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经编织机盘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88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钢经编织机盘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塑钢经编织机盘头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织机卷绕经纱用盘头,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工程塑料和型钢构件形成的具有改良结构的经编织机盘头。
背景技术
[0002]在经编织机中是通过卷绕经纱用盘头将原料纱线通过出纱架至整经机紧密的卷绕在盘头上,然后将经好纱的盘头架到经编织机上放卷织布。传统卷绕经纱用盘头通常是由铝铸件浇铸焊接车销加工而成,其原料及生产成本高,重量重,抗冲击强度差。由于左右盘片及卷绕轴是分开浇铸而后焊接再经过车销加工而成,在焊接时将生产焊接质量及在浇铸时铸件中有气孔等问题的问题存在。这样会严重影响铝盘头的强度。特别是在卷绕涨力大的纱线时,铝盘头易变形。左右两盘片会涨开变形,造成整盘纱线的松紧不一致,对布面产品质量及织造过程造成很大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铝盘头承受不住过大的张力会崩盘,破碎的盘片反出伤人,及导致整盘纱线报废,造成较大的损失。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结构紧固,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廉,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型钢骨架以及包覆该型钢骨架上的工程塑料壳层,所述型钢骨架包括经中心支架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盘片,其中,每一盘片包括一外环件、一会力盘以及复数L型钢构件,该外环件和会力盘同心设置,该复数L型钢构件呈放射形均勻分布在外环件和会力盘之间,且每一 L型钢构件的外端和内端分别与外环件的内缘部及会力盘的外缘部固定连接,同时,设于每一 L型钢构件内端的突出部沿轴向向盘片内侧延伸形成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上套设有内环件,所述中心支架一端扦插于该筒形结构内,并与会力盘的中心轴孔边缘部抵接。[0006]优选的,所述会力盘的外缘部紧密嵌设于L型钢构件内端的卡槽中。[0007]所述外环件的内缘部紧密嵌设于L型钢构件外端的卡槽中。[0008]进一步的,所述L型钢构件内端和外端分别与会力盘和外环件焊接固定。[0009]更为优选的,所述会力盘的外缘部和外环件的内缘部上均勻分布复数卡口,所述L 型钢构件内端和外端分别嵌设于该复数卡口内。[0010]每一会力盘的中心轴孔周缘部设有至少一键槽,所述键槽与设于中心支架一端的键体紧密配合。[0011]所述会力盘上还均勻分布复数通孔。[0012]所述中心支架包括圆筒形钢套。[0013]所述两个盘片之间还通过复数拉杆螺丝拉紧固定。[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5](1)采用了 L型钢构件作为放射形加强筋与外环件和中心会力盘直接焊接,能使盘面结构更加坚固,有效提高其抗涨力强度;[0016]优选的,每一 L型钢构件上还开设有多处止力孔,这样能减轻盘头整体重量,并且,通过该等止力孔,使型钢骨架能与工程塑料壳层有更牢固紧密的连接,更重要的是,还能分散力的传递,使型钢骨架更加牢固,不易变形;[0017]再者,外环件采用具有T型纵向截面的构件,其与复数L型钢构件配合,起到了保护并抗冲击的作用;[0018](2)采用中心支架(钢套)将两个盘片连接,盘片的绕纱轴中(即,由L型钢构件内端突出部环绕形成的环形结构)为空心,用中心支架扦入其中作支撑,这样可承受极强的缠绕所产生的束缚力,使盘头永不变形;[0019]优选的,钢套的两头顶在中心会力盘的轴孔边,且两个盘片还通过复数拉杆螺丝拉紧固定,能承受极强涨力,而不会产生崩盘等事故;[0020](3)会力盘采用钢质材料,键槽口可承受较大的扭力,并确保轴孔不因频繁使用而磨损变大导致盘头报废。[0021]总之,本发明通过采用高强工程塑料与型钢完美的结合,大大的增强了盘头强度。 及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整体重量轻是铝盘头的50%,价格低。


[0022]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塑钢经编织机盘头的立体图;[0023]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塑钢经编织机盘头的主视图;[0024]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塑钢经编织机盘头主体骨架的立体图;[0025]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塑钢经编织机盘头主体骨架的俯视图;[0026]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塑钢经编织机盘头主体骨架的主视图;[0027]图6是图3所示外环件、会力盘、L型钢构件及钢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0028]图7是图3所示外环件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8是图3所示会力盘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9是图3所示L型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10是图3所示钢套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11是图3所示内环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及若干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0034]该塑钢经编织机盘头1包括型钢骨架以及包覆该型钢骨架上的工程塑料壳层 106 ;[0035]其中,型钢骨架包括经中心支架104同轴固定连接的左、右两个盘片,每一盘片包括一外环件101、一会力盘102以及20个L型钢构件103,该外环件和会力盘同心设置,前述20个L型钢构件呈放射形均勻分布在外环件和会力盘之间,且每一 L型钢构件的外端和内端分别与外环件的内缘部及会力盘的外缘部固定连接,同时,设于每一 L型钢构件内端的突出部沿轴向向盘片内侧延伸形成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上套设有内环件105,该中心支架一端扦插于该筒形结构内,并与会力盘的中心轴孔边缘部抵接。[0036]优选的,该会力盘的外缘部和外环件的内缘部分别紧密嵌设于L型钢构件内端和外端的卡槽中,并与L型钢构件焊接固定。[0037]尤为优选的,该会力盘的外缘部和外环件的内缘部上也均勻分布复数卡口,L型钢构件内端和外端分别嵌设于该复数卡口内。[0038]每一会力盘的中心轴孔周缘部设有一键槽口,该键槽口与设于中心支架一端的键体紧密配合。[0039]又及,每一会力盘上还呈环形均勻分布十个通孔。[0040]前述中心支架采用圆筒形钢套。[0041]前述外环件具有T型横截面,其内缘部小于外缘部。[0042]更为优选的,左、右两个盘片之间还通过均勻分布的十支拉杆螺丝拉紧固定。[0043]该塑钢经编织机盘头采用了 L型钢构件作为放射形加强筋与外环件和中心会力盘直接焊接,能使盘面结构更加坚固,有效提高其抗涨力强度;[0044]优选的,每一 L型钢构件上还开设有多处止力孔(如图所示圆孔),这样能减轻盘头整体重量,并且,通过该等止力孔,使型钢骨架能与工程塑料壳层有更牢固紧密的连接, 更重要的是,还能分散力的传递,使型钢骨架更加牢固,不易变形;[0045]再者,外环件采用具有T型纵向截面的构件,其与复数L型钢构件配合,起到了保护并抗冲击的作用;[0046]再及,该塑钢经编织机盘头采用钢套将两个盘片连接,盘片的绕纱轴中(即,由L 型钢构件内端突出部环绕形成的环形结构)为空心,用钢套扦入其中作支撑,这样可承受极强的缠绕所产生的束缚力,使盘头永不变形;[0047]优选的,钢套的两头顶在中心会力盘的轴孔边,且两个盘片还通过十支拉杆螺丝拉紧固定,能承受极强涨力,而不会产生崩盘等事故;[0048]前述会力盘采用钢质材料,键槽口可承受较大的扭力,并确保轴孔不因频繁使用而磨损变大导致盘头报废。[0049]该塑钢经编织机盘头整体重量轻是铝盘头的50%,成本低廉,强度高,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005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1.一种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型钢骨架以及包覆该型钢骨架上的工程塑料壳层,所述型钢骨架包括经中心支架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盘片,其中,每一盘片包括一外环件、一会力盘以及复数L型钢构件,该外环件和会力盘同心设置,该复数L型钢构件呈放射形均勻分布在外环件和会力盘之间,且每一 L型钢构件的外端和内端分别与外环件的内缘部及会力盘的外缘部固定连接,同时,设于每一 L型钢构件内端的突出部沿轴向向盘片内侧延伸形成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上套设有内环件,所述中心支架一端扦插于该筒形结构内,并与会力盘的中心轴孔边缘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会力盘的外缘部紧密嵌设于L型钢构件内端的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件的内缘部紧密嵌设于L型钢构件外端的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构件内端和外端分别与会力盘和外环件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会力盘的外缘部和外环件的内缘部上均勻分布复数卡口,所述L型钢构件内端和外端分别嵌设于该复数卡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每一会力盘的中心轴孔周缘部设有至少一键槽,所述键槽与设于中心支架一端的键体紧密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会力盘上还均勻分布复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架包括圆筒形钢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盘片之间还通过复数拉杆螺丝拉紧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钢经编织机盘头,它包括型钢骨架以及包覆该型钢骨架上的工程塑料壳层,该型钢骨架包括经中心支架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盘片,其中,每一盘片包括一外环件、一会力盘以及复数L型钢构件,该外环件和会力盘同心设置,该复数L型钢构件呈放射形均匀分布在外环件和会力盘之间,且每一L型钢构件的外端和内端分别与外环件的内缘部及会力盘的外缘部固定连接,同时,设于每一L型钢构件内端的突出部沿轴向向盘片内侧延伸形成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上套设有内环件,该中心支架一端扦插于该筒形结构内,并与会力盘的中心轴孔边缘部抵接。本实用新型整体重量轻,是铝盘头的50%,成本低廉,强度高,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D04B27/16GK202323322SQ2011204577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徐燕忠, 朱爱梅 申请人:张家港飞燕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