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洗涤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机械机构,是用于洗涤机械中的洗涤或甩干作业的机构,尤其是一种连续洗涤和连续甩干的机械机构,可将被洗物连续输入本机构中,顺序完成洗涤、甩干全过程,然后再将被洗物连续输出;梳理区、洗涤区、甩干区、污水净化三个功能区,动力及传动力传输传导为上述功能区提供能量,相应的洗涤物的传输机构等为上述功能区提供后勤服务;洗涤区,依次进行粗洗、精洗、漂洗等洗涤过程;之后进行清水漂洗,将被洗物上的污物、污水去除;最后进入甩干阶段,将被洗物上蕴含的水分甩去,输出脱水后的被洗物,完成全过程。
【专利说明】连续洗涤机构
【发明内容】
:
[0001]一种机械机构,是用于洗涤机械中的洗涤或甩干作业的机构,尤其是一种连续洗涤和连续甩干的机械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洗衣机等洗涤设备,是将被洗物一次性放入洗涤器中,然后分次进行洗涤和漂清,然后在甩干,完成一个完整的洗涤过程;该过程,是将被洗物分批次装入和取出。对于具连续输入洗涤和甩干取出要求的特殊洗涤过程不适应。
[0003]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洗涤装置的洗涤和甩干机构,可将被洗物连续输入本机构中,顺序完成洗涤、甩干全过程,然后再将被洗物连续输出。
[0005]粗洗、精洗、漂洗
[0006]本机构主要分为梳理区、洗涤区、甩干区、污水净化三个功能区,动力及传动力传输传导为上述功能区提供能量,相应的洗涤物的传输机构等为上述功能区提供后勤服务。
[0007]被洗物先经过梳理区,将其上夹带缠绕的毛发等丝状物清理去除,同时,理顺和排布被洗物,避免堆积,以免影响通过输入装置,和洗涤效果。然后进入洗涤区,依次进行粗洗、精洗、漂洗等洗涤过程。之后进行清水漂洗,将被洗物上的污物、污水去除。最后进入甩干阶段,将被洗物上蕴含的水分甩去,输出脱水后的被洗物,完成全过程。
[0008]梳理区:被洗物在拖带的拖动下,先进入梳理区;将其上的毛发等线状物清理掉,再进入冲洗区;同时,采用振动措施,将大颗粒物质震落。
[0009]洗涤区:分为粗洗、精洗、漂洗三个阶段。
[0010]粗洗阶段,是被洗物由梳理区走向输入装置的阶段,该阶段采用流水冲洗和震动被洗物的方式洗涤。
[0011]精洗阶段,是被洗物由输入装置走向二维器的阶段,该阶段采用水流冲击、强制剪切等方法洗涤。摇转机构摇动拖带做圆锥形回转运动,使被洗物与轴向水流形成正面冲击,同时又使旋转的被洗物与水流形成周向剪切,利用水流与被洗物形成的摩擦去除污物。
[0012]漂洗阶段,是二维器至输出装置的阶段;是将被洗物和拖带置于二维器的约束构件的形成封闭管道中接受清水冲洗,将被洗物中蕴含的污物、污水等置换去除。
[0013]甩干区:将被洗物上所含的水分甩干脱水,完成整个洗涤甩干过程。同时,收集甩出的水分,集中输向清洗槽,作冲洗清水使用。
[0014]废水净化装置:经洗涤后排出的梳理箱废水和洗涤箱废水流入废水净化装置(简称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0015]净化装置分成沉淀池、絮凝池、过滤池三个箱体:
[0016]沉淀池:分成三个区间,各区间通过开口连通,开口分别设在下、中、上三个高度部位,使废水中的先颗粒物、沉淀物沉淀,漂浮物漂浮,留在第一区间;再使悬浮物滞留中间区间,最后在上部开口,进一步分离沉淀物、悬浮物。[0017]絮凝池:设在沉淀池之后,设专用管道加入絮凝剂,将经沉淀池处理过的水体絮凝处理,吸附微小悬浮物和细菌等污物。
[0018]过滤池:设置不同孔径的过滤网将经絮凝后的水体过滤,大孔径网在先,小孔径网在后,逐层过滤,然后抽取净水输入漂洗箱体循环使用。
[0019]本机构主要由机架、摇转机构、连续输入输出机构、水箱、一级循环过滤带、二级循环过滤装置或循环机构组成。
[0020]水箱分成若干空间区域,分属不同的功能区域:按被洗物的流程,梳理区的水箱最先设置,然后是洗涤区水箱,之后是漂洗区水箱,最后是收集甩出水分的甩干区水箱。
[0021]甩干区水箱,构成类似洗涤区的前箱、后箱中间设摇转机构,水箱将被洗物离心旋转甩出的水分收集集中,通过管道排入漂洗槽的始端阶段,用相对洁净的水流冲洗。
[0022]在洗涤区,托带携带者被洗物进入摇转机构,随之形成圆形摆转,水箱里的含有洗涤剂的水与洗涤物形成剪切运动和摩擦,洗掉附着的污物;然后进入封闭的清水管,在旋转和前行的复合的运动中进行初步的清水漂清(简称转漂),然后再经静水池和静水槽冲洗漂清后进入甩干区。循环过滤带携带者经漂清后的被洗涤物进入甩干区后,在摇转机构的作用下,使被洗物旋转形成离心运动,将水分甩出,完成洗涤全过程。
[0023]梳理区:
[0024]被洗涤物进入洗涤区之前,先进入梳理区。设专用机构,将被洗物上的毛发等类似线状物清理掉,收集分类储放。
[0025]洗涤区:
[0026]洗涤区主要由水箱、粗洗区、摇转区、转漂区组成。水箱是涵盖各区的盛水容器的总和,同时,也和摇转区的机架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式的箱体(甩干区也类同)。被洗物在拖带的携带下依次通过各区,完成粗洗、转洗、转漂全过程(图1)。
[0027]一、粗洗
[0028]粗洗区,主要由射流器(或机构)、振动机构等组成。被洗物装在拖带中,穿过粗洗区所对应的水箱位置,射流器向被洗物喷射水流,同时进行振动器振动和翻搅,粗步洗掉污物。
[0029]被洗物在拖带中相对水箱呈悬浮状态,借助射流水的冲洗和张力作用,使污物从被洗物上脱落;振动机构产生振动,将粘附在被洗物上的颗粒物震落或使之松脱,完成粗洗。
[0030]所谓拖带,是指能携带被洗物的连续的筒、兜、条状体等柔性的囊或带,若被洗物是柔性的条状物,则可省略拖带,直接进入本机构进行洗涤或甩干。
[0031]二、转洗
[0032]转洗主要由循环过滤拖带、摇转机构、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洗涤液注入机构、等组成。过滤拖带设在摇转机构的前方和下方,形成闭合环和循环运转。
[0033]循环过滤拖带
[0034]在洗涤区对产生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属一级过滤,通过纤维网对污水初步的处理后,直接输回到右端区域,补充右端水最,形成初级循环(图2);将经过纤维网过滤后的污水进行二次细化过滤处理,然后泵送到漂清槽中冲洗进入甩干区之前的漂清槽中使用,然后,再流入漂清水箱中,在漂清水箱缓冲后,再由约束二维装置的软管形成的离心抽吸作用将水吸入,经该软管进入转洗区,补入由旋转叶片形成的径流水体中,在洗涤区范围内形成一个经过二次过滤的一级循环。
[0035]循环过滤带分布在两个空间位置范围。前部设于摇转机构的左方(位于图1的左端),截面(沿摇转筒轴向的立面)呈三角形,其长斜边对应摇转机构的轴向,形成的倾斜坡面。该坡面处于强流水区,将摇转机构射来的水流向上推升,形成局部较高水位峰顶,使质量较重的水流(含颗粒)和较轻的漂浮物越过峰顶,进入下落区域,然后分别沉落或漂浮到打捞区,分别处理。
[0036]颗粒物被水流冲击和被坡面抬升后,或向左上部漂移,或被循环过滤带上的丝毛吸附裹挟着做逆时针循环运动,经左立面转折后进入水平拖带部分,最后经振动、毛刷刷除或由内向外的水流冲击而脱落,然后进入收集和排出污物的通道,排向二级循环顾虑区域,经二级净化处理后,在泵入漂清槽中,作冲洗之水,形成二级循环(图3)。
[0037]水流的峰顶位于左端中间箱体,漂浮物越过封顶后飘向两侧低水位区,收集处理。将左端区域横向扩大,使其横向尺寸大于摇转箱体,在该扩大区域两侧设污水回流的通道,使污水通过回流口返回摇转箱体中。
[0038]回流口区域和封顶区域即形成水位落差,引发横向流动的水流,使漂浮物流向两侧;同时,在污水回流的通道的上部设收集网,将漂浮物收集。同时,在高水位区引出中水输给梳理水箱,由于存在压力差能形成向上的涌流,可形成梳理水箱的局部高水位。
[0039]箱体的最左端区域,不受射流冲击,相对平静。上述向左上部漂移的颗粒物或絮状物等,在最左端区域下沉,突然后有拖带的丝毛拖向污物的通道,进入二级净化处理区域。
[0040]水流峰顶与清水区形成压力差,使微细流向清水区渗透,形成颗粒或水质过滤;将峰顶区的高压水引至低压区可形成压力差,利用该压力差形成局部水流,冲洗或推动污物运动,达到排除或堆积污物的目的。
[0041]循环过滤带的前部设于摇转机构的下方,呈长条形,经隔板的分割作用形成缓慢流水区(简称弱流区),该区域的水下渗透进入过滤带范围内(称粗过滤),然后通过导管补入粗水箱,或继续渗入净水箱得到进一步净化,或补入摇转机构左端水箱中(简称低位箱)。
[0042]循环过滤带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间,将该区间与摇转机构的左端联通,即形成过滤带内外两侧之间的压力差,通过该水箱分区形成的压力差作用,使清水或含微小颗粒的污水透过,并阻隔颗粒或絮状物进入,形成仅含微细颗粒的水域(简称细流)。
[0043]净水箱里的水被水泵抽出之后水位降低,形成于粗水箱之间的压力差,使粗水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净水箱里的渗透,补充净水。
[0044]净水区与粗水区之间设格栅挡墙,过滤材料设置其上(图3)。
[0045]摇转机构
[0046]摇转机构主要由转筒机构、推水叶片、甩管组成。被洗涤物在旋转中与洗涤的液体产生剪切和摩擦,实现转洗和初步漂洗。
[0047]被洗物在拖带携带下,依次经过输入装置、二维相维持机构、输出装置,形成以输入、输出装置连线为轴,以二维相转筒的回转半径为半径的两个锥形回转面。
[0048]输入装置、二维相维持机构之间的回转面,是被洗物直接与洗涤液水接触、剪切和摩擦,洗去污物;二维相维持机构和输出装置之间的回转面,将被洗物包裹在管道中,由上部输入的清水形成的径向水流,将被洗物进行粗步漂清。上部清水随管道旋转,形成离心流动,产生由输出端流向二维相维持机构的管道流。
[0049]转筒机构和叶片
[0050]转筒主要由机架、转筒、推水叶片、动力及传动装置组成。转筒安装在机架上,在动力驱动下产生旋转,带动拖带和被洗物旋转并与水流横向相切,形成轴向的剪切和摩擦,洗涤污物;同时,推水叶片在转筒的驱动下产生旋转,沿轴向向强流区推水,形成轴向流动和旋转的水流,冲洗被洗涤物上的污物,使之脱离,达到清洁目的。
[0051]二维相维持机构
[0052]二维相维持机构主要由旋筒机构、分隔装置、二维相维持装置(简称二维装置)构成。二维装置安装在旋转筒上,在随之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拖带产生摇转,同时保持被洗涤物在径向不转动;分隔机构将被洗涤物分隔成若于单元,扩大被洗涤物与水流之间的直接接触的剪切面,洗涤污物。二维相维持装置,在随旋转筒旋转的过程中,控制拖带不产生扭转,只旋摆不自转,使被洗涤物不产生扭结。
[0053]摇转筒自转,二维装置不自转,二者相对转动。二维装置通过轴承等安装在摇转筒上,摇转筒固定安装在机架板上,机架板与水箱壁连体设置。
[0054]二维装置的管状体与悬挑着固定安装在漂洗箱壁上的软管连接,约束二维装置的转动自由度。同时,该软管还将被洗物和清水包罗其中,随着摇转产生振动,对被洗涤物进行封闭式的漂清和冲洗。
[0055]输入装置、输出装置
[0056]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是控制拖带进入转洗区之前输入状态的装置或机构,可以是保证拖带不产生转动的装置,也可以是避免拖带产生转动的机构,目的在于和二维相维持装置形成防止拖带自转的控制机构,使被洗涤物只产生旋动而不产生转动。
[0057]推水叶片
[0058]推水叶片沿旋转筒轴向呈螺旋状,垂直安装在旋转筒内壁上,随旋转筒旋转;叶片将水由旋转筒的左端向右端和沿周向推挤,形成沿旋转筒轴向流动的旋转水流,沿轴向冲击和洗涤被洗涤物。
[0059]动力及传动装置
[0060]动力及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轴、传动齿轮等构成,动力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导,将动力传给旋转筒,驱动旋转筒产生旋转,带动二维相维持机构旋转,进而带动拖带和被洗物旋转。
[0061]三、漂洗:
[0062]漂洗区设在漂洗池和漂洗槽两个空间,漂洗池采用冲洗和振动结合的综合式漂洗,漂洗槽则用冲洗的方式飘起污物。漂洗槽的设置,同时作为被洗物流向甩干机构的通道,并兼具设置驱动拖带中间过程中的驱动机构的空间。
[0063]初步漂洗工作是在旋转筒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是管道径流冲洗和管壁挤压碰撞进行漂洗。在进入漂洗区后,在水流的冲击下,再设专门的振动机构,对拖带和被洗物实施振动,使残留的污物进一步脱离。
[0064]甩干区:
[0065]甩干区构造和工作原理与转洗筒相同,是在一个无水的空间里将被洗物上的蕴含水甩掉拖干,然后输出。
[0066]水箱
[0067]水箱分成若干区间,实现不同功能性要求。
[0068]主水流:水箱与污水处理箱体和甩干区集水箱分别联通,形成由甩干箱一漂洗区一洗涤区一净化处理箱的流向,然后再将净化后的水体经提水泵输送给漂洗区,形成系统之间的大循环(图6)。
[0069]洗涤区内循环水流:洗涤区水体经旋转筒叶片的推拨形成由输出装置流向输入装置的轴向水流,该水流在输入装置端堆高水位,而输出装置端水位被拉低;将循环过滤拖带围成的空间和输出装置端设管道联通,即形成过滤拖带内外两面之间的水压差。利用该压差,使外部含污物的水向滤拖带内部空间渗透,形成初步过滤。
[0070]经初步过滤的水经联通管道循环至输出端空间,形成再次流向输入端的水流,由此形成洗涤区的内循环水流。
[0071]由输出端流向输入端的水流由内循环水流和漂洗水流汇合而成,新加入的漂洗水流相对清洁,稀释了洗涤区内污物的浓度和洗涤剂的浓度,因此需不断不如洗涤剂。
[0072]因被洗物是随旋转筒旋转的,因此,洗涤剂的加入点相对被洗物的旋转轨迹有一个提前量;洗涤剂管道顺初漂洗管道设置,在二维相维持机构前一定空间度量掺入水中(图)。
[0073]梳理区水箱与洗涤水箱之间相互独立,梳理区水箱的污水直接排向废水处理池(简称废水池)。废水由专用管道输出,由此确实的水量从洗涤区引入中水补入。
[0074]废水输出水口设于梳理区水箱底部,由废水管道连接引出。梳理区水箱顶部设漂浮物溢出口,使漂浮物漂流至用于收集的侧箱中。引入的中水设于水箱中间,管口朝上,形成局部高水位,使漂浮物流向周边。
[0075]洗涤区水箱设于漂洗区水箱之后(右为前),分为若干个区间,实现不同功能,分别为后箱、侧箱、底箱、前箱:
[0076]后箱设于摇转机构之左,是主要的洗涤区域,是被洗物的旋摆空间;在摇转机构叶片的推动下由形成前箱流向后箱的径流冲击被洗物,同时在过滤带坡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斜向上的冲击水流,形成局部高水位。
[0077]侧箱设于摇转机构和前箱、后箱、底箱之侧,用于储放中水和中水向净水的过滤空间,中水位于靠近摇转机构的内侧,净水位于外侧。侧箱与主箱之间的接连通口,设在过滤带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即只通过中水。
[0078]底箱设于摇转机构和前箱之下,目的在于扩大过滤带的表面积,同时将其上的吸附物拖运到废物收集口,集中输出。该箱也在滤带围成的封闭空间内设通孔与侧箱连通。
[0079]前箱设于摇转机构之前和底箱之上,是被洗物包罗在封闭通道内旋摆的空间,也是中水回流再循环的空间,同时还是冲洗水与中水混合的空间,还是洗涤剂加入的空间。
[0080]漂洗区水箱,由漂洗箱和漂洗槽构成。漂洗箱设于前箱之前和侧水箱之间,漂洗槽设于摇转机构之上;漂洗槽的净水流向漂洗箱中,漂洗箱中的净水通过输出装置流入二维器约束软管中。
[0081]洗涤过程耗掉的部分水体,由外来净水补入,其补入口位于漂洗槽的最末端,即被洗物在进入甩干阶段之前,在漂洗槽内经一段新补入的净水的冲洗。[0082]漂洗区水箱,通过管道与侧箱里的净化水区域连通,将净化水引入箱中,补充前箱中管道漂洗的用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83]编码代表:1摇转机构、2拖带、3过滤带、4机架、5水箱箱体、6 二维装置、7 二维约束、8转轮、9通孔、IO张紧机构、11振动机构、12输入机构、13输出机构、14支撑栅格轴、15箭头代表流向或循环方向、16驱动轴。
[0084]图1:表示洗涤箱的轴向剖面的空间构造。
[0085]被洗物随拖带由局部高水位处进入洗涤箱,经导轮转向输入机构,然后进入二维机构,再后进入漂洗箱,再经导轮折返至漂洗槽,最后进入甩干箱。
[0086]过滤带在洗涤箱的前箱、底箱中形成自循环,过滤污水,形成中水通过通孔流入册侧箱循环使用或进一步进化。
[0087]图2:表示洗涤箱中水体的循环流向。
[0088]图3:表示洗涤箱中水体的循环流向。
[0089]图4:表示洗涤箱中水体的循环流向。
[0090]图5:表示废水净化装置中的水体流向。
[0091]图6:表示摇转机构。
[0092]图7:表示过滤带与水箱壁的结合处理方法。卡口构造使过滤带张紧;过滤带沿卡口形成的通道循环运动。
[0093]图8:表示二维器的约束装置。
[0094]环状体17挡住旋转前方的污水进入管道,后方的空隙使管道内的漂洗水流出,与前箱水体混合并稀释至。
【具体实施方式】:
[0095]1、分别制作箱体、摇转机构、约束装置、拖带、过滤带等;
[0096]2、将箱体、摇转机构、约束装置组装成机器。
[0097]3、将约束装置连接;
[0098]4、将拖带、过滤带分别安装。
[0099]5、注入清水,添加被洗物,开机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机构,是用于洗涤机械中的洗涤或甩于作业的机构,尤其是一种连续洗涤和连续甩于的机械机构,可将被洗物连续输入本机构中,顺序完成洗涤、甩干全过程,然后再将被洗物连续输出,其特征在于:本机构主要分为梳理区、洗涤区、甩干区、污水净化三个功能区,动力及传动力传输传导为上述功能区提供能量,相应的洗涤物的传输机构等为上述功能区提供后勤服务;被洗物先经过梳理区,将其上夹带缠绕的毛发等丝状物清理去除,同时,理顺和排布被洗物,避免堆积,以免影响通过输入装置,和洗涤效果;然后进入洗涤区,依次进行粗洗、精洗、漂洗等洗涤过程;之后进行清水漂洗,将被洗物上的污物、污水去除;最后进入甩于阶段,将被洗物上蕴含的水分甩去,输出脱水后的被洗物,完成全过程。
【文档编号】D06F31/00GK103882653SQ20121058953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孙长顺 申请人:孙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