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7761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烙烫艺术通常运用的载体是木质板块,后来也采用宣纸等载体进行烙烫。由于木质板块属于脆性材料,为了防止作品断裂,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木质板块,通常在5毫米以上。而木质板块烙烫对木材的材质要求比较高,会造成大量优质木材的消耗,造成对原始森林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宣纸加工也需要木材,而且宣纸等载体烙烫容易焦糊,温度、节奏难以把握,技术要求高,表现色泽呆板。上述烙烫载体由于会不同程度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技术难度大、表现力欠缺,展示、收藏、保存受到限制等弊端,不利于烙烫艺术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和表现力不足,提供更能体现自然气息,更容易掌握烙烫技巧,更容易展现艺术效果和生命力,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具有柔软性好、重量轻、色泽亮丽,以及防霉、防潮、抗菌等功能的天然竹子提取加工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一种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或者将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
-^4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纺织成面料;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以及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絹、布等柔性基体材料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本发明第二种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 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或者将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
-^4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以及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絹、布等柔性基体材料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本发明第三种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面料加工将竹纤维制成无纺面料,然后进行增白等处理;或者将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混合,制成竹纤维混合无纺面料,然后进行增白等处理;③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絹、布等柔性基体材料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
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④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处理的竹纤维无纺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略显粗糙而不失平整、而且色泽亮丽、柔韧适易、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⑤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所述竹纤维混合纱线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 95%,最佳为75%。所述真丝纱线在面料中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 35%,最佳为20%。所述竹纤维混合无纺面料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 95%,最佳为 75%。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I)竹纤维是天然竹子提取物,竹纤维面料或者竹纤维混合面料色泽或乳白或晶莹亮丽,烙烫炭化痕迹层次分明、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烙烫作品更具韵味和艺术感染力;(2)竹纤维是天然纤维,其面料挺刮平整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散热性。以竹纤维面料作为烙烫载体,其燃点低于木板高于宣纸和其它纤维面料,烙烫时兼收了木板、宣纸和其它纤维面料之优点,克服了木板、宣纸和其它纺织面料某些方面等烙烫之不足,烙烫时既容易着色且着色平稳柔和,深浅层次分明,较之其它载体烙烫显得更自然流畅,技巧很容易掌握,表现力强,能充分体现创作者的艺术表达意图;(3)竹纤维具有除湿、防潮、抑菌和抗紫外线等功能,其面料烙烫的书画作品防霉、防蛀、防腐性能有大大提高,而且耐光照,烙烫的图案和文字不易褪色。这些优异性能使竹纤维面料烙烫的书画作品克服了易蛀、易霉、易褪色等弊端,非常便于在各种场合展示和永久性收藏,大大提高了传统烙烫艺术生命力和普及率;(4)竹子再生能力非常强,50天成竹2年可采伐使用,科学培育、合理砍伐,能够促进竹林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利用竹子能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国际社会公认为竹子是环保新材料并积极推广使用。利用木板和其它材料作为传统烙烫艺术创作载体,会给环境带来压力,不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是传统艺术与生态文明以及竹文化的完美结合,有利于传统烙烫艺术的挖掘、提升、创新、传播甚至国际交流,拓展了传统艺术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
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纺织成面料;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 合剂与纸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二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其中竹纤维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竹纤维混合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絹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三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 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以及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其中竹纤维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40%、竹纤维混合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40%、真丝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20%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布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四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④面料整理
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布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 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五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其中竹纤维混合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80%、真丝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20%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絹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六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
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七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七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其中竹纤维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竹纤维混合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 50%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絹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八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八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 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以及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其中竹纤维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40%、竹纤维混合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40%、真丝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20%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布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九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九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
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 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十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十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捻线加工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加工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其中竹纤维混合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80%、真丝纱线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20%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絹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
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H^一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十一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面料加工 将竹纤维制成无纺面料,然后进行增白等处理;③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④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处理的竹纤维无纺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略显粗糙而不失平整、而且色泽亮丽、柔韧适易、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⑤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第十二实施例本发明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的第十二实施例,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原料处理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②面料加工将竹纤维与棉、麻纤维混合,制成竹纤维混合无纺面料,然后进行增白等处理,其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棉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5%、麻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10% ;③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絹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④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处理的竹纤维无纺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略显粗糙而不失平整、而且色泽亮丽、柔韧适易、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
⑤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
权利要求
1.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原料处理 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 ②捻线加工 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或者将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 ③面料加工 将竹纤维纱线纺织成面料; 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 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以及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 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 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 ④面料整理 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絹、布等柔性基体材料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 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 ⑤烙烫图案和文字 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而且其面料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呈乳白色、强度适可、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深浅层次分明、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 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
2.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原料处理 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 ②捻线加工 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或者将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 ③面料加工 将竹纤维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 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或者将竹纤维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以及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 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竹纤维混合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 或者将竹纤维混合纱线与真丝纱线纺织成面料,然后进行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 ④面料整理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絹、布等柔性基体材料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 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 ⑤烙烫图案和文字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 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后的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平整、且色泽亮丽、柔韧适宜、燃点适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 ⑥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
3.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原料处理 将天然的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然后通过蒸煮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 ②面料加工 将竹纤维制成无纺面料,然后进行增白等处理;或者将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混合,制成竹纤维混合无纺面料,然后进行增白等处理; ③面料整理 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将平整的面料背面用粘合剂与纸、絹、布等柔性基体材料均匀复合,放置通风处晾干; 晾干的面料置于平整的台面上,用电熨斗将面料再熨一次,使烙烫面更平整; ④烙烫图案和文字 根据创作者的不同风格和熟练程度,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面料上烙烫;由于竹纤维是天然的短纤维,经过增白处理的竹纤维无纺面料,其表面细纤维绒毛密集、略显粗糙而不失平整、而且色泽亮丽、柔韧适易、燃点适 中、烙烫时易着色而且着色均匀、不易焦糊非常便于细描和烘晕深浅层次分明;只要适当把握温度和节奏,可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可疾可缓、深入浅出、烙烫流畅,其碳化色比其它载体更能显现深黄褐色,图案和文字淳黄耀眼、自然古朴、别具风格;亦可进行渲染和揉色,构成图案灿黄绚丽质感丰富的竹纤维烙烫作品; ⑤将竹纤维烙烫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所 述竹纤维混合纱线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 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竹纤维混合纱线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真丝纱线在面料中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 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真丝纱线在面料中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竹纤维混合无纺面料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50% 9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竹纤维混合无纺面料中竹纤维的比重按重量百分比为7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竹纤维面料烙烫图案和文字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将竹子碾压成丝条状态,除去了脂肪、糖份和木质素后提取竹纤维;可以将竹纤维制成无纺面料;也可以将竹纤维捻成竹纤维纱线,或者与棉、麻等纤维混合,捻成竹纤维混合纱线后纺织成面料;可以将面料增白、柔软等染整处理;将面料裁成所需的形状,用电熨斗熨平晾干;选取适宜的电烙笔插上电源后调至适当温度,在竹纤维面料上勾、皴、点、染进行烙烫;将烙烫后的作品进行装裱,便于展示和收藏。有益效果在于在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的面料上烙烫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强,作品自然流畅,具有防霉、防蛀、防腐功能,减少木材砍伐。
文档编号D02G3/04GK102953248SQ2011102417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0日
发明者董婉君 申请人:董婉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