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5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织物主要采用STOLL(德国斯托尔电脑横机)机器进行编织,织出的织物大都由多个织片缝合而成,编织过程和工序都比较复杂,增加了织物的生产成本,同时织物质量还不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具体为如下几点:编织过程中要根据罗纹个数,一一对应,分别编写不同的编织程序,编程工作比较繁琐,工作人员工作量加重;编织时,每个织片程序都要读卡,逐个织片;进入后道流程时,工作人员要先配片,然后缝合空车,再用缝合机将织片缝合到大身上,再缝合过程当中,还要进行毛头处理,手工缝合藏起毛头;整个织物完成还具有一定的质量问题,如产生色差、漏针以及脱线等。采用此方法织出的织物不能实现罗纹与大身的一体式编织,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织物的外观效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外观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罗纹与大身的一体式编织、减少编织工序流程以及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满足质量和外观需求的带有仿缝合缝份外露的织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包括大身以及与所述大身相连接的罗纹,所述大身通过所述仿缝合缝份连接于所述罗纹的编织方向上,所述大身与罗纹为一体式编织而成。一种针织机,用于编织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该针织机包括机壳、针床、位于所述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所述针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总控模块:控制所述针织机的运行;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编织模块:控制所述针床进行编织;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所述大身、罗纹和缝份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罗纹编织模块和缝份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移位和翻针的移位翻针模块,以及将所述缝份或织物完成后与所述针床脱离的脱圈模块,控制所述废纱编织的废纱编织模块、以及控制编织样式的平纹模块、控制所述大身起底的起底模块和控制所述针床空转的空转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针织机对该织物的编织,整个织片的选针不受限制,可以满针编织,也可以I空I选针编织;编写编织程序时可把多道程序一次完成,避免了程序的遗漏与缺失;大身与罗纹的一体式编织,编织时一次成形,避免了因多次编织产生的色差、缸差等问题;一体式编织实现了罗纹与大身的同时完成,使有缝份外露的衣服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漂亮,同时也节省制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量,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编织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的针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编织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的针织机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步骤二中针床空转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步骤二中缝份起底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步骤四中前针床针目脱离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壳,2、针床,3、前针床,4、后针床,5、纱嘴,6、起针梳,7、罗拉,8、机头,9、
大身,10、罗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罗纹与大身的一体式编织、减少编织工序流程以及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满足质量和外观需求的带有仿缝合缝份外露的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包括大身9以及与大身9相连接的罗纹10,大身9通过仿缝合缝份11连接于罗纹10的编织方向上,9大身与罗纹10为一体式编织而成。通过针织机对该织物的一体式编织,整个织片的选针不受限制,实现了罗纹与大身的同时完成,使有缝份外露的衣服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漂亮,同时也节省制作流程,节约了生产成本。如图2、图3所示,一种针织机,用于编织带有仿缝合缝份11的织物,该针织机包括机壳1、针床2、位于针床2上方的纱嘴5、位于针床2下方的起针梳6与罗拉7、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8,机头8能够带动纱嘴5在针床2上左右移动,针床2包括前针床3与后针床4,针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总控模块:控制针织机的运行;[0027]选纱模块:控制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编织模块:控制针床进行编织;牵引模块:用于控制起针梳与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总控模块电连接;编织模块包括控制大身9、罗纹10和缝份11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罗纹编织模块和缝份编织模块,控制前针床3、后针床4上移位和翻针的移位翻针模块,以及将缝份或织物完成后与针床2脱离的脱圈模块,控制废纱编织的废纱编织模块、以及控制编织样式的平纹模块、控制大身9起底的起底模块和控制针床2空转的空转模块。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编织方法,用于编织该织物,具体编织步骤如下:(一)罗纹编织: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罗纹10编织的宽度,在针床2进行罗纹10编织;(二)缝份起底:在第一步罗纹10编织结束后,前针床3、后针床各编织一行空转,之后进行满针编织。细针款式编织时前针床3要再编织一行平纹;(三)废纱编织:缝份起底后,后针床4不动,前针床3针目接织六行废纱;(四)前针床针目脱离:废纱编织完后,机头空跑一行,机头带动毛刷将前针床3针目脱掉,机头带动本纱纱嘴5编织后针床4的针目,只编织一行,前床针3目完成下降脱离;(五)大身编织:机头带动毛刷,将后针床4的针目按大身9组织翻针到前针床3,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身9的编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针织机对该织物的编织,整个织片的选针不受限制,可以满针编织,也可以I空I选针编织;编写编织程序时可把多道程序一次完成,避免了程序的遗漏与缺失;大身与罗纹的一体式编织,编织时一次成形,避免了因多次编织产生的色差、缸差等问题;一体式编织实现了罗纹与大身的同时完成,使有缝份外露的衣服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漂亮,同时也节省制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量,节约生产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身以及与所述大身相连接的罗纹,所述大身通过所述仿缝合缝份连接于所述罗纹的编织方向上,所述大身与罗纹为一体式编织而成。
2.—种针织机,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该针织机包括机壳、针床、位于所述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所述针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所述针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所述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所述大身、罗纹和缝份编织的大身编织模块、罗纹编织模块和缝份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移位和翻针的移位翻针模块,以及将所述缝份或织物完成后与所述针床脱离的脱圈模块,控制所述废纱编织的废纱编织模块、以及控制编织样式的平纹模块、控制大身起底的起底模块和控制针床空转的空转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该织物包括大身以及与所述大身相连接的罗纹,所述大身通过所述仿缝合缝份连接于所述罗纹的编织方向上,所述大身与罗纹为一体式编织而成;通过针织机对该织物的一体式编织,整个织片的选针不受限制,实现了罗纹与大身的同时完成,使有缝份外露的衣服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漂亮,同时也节省制作流程,节约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04B1/24GK202936580SQ2012206466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黄共木 申请人: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