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371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包括链条机的针板和皮辊,所述皮辊的输入口和针板的输出口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中设有宽度调整装置,所述宽度调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间隙两侧的立柱,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立柱的承重绳,所述承重绳上对称连接有两根限位杆。本发明通过限位杆的自身重力从棉带两侧向内施加压力,保证棉带宽度不会超过设定值,同时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避免了毛边的出现,降低了后道工序的加工难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纱链条机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调整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纺纱链条机的针板入口设有宽度调整柱,棉带从宽度调整柱中间通过进入针板, 然后经皮辊进入后道工序,实际使用中发现棉带经过针板后,进入皮辊时变的相对疏松,纤 维间的抱合力变小,导致棉带的宽度增加,而且出现毛边,棉带的质量受到影响,增加了后 道工序的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可以解决棉 带经针板进入皮辊时宽度增加且出现毛边,增加后道工序加工难度的问题。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包括链条机的针板和皮辊,所述皮辊的输入口和针板 的输出口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中设有宽度调整装置,所述宽度调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 在间隙两侧的立柱,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立柱的承重绳,所述承重绳上对称连接有两根限 位杆。
[000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承重绳为棉绳,其长度略大于立柱之间的垂直距离。
[0006]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限位杆上端设有连接环,承重绳穿过连接环。
[0007]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限位杆为不锈钢或黄铜材质。
[0008]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限位杆的直径为1(Γ16毫米。
[0009]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 通过限位杆的自身重力从棉带两侧向内施加压力,保证棉带宽度不会超过设定值, 同时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避免了毛边的出现,降低了后道工序的加工难度; 二、 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效果显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宽度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包括链条机的针板1和皮辊 2,所述皮辊2的输入口和针板1的输出口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中设有宽度调整装置,所 述宽度调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间隙两侧的立柱3,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立柱3的承重绳 4,承重绳4为棉绳,其长度略大于立柱3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承重绳4上对称连接有两根 限位杆5,限位杆5上端设有连接环6,承重绳4穿过连接环6 ;限位杆5为不锈钢或黄铜材 质;其直径为1(Γ16毫米。
【权利要求】
1. 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包括链条机的针板(1)和皮辊(2),所述皮辊(2)的 输入口和针板(1)的输出口之间存在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中设有宽度调整装置,所 述宽度调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间隙两侧的立柱(3),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立柱(3)的承 重绳(4 ),所述承重绳(4 )上对称连接有两根限位杆(5 )。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绳(4)为 棉绳,其长度略大于立柱(3)之间的垂直距离。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上 端设有连接环(6 ),所述限位杆(5 )通过连接环(6 )滑动连接于承重绳(4 )。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为 不锈钢或黄铜材质。
5. 如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纺纱链条机棉带宽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位杆(5)的直径为10 16晕米。
【文档编号】D01H5/12GK104120517SQ201310140202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张道清 申请人: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