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9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用的纱线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力清纱器。
背景技术
纺织机上用的纱线本身往往附着有毛羽,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静电吸附环境中的尘絮,造成纱线表面不够平整,影响后续纺织。因此,需使用清纱器在纺织前对纱线进行预处理,风力清纱器即是通过鼓风装置将清洁风引至纱线表面,将包括毛羽和尘絮的杂质带走。但是,现有清纱器的进线口和对应出线口开口大小固定,纱线通过量一定且较少。如此,一个清纱器的纱线处理量相当有限,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进线口多、单个进线口进线量大而可调,总体纱线处理量大,清纱效率高,对不同直径纱线适应性强的清纱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包括中空盒状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进线口,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进线口一一对应的多个出线口,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各进线口排列方向,所述第三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鼓风装置相连的进风口,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形状分别为扇形,且外侧分别轴接有可相对于对应进线口或者出线口转动的扇形的纱量调节转盘,所述纱量调节转盘的扇形分别与对应的进线口或出线口扇形同心设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线口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凸出的圆角;所述出线口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凸出的圆角;所述纱量调节转盘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凹陷的圆角。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各自扇形的圆弧一侧朝向所述壳体上出风口 一侧。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线口,出线口以及所述纱量调节转盘的扇形为半圆。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5个直线排列的所述进线口。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连线方向垂直于所述进线口与对应出线口的连线方向。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设置横向排列的多个进线口和对应的出线口,增大一次纱线处理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进一步将各进线口、出线口的大小设置为可调的形式,使得清纱器能适应各种不同直径大小的纱线,相对于以往中等大小或中等以下大小直径的纱线,可以增大开口大小,增加纱线数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一次纱线处理量。以扇形的进线口、出线口分别与扇形的纱量调节转盘的周向相对位置来调节进线口和出线口的开口大小时,可以将进线口、出线口以及纱量调节转盘各自扇形的圆弧与两半径分别形成的两个夹角分别设置为圆角,以对纱线起到保护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未安装鼓风装置时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进线口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外侧设置有纱量调节转盘的进线口的正视图;图中:1、纱线,2、壳体,21、第一侧面,22、第二侧面,23、第三侧面,24、第四侧面,4、鼓风装置,6、进线口,8、出线口,12、进风口,14、出风口,16、纱量调节转盘,18、圆角,26、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4所示,一种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包括中空盒状壳体2,和与壳体2相连的鼓风装置4。壳体2呈长方体状,第一侧面21上设有横向直线排列的5个进线口 6,平行于第一侧面21的第二侧面22上设有与进线口 6——对应的5个出线口 8。壳体2还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三侧面23和第四侧面24,第三侧面23和第四侧面24平行于第一侧面21上各进线口 6排列方向,第三侧面23上设有与鼓风装置4相连的进风口 12,第四侧面24上设有与进风口 12相对的出风口 14。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4的连线方向垂直于进线口 6与对应出线口 8的连线方向。进线口 6和出线口 8形状分别为扇形,且外侧分别轴接有可相对于对应进线口 6或者出线口 8转动的扇形的纱量调节转盘16。进线口 6,出线口 8以及纱量调节转盘16的扇形为半圆。纱量调节转盘16的扇形分别与对应的进线口 6或出线口 8扇形同心设置。因此,当相对于进线口 6或出线口 8转动相应的纱量调节转盘16时,改变扇形的进线口 6、出线口 8分别与对应的扇形的纱量调节转盘16的周向相对位置,进而调节进线口 6和出线口 8的开口大小。进线口 6和出线口 8各自扇形的圆弧一侧朝向壳体2上出风口 14 一侧,因为清纱器中的纱线I在由进风口 12吹向出风口 14的垂直的清洁风的作用下可能会略微向出风口 14 一侧弯曲,将进线口 6和出线口 8各自扇形的圆弧设置在该侦牝使纱线I和进线口 6或出线口 8的边缘接触更加圆滑,起到保护纱线I的作用。进线口6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凸出的圆角18 ;出线口 8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凸出的圆角18 ;纱量调节转盘16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则为向扇形外弧形凹陷的圆角26。上述圆角18、26的设计有利于保护纱线1,防止纱线I被尖角损坏或者隔断。安装时,将清纱器壳体2的第三侧面23和第四侧面24水平放置,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4的连线方向竖直,进风口 12位于出风口 14上方。工作时,清洁风通过鼓风装置4由进风口 12进入清纱器,往出风口 14方向吹过待清理的纱线1,由于清洁风的走向垂直于纱线I的延伸方向,能达到强而有力的最佳清纱效果。5个进线口 6可以分别容置不同直径大小的纱线1,具体根据纱线I直径调整进线口 6和出线口 8大小即可。当需要一次处理较多的纱线I时,适当的增大进线口 6和出线口 8大小,既能满足大处理量的要求,又能防止清洁风不必要的压力损失,保证较好的清纱效果。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包括中空盒状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进线口,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进线口 一一对应的多个出线口,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各进线口排列方向,所述第三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鼓风装置相连的进风口,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形状分别为扇形,且外侧分别轴接有可相对于对应进线口或者出线口转动的扇形的纱量调节转盘,所述纱量调节转盘的扇形分别与对应的进线口或出线口扇形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凸出的圆角;所述出线口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凸出的圆角;所述纱量调节转盘扇形的由两半径和圆弧分别构成的两个角为向扇形外弧形凹陷的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各自扇形的圆弧一侧朝向所述壳体上出风口 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出线口以及所述纱量调节转盘的扇形为半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5个直线排列的所述进线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连线方向垂直于所述进线口与对应出线口的连线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处理量大的清纱器,包括中空盒状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进线口,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进线口一一对应的多个出线口,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各进线口排列方向,所述第三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鼓风装置相连的进风口,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清纱器设置多个进线口和对应的出线口,增大一次纱线处理量,提高工作效率。可将各进线口、出线口的大小设置为可调的形式,使得清纱器能适应各种不同直径大小的纱线,根据情况增加纱线数量,进一步提高一次纱线处理量。
文档编号D02J7/00GK202936553SQ2012206539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庄郁峰 申请人:吴江市科时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