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横机的成圈三角或移圈三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1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横机的成圈三角或移圈三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横机的成圈三角或移圈三角,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其中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可相对于三角平面调节。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 38 36 806 Al已知一种三角,其具有横向于三角平面可调节的三角部分。已知的三角系统具有控制舌(Steuerzunge),控制舌可通过针踵在三角平面上摆动。此外,在三角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组三角部分,这些三角部分可垂直于三角平面调设成处于动作中和脱离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圈或移圈三角,其结构简单,在织针移动方向上的构造尺寸小,且借此能实现较小的系统间距。它还能广泛地应用。采用一种用于横机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的成圈或移圈三角即可实现该目的,其中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可平行于和横向于特别是垂直于三角平面调节。由此得到一种方案,使得能根据方向和功能来调设三角部分。三角部分特别是可以根据方向,由织针或沉降片的传动脚来调设。如果三角部分可克服弹簧力横向于三角平面调节,则该三角部分可以通过控制或调设克服弹簧力移位,从而它可以例如不再与织针或沉降片的传动脚相作用。基于弹簧力, 它可以自动地到达其初始位置,进而在所达到的位置,它与织针或沉降片的传动脚配合作用,且可以引起移动到织针或沉降片中。基于弹簧力,无需设置附加的控制机构和控制功能,以便使得三角部分移动到其初始位置。替代地,三角部分可以采用强制控制方式处于不同的位置。三角部分可以根据方向和功能被强制控制(由针踵摆动或者被压开进入到三角底板中),和/或三角部分可以根据方向和功能电动地控制(摆动或者被压开进入到三角底板中)。对于某些挺针高度来说,希望对织针进行控制,而对于其它挺出高度来说则不希望如此。根据本发明,这种要求可以在三角中的最窄的安装空间上简单地实现。根据要求, 可以利用本发明的三角部分来确定,哪个功能通过针踵来强制控制(优点无需单独的传动机构),哪个功能电动地控制。特别有利的是,三角部分可至少部分地移位到三角底板中。由此在三角部分无需用于控制织针或针踵或沉降片或沉降片底脚时可以节省空间地布置该三角部分。三角部分特别地可以至少部分地退回到三角底板中。用于控制三角部分的控制部分也可以节省空间地布置在三角上,特别是布置在三角底板背面上。可以规定,三角部分可通过织针的、沉降片的传动脚等来调设。因而可以根据三角的移动方向将三角部分调设到正确的位置,更确切地说,通过织针的、沉降片的传动脚本身等来进行调设。为了使得三角部分移位到正确的位置,无需附加的调设机构。此外由此确保三角能以相同的功能从两侧通过(durchfahren )。此外有利的是,三角部分可根据三角的移动方向相对于针床来调设。这种可调设性的实现方式特别是可以为,利用织针或沉降片的传动脚来调设三角部分。另外有利的是,三角部分可根据功能来调设。视三角要用作成圈三角还是移圈三角而定,可以相应地调设三角部分。此外可以规定,可以既根据方向又根据功能来调设三角部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部分,利用所述控制部分可调设三角部分。特别是可以通过控制部分强制地控制三角部分。如果有一个控制部分,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调设三角部分。可以分别设置用于根据方向的调设的控制部分和用于根据功能的调设的控制部分。根据一种改进,作为控制部分,可以设置控制滑块、齿条、凸轮盘等。特别是由此可以对三角部分进行机械控制。特别有利的是,三角部分具有伸入到三角中的与控制部分配合作用的区段。对三角部分的控制因而可以在三角底板背面进行。由此可以实现较小的系统间距。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三角部分可电动地调设。根据方向和/或功能对三角部分的调设因而可以电动地进行。三角部分在平行于三角平面的平面上,亦即围绕垂直于三角平面的摆动轴可摆动,由此得到其它优点。例如可以规定,三角部分通过织针或针踵或沉降片或沉降片底脚可在平行于三角平面的平面上摆动。此外可以规定,三角部分还通过织针或针踵或沉降片或沉降片底脚垂直于三角平面可移位。但也可以替代地规定,三角部分尽管可在平行于三角平面的平面上通过针踵或沉降片底脚摆动,但三角部分克服弹簧力垂直于三角平面的移动由控制部分或者电动地来调设和引起。当然也可以考虑的是,三角部分在平行于三角平面的平面上的摆动受到强制控制,特别是通过控制部分或者电动地进行控制。此外,具有针床和相对于针床可移动的本发明的三角的横机落入到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可由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得到以及由权利要求书得到,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重要细节。所示的特征未必尺寸精准,而是用于使得本发明的特点更为明了。各种不同的特征可以分别单独地或任意组合地在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中实现。


在示意性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对这些实施例予以详述。附图示出
图Ia为具有三角部分的三角的俯视图,该三角部分处于初始位置; 图Ib为根据图Ia的线rt-Ib的剖视图加为图Ia的三角的俯视图,其中三角部分已垂直于三角平面移调; 图2b为根据图2a的线IIb-IIb的剖视图;图3a为三角的俯视图,其具有通过控制部分可调设的三角部分; 图3b为根据图3a的线IIIb-IIIb的剖视图4a为根据图3a的三角的俯视图,其具有通过控制部分垂直于三角平面移位的三角部分;
图4b为根据图4a的线IVb-IVb的剖视图; 图fe为三角的俯视图,其具有通过控制部分可移位的三角部分; 图恥为根据图fe的线Vb-Vb的剖视图6a为根据图fe的三角的俯视图,其具有通过控制部分移位的三角部分; 图6b为根据线Mb-Vrt的剖视图7a为具有三角部分的三角的俯视图,该三角部分通过两个控制部分可调设; 图7b为根据图7a的线VIIb-VIIb的剖视图; 图8a为根据图7a的三角的俯视图,其具有调设的三角部分; 图8b为根据图8a的线VIIIb-VIII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示出三角10,其处于“成圈”的三角位置。在该位置,三角10因而用作成圈三角。用附图标记11来表示针织用针(Stricknadel)或沉降片的传动脚,已示出该传动脚在三角通道(Schlossdurchlauf)中处于各种不同的位置。在图Ia中,织针或沉降片在下针道(Spur)上挺进(Einlauf)。大致在三角10的中间,设置有三角部分12,该三角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被构造成指针。在三角10沿着针床移动时,三角部分12通过传动脚11根据方向被调设。在所示位置,三角部分12引起织针退回(Nadelrilckzug)。这可由传动脚11向下滑动而看出。由图Ib可见,三角部分12具有伸入到三角10中的区段13。该区段13为柱形结构,且形成三角部分12的旋转轴。因而通过区段13可使得三角部分12做回转运动。在区段13上设置有弹簧14,该弹簧一端支撑在板15上,另一端支撑在三角部分12的转动运动的端头部分16上。在区段13的端部上设置有保持部件17,使得三角部分12不可脱落地保持在三角10上。在图加中示出三角10,其处于“移圈”的三角位置。三角10因而用作移圈三角。 在这里,织针或沉降片在上针道上挺进。三角部分12由传动脚11根据功能来调设。这意味着,三角部分克服弹簧14的弹力被压入到三角10中,进而脱离工作。特别是通过三角部分12不会引起织针或沉降片退回。由图2b可见,三角部分12的端头部分16垂直于由三角底板18的顶面限定的三角平面移调。在这种情况下,弹簧14压缩。区段13也垂直于三角平面移调。为了便于端头部分16通过传动脚11垂直于三角平面移调,端头部分16具有用于传动脚11的上升斜坡(Auflaufschrage) 19。在图3a中示出三角10. 1,其具有控制部分12. 1。所示为“成圈”的三角位置。织针或沉降片在下针道上挺进。三角部分12. 1由传动脚11根据方向来调设。在所示位置, 三角部分12. 1处于伸出的位置。针踵或沉降片底脚11沿着三角部分12. 1滑动。由此引起织针或沉降片退回。
由图北可见,区段13. 1的设计情况与图Ib或图2b中的区段13略有不同。区段 13. 1具有凹缺20,且被构造成控制滑块的控制部分(Steuerteil) 21穿过或包绕。控制部分12. 1的端头部分16. 1也通过弹簧14支撑在底板(Platte) 15上。在图如中示出三角10. 1,其处于“移圈”的三角位置。织针或沉降片在上针道上挺进。但与图加不同的是,三角部分12. 1并不通过传动脚11的作用垂直于三角平面克服弹簧14的力移位,而是通过楔形设计的控制滑块(控制部分21)移位。亦即由图4b可见, 该控制滑块具有斜坡22,该斜坡形成控制曲道(Steuerkurve),且在控制部分21沿箭头方向23移入到区段13. 1中时在附图中向左挤压,也就是挤入到三角10. 1中。三角部分12. 1 因而部分地沉降在三角10. 1中,且已克服弹簧14的复位力移位。如果控制部分21逆着箭头方向23移位,则三角部分12. 1通过弹簧14的复位力又到达其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 三角部分并不移位到三角10. 1中。三角部分12. 1因而一方面可根据方向来调设(通过传动脚11),又可根据功能来调设一用于成圈或移圈。根据功能的调设通过控制部分21来进行。控制部分21通过未详细规定的力(例如电动地)朝向或逆着箭头方向23移动。在图fe中示出三角10. 2,其具有三角部分12. 2。三角部分12. 2具有上升斜坡 19。控制部分12. 2的端头部分16相对于中间纵平面呈对称设计,从而三角10. 2如同三角 10和10. 1 一样能以相同的功能从两侧通过。在图fe中示出“成圈”的三角位置。织针或沉降片在下针道上挺进。三角部分12. 2在此并非通过传动脚11,而是通过控制部分21. 1 (图5b)根据方向来调设。三角部分12. 2在“成圈”的位置引起织针或沉降片退回。由图恥可见,在三角部分12. 2的区段13. 2上设置有控制栓25。该控制栓与被构造成控制滑块的控制部分21. 1的控制曲道沈配合作用。与前述附图所示的部分相应的部分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6a中示出“移圈”的三角位置。三角部分12. 2已克服弹簧14的复位力横向于三角平面移位,从而针踵11现在不能被三角部分12. 2夹住。织针在上针道上挺进。端头部分16的回转位置不变,因为三角部分12. 2通过控制部分21. 1根据方向来调设,且在图6a中所示的方向与在图fe中相同。但三角部分12. 2由针踵11根据功能来调设。三角部分12. 2因此受压迫而脱离工作。三角部分12. 2并不引起织针退回。在图7a中示出带有三角部分12. 3的三角10. 3。所示为“成圈”的三角位置,其中织针在下针道上挺进。如由图7b可见,设置有两个控制部分21. 1和21. 2。通过控制部分 21. 1根据方向来调设三角部分12.3。通过控制部分21. 2,使得三角部分12. 3在沉降位置保持接合。在所示位置,控制部分12. 2特别是其端头部分16. 1引起织针退回。在区段13. 3上现在设置有两个控制栓25和25. 1,其中控制栓25. 1与控制部分 21. 2的控制曲道沈.1配合作用。三角部分12. 3不可克服复位力横向于特别是垂直于三角平面调节,而是强制地导向。在图8a中示出三角10. 3,其处于“移圈”的三角位置。织针在上针道上挺进。三角部分12. 3由控制部分21. 1根据方向来调设,由于所示方向与图7a相同,故这里觉察不到位置改变。三角部分12. 3的回转位置得以保持。控制部分21. 2已沿箭头方向30移位, 从而基于强制控制已使得三角部分12. 3垂直于三角平面移调。端头部分16. 1因而退回到三角10. 3中。三角部分12. 3脱离工作,针踵11移动经过该三角部分。三角部分12. 3并不引起织针退回。
控制部分21、21. 1、21. 2全部都可以电动地促动,从而可以对三角部分12,12. 1、 12.2、12.3进行电动控制。所示的三角可以调设为成圈三角或移圈三角。这些三角具有取决于方向和/或功能的三角部分。三角部分的方向和/或功能依赖性可以强制地调设。此外,三角部分的方向和/或功能依赖性可以电动地调设。这些三角部分允许针踵挺进到不同的挺出高度,而无需三角部分沿织针移动方向移动。前述三角是对称的,且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以相同的功能通过。可以利用不同高度部件对三角部分进行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横机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12、12. 1、12.2、12.3)的成圈或移圈三角(10、10. 1,10. 2,10. 3),其中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12、12. 1,12. 2,12. 3) 可横向于特别是垂直于三角平面调节,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 1、12.2、12.3)可平行于和横向于特别是垂直于三角平面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 2、12. 3)克服弹簧力或者强制控制地横向于三角平面可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12.3)可至少部分地移位到三角底板(18)中。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 12. 3)可在平行于三角平面的平面上摆动。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 12. 3)通过织针的、沉降片的传动脚(11)等可调设。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 12. 3)可根据三角(10、10. 1,10. 2、10. 3)的移动方向相对于针床来调设。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12.3)可根据功能来调设。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部分(21、 21. 1,21. 2),利用所述控制部分可调设三角部分(12、12. 1,12. 2、12. 3)。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 12.3)具有伸入到三角(10、10. 1,10. 2,10. 3)中的与控制部分配合作用的区段(13、13. 1、13.2,13. 3)。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其特征在于,三角部分(12、12.1、12.2、 12. 3)可电动地调设。
11.一种横机,具有针床和相对于针床可移动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三角 (10,10. 1,10. 2,10. 3)。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横机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12、12.1、12.2、12.3)的成圈或移圈三角(10、10.1、10.2、10.3),其中至少一个可调设的三角部分(12、12.1、12.2、12.3)可平行于和垂直于三角平面调节。
文档编号D04B15/36GK102296418SQ20111017125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迪博尔德 A. 申请人:H. 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