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8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多个积累的统计数据分析影响编织评价条目(item)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操作织机(loom)时,要求针对将被编织的织物的所期规格而设定多个编织条件从而针对编织评价条目诸如编织质量和生产率获得良好的结果。适当的编织条件可能未必在首次设置尝试时进行选择,但是通常在基于技术操作员的过去经验而被认为适合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编织条件下执行的多次试验编织操作中通过重复的调节来获得这种编织条件。 然而,用于建立编织条件的这种方法依赖于操作员的技术并且是耗时的和麻烦的。为了简化编织条件的这种设置,例如日本未审定专利申请公布号5-5251公开了一种使用计算机来确定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和设备。该设备具有用于输入织物规格的数据的输入器件、用于存储编织条件的数据的数据存储器件、数据提取器、实验设计装置和条件确定装置。当该数据存储器件具有对应于输入的织物规格数据的数据时,数据提取器从数据存储器件提取这种对应的数据的编织条件,并且所提取的编织条件被确定为针对输入的织物规格数据的最佳编织条件。当在数据存储器件中没有发现对应的数据时,数据提取器从数据存储器件提取与输入的织物规格数据近似的数据的编织条件,并且然后实验设计装置确定用于试验编织操作的条件。试验编织操作是在所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且操作员对试验操作的结果进行评价。基于试验编织操作的结果,状态确定装置确定最佳编织条件。在公布号5-5251的公开中,针对相同织物规格的编织条件的数目未必是一个。 即,编织条件应该包括环境条件诸如空气温度和湿度,并且因此当织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操作时,针对具体织物规格的最佳编织条件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仅仅基于存在对应的织物规格而确定最佳编织条件未必是适当的方法。在公布号5-5251的公开中,当数据存储器件没有与输入的织物规格数据对应的数据时,与近似于输入的织物规格数据的织物规格相关联的编织条件被提取,并且然后实验设计装置确定用于试验编织操作的条件。在实验设计中,因为过多的因素数目导致复杂的计算,所以在计算中使用的因素数目受到限制,并且通常使用三个因素,每一个因素均具有三个水平。因此,难以使用在织机中存在很多并且可能与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相关联的编织条件作为实验设计的因素。为此,公布号5-5251公开了一种使用仅仅三个因素即织机旋转速度、空气压力和经纱张力作为编织条件的方法。然而,因为编织结果在多个其它编织条件中未必仅仅受到以上三个因素影响,所以难以通过如在公布号5-5251中公开的那样使用仅仅以上三个因素获得的编织条件下的试验操作而最佳地调节织机的设置,并且通过这种试验操作而获得的编织条件未必是最佳的。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用于分析影响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由此使得易于选择最佳编织条件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其中通过先前试验和生产操作而获得的操作数据被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件中,每一个操作数据均包括织物规格、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针对所期织物规格的数据输入到控制器中,提取包括对应于或者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任何操作数据,指定具体编织评价条目,和基于所提取的操作数据来分析各个编织条件对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设备,其中通过先前试验和生产操作而获得的操作数据被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件中,每一个操作数据均包括织物规格、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该设备的控制器包括用于输入针对所期织物规格的数据的数据输入器件、用于提取包括对应于或者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任何操作数据的提取器、以及用于基于所提取的操作数据来分析各个编织条件对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影响的数据分析器。根据与通过实例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结合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织机和它们的用于分析编织条件的相关联设备的示意图2是图1的用于分析编织条件的设备的配置框图; 图3是示出先前操作数据的表格的图表;
图4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分析编织条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具有对应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操作数据的表格的图表; 图6是示出具有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操作数据的表格的图表;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分析编织条件的设备的框图;并且图8是示出由图7的设备提供的数据的表格的图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图1到6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在编织工厂中提供多个织机(在图中仅仅三个被示出并且由1A、1B、1C指定),并且用于织机1A、1B、1C的中央控制器2被提供在工厂的控制室中。织机1A、1B、1C分别具有织机控制器3A、3B、3C和具有显示器(未示出)的数据输入器件4A、4B、4C。中央控制器2具有存储器件5、处理器6和输入-输出接口 7以及具有显示器8的数据输入器件9。中央控制器2通过通信线路10在其输入-输出接口 7处被连接到各个织机1A、1B、1C的织机控制器3A、3B、3C。通过各个织机1A、1B、1C的先前试验和生产操作而获得的操作数据全部通过通信线路10而从各个织机控制器3A、3B、3C传输到中央控制器2并且存储在存储器件5中。针对每一个织机的操作数据包括织物规格、该织物规格要求的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织物规格包括例如经纱/纬纱的种类、经纱/纬纱数目、编织结构和纬线密度 (weft density)。编织条件包括例如机器设置诸如引纬定时和压力、材料条件诸如在先前处理中的经纱/纬纱的质量信息、环境条件诸如空气温度和湿度、时间相关条件诸如当织机被操作时的时间或者日期、机器相关条件诸如所使用的织机的类型或者数目、以及操作员相关条件诸如操作员代码。编织评价条目包括例如经纱/纬纱断头(break)数目、织机运行时间或者织机停机时间、以及编织缺陷。在存储器件5中积累多个操作数据,每一个数据均包括一组织物规格、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参考示出在存储器件5中存储的并且从一到十编号的先前操作数据的表格的图3,每一个操作数据均包括织物规格A、B、编织条件X、Y、以及作为编织评价条目的实例的纱线断头率R。注意,图3的表格仅仅是简化的实例并且当然织物规格、编织条件、编织评价条目和它们的具体数据的实际数目比作为实例的图3的情形大得多。在图中,具体数据Al、Α2、Bi、Β2是针对织物规格的数值或者分类数据,具体数据XI、Χ2、Χ3、YU Υ2、Υ3 是针对编织条件的数值或者分类数据,并且具体数据Rl到RlO是针对纱线断头率R的数值数据。例如,编号为一的操作数据表示编织是针对织物规格A=A1、B=Bl在编织条件Χ=Χ1、 Y=Yl下进行的,并且获得针对纱线断头率R的具体数据R1。参考示出用于分析编织条件的设备的配置框图的图2,存储器件5在其中存储用作编织条件提取器11和多变量分析器12的程序。响应于所期织物规格到数据输入器件9 中的输入,编织条件提取器11被从存储器件5读出到处理器6中。编织条件提取器11从存储器件5中的先前操作数据中提取与所期织物规格相关联的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 并且在显示器8上指示这种所提取的数据。作为数据分析器的多变量分析器12由用于多重回归分析的程序提供,以用于分析由编织条件提取器11提取的编织条件和评价条目并且用于在显示器8上指示分析的结果。通过由多变量分析器12进行分析而获得的结果被用于选择适合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编织条件。选择的编织条件被从中央控制器2传输到各个织机控制器3A、3B、3C并且在织机1A、1B、1C的试验或者生产操作中使用。各个织机1A、1B、1C的操作数据被暂时地存储在织机控制器3A、3B、3C中并且然后在存储器件5中积累以向中央控制器2提供反馈。以下将参考图4到6描述用于分析编织条件的过程。参考图4的流程图,首先,针对所期织物规格的具体数据例如Al、B2被操作员输入到数据输入器件9中(步骤Si)。在步骤S2中,中央控制器2确定在存储器件5中的操作数据是否具有对应于针对织物规格输入的数据Al、B2的数据(在下文中被称作对应的数据)。当这种对应的数据存在时,编织条件提取器11从存储器件5提取对应的数据(步骤S3),并且然后在显示器8上指示如在图5 中所示的图表。图5的图表示出存在六个先前操作数据,所述先前操作数据具有针对织物规格A、B的相同的具体数据Al、Bl但是具有针对编织条件X、Y的不同的具体数据并且因此具有针对纱线断头率R的不同的数据诸如R2、R3、R4、R5、R6和R7。数据R2到R7具有关系R2<R3<R4<R5<R6<R7,其中R2是最好的。在步骤S4中,例如作为编织评价条目的实例的纱线断头率R由操作员指定并且输入到数据输入器件9中。然后中央控制器2中的多变量分析器12基于图5中所示的提取数据来执行多变量分析(步骤S5)。多变量分析器12执行多重回归分析,其因变量是纱线断头率R而其自变量是编织条件X、Y。从该分析产生的多重回归等式由R=K1X+K2Y+K3表达, 其中Kl、K2、K3是系数并且K1>K2。Kl与Kl和K2之和的比率大于80%,而K2与Kl和K2 之和的比率小于80%。在通过多变量分析而获得的多重回归等式中,针对各个编织条件X、Y的系数K1、 K2表示在先前操作数据中对纱线断头率R的平均贡献,并且具有大系数的编织条件被视为对纱线断头率R具有大影响的因素。因此,根据图5的操作数据的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能够确定编织条件X是与其它编织条件相比显著影响纱线断头率R的因素。编织条件X从编织条件进行选择并且选择的编织条件X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步骤S6)。关于在步骤S6中选择的编织条件X,能够确定在图5的操作数据当中与纱线断头率R的最好数据R2相关联的编织条件X的具体数据Xl是最佳数据。因此,数据Xl被选择作为针对影响作为具体编织评价条目的纱线断头率R的编织条件X的最佳数据,并且然后数据Xl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步骤S7)。当存在除了纱线断头率R之外的任何显著编织评价条目时,应该优选地针对这种编织评价条目重复步骤S4到S7。因为根据多重回归等式能够确定除了编织条件X之外的编织条件对纱线断头率R 具有较小影响,所以可以针对这种其它的编织条件选择任何数据并且这种选择的数据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步骤S8)。例如,例如具有织物规格A1、B2并且与编织条件X的最好数据 Xl相关联的、在图5中编号为二的操作数据的编织条件诸如Y的具体数据可以被选择并且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在显示器8上指示的编织条件诸如X、Y被确定为针对在步骤Sl中输入的具体织物规格数据Al、B2的最佳编织条件。如此确定的编织条件被输入到各个织机1A、1B、1C的织机控制器3A、3B、3C中(步骤S9)。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l中输入的织物规格的具体数据是例如A2、B1时并且当在先前操作数据中没有发现这种数据时(步骤S2),编织条件提取器11从存储器件5提取近似于数据A2、B1的操作数据,具体地是具有织物规格A、B的数据A2或者Bl的操作数据(在下文中被称作近似数据)(步骤S10),并且然后如在图6中所示的图表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图 6的图表示出存在编号为一、八、九和十的并且具有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四个先前操作数据。作为编织评价条目之一的纱线断头率R具有数据R1、R8、R9和R10,并且这种数据具有关系R1<R8<R9<R10,其中Rl是最好的。如在其中对应的数据存在的情形中那样,在步骤SlO中提取的图6的近似数据在步骤S4到S6中被处理,并且影响所指定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被选择并且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接着,在步骤S7和S8中进行针对影响和较小影响所指定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的数据的选择,并且选择的数据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然后在步骤S9中,所确定的编织条件被输入到各个织机1A、1B、1C的织机控制器3A、3B、3C中。通过针对具有数据A1、B2的织物规格执行以上步骤Sl到S10,能够容易地从多个先前操作数据中选择影响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并且还有针对这种编织条件的最佳数据。此外,还能够发现其它编织条件对编织评价条目具有较小影响或者没有影响,这增加了针对这种编织条件的数据选择的灵活性。此外,基于关于影响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的信息,易于在织机的试验或者生产操作中针对编织评价条目获得良好的结果。
以下将参考图7和8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仅仅在于在图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和S5的过程。在图中,相同的引用数字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共同元件或者构件,并且将省略第二实施例的这种元件或者构件的描述。参考图4,当在步骤Sl中将针对织物规格的具体数据A1、B2输入到数据输入器件 9中时,在步骤S2中确定在存储器件5中的操作数据是否具有对应于输入数据A1、B2的数据。当这种对应的数据存在时,在步骤S3中编织条件提取器11从存储器件5提取对应的数据,并且如在图5中所示的图表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如在图7中所示,中央控制器2具有用作用于分析由编织条件提取器11提取的数据的数据分析器的、形式为程序的分层器(stratifier) 13。基于作为编织评价条目的纱线断头率R的数据是否是可接受的,图5的操作数据被分层器13分层为两组。被分层器13 分层的编织条件的数据被以图表的形式指示在显示器8上,如在图8中所示。在图中,可接受组和不可接受组每一个均具有它的对应的数据编号、编织条件X、Y的数据和平均纱线断头率R的数据。基于图8的图表,中央控制器2或者操作员能够发现在各个组中的编织条件X、Y 的数据。例如,关于编织条件X的数据,数据Xl仅仅在可接受组中存在,数据X2在可接受组和不可接受组二者中存在,并且数据X3仅仅在不可接受组中存在,这意味着编织条件X 对纱线断头率R具有影响。具体地,能够发现仅仅在可接受组中存在的数据Xl有利地影响纱线断头率R,数据X2对纱线断头率R具有较小影响或者没有影响,并且数据X3不利地影响纱线断头率R。因此,数据Xl能够被选择作为针对编织条件X的优选数据。类似地,关于编织条件Y,数据Y3仅仅在可接受组中存在,并且数据Yl和Y2在可接受组和不可接受组二者中存在。这意味着数据Y3有利地影响纱线断头率R,并且因此,数据TO能够被选择用于编织条件Y。仅仅在一个组中存在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加下划线(见图8),从而能够发现在任一组中不具有加下划线的数据的编织条件对纱线断头率R具有较小影响或者没有影响。 在此情形中,能够在考虑除了纱线断头率R的其它编织评价条目时选择任何适当的数据。虽然图5的图表示出在编织条件X=Xl和Y=Yl下获得了纱线断头率R的最好数据 R2,但是通过分层器13的分析提供了在先前操作数据中没有发现的编织条件X、Y的数据 X1、Y3的组合。因此,能够确定编织条件Χ、Υ的数据Χ133是近似最佳数据,并且在图4的步骤S6中这种编织条件X=Xl和Υ=Υ3被选择作为影响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并且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平均纱线断头率R代表在可接受组中的数据R2、R3和R4的平均值和在不可接受组中的数据R5、R6和R7的平均值。存在如下情形在可接受组和不可接受组之间的平均纱线断头率R的差异是明显的或者不明显的。在前一情形中,这种明显差异的存在意味着被视为近似最佳的编织条件X、Y的数据XI、Y3对纱线断头率R具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在后一情形中,能够确定编织条件X、Y的数据XI、Y3对纱线断头率R具有较小影响。基于存在可接受组和不可接受组之间的平均纱线断头率R的差异,解释了本实施例。如果在两组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差异,则仅仅在任一个组中存在的编织条件的数据不能必定被视为最佳,但是可以使用这种数据作为用于选择最佳编织条件的指导。虽然在图8的情形中编织条件X、Y中的每一个均具有被认为影响纱线断头率R的仅仅一个数据,但是这种数据的数目未必是一个。当这种数据的数目是多个时,可能难以确定哪一个数据是最适当的,但是所有这种数据均可以被视为显著的,这便于组合在试验操作中使用的编织条件。在以上的过程步骤之后,如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形中那样,在图4的步骤S8中,其它编织条件被选择并且这种条件被指示在显示器8上。在步骤S9中,所有的选择编织条件均被输入到织机控制器3A、3B、3C中,并且完成一系列的过程。近似于织物规格的数据A1、B2 并且在步骤SlO中提取的任何数据均由分层器13分析,正如在步骤S3中提取的对应的数据一样,并且针对影响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X、Y的数据被提取。可以以如下面例示的各种方式修改以上实施例。(1)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由编织条件提取器11提取的数据并且还有通过由多变量分析器12 (或者分层器13)进行分析而获得的数据可以不仅被指示在中央控制器2的显示器8上,而且还与在显示器8上的指示同时地被指示在各个织机1A、IB、IC的数据输入器件4A、4B、4C的任何显示器上;
(2)向中央控制器2传输织机1A、IB、IC的操作数据以存储所述数据可以不仅通过通信线路10而且还通过任何便携式存储器件来进行;
(3)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单一织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其中通过先前试验和生产操作而获得的操作数据被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件中,每一个操作数据均包括织物规格、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针对所期织物规格的数据输入到所述控制器中;提取包括对应于或者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任何操作数据;指定具体编织评价条目;和基于所提取的操作数据,分析各个编织条件对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线路而被连接到多个织机以在所述存储器件中存储各个织机的操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使用多变量分析来执行所述分析步骤,所述多变量分析的因变量是所述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并且所述多变量分析的自变量是所述编织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的方法,其中使用分层分析来执行所述分析步骤,在所述分层分析中基于所述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把所提取的操作数据分层到多个组中,从而影响所述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被提取。
5.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选择针对影响所述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编织条件的数据的步骤,所述数据与所述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最好数据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分析的结果来选择针对各个编织条件的数据的步骤。
7.一种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设备,其中通过先前试验和生产操作而获得的操作数据被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件中,每一个操作数据均包括织物规格、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所述设备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输入器件,用于输入针对所期织物规格的数据;提取器,用于提取包括对应于或者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任何操作数据;和数据分析器,用于基于所提取的操作数据来分析各个编织条件对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影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和设备。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织机中的编织条件的方法,其中通过先前试验和生产操作而获得的操作数据被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件中,每一个操作数据均包括织物规格、编织条件和编织评价条目的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针对所期织物规格的数据输入到控制器中,提取包括对应于或者近似于所期织物规格的织物规格的数据的任何操作数据,指定具体编织评价条目,和基于所提取的操作数据来分析各个编织条件对指定的编织评价条目的影响。
文档编号D03D51/00GK102286836SQ20111016234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户田浩文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