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及刺绣方法

文档序号:1733435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及刺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针法和刺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及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布上按设计图案运针绣制,最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工艺技术。我国的刺绣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刺绣方法是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一种或多种针法在绣布上刺绣出花纹图案的方法,其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的组织形式。在传统苏绣中,刺绣针法有数十种之多,包括平针针法、乱针针法等等。近年来随着刺绣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滴滴针法(见中国专利CN101824714A)和T形针法(见中国专利CN102182023A)。无论何种针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要看其用于表现何种对象以及如何运用。比如,针对树木类(树杆、树枝和树叶)、花草类以及需要表达朦胧感的背景类对象,以往现有技术多采用交叉乱针或三角乱针等针法来刺绣。尽管这些针法各有特点,但存在的缺点是1、从表现力来看,由于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规律性较强,使得其表现的对象死板,不够灵活,缺少朦胧、洒脱和流畅的感觉;2、从画面的光泽来看,虽然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能够将画面反射出的光线向不同方向发散,不会发生集中反光的现象,但由于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的规律性较强,因此容易产生均匀和平淡的光泽效果。因此,在刺绣中如何从针法上就能掌握好画面丝线反光的光泽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最难把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及刺绣方法,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反光效果均匀和平淡的问题,以此克服表现力死板,不够灵活,缺少朦胧、洒脱和流畅感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针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二组合乱针针法,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
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
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绣方法,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花纹图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表现树木或花草纹理图案的刺绣方法,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树木或花草纹理图案底稿刺绣出花纹图案,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 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表现朦胧背景图案的刺绣方法,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朦胧背景图案底稿刺绣出花纹图案,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I.所谓刺绣是用针将绣线以一定花纹图案和色彩在绣布上穿刺,以绣迹构成各种图案的总称。在刺绣领域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线条的组织形式,每一种针法都有一定的组织规律与独特的表现效果。而针脚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出的绣线线条。针脚长度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线线条的长度。2.本发明刺绣针法和刺绣方法不仅适用于手工刺绣,也适用于机器刺绣。本发明原理、构思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三二组合乱针针法是在现有乱针针法基础上的改进和发展。与发明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其中,交叉乱针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两个针脚相互交叉,三角乱针就是采用三个针脚进行交叉中间形成三角形。在刺绣领域中,丝线(蚕丝线)的光泽是丝线区别于其它织物所具有的特色。从画面的光泽来看,虽然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能够将画面反射出的光线向不同方向发散,不会发生集中反光的现象,但由于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的规律性较强,因此容易产生均匀和平淡的光泽效果,使得其表现的对象死板,不够灵活,缺少朦胧、洒脱和流畅的感觉。本发明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将一个外轮廓为大面积的三针组合与一个外轮廓为小面积的二针组合进行搭配,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乱针针法,该针法在吸取了以往乱针针法可以将光线向不同方向发散,不会发生集中反光的精华,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规律性较强所带来的缺陷,从针法上较好的把握了丝线反光的光泽度,从而解决了现有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针法反光效果均匀和平淡的问题,运用本发明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刺绣的画面表现力更加灵活,洒脱和流畅,同时具有很好的朦胧感,特别适用于表现树木类(树杆、树枝和树叶)、花草类以及需要表达朦胧感的背景类刺绣对象。


附图I为本发明针法的第一种典型结构示意 附图2为本发明针法的第二种典型结构示意 附图3为本发明针法的第三种典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针法的第四种典型结构示意 附图5为本发明针法的第五种典型结构示意 附图6为本发明针法的第六种典型结构示意 附图7为运用本发明针法刺绣柳树的第一层示意 附图8为运用本发明针法刺绣柳树的第一层、第二层示意 附图9为运用本发明针法刺绣柳树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示意 附图10为本发明效果 附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以上附图中1.三针组合;2. 二针组合;3.针脚;4.针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I : 一种三二组合乱针针法
图I飞为本发明三二组合乱针针法的六种典型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3构成一个三针组合I (用双点划线大圆表示),两个针脚4构成一个二针组合2 (用双点划线小圆表不)。在所述三针组合I中,有两个针脚3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3同时与这两个针脚3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2中,两个针脚4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该定义既适用于三针组合I中的两个针脚3呈非交叉布置情况,也适用于二针组合2中的两个针脚4呈非交叉布置情况。图I、图3和图6中的二针组合2为非交叉布置,图2、图4和图5中的二针组合2为交叉布置。在三针组合I中,由各针脚3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2中,由各针脚4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I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2布置在三针组合I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I中的针脚3长度大于二针组合2中的针脚4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刺绣针法不仅适用于手工刺绣,也适用于机器刺绣。致于三针组合I和述二针组合2中的丝线粗细以及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实施例2 一种用于表现树木或花草纹理图案的刺绣方法
本实施例以柳树(树杆、树枝和树叶)为对象给出相应的图示,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柳树,可以延伸到其它树木和花草,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实现的。图7、为运用本发明针法刺绣柳树的示意图,其中,图7展示的是第一层刺绣后的示意图;图8展示的是第一层和第二层刺绣后的示意图;图9展示的是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刺绣后的示意图。刺绣方法是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柳树图案底稿刺绣出柳树图案,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 参见图I飞所示,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3构成一个三针组合1,两个针脚4构成一个二针组合2。在所述三针组合I中,有两个针脚3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3同时与这两个针脚3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2中,两个针脚4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I中,由各针脚3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2中,由各针脚4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I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2布置在三针组合I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I中的针脚3长度大于二针组合2中的针脚4长度。图10和图11为本实施例效果图,其中,图10为一幅刺绣画的照片,图11为图10右上部分柳树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中的柳树就是采用本发明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及刺绣方法完成的。实施例3 :—种用于表现朦胧背景图案的刺绣方法(未给出图示)
该刺绣方法是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朦胧背景图案底稿刺绣出花纹图案,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实施例4 : 一种刺绣方法(未给出图示)
该刺绣方法是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花纹图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其特征在于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 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 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
3.一种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 刺绣出花纹图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
5.一种用于表现树木或花草纹理图案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树木或花草纹理图案底稿刺绣出花纹图案,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
7.一种用于表现朦胧背景图案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朦胧背景图案底稿刺绣出花纹图案,其中所述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所述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所述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所述非交叉布置是指两个针脚相互间呈平行或倾斜布置,而且这两个针脚相互间非接触;在三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在二针组合中,由各针脚端点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如果以三针组合为中心,所述二针组合布置在三针组合周围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大于二针组合中的针脚长度。
全文摘要
一种三二组合乱针针法及刺绣方法,该针法由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三个针脚构成一个三针组合,两个针脚构成一个二针组合;在三针组合中,有两个针脚呈非交叉布置,另一个针脚同时与这两个针脚交叉;在二针组合中,两个针脚呈交叉或非交叉布置。本发明将一个外轮廓为大面积的三针组合与一个外轮廓为小面积的二针组合进行搭配,从针法上较好的把握了丝线反光的光泽度,解决了现有交叉乱针和三角乱针反光效果均匀和平淡的问题,表现出了灵活,洒脱、朦胧和流畅感,特别适用于表现树木类、花草类以及需要表达朦胧感的背景类刺绣对象。
文档编号D05C17/00GK102747559SQ2012102267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周海云 申请人:周海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