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横机的编织方法及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5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横机的编织方法及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机上的编织,特别是涉及编织效率的提高。
背景技术
横机上例如使三角座滑架在前后一对针床上往复行走,通过内置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系统操作针床的针。三角系统例如对于前针床用和后针床用而分别设置2个或3个等多个的情况较多。此外三角系统对于前后的针床分别设置相同数量,因此通过对于一方的针床的三角系统的个数来表示三角系统的数量的情况较多。例如前后各具备2个三角系统的三角座滑架称为2个三角(系统)的三角座滑架。针存在于针床,从导纱器向针给纱,利用三角系统的选针部选择针,利用三角系统的编织三角操作针,进行成圈、集圈、移圈等操作。将三角座滑架的I次移动称为I个过程(course),将沿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的I列线圈 也称为I个过程(course,或称为线圈横列),是三角座滑架的过程还是线圈的过程根据讨论的前后关系来判别。在三角座滑架上设置多个三角系统是由于能够利用三角座滑架的I个过程编织多个过程的线圈,或能够利用一方的三角系统形成线圈而利用另一方的三角系统进行移圈等。横机上,I个过程的编织利用同一三角系统进行。例如若为进行移圈的过程,则即使是具备多个三角系统的三角座滑架,也利用同一三角系统进行全部I个过程的移圈。这是横机上的编织的常识。三角座滑架的行程越增加,编织针织物所需的时间越长。例如专利文献I(W02008/078415)公开了用于缩短预备选针所需要的行程的技术。图10示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例子。此处设为从图左向图右进行编织的情况,S2是先行的三角系统,进行编织等操作,SI是后行的三角系统,在此处停止。先行/后行是沿着过程中的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确定,停止是指不使编织三角动作的情况。W是编织宽度,是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从最初操作的织针到最后操作的织针的区间的宽度。L是三角座滑架的行程。三角系统S1、S2具备编织三角2和选针部4,选针部4在编织三角2的前后设有一对。对针进行选针时,对浮线(不编织)的针和施行成圈、集圈、移圈等操作的针进行预备选针,接着对进行成圈或移圈的针、进行集圈的针进行正式选针。选针部4只能进行I个阶段的选针,在过程结束时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S2的选针部4b进行预备选针,三角座滑架反转时,再次利用相同的选针部4b进行正式选针,利用三角系统S2的编织三角进行编织。利用三角系统SI的选针部4a进行过程结束的预备选针时,行程延长如图10的点划线所示的量。相对于此,若利用三角系统S2的选针部4b同时进行对于下一个过程开始的预备选针和正式选针,则能够缩短行程。如图10所示,I个过程的编织全部利用三角系统S2进行,在I个过程的中途使三角系统S2停止,取而代之使三角系统SI动作,上述情况未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此外虽然也可以利用三角系统SI进行I个过程的编织,但该情况下三角系统S2停止。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TO2008/0784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缩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并提高横机的编织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横机的编织方法,所述横机具备针床、三角座滑架、导纱器和控制器,所述三角座滑架沿所述针床的长度方向具备2个以上的三角系统,且通过所述三角系统使用来自导纱器的针织纱,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对于不从导纱器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且编织宽度超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 三角座滑架的过程,以将所述编织宽度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并且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方式,设定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后部分。在此处,三角座滑架的过程的编织宽度是指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从最初操作的织针直至最后操作的织针的区间的宽度。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是指在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从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最初操作的织针直至向后侧连续而通过后行以外的三角系统操作的织针为止的任意的区间的宽度。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是指在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从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最后操作的织针起向前侧连续,直至通过先行以外的三角系统操作的织针为止的任意的区间的宽度。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编辑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装置,所述横机具备针床、三角座滑架、导纱器和控制器,所述三角座滑架沿所述针床的长度方向具备2个以上的三角系统,且通过所述三角系统使用来自导纱器的针织纱,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程识别单元,解析编织数据,识别不从导纱器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且编织宽度超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三角座滑架的过程;及分配单元,将利用过程识别单元识别出的过程的编织宽度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时的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情况下,以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后部分的方式,自动地分配三角系统。此外所述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也可以是,除了通过所述后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以外,在任一个三角系统中均包括未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而且所述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也可以包括通过所述先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和在任一个三角系统上均不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即,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是指后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的区间和与该区间连续的任一个三角系统均不操作针的区间的合计的宽度。同样,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是指先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的区间和与该区间连续的所有三角系统均不操作针的区间的合计的宽度。另外,对于所述最初部分和最后部分之间的编织宽度操作针床的针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先行的三角系统或/及所述后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
优选的是,所述过程是进行线圈的移圈的过程。不从导纱器供给针织纱,即不进行线圈的形成而进行编织的情况,有通过绳形花纹的编织、收针、放针、偏移等进行移圈的情况。例如图5中示出绳形花纹的编织过程,但三角座滑架将线圈的形成进行3个过程时,将移圈进行3个过程。此处将进行移圈的过程上的行程缩短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时,例如能够将编织时间缩短数%程度。另外除移圈以外,在从针交付线圈的操作中,也不使用导纱器而使三角座滑架移动。本发明中如图1 图4所示,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例如将图1和图10比较时,在具备2个三角系统的三角座滑架中,能够将行程缩短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另外如图3所示具备3个三角系统的三角座滑架中,能够将行程缩短2个三角系统的宽度。这是由于,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SI等编织过程的最初部分,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S2等编织过程的最后部分。在三角座滑架具备3个以上的三角系统的情况下,优选利用最后行的三角系统开始编织,利用最先行的三角系统结束编织,但例如也可以利用最后行的三角系统开始编织,利用中央的三角系统结束编织。此外也可以不使用中央的三角系统。所述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内置于例如横机或成圈设计装置。将编辑装置内置于横机时,横机编辑现有的编织数据,能够实施本发明。另外将编辑装置内置于针织设计装置时,设计针织物而生成编织数据时,能够以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编辑编织数据。本说明书中,有关编织方法的记载直接适用于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有关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的记载也直接适用于编织方法。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过程的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过程的最后部分的情况下,在最初部分和最后部分之间,可以利用先行/后行的任一个三角系统进行编织,或者也可以利用先行/后行的双方的三角系统进行编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是指从I个三角系统对于I根针开始包括选针的编织操作起直至结束该编织操作的长度。此外过程的编织宽度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下的情况下,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全部的编织宽度时效率高。但是编织宽度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下的情况少,因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开始编织,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结束编织。图6表示本发明和现有例中行程相同的例子,该情况下的编织宽度等于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因此,编织宽度不足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没有意义,编织宽度与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是否实施本发明均相同。但是编织宽度不足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情况少,因此也可以与编织宽度无关而与本发明同样地进行编织。此外如图5的过程C4所示,在利用先行/后行哪一个三角系统都能编织编织宽度的最初部分的情况下,是否适用实施例,三角座滑架的行程都相同。因此作为适用实施例的条件,也可以追加仅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编织宽度的最初部分的情况。


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三角系统的分配和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的图。图2表示图1中的三角系统的启动/停止,I)表示三角系统S I的启动/停止,2)表示三角系统S2的启动/停止。图3是表示具备3个三角系统的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系统的分配和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的图。图4表示图2中的三角系统的启动/停止,I)表示三角系统SI的启动/停止,2)表示三角系统S2的启动/停止,3)表示三角系统S3的启动/停止。图5是对于实施例和现有例表示绳形花纹的编织中的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的6是表示现有例和实施例中行程相等的条件的图,I)表示实施例中的行程,2)表示现有例中的行程。图7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三角系统的分配算法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的针织设计装置的框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横机的图。
图10是表示现有例中的三角座滑架的分配和行程的图。标号说明2编织三角4选针部10成圈设计装置12 鼠标14 键盘16打印机18监视器20设计辅助部22数据变换部24行程缩短部26输入输出30 横机32前针床34后针床36三角座滑架38电动机40控制器42输入输出44解释程序46三角座滑架驱动部S1、S2、S3 三角系统W编织宽度L 行程Cl C5三角座滑架的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表示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优实施例。实施例
图1 图9表示实施例,箭头表示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启动表示三角系统进行编织,停止表示三角系统停止。图1表示三角系统S1、S2对于仅进行移圈的编织的分配,图2表示此时的三角系统S1、S2的启动/停止。编织宽度W的最初部分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SI编织,最后部分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S2编织。中途的部分能够利用三角系统S1、S2的任一方或双方编织。另外图1、图2的例子中,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分别设定成与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相等。图2的实线表示优先使用三角系统S2的例子,虚线表示优先使用三角系统SI的例子,任一情况下均存在同时使用三角系统S1、S2的期间。另外如图1、图2所示,编织宽度W长的情况下,三角座滑架的行程L和编织宽度W基本相等,若与图10比较,则行程缩短沿针床的长度方向的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并且该情况在移圈较多的编织中特别有利,但除移圈以外也能够将实施例适用于线圈的交付。图3表示具备3个三角系统S1、S2、S3的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系统S1、S2、S3向仅进行移圈的过程分配的情况。图4表示三角系统S1、S2、S3对于图3的过程的分配例,实线表示优先使用三角系统S2的例子,虚线表示优先使用三角系统SI的例子。图3、图4的情况下,行程L比编织宽度W短,编织宽度的开始部分使用三角系统SI,编织宽度的结束部分使用三角系统S3。在编织宽度的中央部使用三角系统S1、S2、S3的至少I个,也可以使用三角系统S1、S2、S3的2个或3个。在中央部和编织宽度的开始部分之间使用三角系统S1、S2的至少一个,在中央部和编织宽度的结束部分之间使用三角系统S2、S3的至少一个。该例中,存在同时使用三角系统S1、S2的期间和同时使用三角系统S2、S3的期间。图5表示绳形花纹的编织过程的例子,通过反复进行过程Cl C6,编织绳形花纹。三角座滑架具备2个三角系统,过程Cl C3中对每个过程分别编织2列线圈列,总计编织6列。在过程C4中使线圈移圈,在过程C5之前使后针床向左侧横移,使移圈后的线圈的一半部分向前针床移动返回。并且在过程C6之前使后针床向右侧横移,使移圈后的剩余的线圈向前针床移动返回。在过程C4中编织宽度的结束部分为先行的三角系统,若未编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则行程延长。这是因为,若将只是不足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编织宽度的结束部分分配到先行的三角系统,则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已分配的部分,因此相比现有技术行程向左侧延长。此外编织宽度的开始也可利用先行/后行的任一个三角系统编织。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适用实施例,行程都不改变,仅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能够编织编织宽度的开始部分时,能够缩短行程。在过程C5、C6中,在实施例中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开始编织,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结束编织。相对于此在现有例中例如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一贯地编织过程C5,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一贯地编织过程C6。于是,在过程C5、C6中,在实施例中能够使行程缩短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对于三角座滑架的6个过程,能够使合计的行程缩短三角系统的宽度的2倍时,编织时间缩短数%。图6表示通过实施例能够缩短行程的编织宽度的下限。图6的I)表示实施例中的行程,2)表示现有例中的行程。图6的I)中,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SI编织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S2编织的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与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相等,此时在实施例和现有例中行程均相等。另外在图6的I)中,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与编织宽度W相等。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与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相等的情况下,实施例中,根据相对于编织宽度的三角座滑架的初始位置,三角系统的分配发生变化。但是在任一情况下,三角座滑架的行程LI均为三角系统的宽度的2倍的2W。现有例中编织编织宽度W的情况下,三角座滑架必须移动编织宽度W+1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行程,行程在该情况下为2W。因此编织宽度W与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相等的情况下,实施例和现有例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相等。图7表示与行程的缩短有关的处理,利用图8的成圈设计装置10或图9的横机30实施。图7的步骤I中,将编织数据读出I个过程,在步骤2中判别是否是使用导纱器的过程,若为不使用导纱器的过程,例如进行移圈或交付的过程,则检查是否存在未分配编织的三角系统(步骤3)。然后判别是否能够以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I个三角系统以上的宽度,且在最初部分与最后部分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方式分割编织宽度(步骤4)。在不能分割的情况下如现有技术那样利用相同的三角系统进行全部I个过程的移圈。在能够分割的情况下,以在步骤5中根据实施例利用后行的三角系统开始编织,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结束编织的方式,分配三角系统。在编织的最初部分与最后部分之间,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和后行的三角系统的任一方或双方进行编织,若没有下一个过程则结束处理(步骤6)。由此能够缩短行程。此外在从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也能够开始编织的位置开始过程的情况下,是否适用实施例均可。图8表示实施例的成圈设计装置,12是鼠标,也可以是其他的指示设备,14是键盘,16例如是彩色打印机,18例如是彩色监视器。20是设计辅助部,从鼠标12、键盘14、输入输出26等编辑由用户输入的针织物的设计,并且提供用于容易设计的环境。22是数据变换部,将针织物的设计变换成编织数据,24是行程缩短部,通过执行图7的处理,对于能够缩短行程的过程变更编织数据。行程缩短部24包括过程识别单元,解析编织数据,识别从导纱器不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且编织宽度超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过程;分配单元,将识别的过程的编织宽度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时的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最后部分,自动地分配三角系统。26是输入输出,输入针织物的设计,输出编织数据。也可以没有打印机16。此外,对于未从导纱器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过程,也可以预先进行用户使用设计装置等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的处理,或者也可以在行程缩短部24设置设定单元,该设定单元以将该过程分割成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并且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成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方式设定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图9的30是实施例的横机,例如具备前针床32和后针床34,也可以具备前后上下的4张针床等。36是三角座滑架,例如对于前针床32具备2个三角系统S1、S2,对于后针床34具备2个三角系统SI’、S2’,通过电动机38沿针床32、34的长度方向移动。40是控制器,控制横机30,从输入输出42接受编织数据,通过解释程序44执行图7的处理,由此对于能够缩短行程的过程变更编织数据。46是三角座滑架驱动部,驱动三角座滑架36和电动机38。控制器40除此以外,进行未图示的导纱器的连动和连动解除的控制、使用的针织纱长度的控制、将针织物绕下的机构的控制、针床32、34的横移的控制等。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横机的编织方法,所述横机具备针床、三角座滑架、导纱器和控制器,所述三角座滑架沿所述针床的长度方向具备2个以上的三角系统,且通过所述三角系统使用来自导纱器的针织纱,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 对于不从导纱器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且编织宽度超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三角座滑架的过程, 以将所述编织宽度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并且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与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方式,设定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 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利用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后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横机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包括通过所述后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和所有三角系统均不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或/及所述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包括通过所述先行的三角系统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和任一个三角系统均不操作针床的针的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横机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最初部分和最后部分之间的编织宽度操作针床的针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先行的三角系统或/及所述后行的三角系操作针。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横机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是进行线圈的移圈的过程。
5.一种编辑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装置,所述横机具备针床、三角座滑架、导纱器和控制器,所述三角座滑架沿所述针床的长度方向具备2个以上的三角系统,且通过所述三角系统使用来自导纱器的针织纱,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程识别单元,解析编织数据,识别不从导纱器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且编织宽度超过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三角座滑架的过程;及 分配单元,将利用过程识别单元识别出的过程的编织宽度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时的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I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情况下,以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所述最后部分的方式,自动地分配三角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内置于横机或成圈设计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横机的编织方法及编织数据的编辑装置,所述横机具备针床、三角座滑架、导纱器和控制器,三角座滑架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具备2个以上的三角系统,且通过三角系统使用来自导纱器的针织纱进行编织。对于不从导纱器将针织纱向针床的针供给且编织宽度超过1个三角系统的宽度的三角座滑架的过程,以将编织宽度分割成使用的三角系统不同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分,并且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上的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之和为1个三角系统的宽度以上的方式,设定最初部分的编织宽度和最后部分的编织宽度,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后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最初部分,沿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通过先行的三角系统编织最后部分。效果是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
文档编号D04B15/00GK102995259SQ2012103305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南方胜次, 八木宏文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