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式衣物除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91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挤压式衣物除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机械结构,可以使织物脱除大量水分,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操作的挤压式衣物除水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衣物的清洗是必不可少的家务劳动,而衣物的脱水则是清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现在市场上已有很多电动脱水装置,大多数是以甩干筒的形式出现,此种产品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缺点是依赖电力驱动且危险性较高,不能满足一些特殊需要脱水的场合,如衣物易掉色、易染色、易变形等问题;又或者在一些无法用电的情况下,如宿舍、野外等;再如当只有很少的衣物需要脱水,没必要用甩干桶甩干,且像老人孩子这些弱势群体却没有足够的力气使衣物拧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市场的不足,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合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使用的机械装置,能够解决因条件所限需用手拧干衣物带来的难题。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挤压式衣物除水器,包括框架、滚轮除水装置、弹簧压力装置和折叠装置,滚轮除水装置安装在框架内,包括滚动轴承、传递螺母、自攻螺钉、从动滚轮、从动轴、主动滚轮、带座轴承、主动轴、传递挡片和手柄,所述主动轴穿过主动滚轮,主动滚轮的两端用自攻螺钉固定两个所述传递挡片,所述主动轴的两端通过所述带座轴承固定于框架上,其一端通过销子连接所述手柄;所述主动轴上方的从动滚轮内部两端各镶嵌滚动轴承,所述从动轴穿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框架上;弹簧压力装置位于框架外侧的长方体尼龙块内,其包括导柱、调节螺母和压力弹簧,所述导柱穿过尼龙块且用螺母固定,所述压力弹簧设置在导柱上,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压力弹簧的上端,所述从动轴垂直穿过尼龙块以及导柱;折叠装置包括轴承、不锈钢支撑杆和支撑架,所述不锈钢支撑杆穿过框架并通过轴承将所述框架与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调节弹簧压力与手柄带动滚轮转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衣物脱水的功能,通过调节机身上端的调节螺母,把弹簧压力调到合适大小,再将衣服的上端夹紧,通过转动手柄,使衣服从两滚轴之间脱出,通过两滚轮之间的挤压使衣服达到脱水的效
果O本实用新型的思路基于力学原理和机械设计原理,设计由人力手动驱动的转动机构,组成带有挤压功能的脱水装置。在需要脱水的情况下,根据情况调节从动轴上方的调节螺母来调节弹簧压力大小,人转动手柄,动力通过销连接使得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销连接使得传递螺母和与之焊接的传递挡片转动,传递挡片通过自攻螺钉带动主动滚轮转动,通过弹簧压力与转动滚轮相结合的方式使衣物达到脱水的目的。由于用手柄作为动力输入,力臂较长,所以使用较小的力就可转动主动滚轮,使衣物脱出。[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手柄为可折叠式式结构,平时放在框架外侧的凹槽内,不影响美观和方便性,同时节省空间。使用时把手柄拉出并转动,衣物随手柄转动脱出。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本产品为纯机械结构,避免缺少电力时无法使用的情况。2.采用可调节弹簧压力与手柄带动滚轮转动相结合的方式使衣物除水,更加方便实用。3.采用可折叠式结构,简单,易拆卸,节省空间。4.基本上采用标准件,只需在普通车床、铣床上加工,节省加工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挤压式衣物除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压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除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挤压式衣物除水器,由外框和底板18、滚轮除水装置、弹簧压力装置、折叠装置组成,滚轮除水装置装在两框架之间,由滚动轴承4、传递螺母5、自攻螺钉6、从动滚轮10、从动轴11、主动滚轮12、带座轴承13、主动轴14、传递挡片15、手柄16组成。弹簧压力装置装在两侧的长方体尼龙块9内,由导柱1、调节螺母2、压力弹簧3组成。折叠装置由带座轴承7、不锈钢支撑杆8、支撑架17组成。主从动轴和主从动滚轮均采用耐腐蚀、抗菌性好的材料。如图3和4所示,滚轮除水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主动轴14和与之相连的主动滚轮12,另一个是从动轴11和从动滚轮10,主动轴14穿过框架通过销连接与手柄16相连,与此同时通过销连接与传递螺母5相连,而传递螺母5与传递挡片15之间通过焊接的方法使其相接在一起,最后再通过自攻螺钉6使得传递挡片15与主动滚轮12相连,通过这种三重传递的方式成功的把扭矩从手柄16传递到主动滚轮12上,为减少摩擦和主动轴的受力变形在外边框上加装两带座轴承13。为减少摩擦,在从动滚轮10两边开出圆形凹槽并放入滚动轴承4并用螺母扣紧,使得从动滚轮10通过滚动轴承4绕从动轴11转动。主从动滚轮之间通过弹簧压力装置调节压力大小。在两端框架上铣出长孔,在外框的左右两侧用螺钉固定两长方体尼龙块9,在其内部同样铣出长度相同的长孔,在尼龙块9的长孔上方上下打通并穿入导柱1,且用螺母固定,在长孔中的导柱I穿入压力弹簧3和从动轴11,弹簧上端装有调节螺母2,通过改变调节螺母2的位置从而改变压力弹簧3的预紧力,达到调节压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折叠式”结构,即通过折叠支架17的起放,可以使整个装置达到收放自如的目的,具体结构是使不锈钢支撑杆8穿过外框两边框的下端。为减少摩擦,使用两带座轴承7固定支撑杆8,使用时支起折叠支架17,达到使用的目的。[0022]衣物脱水时,先将衣物夹在主动滚轮12和从动滚轮10之间,弹簧压力装置会自动调节到适合衣物厚度的位置,转动手柄16,动力通过销子带动主动轴14旋转,主动轴14通过销子带动传递螺母5及传递挡片15转动,传递挡片15通过自攻螺钉6带动主动滚轮12转动,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从动滚轮10随之转动,从而达到衣物脱水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衣物放入主从动滚轮之间一弹簧自动调节到合适位置一人手转动手柄16 —主动轴14带动主动滚轮12转动一主动滚轮12带动从动滚轮10转动—主从动滚轮挤压衣物脱水。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设计,以人体外力为动力输入,结合弹簧压力装置以及折叠装置等设计,机构简单。采用可调节弹簧压力与手柄带动滚轮转动相结合的方式使衣物脱水,相比于市场上现有的电动脱水装置,更加安全可靠,适用人群、地点更加广泛。本装置采用主从动滚轮挤压的方式,同时运用可调节弹簧压力装置,让挤压脱水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其次,采用可折叠的结构,节省了空间,方便存放。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装置依靠电力或者其他动力来源而作用的缺陷,适用的人群地点更加广泛。其机构设计也比较简单,机构功能的实现比较容易。在整个装置的制作过程中,只需在普通车床、铣床上加工,大多为标准件制作,市场上都有相应的成品,可以直接买到,节约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本装置构思独特,原理正确,构造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灵活,适应性强。
权利要求1.挤压式衣物除水器,包括框架、底板、滚轮除水装置、弹簧压力装置和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滚轮除水装置安装在框架内,包括滚动轴承、传递螺母、自攻螺钉、从动滚轮、从动轴、主动滚轮、带座轴承、主动轴、传递挡片和手柄,所述主动轴穿过主动滚轮,主动滚轮的两端用自攻螺钉固定两个所述传递挡片,所述主动轴的两端通过所述带座轴承固定于框架上,其一端通过销子连接所述手柄;所述主动轴上方的从动滚轮内部两端各镶嵌滚动轴承, 所述从动轴穿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框架上;弹簧压力装置位于框架外侧的长方体尼龙块内, 其包括导柱、调节螺母和压力弹簧,所述导柱穿过尼龙块且用螺母固定,所述压力弹簧设置在导柱上,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压力弹簧的上端,所述从动轴垂直穿过尼龙块以及导柱;折叠装置包括轴承、不锈钢支撑杆和支撑架,所述不锈钢支撑杆穿过框架并通过轴承将所述框架与底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衣物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可折叠式结构, 所述框架外侧设置有相应的凹槽用于放置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式衣物除水器,是一种简单可靠,能够满足一些需要特殊脱水的场合的机械装置,能解决在无法使用传统甩干桶使衣物脱水的难题,为老人孩子这些弱势群体在衣物脱水方面提供方便。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除水器主要包括滚轮除水装置、弹簧压力装置和折叠装置,弹簧压力装置安装在框架内,滚轮除水装置由主从动滚轮两部分组成,通过调节所述弹簧压力装置改变所述滚轮装置上下滚轮的间距,通过转动滚轮装置中主动滚轮的手柄,带动从动滚轮滚动,通过两滚轮之间的挤压达到脱水的效果。
文档编号D06F45/06GK202849812SQ2012205241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蔺秋晨, 侯赫男, 李超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