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文档序号:173550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腈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例如它的强度比羊毛高,耐光性好,较为蓬松柔软,染色后色泽鲜艳,但是腈纶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由于纤维强度较高,产生的毛球不易脱落,因而腈纶织物很容易起毛起球,严重影响了它的服用性能,提高腈纶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成为提升腈纶使用价值的关键。腈纶分子主链是碳-碳结构的大分子,纤维的断裂强度很高,细旦腈纶的断裂强度甚至更高,在腈纶织物起球后,产生的毛球与织物之间连接的纤维很难断裂,因此该种纺织材料表现出较差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人们根据腈纶的起球特点,进行了大量的抗起毛起球性研究。目前,腈纶抗起毛起球常用的改性方法有1)在腈纶大分子中引入第三单体,制造抗起球纤维,即聚合改性法。2)调整纺丝工艺,制备所谓的物理改性腈纶纤维。3)各种整理改性方法。其中树脂整理法有较好的抗起毛起球效果,它是利用黏合力较强的树脂在纤维表面交链成网状的结构,在纤维表面包裹一层耐磨的树脂膜,此树脂膜使纤维的滑移减弱;同时,树脂均勻地交链凝聚在纱线表层,使纤维端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毛起球, 尤其是将纤维进行点黏结后,限制了纤维移动,对改善织物的起毛起球性有明显的效果。但问题在于,这些树脂整理剂与纤维仅凭借物理作用粘合在一起,因而腈纶织物在用树脂整理剂整理后,尽管抗起毛起球性效果较好,但树脂整理剂在织物服用、洗涤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影响了它的服用性能。另外,现有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及加工方法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焙烘处理,腈纶在较高温度下易泛黄,手感变硬,现有的方法不能用于腈纶织物的整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它可有效提高腈纶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一种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对腈纶织物进行碱法改性,再用树脂整理剂进行整理;所述的树脂整理剂为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或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上述的碱法改性的具体步骤为将腈纶织物浸没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温度为 50 90°C下,处理15 40min后,用清水洗涤;其中腈纶织物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5 40,强碱水溶液的浓度5 30g/L。上述的强碱为氧氧化钠和氧氧化钾中的至少1种。上述的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进行整理,采用浸渍法,其具体步骤为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和水按照10 40g =IL的重量体积比混合成工作液,在 50 90°C温度下,按照腈纶织物与工作液的重量比为1:10 50的比例,将腈纶织物浸没在工作液中,浸渍15 40min,离心脱水,在90 120°C温度下烘焙织物。 上述的的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进行整理,采用浸轧法,其具体步
骤为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有机硅柔软剂、非离子渗透剂和水混合均勻配制成工
作液,其中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浓度为10 6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
30g/L,非离子渗透剂的浓度为0 2g/L ;将织物在工作液中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
60 90%,80 100°C烘干后,再在110 140°C温度下焙烘1 5min。 上述的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进行整理,采用浸渍法,其具体步骤为将改性聚氨酯
类整理剂、有机硅柔软剂和水混合均勻配制成工作液,其中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的浓度为
20 6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 30g/L ;将工作液加热到50 90°C后,按照腈纶织
物与工作液的重量比为1 10 50的比例,把腈纶织物浸没在工作液中,浸渍15 40min,
离心脱水,在80 100°C温度下烘干。上述的用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进行整理,采用浸轧法,其具体步骤为将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有机硅柔软剂、非离子渗透剂和水配制成整理液,其中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的浓度为20 8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 30g/L,非离子渗透剂的浓度为0 2g/L, 对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60 90%,80 100°C烘干后,再在90 130°C温度下焙烘1 5min。上述的有机硅柔软剂为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或改性二甲基硅氧烷乳液,优选氨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乳液。可采用市售产品,如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适用浸轧和浸渍整理的牌号分别为超柔软氨基硅油乳液SM-23和浸渍硅油乳液TF-451的产品)。上述的非离子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商品名称为渗透剂JFC)。可采用市售产品,如江苏海安石油化工厂的产品。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可以采用文献公开的方法制备,具体制备方法请参见游波,陈希,李丹,钱峰,武利民.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粘接,2000,21(1): 21-23,26 ;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可以采用文献公开的方法制备,具体制备方法请参见沈一丁,刘敬松,赖小娟.有机硅/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精细化工,2009,26(10) 953-956,991 ;也可采用类似结构的市售产品。本发明基于腈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CN侧基极性基团,在强碱溶液中表面容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COOH及-CONH2基团;另外,碱对纤维产生一定腐蚀作用,特别会在纤维表面刻蚀后形成许多微孔结构,有利于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留着”在纤维上,从而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用本发明所述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方法,可有效提高腈纶抗起毛起球性能的保持性,从而提升织物的实用价值。使用本发明方法,还能较好地保持了腈纶织物原有的手感和风格,织物的色泽和染色牢度等指标均未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腈纶的使用效果和服用性能,并且所用处理剂是一种有效的、环保型的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碱法改性采用浸渍法,将腈纶置于强碱处理浴中,按照浴比为1:30的重量比加水,氢氧化钠浓度为15g/L,升温到80°C,保温20min后放水,用清水洗涤2次。树脂整理采用浸渍法,按照浴比为1:20的重量比加水,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20g/L,将工作液加热到70°C后,然后把腈纶织物放入工作液中,浸渍30min后,离心脱水,在110°C的温度条件下烘焙织物。实施例2:
碱法改性采用浸渍法,将腈纶置于强碱处理浴中,按照浴比为1:20的重量比加水后, 氢氧化钠浓度20g/L,升温到70°C,保温30min后放水,用清水洗涤2次。树脂整理采用浸轧法,整理剂组成为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用量40g/L,超柔软氨基硅油乳液SM-23 10g/L,渗透剂JFC 0. 5g/L。织物在整理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70%, 90°C烘干,130°C焙烘 4min。实施例3:
碱法改性采用浸渍法,将腈纶置于强碱处理浴中,按照浴比为1:20的重量比加水后, 氢氧化钾浓度10g/L,升温到90°C,保温20min后放水,用清水洗涤2次。树脂整理采用浸渍法,按照浴比为1:20的重量比加水,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用量40g/L,浸渍硅油乳液TF-451 10g/L,将工作液加热到65°C后,再把腈纶织物放入工作液中,浸渍20min,离心脱水,在90°C的温度条件下烘干织物。实施例4
碱法改性采用浸渍法,将腈纶置于强碱处理浴中,按照浴比为1:20的重量比加水后, 氢氧化钾浓度30g/L,升温到70°C,保温30min后放水,用清水洗涤2次。树脂整理采用浸轧法,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用量60g/L,超柔软氨基硅油乳液 SM-23 20g/L,渗透剂JFC 0. 8g/L制备成整理液,对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70%, 90°C烘干,再在130°C温度条件下焙烘^iin。实施例5
碱法改性采用浸渍法,将腈纶置于强碱处理浴中,按照浴比为1:20的重量比加水后, 氢氧化钾浓度20g/L,升温到80°C,保温30min后放水,用清水洗涤2次。树脂整理采用浸轧法,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用量50g/L,超柔软氨基硅油乳液SM-23 20g/L,渗透剂JFC 0. 8g/L制备成整理液,对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 70%,90°C烘干,再在140°C温度条件下焙烘%iin。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腈纶针织和机织物,也适用于以腈纶为主要成分的腈纶混纺织物,经处理后的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按GB/T4802. 3-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可提高1 2级,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使用本发明方法,还能较好地保持了腈纶织物原有的手感和风格,织物的色泽和染色牢度等指标均未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腈纶的使用效果和服用性能,并且所用处理剂是一种有效的、环保型的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对腈纶织物进行碱法改性,再用树脂整理剂进行整理;所述的树脂整理剂为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或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法改性的具体步骤为将腈纶织物浸没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温度为50 90°C下,处理 15 40min后,用清水洗涤;其中腈纶织物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5 40,强碱水溶液的浓度 5 3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碱为氧氧化钠和氧氧化钾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对所述的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和水按照10 40g: IL的重量体积比混合成工作液,在50 90°C温度下, 按照腈纶织物与工作液的重量比为1:10 50的比例,将腈纶织物浸没在工作液中,浸渍 15 40min,离心脱水,在90 120°C温度下烘焙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轧法对所述的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有机硅柔软剂、非离子渗透剂和水混合均勻配制成工作液,其中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浓度为10 6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 30g/L,非离子渗透剂的浓度为0 2g/L ;将织物在工作液中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60 90%,在80 100°C烘干后,再在110 140°C温度下焙烘1 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对所述的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有机硅柔软剂和水混合均勻配制成工作液,其中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的浓度为20 6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 30g/L ;将工作液加热到50 90°C后,按照腈纶织物与工作液的重量比为1 10 50的比例,把腈纶织物浸没在工作液中,浸渍15 40min,离心脱水,在 80 100°C温度下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轧法对所述的用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有机硅柔软剂、非离子渗透剂和水配制成整理液,其中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的浓度为20 80g/ 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 30g/L,非离子渗透剂的浓度为0 2g/L,对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60 90%,在80 100°C烘干后,再在90 130°C温度下焙烘1 5min。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硅柔软剂为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或改性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腈纶织物进行碱法改性,再用树脂整理剂进行整理;所述的树脂整理剂为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或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腈纶抗起毛起球性的保持性,从而提升织物的实用价值。使用本发明方法,还能较好地保持了腈纶织物原有的手感和风格,织物的色泽和染色牢度等指标均未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腈纶的使用效果和服用性能,并且所用处理剂是一种有效的、环保型的产品。
文档编号D06M15/564GK102433746SQ2011102771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俞成丙, 吕霞, 戚文迎, 芮英宇, 金莹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