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帐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02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蚊帐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蚊帐。
背景技术
苍蝇、蚊虫等害虫不但通过刺叮騷扰人体,而且能够传染鼠疫、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因而一到夏季,就会在室内或室外安装蚊帐,以营造可防止蚊虫进入相对安全的空间供人们休息和睡眠,现有的蚊帐面料只能防止蚊虫钻入,不能除虫。一旦蚊帐面料有微小破损,小型的虫类就能乘机进入。现有技术中对防虫面料增加除虫功能,主要采用对防虫面料进行表面除虫处理,但这种除虫剂只覆在面料表面,经过一段时间表面的除虫剂就会蒸发掉或被雨水等冲刷干净,不再具有除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蚊帐面料,能够防虫除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蚊帐面料,包括交织丝线,所述丝线交织成由通孔组成的网格状,所述丝线为除虫丝线。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虫丝线为含有除虫剂的PP/PET/PE丝线。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虫剂为植物性除虫菊。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虫丝线的直径大小为25丝 35丝。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孔径为1. 3mm 1. 5mm。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六边形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蚊帐面料防虫除虫效果好,时效长,经过多次清洗除虫效果也不会失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蚊帐面料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为丝线,2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蚊帐面料,包括丝线1,丝线1交织成由通孔2组成的网格状。丝线1为除虫丝线。所述除虫丝线为具有除虫功能的丝线。为兼顾蚊帐面料的防虫效果和成本效益,通孔孔径大小优选为1. 3mm 1. 5mm。[0017]为兼顾蚊帐面料的牢固度、柔软度和成本效益,所述除虫丝线的直径大小为25 丝 ;35丝。为兼顾蚊帐面料的美观和编织可行性,所述通孔优选为六边形通孔。其中除虫丝线优选采用含有除虫剂的PP (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或 PE ( Polyethylene 聚乙烯)丝线。所述除虫剂优选采用植物性环保对人体无毒害的除虫菊药剂。本实用新型的蚊帐面料防虫除虫效果好,时效长,经过多次清洗除虫效果也不会失效。所用除虫剂环保对人体无毒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蚊帐面料,包括交织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交织成由通孔组成的网格状, 所述丝线为除虫丝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丝线的直径大小为25丝 35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孔径为1.3mm 1. 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六边形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蚊帐面料,包括交织丝线,所述丝线交织成由通孔组成的网格状,所述丝线为除虫丝线。本实用新型蚊帐面料防虫除虫效果好,时效长,经过多次清洗除虫效果也不会失效。
文档编号D03D9/00GK202227019SQ20112025236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吴卫明, 林志忠 申请人:江苏常盛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