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59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熨斗领域,特别是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现有的电熨斗包括把手盖1、外壳2’、隔热板3’、底板4’以及后盖板7’,特点是外壳2’与隔热板3’之间设有三个连接安装位5,通过三颗螺丝(前端1颗、 后端2颗)固定,后盖板与外壳2’配合后也固定在隔热板3’上。由于受外壳结构的限制,其必需通过三颗螺丝紧固于隔热板3’上,而其中两颗螺丝需设置在尾部,所以与之配合的后盖板的外形必需是类三角形,这样,后盖板的底部两边就必定会形成凸出部,当使用熨斗向后熨烫衣物时,由于后盖板底部突出的两个角就挡住了使用者的视线,不能观察到底板4’尾端的情况,限制了底板4’尾部只能设置成平口状, 且向后熨衣容易产生皱褶,导致向后熨衣时使用不便。另外,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材料老化的原因可能导致使三颗螺丝同时出现松动,这样,隔热板3’和底板4’就会与外壳松脱分离,导致伤人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通过改进外壳与隔热板的连接结构,使得隔热板、后盖板不会挡住使用者的视线,从而能够观察到底板尾端的情况,便于向后熨衣,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电熨斗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包括外壳、隔热板、后盖板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前端设有第一螺孔,后端向上凸起形成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设于两侧的第一卡接位和设于中部的第二螺孔;-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外壳上盖与隔热板固定部的两侧第一卡接位卡接固定,且其与第一、第二螺孔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与隔热板固接;外壳底盖与隔热板固接并斜向上的向后延伸。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一卡接位为卡扣,外壳相应位置设有凹槽或通孔,两者配合卡接固定;或者所述固定部两侧的卡接位为凹槽或通孔,外壳相应位置设有卡扣,两者配合卡接固定。所述的隔热板两侧设有第二卡接位,外壳底盖两侧内壁与第二卡接位卡接固定。所述的隔热板固定部中部设有第三螺孔,外壳底盖的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与隔热板固接。所述的隔热板固定部、后盖板和外壳下盖的底边均呈圆弧状。所述的后盖板前侧设有可将外壳上盖夹紧固定于隔热板固定部第一卡接位的限位块。所述的底板尾端呈圆弧型。
本发明结构紧凑,由于外壳上盖通过前后两颗螺丝固定于隔热板上,这样使得外壳下盖的底边及与之配合的后盖板的底边突破了原来形状的限制,且外壳下盖向上倾斜设置,从而当使用熨斗向后熨烫衣物时,后盖板的底部不会阻挡使用者的视线,无论是向前或向后的熨衣操作都非常方便。


图1是现有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的隔热板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外壳上盖与隔热板固接后的结构示意6是本发明的外壳上盖与隔热板固接后的结构示意7是图4的A-A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外壳下盖与隔热板固接后的结构示意9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包括把手盖1、外壳、隔热板3、后盖板6及底板4等。如图3-7所示,外壳包括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7,两者对接共同构成电熨斗的外壳。隔热板3前端设有第一螺孔31,后端向上凸起形成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向上竖立的挡板36、设于挡板36两侧的向上竖立的第一卡接位32、设于挡板36后侧中部的向上竖立的第二螺孔33。外壳上盖2与隔热板3固定部的两侧第一卡接位32卡接固定,且外壳上盖 2在与隔热板3的第一、第二螺孔31、32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未在图中示出) 和第二安装孔21,通过螺丝与隔热板3固接。固定部两侧的第一卡接位32为卡扣,外壳上盖2相应位置设有向下的竖片22,竖片22上设有凹槽或通孔221,两者配合卡接固定;或者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一卡接位32为凹槽或通孔,外壳上盖2相应位置的竖片22上设有卡扣,只要两者能够配合卡接固定即可。由于外壳上盖2和隔热板3的前后两端以两个螺丝紧固同时两者还在后端两侧卡接固定,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保证了熨斗固定结构的可靠性, 防止电熨斗螺丝过热导致的外壳与本体脱离导致的伤人事故的发生。如图8所示,外壳底盖7与隔热板3固接并斜向上的向后延伸。隔热板3靠后端的两侧外缘设有第二卡接位34例如凹槽,外壳底盖7两侧内壁则设有凸起71,与第二卡接位;34卡接固定。同时,隔热板3固定部中部设有第三安装孔35,外壳底盖7的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与隔热板3固接。由于外壳底盖7倾斜向上,所以不会阻挡使用者观察底板尾端的视线。外壳上盖2和外壳下盖7对接后尾端形成一个开口,后盖板6覆盖于该开口上,并通过螺丝与隔热板3固定连接。在后盖板6前侧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块61,可将外壳上盖 2夹紧固定于第一卡接位32上。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上盖2向下的设有通孔221的竖片22 与固定部两侧的第一卡接位32卡接后,装上后盖板6,此时其限位块61抵住竖片22将竖片22压紧在第一卡接位32上,使两者不会松脱,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由于外壳上盖2与隔热板3之间仅有前、后两个螺丝位,这样使得电熨斗尾部可以突破原来形状的限制,外壳底盖7可以设置成倾斜向上,令整个电熨斗尾部向上翘(如图9),当使用熨斗向后熨烫衣物时,其不会阻挡使用者的视线,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 3固定部、后盖板6和外壳下盖7的底边均制成圆弧状,使电熨斗的外形更具流线型,更美观,同时,由于使用者即使在向后熨烫衣服时仍可直接观察到底板4的尾端,因此底板4尾端可以制成圆弧型,整个底板4形成水滴形状,避免熨斗向后熨衣时产生皱褶,从而使熨斗进行前后熨衣操作都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包括外壳、隔热板、后盖板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前端设有第一螺孔,后端向上凸起形成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设于两侧的第一卡接位和设于中部的第二螺孔;-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外壳上盖与隔热板固定部的两侧第一卡接位卡接固定,且其与第一、第二螺孔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与隔热板固接;外壳底盖与隔热板固接并斜向上的向后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一卡接位为卡扣,外壳相应位置设有凹槽或通孔,两者配合卡接固定;或者所述固定部两侧的卡接位为凹槽或通孔,外壳相应位置设有卡扣,两者配合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两侧设有第二卡接位,外壳底盖两侧内壁与第二卡接位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固定部中部设有第三螺孔,外壳底盖的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与隔热板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固定部、后盖板和外壳下盖的底边均呈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盖板前侧设有可将外壳上盖夹紧固定于隔热板固定部第一卡接位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板尾端呈圆弧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后熨烫方便的电熨斗,包括外壳、隔热板、后盖板及底板,其中的隔热板前端设有第一螺孔,后端向上凸起形成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设于两侧的第一卡接位和设于中部的第二螺孔;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外壳上盖与隔热板固定部的两侧第一卡接位卡接固定,且其与第一、第二螺孔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与隔热板固接;外壳底盖与隔热板固接并斜向上的向后延伸。本发明结构更为紧凑,这样使得外壳下盖的底边及与之配合的后盖板的底边突破了原来形状的限制,且外壳下盖向上倾斜设置,从而当使用熨斗向后熨烫衣物时,后盖板的底部不会阻挡使用者的视线,无论是向前或向后的熨衣操作都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D06F75/36GK102154809SQ20111009472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业明坤, 余胜保, 八木丰彦, 黄章宾 申请人:松下·万宝(广州)电熨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