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144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绲纺的针织面料,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宾霸纱和真丝均是较为高档的纺织材料,宾霸纱具有防静电、缩水率小、色泽自然、有光泽、质感柔软、纹理细腻、韧性好、环保、吸湿排汗等优点,而真丝来源于天然纤维,具有保健作用,且穿着舒适、防尘性好,同时抗紫外线。但宾霸纱成本极为高昂,且为合成纤维;而真丝在贴合人体时,如遇出汗则会粘附皮肤,使得人体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穿着舒适、成本较低的真丝混纺针织面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它由集圈组织组成;所述集圈组织包括多个由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组成的线圈,相邻线圈之间串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相互缠绕。作为优选,所述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相互横向交错排列。作为优选,所述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包括位于内侧的里布和位于外侧的外布,所述里布由宾霸纱线组成的线圈构成,所述外布由真丝纱线组成的线圈构成,里布和外布之间串套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通过捻丝工艺后混纺制成,提高了高捻真丝在纺织时捻度稳定性及成圈性,改善了纯真丝面料在人体出汗时粘附皮肤的缺陷,产品柔软滑爽,吸湿、排汗,防静电,缩水率小,光泽好;同时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采用同捻异向的组合方式,提高了两种不同纱线结构的稳定性,产品结构紧密。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中,I、线圈,3、真丝纱线,4、宾霸纱线,5、里布,6、外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0018]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如图1、2所示,它由集圈组织组成;所述集圈组织包括多个由宾霸纱线4和真丝纱线3相互缠绕组成的线圈1,相邻线圈I之间串套连接;所述宾霸纱线4和真丝纱线3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纺织完成制成面料半成品后,采用氨基硅油和环氧聚醚,通过氨基和环氧反应生成的聚醚改性氨基硅油亲水柔软整理剂进行浸溃整理,增强面料的亲水性,同时使得面料更柔软。经实际测试,最终成品的面料密度PA不小于80列/5CM,PB不小于65列/5CM,耐 水色和洗色牢度均不小于3级,耐摩擦色牢度,干摩不小于3极,湿摩不小于2级,透湿量不小于3000g/ m2. d,水润湿时间不大于3秒。实施例二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如图3所示,它由集圈组织组成;所述集圈组织包括多个由宾霸纱线4和真丝纱线3相互缠绕组成的线圈1,相邻线圈I之间串套连接;所述宾霸纱线4和真丝纱线3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实施例三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如图4所示,包括位于内侧的里布5和位于外侧的外布6,所述里布5由宾霸纱线4组成的线圈I构成,所述外布6由真丝纱线3组成的线圈I构成,里布5和外布6之间串套连接,相邻线圈I之间串套连接;所述宾霸纱线4和真丝纱线3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其中,当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制成衣物后,与人体直接的一侧视为内侧,反之则视为外侧。
权利要求1.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它由集圈组织组成;所述集圈组织包括多个由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组成的线圈,相邻线圈之间串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相互横向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包括位于内侧的里布和位于外侧的外布,所述里布由宾霸纱线组成的线圈构成,所述外布由真丝纱线组成的线圈构成,里布和外布之间串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相互缠绕。
专利摘要一种真丝混纺针织面料,它由集圈组织组成;所述集圈组织包括多个由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组成的线圈,相邻线圈之间串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通过捻丝工艺后混纺制成,提高了高捻真丝在纺织时捻度稳定性及成圈性,改善了纯真丝面料在人体出汗时粘附皮肤的缺陷,产品柔软滑爽,吸湿、排汗,防静电,缩水率小,光泽好;同时宾霸纱线和真丝纱线采用同捻异向的组合方式,提高了两种不同纱线结构的稳定性,产品结构紧密。
文档编号D04B1/14GK202359296SQ20112030859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沈正发 申请人: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