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气化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91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透气化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 新型涉及一种化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孔的中空化纤。
背景技术
传统化纤的断面均为实心结构,实心化纤不具吸湿性,因此为了改善化纤的吸湿性能,业内研发一种断面为中空的化纤,即化纤的本体上轴向设置复数个中空管道,通常有3个、7个或16个中空管道,使空气通过化纤的中空管道内流通,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纤的吸湿排汗和降低化纤织物温度的功能。但这种中空环状结构的化纤,对上述功能的改善程度并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透气化纤,其是在现有中空环状化纤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结构,使之大大提高化纤的吸湿排汗和降低化纤织物温度的功倉泛。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透气化纤,具有一本体,本体内部具有复数个轴向分布的中空管道,且各中空管道互不连通,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列,每个空气流通孔列具有多个空气流通孔,每个空气流通孔列分别连通一所述中空管道,且所述空气流通孔列设在中空管道的环壁与本体外壁距离最近处。所述每个空气流通孔列的多个空气流通孔均匀分布。所述本体内部的所述中空管道的数量为3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现有中空环状化纤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结构,即在化纤本体的外壁开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使化纤内的中空管道内的空气与本体外界的空气连通,大大提高化纤的吸湿排汗和降低化纤织物温度的功能。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透气化纤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透气化纤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化纤1,具有一本体11,本体11内部具有复数个轴向分布的中空管道12,且各中空管道12互不连通,所述本体11的外壁13上还开设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14列,每个空气流通孔列14具有多个空气流通孔142,每个空气流通孔列14分别连通一所述中空管道12,且所述空气流通孔列14设在中空管道12的环壁与本体外壁距离最近处。所述每个空气流通孔列的多个空气流通孔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部的所述中空管道的数量为3个。[0012]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在喷丝板的喷孔四周设打孔装置,打孔装置的打孔针的数量与中空管道的数量相同,并对准中空管道12的环壁与本体外壁距离最近处,对喷出的化纤I丝进行打孔即可,通过控制打孔的频率,即可控制空气流通孔142的分布密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现有中空环状化纤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结构,即在化纤本体的外壁开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使化纤内的中空管道内的空气与本体外界的空气连通,大大提高化纤的吸湿排汗和降低化纤织物温度的功能。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透气化纤,具有一本体,本体内部具有复数个轴向分布的中空管道,且各中空管道互不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列,每个空气流通孔列具有多个空气流通孔,每个空气流通孔列分别连通一所述中空管道,且所述空气流通孔列设在中空管道的环壁与本体外壁距离最近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气化纤,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空气流通孔列的多个空气流通孔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气化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的所述中空管道的数量为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气化纤,具有一本体,本体内部具有复数个轴向分布的中空管道,且各中空管道互不连通,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列,每个空气流通孔列具有多个空气流通孔,每个空气流通孔列分别连通一所述中空管道,且所述空气流通孔列设在中空管道的环壁与本体外壁距离最近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中空环状化纤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结构,即在化纤本体的外壁开有复数个空气流通孔,使化纤内的中空管道内的空气与本体外界的空气连通,大大提高化纤的吸湿排汗和降低化纤织物温度的功能。
文档编号D01D5/24GK202766681SQ2012204078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张小刚, 朱浩昆, 翟国钧 申请人:福建金港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