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3471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格状麻布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黄麻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产品特性突出、生产成本低,且对生产条件要求低,可在滩涂、低洼的地方生长,不与粮棉争地,其生长过程与棉纤维相比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较低。由于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很快。从严格意义上讲,麻袋本身就是一种产业用纺织品。作为传统产品的延伸,像用于树干包扎、防寒冻和虫害的包·树布,用于治沙保土、护坡护堤的网状土工布,用于道路建设、无土草皮的毡状席垫等土工产品,目前国际市场的需求正逐年增长。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土工布有可能被放牧的牲畜偶然地吃掉,或可能对农作物有害的危险性。因此,用天然纤维作为土工布、现在在全世界被广泛地实行着。黄麻纺织成的麻网结构的特种麻布,适用于地基加固、稳定边坡、防冲蚀、衬砌保护,浙青面层保护,如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护坡,在土基松软或多雨地区使用土工布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很好,并能促进植被的建立和生长。CN101348961B (2011-5-11)公开了一种黄麻混纺方法及该方法纺制的混纺纱,然而该混纺纱主要用于织造衣物,不适用于土工布的应用领域,并且该方法未公开具体织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孔、网状结构稳定的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软麻、纺纱、络筒、整经、穿经、织造;所述穿经方法是将绞经先穿入织机的后综再穿入半综、将地经穿入地综,然后再将所述绞经和所述地经从同一绞组的两个基综之间;所述织造时采用双织轴,开口时间110-120度,后梁高度85-90cm,绞经轴高度120-130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0_30cm,织机速率90_120r/min,打纬速度为1-1. 5m/s,制造时将纬纱平行排列、将所述绞经和所述地经相互扭绞。所述绞经和地经为黄麻纺纱后的经纱系统。织造时,地经纱的位置保持不变,而绞经纱在地经纱的左右交替绞织,网孔就是由于绞经作左右绞转、并在其绞转处的纬纱之间有较大的空隙而形成的。本发明根据黄麻布的特殊要求,针对黄麻网状特种布的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小,织物的交织点少,织物难以定形的特点,采用本发明特定的穿经方法和织造方法,织造时,地经纱和绞经纱所受的张力不一样,采用双织轴和其余织造参数相配合,增加了黄麻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并且不易打结,使得织造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经纬纱的交织点、提高织物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织造时的经纬纱细度为I. 5Nm 5Nm,捻法为S捻,经密为7+7 14+14根/10cm,纬密为6 12根/10cm,面密度为80 100克/m2。作为优选,所述软麻方法是将软麻剂加热到35_45°C,然后使黄麻润湿,所述黄麻与所述软麻剂的重量比为100:8-2。更优选地,所述软麻剂为水、乳母皂、矿物油和乳化剂。本发明利用黄麻纤维截面为不规则的多边形以及中间有空腔的结构,使软麻后的黄麻不仅能将吸收入纤维内芯部的水分锁住,而且能有效保证纤维的湿度,补足在纺纱过程中丧失的纤维内的水分;另外,本发明特殊的软麻剂还可充当预养生作用,使黄麻纤维细化软化。 更优选地,所述软麻剂为100重量份的水、15-20重量份的乳母皂、8_10重量份的矿物油和5-8重量份的乳化剂。更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更优选地,所述软麻方法是将软麻剂加热到40°C,然后使黄麻润湿,所述黄麻与所述软麻剂的重量比为100:5。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软麻和纺纱步骤之间进行养生,所述养生方法是将所述软麻处理后的黄麻送入养生房发酵,所述黄麻堆积体积占养生房体积的60-80%,当所述黄麻堆中心的温度为35-45°C,养生完成。作为优选,所述络筒的工艺参数为短粗节220% 300%,3. O 3. 5cm ;长粗节90% 110%,40 50cm,制成无接头纱;单纱捻度10抢/英寸,相对湿度70% 75%,温度26 30°C。作为优选,所述整经方法为分批整经,将筒子纱绕到织轴上,整经车速150 200m/min,倒轴速度 80 120m/min。更优选地,所述整经张力分三区三层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穿经时的钢筘的筘号为33/10 35/10cm,穿筘时将一组地经和绞经穿入同一筘齿中,每一组经纱之间间隔4 5个筘齿。作为优选,所述织造时的开口时间115度,后梁高度87cm,绞经轴高度125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6cm,织机速率108r/min,打纬速度I. 3m/s。作为优选,所述织造时环境的相对湿度为82-88%.
作为优选,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后整理步骤,所述后整理方法是在坯布上涂抹树脂,然后进行烘干处理。


图I是本发明黄麻网格状麻布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织造时的金属绞综示意 图3是本发明织造时经纱形成扭绞示意 图4是土工布质量检测技术要求标准;
图中,I-地经;2-绞经;3-纬纱;4_基综;5-绞综;6_半综。
具体实施例方式织制该网格状麻布的流程为
加入乳化液一拣麻一软麻一堆仓发酵一头梳一二梳一头并一二并一纺粗纱(经纱、纬纱)一络筒一整经一织造一树脂整理一烘干一打包一入库。I.黄麻纤维的选择
黄麻是从孟加拉国进口的C级麻,由浙江省安吉县振兴布业有限公司提供;
2.加乳化液软麻
黄麻纤维的木质素和胶质含量高,黄麻前处理目的是定 量去除黄麻纤维里的木质素和脱去适量的胶质,使黄麻以较细的工艺纤维状态存在,便于后道高速梳理成网加工,而且保有其本身的强度和光泽。该软麻剂主要由乳母皂、矿物油、水和乳化剂组成,在进行养生时,先将软麻剂加热到35-45°C,然后经导管传导至麻纤维流淌的表面,黄麻经传动轴传送到养生助剂流淌的位置,混合的比例为IOOg :5g。3.堆仓发酵
被养生助剂润湿后直接打包送到房中发酵。养生房要干净、干燥,整个房间填满60-80%即可进行发酵,养生的时间根据季节的温度来确定,夏天3天左右,冬天7天左右,春秋季节介于二者之间,确定养生完成的方法使用温度计插入麻堆中心部位显示,35-400C -时养生完成,可以进行下一步工艺。4.纺纱
将养生好的黄麻纤维运入纺纱车间,首先经过清梳联的开松除杂,然后再精梳,最后依次经过头并、二并和粗纱工序,得到一定细度的麻纱。其中的工艺参数与普通纺麻工序一致。5.络筒整经
纺好的麻纱经过普通络筒机去除一定的粗细节和纱疵,并以筒子形式卷装,其工艺参数:短粗节:220% 300%, 3. O 3. 5cm ;长粗节90% 110%, 40 50cm,制成无接头纱;单纱捻度10捻/英寸,相对湿度70% 75%,温度26 V 30°C。然后采用分批整经方法将筒子纱绕到织轴上,整经张力分三区三层配置,整经车速150 200m/min,倒轴速度80 120m/mino6.穿经
本发明的穿经方法与一般麻类织物不同,因为本发明中经纱系统由地经I和绞经2组成,且为了达到固定的效果,使用了纱罗综,因此绞经I和地经2的穿法如下绞经I穿过后综后还要穿入半综6综眼,地经穿过地综后,必须再从同一绞组的绞经所穿入的那个半综的两基综4间通过。经计算,为了保证幅宽在150cm 170cm之间,穿筘时使用的钢筘的筘号为33/10cm 35/10cm,同时穿筘时要将一组地经I和绞经2穿入同一筘齿中,每一组经纱之间间隔4 5个筘齿。7.织造
在YJ747-180型剑杆织机上,为了使经纬纱交织稳定,将原来普通的综框改为纱罗综。此种织物经纬纱的交织情况与一般织物不同,织物中仅纬纱是相互平行排列的,而经纱则由两个系统的纱线(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见图I。其地经和绞经相互铰接的原理如下根据半综在地经的左侧或右侧上升,分普通梭口、开放梭口和绞转梭口。绞经的相互扭绞是开放梭口与绞转梭口互相交替形成的,见图3。另一方面由于绞经纱和地经纱开口时动程差异很大,张力不匀,导致开口不清,所以上机时采用双轴织造。织制本产品的绞综为金属钢片制成的。如图2所示为一副金属绞综。它是由左右两根基综4和一片半综5 (骑综)组成。每根扁平钢基综丝由两薄片组成,它的中部有焊接点将两薄钢片联为一体。半综5的每一支脚伸入一片基综4上部两薄片之间,并由基综4的焊接点托持。基综4这样构造是为了不管哪个基综丝提升时,半综5都能跟随上升。8.后整理
此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于干花基布,因此织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树脂整理使其结构更加固定。操作方法就是成品坯布上涂抹树脂,然后对其进行烘干处理,在打包入库。
实施例一
软麻剂为IOOkg水、15kg乳母阜、8kg矿物油和5kg乳化剂OP混合而成。以5Nm(S捻)黄麻纱作经纬纱,生产经密14+14根/10cm,纬密12根/10cm,平均面密度80g/m2的网格麻布的制备方法黄麻纤维原料选择,麻纤维处理及纺纱工序不在赘述。5Nm麻纱经过普通络筒机,配置空气捻接器、电子络筒机、金属槽筒及定长器。工艺参数短粗节220%, 3. Ocm ;长粗节90%, 40cm,制成无接头纱;单纱抢度10抢/英寸,相对湿度70%,温度28 °C。整机用分批整经机,整经张力分三区三层配置,整经车速200m/min,倒轴速度120m/mino织造在YJ747-180型剑杆织机上完成,车间温度为常温28 °C,相对湿度85%,开口时间115度,后梁高度87cm,绞经轴高度125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6cm,织机速率108r/min,打纬速度I. 3m/s。经过上述工艺可以生产出5NmX5NmX28X 12的网格状黄麻布。实施例二
软麻剂为IOOkg水、20kg乳母皂、IOkg矿物油和8kg平平加O乳化剂混合而成。以3Nm(S捻)黄麻纱作经纬纱,生产经密10+10根/10cm,纬密8根/10cm,平均面密度93g/m2的网格麻布的制备方法黄麻纤维原料选择,麻纤维处理及纺纱工序不在赘述。3Nm麻纱经过普通络筒机,配置空气捻接器、电子络筒机、金属槽筒及定长器。工艺参数短粗节250%, 3. 2cm ;长粗节100%, 45cm,制成无接头纱;单纱抢度10抢/英寸,相对湿度73%,温度 29 °C。整机用分批整经机,整经张力分三区三层配置,整经车速180m/min,倒轴速度100m/mino织造在YJ747-180型剑杆织机上完成,车间温度为常温28 °C,相对湿度85%,开口时间115度,后梁高度87cm,绞经轴高度125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6cm,织机速率100r/min,打纬速度1. 3m/s。经过上述工艺可以生产出3NmX 3NmX 20 X 8的网格状黄麻布。实施例三
软麻剂为IOOkg水、18kg乳母阜、9kg矿物油和6kg乳化剂OP混合而成。以I. 5Nm(S捻)黄麻纱作经纬纱,生产经密7+7根/IOcm,纬密6根/10cm,平均面密度100g/m2的网格麻布的制备方法黄麻纤维原料选择,麻纤维处理及纺纱工序不在赘述。I. 5Nm麻纱经过普通络筒机,配置空气捻接器、电子络筒机、金属槽筒及定长器。工艺参数短粗节260%, 3. 5cm ;长粗节110%, 50cm,制成无接头纱;单纱抢度10抢/英寸,相对湿度75%,温度27V。整机用分批整经机,整经张力分三区三层配置,整经车速150m/min,倒轴速度80m/mino织造在YJ747-180型剑杆织机上完成,车间温度为常温28 °C,相对湿度85%,开口时间115度,后梁高度87cm,绞经轴高度125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6cm,织机速率90r/min,打纬速度I. lm/s。经过上述工艺可以生产出I. 5NmX I. 5NmX 14X6的网格状黄麻布。土工布质量检测技术要求标准见图4,其中规格是指单位面积质量。经检测,实施·例1-3制备的网格状黄麻布均符合土工布要求。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软麻、纺纱、络筒、整经、穿经、织造;所述穿经方法是将绞经先穿入织机的后综再穿入半综、将地经穿入地综,然后再将所述绞经和所述地经从同一绞组的两个基综之间;所述织造时采用双织轴,开口时间110-120度,后梁高度85-90cm,绞经轴高度120-130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0-30cm,织机速率90-120r/min,打纬速度为1_1. 5m/s,制造时将纬纱平行排列、将所述绞经和所述地经相互扭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造时的经纬纱细度为I. 5Nm 5Nm,捻法为S捻,经密为7+7 14+14根/10cm,纬密为6 12根/10cm,面密度为80 100克/m2。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麻方法是将软麻剂加热到35-45°C,然后使黄麻润湿,所述黄麻与所述软麻剂的重量比为100: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麻剂为水、乳母皂、矿物油和乳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麻剂为100重量份的水、15-20重量份的乳母皂、8-10重量份的矿物油和5-8重量份的乳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软麻和纺纱步骤之间进行养生,所述养生方法是将所述软麻处理后的黄麻送入养生房发酵,所述黄麻堆积体积占养生房体积的60-80%,当所述黄麻堆中心的温度为35-45 °C,养生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的工艺参数为短粗节220% 300%,3. O 3. 5cm ;长粗节90% 110%, 40 50cm,制成无接头纱;单纱捻度10捻/英寸,相对湿度70% 75%,温度26°C 30°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方法为分批整经,将筒子纱绕到织轴上,整经车速150 200m/min,倒轴速度80 12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经时的钢筘的筘号为33/10 35/lOcm,穿筘时将一组地经和绞经穿入同一筘齿中,每一组经纱之间间隔4 5个筘齿。
10.根据权利要求4、5、7或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造时的开口时间115度,后梁高度87cm,绞经轴高度125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6cm,织机速率108r/min,打纬速度I. 3m/s。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格状麻布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一种网格状黄麻布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软麻、纺纱、络筒、整经、穿经、织造;所述穿经方法是将绞经先穿入织机的后综再穿入半综、将地经穿入地综,然后再将所述绞经和所述地经从同一绞组的两个基综之间;所述织造时采用双织轴,开口时间110-120度,后梁高度85-90cm,绞经轴高度120-130cm,纱罗综高度与上梁间隔20-30cm,织机速率90-120r/min,打纬速度为1-1.5m/s,制造时将纬纱平行排列、将所述绞经和所述地经相互扭绞。本发明可制备大孔、网状结构稳定的网格状黄麻布。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2926101SQ20121035751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汪育松 申请人:安吉振兴布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