻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附图。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是由包括锭带轮I、转子结合件4、进纱管道8、定位套筒9、张力器、加捻盘18、出纱管道20、锭盘22、内磁钢23、静止盘24、储纱罐25、中空轴26、锭翼27构成的倍捻锭子改进而成,柔顺倍捻锭子的加捻盘18内设置有第一隔热绝缘层19、第一加热片21,第一加热片21位于出纱管道20 —侧,第一隔热绝缘层21包覆在第一加热片21和出纱管道20的外围,第一加热片21的两个电极分别与内置在加捻盘18中的正负导线相连接,在定位套筒9内设置第二隔热绝缘层7和第二加热片10,第二加热片10位于进纱管道8 —侧,第二绝热绝缘层7包覆在第二加热片10和进纱管道8的外围,在静止盘24中设置正负导线,两导线一端分别与第二电热片10的两电极相接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刷5和第二电刷6的定子相连接,加抢盘18底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导线凹槽2、第二环形导线凹槽3,第一环形导线凹槽2、第二环形导线凹槽3分别通过内置在加捻盘18和锭盘22内的正负导线与第一电刷5和第二电刷6的转子相连接,第一环形导线凹槽2、第二环形导线凹槽3分别通过接插件外接电源,第一电热片21和第二电热片10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电压低于36伏,额定加热温度在80-240°C。第一电热片21和第二电热片10可选用相同的加热材料,也可选用加热率不同加热材料。柔顺倍捻锭子的张力器由张力管座11、张力管、连接套件16构成,在张力管的连接套件16 —端设有储水器14,储水器14上设有进水口 15,储水器14上的出水管13连通在张力管中的张力弹子12上,出水管13的内径< 500μπι。通常根据纱线的支数来确定润湿程度,进而确立出水管13的内径大小。在储水器还可设置有水位标尺和最低水位报警装置,便于管理和操作。张力管活动插入在张力管座11中,中空轴26贯穿张力管,并与进线管道8相通,分股式导纱器17活动插入在中空轴26端头。分股式导纱器17的端口开有均匀分布的导纱槽,导纱槽为两个以上,根据倍捻同时输入纱线股数而定。纱线股数和导线槽对应。所述的在柔顺倍捻锭子实际上机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水口 15将储水器14内注满水,其次将第一环形导线凹槽2、第二环形导线凹槽3分别通过接插件外接安全电压的电源,致使第一加热片21和第二加热片10通电发热。放置在储纱罐内的圆柱形筒子纱的头端经过锭翼27引入到分股式导纱器17上的沟槽内,并分股式导纱器17的作用下进行分股,分股后的纱线沿中空轴26经过张力弹子12,受到浸润和均匀张力处理,处理后的分股.纱线接着进入进纱管道8,在第二加热片10的加热作用下,纱线受到第一次热湿柔顺处理。在内磁钢23和安装在倍捻机台上的固定磁钢共同作用下,储纱罐25、静止盘24静止不动,锭带带动柔顺倍捻锭子的锭带轮1,使得加捻盘18和锭盘22回转,位于进纱通道8内的各股线进行并合加捻,并形成捻线三角区,使得绝大部分纱线毛羽嵌入到股线体结构中。初次并捻后的股线接着进入出纱管道20,在第一加热片21的加热作用下,再次进行热湿柔顺处理,进一步降低纱线毛羽。从出纱管道20输出的纱线再依次经过导纱钩、导纱横动装置、槽筒,最终卷绕到筒管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包括锭带轮(I)、转子结合件(4)、进纱管道(8)、定位套筒(9)、张力器、加捻盘(18)、出纱管道(20)、锭盘(22)、内磁钢(23)、静止盘(24)、储纱罐(25)、中空轴(26)、锭翼(27)构成的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柔顺倍捻锭子的加捻盘(18)内设置有第一隔热绝缘层(19)、第一加热片(21),第一加热片(21)位于出纱管道(20) —侧,第一隔热绝缘层(19)包覆在第一加热片(21)和出纱管道(20)的外围,第一加热片(21)的两个电极分别与内置在加捻盘(18)中的正负导线相连接,在定位套筒(9)内设置第二隔热绝缘层(7) 和第二加热片(10),第二加热片(10)位于进纱管道(8) —侧,第二绝热绝缘层(X)包覆在第二加热片(10)和进纱管道(8)的外围,在静止盘(24)中设置正负导线,两导线一端分别与第二电热片(10)的两电极相接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刷(5)和第二电刷¢)的定子相连接,加捻盘(18)底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导线凹槽(2)、第二环形导线凹槽(3),第一环形导线凹槽(2)、第二环形导线凹槽(3)分别通过内置在加捻盘(18)和锭盘(22)内的正负导线与第一电刷(5)和第二电刷(6)的转子相连接,柔顺倍捻锭子的张力器由张力管座(11)、张力管、连接套件(16)构成,在张力管的连接套件(16) —端设有储水器(14),储水器(14)上的出水管(13)连通在张力管中的张力弹子(12)上,张力管活动插入在张力管座(11)中,中空轴(26)贯穿张力管,并与进线管道(8)相通,分股式导纱器(17)活动插入在中空轴(26)端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器(14)上设有进水口(15)。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股式导纱器(17)的端口开有均匀分布的导纱槽,导纱槽为两个以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13)的内径≤500 μ 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线加热加湿的柔顺倍捻锭子,属于纺织加工领域。该发明的柔顺倍捻锭子由由包括锭带轮、转子结合件、进纱管道、定位套筒、张力器、加捻盘、出纱管道、锭盘、内磁钢、静止盘、储纱罐、中空轴、锭翼构成的倍捻锭子改进而成。本发明采用分股式导纱器活动插入在中空轴端头,对进入中空轴的纱线预先进行分股,实现纱线倍捻时重现捻线三角区,纱线经连通到储水器的张力弹子进行浸润后,在进纱管道内受到热湿柔顺处理,接着进入出纱管道再次收到热湿处理。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在线降低纤维刚度,大大提高毛羽嵌入到股线体内的能力,改善倍捻捻线品质,降低纱线倍捻所需最低捻回,进一步提高纱线倍捻效率。
文档编号D01H7/04GK102618979SQ2011100346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叶汶祥, 夏治刚, 崔卫钢, 徐卫林, 李文斌, 陈军 申请人:武汉纺织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