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假捻加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假捻加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对纱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弹机一般由沿从送纱部分到卷绕装置的纱道从纱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一侧起依次配置的第一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假捻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卷绕装置组成。这种假捻加弹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现有的假捻加弹机中布置两个加热装置,对于不需二次加热和第一次加热需求量稍小的纱线是一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2、在现有的假捻加弹机中,由于第二热箱的存在,使得在假捻器之后需要布置一个止捻器,目的是为了夹紧纱线使假捻器假捻加弹。3、在现有的假捻加弹机中,加弹后的纱线靠近主机架,第二加热箱从内侧引到底部,再由外侧上油卷绕为成品纱筒,对于不需要二次加热的纱线,这种布局加长了纱线走线路程,对纱线的磨损和拉伸较大,也加大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假捻过程中机器对纱线的磨损,提高生产效率的假捻加弹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假捻加弹机,包括支座、主支架、导丝辊支架、横梁、原料输送装置、第一罗拉、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第二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所述支座设置在主支架下端的右侧;所述主支架和导丝辊支架左右设置;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主支架和导丝辊支架的顶端;所述原料输送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导丝辊支架上的导丝辊和纵向固定设置在导丝辊支架上第一导纱管;所述导丝辊至少有一根;所述第一罗拉固定设置在横梁的右端;所述加热箱、冷却装置和假捻器依次固定设置在第一罗拉左侧的横梁上;所述假捻器下方依次固定设有第二罗拉和上油装置;所述第二罗拉和上油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导纱管;所述上油装置至少有一组;所述卷绕装置设置在上油装置的右侧,且与上油装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罗拉、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和第二罗拉之间的纱线路径呈倒置的“L”形。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油装置包括上油辊和槽筒;所述上油辊设置在第二导纱管的出纱口 ;所述槽筒与卷绕装置上的纱筒相接触。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油装置具有3组,且等间距分布在主支架的右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纱辊具有6根,且左右对称设置在导丝辊支架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罗拉与第一导纱管之间还设有一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固定设置在横梁的右下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假捻加弹机免去了第二热箱和第三罗拉组件,所采用的单排倒置L形结构或对称T形布置结构比已有假捻加弹机外形更为紧凑,能有效降低机器成本和生产能耗,节省生产空间;另外,纱线路径减少1/3左右,有效降低假捻过程中机器对纱线的磨损,提闻生广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罗拉与第一导纱管之间还设有一定滑轮;定滑轮固定设置在横梁的右下端;防止丝线刮断。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对使用时的示意图;图中1.支座,2.主支架,3.导丝辊支架,4.横梁,5.原料输送装置,5_1.导丝辊,5-2.第一导纱管,6.第一罗拉,7.加热箱,8.冷却装置,9.假捻器,10.第二罗拉,11.上油装置,11-1.上油辊,11-2.槽筒,12.卷绕装置,13.第二导纱管,14.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1、主支架2、导丝辊支架3、横梁4、原料输送装置5、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第二罗拉10、上油装置11和卷绕装置12 ;支座I设置在主支架2下端的右侧;主支架2和导丝辊支架3左右设置;横梁4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主支架2和导丝辊支架3的顶端;原料输送装置5包括转动设置在导丝辊支架3上的导丝辊5-1和纵向固定设置在导丝辊支架3上第一导纱管5-2 ;导纱辊5-1具有6根,且左右对称设置在导丝辊支架3上。第一罗拉6固定设置在横梁4的右端;第一罗拉6与第一导纱管5-2之间还设有一定滑轮14 ;定滑轮14固定设置在横梁4的右下端。加热箱7、冷却装置8和假捻器9依次固定设置在第一罗拉6左侧的横梁4上;假捻器9下方依次固定设有第二罗拉10和上油装置11 ;第二罗拉10和上油装置11之间设有第二导纱管13 ;上油装置11具有3组,且等间距分布在主支架2的右侧;上油装置11包括上油辊11-1和槽筒11-2 ;上油辊11-1设置在第二导纱管13的出纱口 ;槽筒11-2与卷绕装置12上的纱筒相接触。卷绕装置12设置在上油装置11的右侧,且与上油装置11对应设置;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和第二罗拉10之间的纱线路径呈倒置的“L”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加工时,纱线由送丝纱筒引出,经由第一导纱管5-2先后送入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和第二罗拉10。在此过程中第一罗拉6完成假捻所需的一个夹持端,第二罗拉10完成假捻所需的第二个夹持端,加热箱7用于对纱线进行加热,冷却装置8对纱线进行冷却,假捻器9在两个夹持端中间对纱线完成假捻。完成假捻后的纱线直接通过第二导纱管13向下经过上油装置11进入卷绕装置12完成卷绕。其中,上油辊11对纱线进行浸油,槽筒11-2使纱线产生横动,使其均匀地卷绕在纱筒上。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和第二罗拉10之间的纱线路径呈倒置的“L” 形。[0023]见图3,假捻加弹机成对使用时,两组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和第二罗拉10之间的纱线路径呈倒置的“L”形呈T字形状,纱线路径比现有假捻加弹机中呈M形和Y形形状的纱线路径减少约1/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假捻加弹机,包括支座(I)、主支架(2)、导丝辊支架(3)、横梁(4)、原料输送装置(5)、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第二罗拉(10)、上油装置(11)和卷绕装置(12);所述支座(I)设置在主支架(2)下端的右侧;所述主支架(2)和导丝辊支架(3)左右设置;所述横梁(4)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主支架(2)和导丝辊支架(3)的顶端;所述原料输送装置(5)包括转动设置在导丝辊支架(3)上的导丝辊(5-1)和纵向固定设置在导丝辊支架(3)上第一导纱管(5-2);所述导丝辊(5-1)至少有一根;所述第一罗拉(6)固定设置在横梁(4)的右端;所述加热箱(7)、冷却装置(8)和假捻器(9)依次固定设置在第一罗拉(6)左侧的横梁(4)上;所述假捻器(9)下方依次固定设有第二罗拉(10)和上油装置(11);所述第二罗拉(10)和上油装置(11)之间设有第二导纱管(13);所述上油装置(11)至少有一组;所述卷绕装置(12)设置在上油装置(11)的右侧,且与上油装置(11)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6)、加热箱(7)、冷却装置(8)、假捻器(9)和第二罗拉(10)之间的纱线路径呈倒置的“L”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装置(11)包括上油辊(11-1)和槽筒(11-2);所述上油辊(11-1)设置在第二导纱管(13)的出纱口 ;所述槽筒(11-2)与卷绕装置(12)上的纱筒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装置(11)具有3组,且等间距分布在主支架(2)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辊(5-1)具有6根,且左右对称设置在导丝辊支架(3 )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6)与第一导纱管(5-2)之间还设有一定滑 轮(14);所述定滑轮(14)固定设置在横梁(4)的右下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捻加弹机,包括支座、主支架、导丝辊支架、横梁、原料输送装置、第一罗拉、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第二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所述第一罗拉、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和第二罗拉之间的纱线路径呈倒置的“L”形。本实用新型的假捻加弹机免去了第二热箱和第三罗拉组件,所采用的单排倒置L形结构或对称T形布置结构比已有假捻加弹机外形更为紧凑,能有效降低机器成本和生产能耗,节省生产空间;另外,纱线路径减少1/3左右,有效降低假捻过程中机器对纱线的磨损,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2G1/04GK202913136SQ20122052362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杨坤 申请人:杨坤, 梅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