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防霉宋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1648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腐防霉宋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桑蚕丝绸缎及其制造方法,这种真丝绸缎适用于各种艺术品及装饰用途。
背景技术
宋锦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始于宋代而得名。宋锦以桑蚕丝为原料,主要用于非服用类装饰制品,如书画装裱和装潢材料。宋锦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宋锦有较高艺术价值,但由于真丝本身在潮湿环境和适宜气温下极易发霉,严重发霉不仅影响其外观,而且加速纤维腐朽。宋锦制品,尤其是宋锦艺术品不能用常规洗涤方法进行清洁,因而不经处理的宋锦制品难以在一般家庭环境下长期保存,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而宋锦织物用常规方法进行防腐防霉处理,会严重影响其原有品质,如优雅光泽、柔软手感和透气性等,降低其艺术价值。真丝织物抗菌处理除涂层 处理外,有采用季铵化聚合物接枝整理方法(例如CN101230539. B)。由于宋锦是一种色织真丝织物,上述方法会影响宋锦原有色泽和强度,因而它不适用于真丝宋锦织物处理。也有采用含氯胺结构的水溶性共聚物及浸轧-烘干方法处理织物(CN101117768A),这种方法虽然对真丝织物的色泽及强度影响较小,但需要用含较高浓度(25% -30% )共聚物的水溶液进行浸轧处理,它会明显影响宋锦织物的柔软度和透气性。而且宋锦织物组织较疏松,表面纱线浮长较大,在浸轧或水洗过程中极易损伤织物。因此,用现有技术难以制成既保留宋锦原有高贵品质,又有较好防腐防霉功能,便于长期保存的全桑蚕丝宋锦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腐防霉100%桑蚕丝宋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其原有柔软性、光泽和透气性基本不受影响。本发明采用特殊处理方法使含一定量微生物抑制剂的表面处理剂在桑蚕丝锦织物的表面实现有限度地渗透,以及与其纤维有效的啮合。也就是说在表面处理时,既要考虑处理剂在桑蚕丝锦织物表面渗透的有限性和啮合的有效性,在表面处理剂不完全浸透织物的情况下,最终在织物表层的纤维表面形成良好的成膜保护,同时还不会在处理过程中引起桑蚕丝锦织物疏松的表面丝纤维局部滑移错位,而破坏织物表面的结构及原有的特性。本发明利用一种含成膜树脂的表面处理剂作为中间介质体在织物表面进行处理,通过该中间介质既使桑蚕丝锦织物与空气互相关联,同时又使之隔开,阻碍真菌菌丝深入到桑蚕丝纤维的基质内部,切断生长的营养源,达到抑制真菌微生物快速繁殖的作用,使织物表层的桑蚕丝纤维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隔氧的小环境,在起到抵御外界微生物对内部侵入的同时,还起到了保持内部材料环境不受外部条件如湿度、氧气、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本发明采用的成膜树脂为含固量30% -40%的聚丙烯酸成膜剂乳液,用纯净水配制成含5% -10%上述成膜剂乳液及2% -5%抗菌剂的表面处理液,用特殊方法对宋锦织物进行受控湿渗透处理。先用上述表面处理液用喷雾器均匀喷到一对挤压辊表面,该挤压辊表面由具有较好吸湿性或毛细管芯吸作用的细毛毡或纤维素针刺毡构成,它可吸持一定量的表面处理液。织物以平幅状态通过一对挤压辊之间,在O 3kg挤压力作用下使挤压辊表面毡层吸持的表面处理液部分转移到宋锦织物正反面。通过控制织物经过挤压辊的运行速度,表面处理液的喷雾量及间歇时间,一对挤压辊的挤压作用力,使表面处理液在宋锦织物正反面的总计渗透度达到1/4 3/4 (以织物整体厚度计),而织物吸液量为10% 60%(织物吸液量与织物干重比率)。用上述方法处理的宋锦织物经自然干燥或烘干后,即可获得较好的防腐防霉功能。而且由于含成膜剂的表面处理液并不完全浸透织物,主要在织物正反面表层形成防护膜,因而对织物的柔软度、吸湿性和透气性无明显影响。


说明书附图中图I为未经处理的桑蚕丝宋锦织物试样在霉变试验中真菌生长状况系列图片;图2为经本发明实施例1,2处理后的桑蚕丝宋锦织物试样在霉变试验中真菌生长状况系列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实施例I :含固量为30%的聚丙烯酸成膜树脂乳液用水稀释成浓度为10%的表面处理液,再在其中加入3% FM2598抗菌剂(以表面处理液重量计),抗菌剂由江苏省丝绸科学研究所提供。按上述方式配制成的表面处理液通过上下喷雾器均匀喷到挤压辊表面,使挤压辊表面毛毡层吸持一定量表面处理液。100%桑蚕丝宋锦织物以10m/min运行速度通过挤压膜,施加挤压力2kg,表面处理液在织物正反面的总计渗透度约为3/4,织物经烘干后进行防霉试验。实施例2 含固量为40%的聚丙烯酸成膜树脂乳液用水稀释成浓度为10%的表面处理液,再在其中加入5% FM2598抗菌剂(以表面处理液重量计),抗菌剂由江苏省丝绸科学研究所提供。按上述方式配制成的表面处理液通过上下喷雾器均匀喷到挤压辊表面,使挤压辊表面毛毡层吸持一定量表面处理液。100%桑蚕丝宋锦织物以20m/min运行速度通过挤压膜,施加挤压力3kg,表面处理液在织物正反面的总计渗透度约为1/2,织物经烘干后进行防霉试验。抗真菌霉变试验方法如下试样准备将未经处理的桑蚕宋锦织物和经实施例1,2处理的桑蚕丝宋锦织物分别剪取直经为3. 8±0. 5cm的圆形试样,分成二组备用。菌悬液制作从成熟的青霉子实培养菌上刮削下碎屑,加入到50 ± Iml的无菌水和放有玻璃珠子的三角烧瓶中用力摇晃,使孢子悬浮于水中制成孢子悬液。接种将I. 0 + 0. Iml的孢子悬液均匀地分散于琼脂表面。浸润圆形试样用溶有0.05%非离子润湿剂的水预润湿,然后置于琼脂表面,再用消过毒的移液管在每只圆形试样上均匀涂布0. 2±0. Olml的菌种悬液。培养与记录将圆形试样置于培养皿中,并在28±1°C条件下孵化。经6天、9天、12天……直至15天的培养,观察和记录圆形试样表面真菌侵蚀情况(参见说明书附图)。试验结果表明,经实施例1,2处理的桑蚕丝宋锦织物在其正反面表层纤维的表面形成了抗菌保护膜后,真菌无法对其进行侵蚀。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所示,实验经殖菌培养15天后,织物试样表面仍然清晰干净,真菌无法在其表面生存。此外,由于保护膜本身的抗菌作用,真菌不仅在其表面无法生存,而且还只能远离该材料。实验中当殖菌培养近12天时,在培养皿内边缘区域发现有局部性的菌孢生长并逐步形成菌落,即图2中培养皿边缘的黑色区域所示,但可以看到这时桑蚕丝锦织物表面的状况仍然是清晰干净。而未经表面处理的桑蚕丝宋锦织物情况就大不相同。如说明书附图中图I所示,当殖菌培养6天后,织物试样表面就逐步产生了真菌孢子,但孢子的分布大小还较为零碎;培养9天后,孢子就明显地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菌落,当培养到第15天时,真菌孢子所形成的菌落已几乎完全复盖住了织物试样的表面。按照《纺织品的抗真菌能力评估纺织品抵抗霉变和腐烂能力》AATCC-30标准,这时已属于达到了“宏观增长”的状况,也就是“肉眼范围内观察已十分明显”的程度。与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桑蚕丝锦织物相比,可以认为处理后的桑蚕丝锦织物属于“无增长”,其防霉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十分明显。·下表为100%桑蚕丝宋锦织物在实施例1,2处理前后的强伸率、柔软性与透气性指标的试验结果
日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悬垂系数透气率IAm X 0 (NZmm)(%)(%)(mni/s)------ --——
处理刖 13. 64 16. 08 24. 5 2542
处理后 13. 54 17. 88 24. 8 2406从表中看到,经处理后的桑蚕丝宋锦织物的断裂强度有微量变化,影响不大。而宋锦织物的断裂伸长率得到了一定量的提高,即从处理前的16. 08%提高到处理后的17. 88%。它说明表面处理剂并没有完全渗透织物,固定住织物中丝线的交织点,从而阻止丝线在织物中的自由滑移。恰恰相反,这种有限的渗透与有效的啮合仅发生在织物表层,所以在外力作用下纤维间仍能产生了一定量的位移,而且表面处理液的局部渗透起一定润滑作用,从而导致伸长率的提高。织物的悬垂性是指材料因自重而自由下垂的性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织物的柔软程度,从悬垂试验的数据来看,经处理后的桑蚕丝宋锦织物的悬垂系数实测值为24. 8%,与处理前的测试数据比较,无明显改变。可以认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用成膜树脂乳液对桑蚕丝宋锦织物的表面处理没有破坏整个材料的疏松结构,整个织物材料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能。由于常规表面处理会使材料变硬,透气性大幅下降,而经实施例1,2处理后的宋锦织物的透气率测试结果,与未处理宋锦织物相比,仅稍有下降,它表明经实施例1,2处理的宋锦织物中纤维之间的孔隙仍然通畅。
权利要求
1.ー种防腐防霉宋锦织物,它由100%桑蚕丝制成,其特征是制造方法采用聚丙烯酸成膜剂乳液和抗菌剂配制成喷雾用表面处理液,通过下述方法使其受控湿滲透到宋锦织物正反面a.喷雾液均匀喷到ー对挤压辊表面,使挤压辊表层吸持一定量喷雾液;b.宋锦织物以平幅状态和受控恒速通过挤压辊,而且挤压辊对织物施加一定压力,使表面处理液滲透到宋锦织物正反面,最終使表面处理液在织物正反面的总计渗透度达到织物厚度的1/4 3/4,吸液量为10% 6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腐防霉宋锦织物,其特征是采用聚丙烯酸成膜剂乳液的含固量为30% 40%,用纯净水配制成含5% 10%重量比成膜剂乳液及20Z0 5%重量比抗菌剂的喷雾用表面处理液。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腐防霉宋锦织物,其特征是宋锦织物通过挤压辊的速度为10 30m/min,挤压棍施加压カ为O 3kg。
全文摘要
一种防腐防霉宋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采用聚丙烯酸成膜剂乳液及抗菌剂配制成喷雾用表面处理液,先把该表面处理液喷到一对挤压辊表面,使其吸持一定量表面处理液,然后使需处理的宋锦织物以平幅状态恒速通过挤压辊,在一定挤压力作用下使挤压辊上表面处理液部分转移到宋锦织物正反面,最终使表面处理液在宋铞织物上总计渗透度达到织物厚度的1/4-3/4。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宋锦织物干燥后有明显防腐防霉效果,并且保持宋锦织物原有柔软度和透气性。
文档编号D06M101/10GK102828411SQ20111016209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李世超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