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及化学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77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及化学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及化学纤维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在编织化学纤维时,每次都是将一根经线和多根纬线(其数量由产品门幅、纬密而定)进行编织,这样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而且面料的门幅由于纬线输送的局限性而较窄。因此,如何提高化学纤维编织的生产效率,编织出门幅阔的面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的材料均为化学纤维;步骤二 选择与经线相等的多根捆绑纱,把多根经线与纬线进行捆绑,捆绑时速度每分钟一千八百针,每针捆绑纬线一根,换言之生产速度每分钟完成捆绑一千八百根纬纱,故生产效率极高。在上述的化学纤维经编方法中,在步骤二中,面纱通过槽针、钩针来回交叉来完成捆绑目的。在上述的化学纤维经编方法中,在步骤二中,纬纱输送采用轨道小车送纱。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学纤维织物,其包括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所述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均为化学纤维,所述经线和纬线通过面纱捆绑而成。本发明由链条钩子将纬线输送至槽筒内进行编织。槽针编织速度最快可达到每分钟1800针。每针完成编织径纬线一次。换言之、也就是每分钟完成1800根纬线的编织任务。其成品的输出速度相当快,产量相当之高,机台效率与之前的单梭送纱相比提高了几十倍。采用轨道小车送纱法,打破了之前的梭箱送纱时产品门幅的局限性,最大门幅可达到
6.2米,单机日产量可达到3万平方米。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的材料均为化学纤维。经线的颜色可以与纬线的颜色相同,也可以与纬线的颜色不同。相邻纬线的颜色也可以不相同。步骤二 选择与经线相等的多根捆绑纱,把多根经线与纬线进行捆绑,捆绑时速度每分钟一千八百针,每针捆绑纬线一根,换言之生产速度每分钟完成捆绑一千八百根纬纱,故生产效率极高。
优选地,在步骤二中,面纱通过槽针、钩针来回交叉来完成捆绑目的,输出速度相当快,产量相当之高,机台效率与之前的单梭送纱相比提高了几十倍。优选地,在步骤二中,纬纱输送采用轨道小车送纱,可打破了之前的梭箱送纱时产品门幅的局限性。用轨道小车送纱法,最大门幅可达到6. 2米,单机日产量可达到3万平方米。在上述的化学纤维经编方法中,所述经线的颜色与粗细与纬线的颜色与粗细可不同。在上述的化学纤维经编方法中,相邻纬线的颜色可不相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学纤维织物,其包括多根经线(根据门幅宽度而定)和多根纬线(采用的是轨道小车送纱、每送纱一个行程为64根),用面纱捆绑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为化学纤维。
在上述的化学纤维织物中,所述经线的颜色和粗细与纬线的颜色和粗细可随产品要求任意改变。在上述的化学纤维织物中,相邻纬线的颜色可随产品要求任意改变。本发明由链条钩子将纬线输送至槽筒内进行编织,每分钟完成1800根纬线的编织任务。其成品的输出速度相当快,产量相当之高,机台效率与之前的单梭送纱相比提高了几十倍。采用轨道小车送纱法,打破了之前的梭箱送纱时产品门幅的局限性,最大门幅可达到6. 2米,单机日产量可达到3万平方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经线、纬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的材料均为化学纤维; 步骤二 选择与经线相等的多根捆绑纱,把多根经线与纬线进行捆绑,捆绑时速度每分钟一千八百针,每针捆绑纬线一根,每分钟完成捆绑一千八百根纬纱。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面纱通过槽针、钩针来回交叉来完成捆绑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纬纱输送采用轨道小车送纱。
4.一种化学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所述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均为化学纤维,所述经线和纬线通过面纱捆绑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纤维经编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提供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的材料均为化学纤维;步骤二选择与经线相等的多根捆绑纱,把多根经线与纬线进行捆绑,捆绑时速度每分钟一千八百针,每针捆绑纬线一根,换言之生产速度每分钟完成捆绑一千八百根纬纱,故生产效率极高。本发明由链条钩子将纬线输送至槽筒内进行编织,其成品的输出速度相当快,产量相当之高,机台效率与之前的单梭送纱相比提高了几十倍。采用轨道小车送纱法,打破了之前的梭箱送纱时产品门幅的局限性,最大门幅可达到6.2米,单机日产量可达到3万平方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学纤维织物。
文档编号D04C1/02GK102719997SQ2012101969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梁宝龙, 范祖根 申请人:杭州海得龙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