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的方法

文档序号:171980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编织毛圈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毛衫以其柔软舒适,具有保暖性等优良性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手动横机价格低,产品设计方便,适用性广,因此是目前国内的很多毛衫生产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但普通手动横机可编织的花色组织少,限制了毛衫花色品种变化。用传统方法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时,要求横机上有两个喂纱梭嘴同时喂纱,即普通梭嘴和地纱梭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的方法,解决了普通横机编织毛圈组织时需要地纱梭嘴,且编织困难的问题,能够在普通手动横机上,只用一个导纱梭嘴,编织普通毛圈和提花毛圈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变换花色图案和改变毛圈的长度方便,所编织出的毛圈稳定性好。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 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步骤2 让所有织针都进入工作位置,或使前针床中按花纹要求选择织针进入工作位置,首先让后机头三角都进入工作,前机头三角都退出工作,推动机头让所有上针都参加编织,下针都不起针编,在上针上形成一个横列的平针线圈;步骤3 让后机头挺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前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使所有上针都编织成集圈,所有推到工作位置的下针都能上升钩取纱线;步骤4 机头三角的调节重复步骤2,推动机头,后针床编织成圈,使前针床上推到工作位置的织针上钩取的纱线脱圈,在后针床编织的织物的反形成一个毛圈横列。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的方法, 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 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步骤2 让所有织针都进入工作位置,或使前针床中按花纹要求选择织针进入工作位置,首先让前机头三角都进入工作,后机头三角都退出工作,推动机头让所有上针都参加编织,下针都不起针编,在上针上形成一个横列的平针线圈;步骤3 让前机头顶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后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使所有上针都编织成集圈,所有推到工作位置的下针都能上升钩取纱线;步骤4:机头三角的调节重复步骤2,推动机头,前针床编织成圈,使后针床上推到工作位置的织针上钩取的纱线脱圈,在前针床编织的织物的反面形成一个毛圈横列。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3
其中的步骤1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采用双针床横机,根据所用纱线的细度、成品的幅宽和密度确定针织机的机号,调节两个针床的针槽呈相间配置,根据所需毛圈的高度调节两个针床间的距离,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对机器设备的要求低,只需要一把导纱器,就可以编织出提花毛圈织物,解决了传统编织方法没有地纱导纱器就不能编织的问题。(2)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对机器作任何改造,在编织过程中,只需要按要求拨动机头上相应的三角键,就可以完成编织。(3) 变换毛圈的花型容易,在编织过程中,只需要按毛圈花纹的要求,控制前针床上进入工作的织针,就可以形成不同图案的花纹。(4)所编织的毛圈织物毛圈结构稳定,毛圈大小结构均勻,毛面丰满,毛圈的高度可以很方便通过调节两个针床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用本发明方法编织的毛圈织物,既可以用于全身毛衫的编织,也可用于毛衫的局部编织,如毛衫的袖口,摆部等,或在毛衫的某个局部利用毛圈线圈组成某种花纹图案,花纹立体感强,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这种编织方法可以丰富毛衫的花色品种,提高毛衫的附加值,获得更高的利润。


图1为普通手动横机前后针床的针槽调节成相间配置;图2为普通手动横机后机头三角全部进入工作位置,前机头起针三角退出工作位置时,机头的工作状态;图3为普通手动横机机头三角在图2的工作状态下,织针的编织状态;图4为普通手动横机后机头的挺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前机头的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位置时的工作状态;图5为普通手动横机机头三角在图4的工作状态下,织针的编织状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实物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意匠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 采用双针床横机,根据所用纱线的细度、成品的幅宽和密度确定针织机的机号,如图1所示,调节两个针床的针槽呈相间配置,根据所需毛圈的高度调节两个针床间的距离,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步骤2 调节机头三角,如图2及图3所示,使后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位置,前机头的所有三角都退出工作位置,推动机头进行编织,从而使后机头的织针在后机头三角的作用下,都能正常起针编织;前针床的所有织针都不起针编织。步骤3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下一个横列编织时,重新调节机头三角,使后机头挺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前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进行编织时,后针床的织针在后机头三角的作用下,能够起针,并垫上纱线,但不能完全退圈,从而编织成集圈;前针床的织针在前机头三角的作用下可以正常上升并钩取纱线,但因织针上没有旧线圈,所以并不能形成正常的线圈,而只是钩住了纱线,随后立即将这些纱线从针上脱下,从而在后针床编织的地组织上形成一个横列的毛圈,以后重复这个操作就可以完成普通毛圈的编织。如果在每个横列的编织中,在步骤1中,不是把前针床所有的织针都推入到工作位置,而是按照花纹的要求把需要的织针推入到工作位置,然后重复步骤2和3,就只能在进入工作的前针床织针上形成毛圈,从而编织成提花毛圈织物。以上编织方法是由后针床上的织针编织成地组织,前针床上的织针在后针床编织的地组织上形成毛圈。如果在上述编织过程中,将前后机头的工作状态对换,则将由前针床的织针编织成地组织,由后针床的织针在前针床的地组织上形成毛圈。实施例1普通毛圈织物的编织,采用双针床横机,调节两个针床的针槽呈相间配置,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调节机头三角,使后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位置,前机头的所有三角都退出工作位置,推动机头进行编织,从而使后机头的织针在后机头三角的作用下,都能正常起针编织;前针床的所有织针都不起针编织。在下一个横列编织时,重新调节机头三角,使后机头挺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前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进行编织时,后针床的织针在后机头三角的作用下,能够起针,并垫上纱线,但不能完全退圈,从而编织成集圈;前针床的织针在前机头三角的作用下可以正常上升并钩取纱线,但因织针上没有旧线圈,所以并不能形成正常的线圈,而只是钩住了纱线,随后立即将这些纱线从针上脱下,从而在后针床形成的组织上形成一个横列的毛圈,以后重复这个操作就可以完成普通毛圈的编织,如图6所示。以上编织方法是由后针床上的织针编织成地组织,前针床上的织针在后针床编织的地组织上形成毛圈。如果在上述编织过程中,将前后机头的工作状态对换,则将由前针床的织针编织成地组织,由后针床的织针在前针床的地组织上形成毛圈。实施例2 凹凸方格提花毛圈织物的编织,该提花毛圈织物的花纹意匠图如图7,一个完全组织有12个纵行,12个横列。调节两个针床的针槽呈相间配置,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第一横列编织时,将后针床所有织针推到工作位置,前针床每隔6枚织针推入工作位置。调节机头三角,使后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位置,前机头的所有三角都退出工作位置,推动机头进行编织,从而使后针床的织针在后机头三角的作用下,都能正常起针编织;前针床的所有织针都不起针编织。在第二横列编织时,使后机头挺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前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进行编织时,后针床的织针在后机头三角的作用下,能够起针, 并垫上纱线,但不能完全退圈,从而编织成集圈;前针床的每隔6针进入工作位置的织针在前机头三角的作用下可以正常上升并钩取纱线,但因织针上没有旧线圈,所以并不能形成正常的线圈,而只是钩住了纱线,随后这些被钩住的纱线立即被脱下,在后针床形成的地组织上每隔6针形成毛圈。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编织六次,编织成六个横列的6隔6毛圈。然后交换前针床上织针的工作状态,将前6个横列中编织毛圈的织针退出工作位置,而前6个横列中没工作的织针推到工作位置,再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编织6次,就可以编织出一个完全组织的该提花毛圈织物,以后重复这个操作就可以完成该提花毛圈的编织,如图8所示。如果在每个横列的编织中,在步骤1中,按设计花纹的要求,改变前针床进入工作的织针情况,就可以编织成其它花型的提花毛圈织物。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例,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这些实施例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给出的技术特征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技术特征所作的增加、或以本领域一些同样内容替换,均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 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步骤2 让所有织针都进入工作位置,或使前针床中按花纹要求选择织针进入工作位置,首先让后机头三角都进入工作,前机头三角都退出工作,推动机头让所有上针都参加编织,下针都不起针编,在上针上形成一个横列的平针线圈;步骤3 让后机头挺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前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使所有上针都编织成集圈,所有推到工作位置的下针都能上升钩取纱线;步骤4:机头三角的调节重复步骤2,推动机头,后针床编织成圈,使前针床上推到工作位置的织针上钩取的纱线脱圈,在后针床编织的织物的反面形成一个毛圈横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采用双针床横机,根据所用纱线的细度、成品的幅宽和密度确定针织机的机号,调节两个针床的针槽呈相间配置,根据所需毛圈的高度调节两个针床间的距离,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
3.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 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步骤2 让所有织针都进入工作位置,或使前针床中按花纹要求选择织针进入工作位置,首先让前机头三角都进入工作,后机头三角都退出工作,推动机头让所有上针都参加编织,下针都不起针编,在上针上形成一个横列的平针线圈;步骤3 让前机头顶针三角退出工作,其它三角进入工作,后机头所有三角都进入工作,推动机头,使所有上针都编织成集圈,所有推到工作位置的下针都能上升钩取纱线;步骤4:机头三角的调节重复步骤2,推动机头,前针床编织成圈,使后针床上推到工作位置的织针上钩取的纱线脱圈,在前针床编织的织物的反面形成一个毛圈横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确定机器的条件和织针的配置,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采用双针床横机,根据所用纱线的细度、成品的幅宽和密度确定针织机的机号,调节两个针床的针槽呈相间配置,根据所需毛圈的高度调节两个针床间的距离,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普通手动横机上编织毛圈的方法,首先将横机的两个针床均满针排列织针,两个针床的针槽调成相间配置的形式,让后针床上所有织针进入工作,前针床的织针按照毛圈花纹图案的要求进入工作。然后调节前后机头的三角,让前针床所有织针都不垫纱成圈,后针床所有织针都垫纱成圈,编织一个平针横列。在下一个横列编织时,让前针床上的所有织针都垫上纱线,正常编织成圈,后针床所在织针都只退一半的圈,同时垫上纱线,从而形成集圈,编织结束后,将前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立即脱下,从而在后针床编织的地组织上形成毛圈。本发明方法只用一个导纱梭嘴,操作简单,变换花色图案和改变毛前的长度方便,所编织出的毛圈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D04B1/02GK102517770SQ20111041505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刘艳君 申请人:西安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