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

文档序号:166696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涉及纺织领域的经纱准备前处理工艺。其步骤为:双浸双压,后浆槽放浆,前浆槽握持纱线;低温上浆,浆液温度控制在65~75℃;开箱捻度8〞,浆纱覆盖系数70%;浆液配方:变性淀粉20公斤,柔软剂1公斤,浆液含固: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整经和浆经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工艺成熟、稳定,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浪费。
【专利说明】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的经纱准备前处理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的浆纱技术是整个棉纺领域内的瓶颈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传统的棉纺领域,特别是在白坯布生产过程中,高支合股强捻纱品种的浆纱一般采用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贝宁格分批浆纱机进行高速浆纱。在整个浆纱过程中,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浆纱,技术上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浪费很大。具体体现在:1、强捻纱线在浆槽前开始打捻,纱线之间相互绞缠纽结,通不过去浆槽。2、纱线从浆槽出来后,在预烘锡林前和锡林上互相打捻,断头,通不过去前分绞。3、在强捻纱的浆纱过程中,加大各段张力,通常张力是普通纱线的5-6倍,同时在各个阶段都有专人负责,通常需要5?6个人才可以进行强捻品种的浆纱工艺操作。4、在传统的浆纱机上进行浆纱实践时,只要开车,就必须有足够的浆料、水、汽等,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则纱线、浆料的浪费极大。传统浆纱机机前到机后的长度在60米以上,一旦开车不顺利,则至少浪费100米左右的纱线。同时,浆料的回收也存在比较大的浪费。5、浆纱前将所有的水、蒸汽等全部关闭,尽量避免纱线在进浆锅前受到湿、热蒸汽等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实施方式如下:
[0005]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其步骤为:双浸双压,后浆槽放浆,前浆槽握持纱线;低温上浆,浆液温度控制在65?75°C ;开箱捻度8",浆纱覆盖系数70% ;浆液配方:变性淀粉20公斤,柔软剂I公斤,浆液含固:10%。变性淀粉是南皮_8,柔软剂是CS-58。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整经和浆经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工艺成熟、稳定,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0008]实施例1
[0009]1、蒸纱温度为100?105°C,抽真空,时间为2.3小时,在锅中冷却时间约30分钟。
[0010]2、经浆联合工序:加大筒子退绕张力,尤其是位于每条纱带两边的纱线,将张力角度调整到最大,以增大摩擦力来控制每一条纱带两边的张力,减少每条纱带两边纱线的卷边。
[0011]3、同时增大纱线在浆槽里的覆盖系数,通常品种在纱线的浆纱覆盖系数在30?60%之间,该产品的浆纱时,覆盖系数在70%左右,可以很好的解决纱线在停车和打慢车时的打捻现象。这在传统分批浆纱机上很难实现。
[0012]4、在分调经浆倒条过程中,为避免长时间停车,造成纱线打捻成柳条状,在整个机械停止前进时,采用减小合烘段的张力,采用人力机械牵拉,避免长时间停车。
[0013]同时,如果出现浆纱不顺利的情况,在纱线的浪费为原来的4%,同时浆料的浪费也远远小于传统浆纱机。同时,传统浆纱机一般温度较高,采用经浆联合机进行浆纱为低温浆纱,则能源的浪费也较少,同时浆料中不采用PVA,用低粘淀粉浆料南皮-8代替PVA,既有利于干分绞,又降低了浆料成本。
[0014]实施例2
[0015]采用本方案的工艺织造精梳纯棉双向强捻绉布产品,规格为:经纱、纬纱均为JC100/2 (1800捻),经密:267.5根/10厘米,纬密:251.5根/10厘米,平纹组织。
[0016]经浆联合机型号为:ZLGA802型经浆联合机
[0017]经浆联合工艺为:
[0018]1、总经根数:4320根。在整经架上放抗静电剂,要求每一根强捻纱都必须通过抗静电剂装置。
[0019]2、整经条数:12条,每一条360根,两边最边上的24根纱线退绕张力到最大格。每条位移量:0.48晕米。
[0020]3、后分绞筘穿法:1根/筘;伸缩筘:8根/筘;
[0021]前分绞筘:2根/筘。
[0022]4、定幅筘穿法:3入/筘X4筘+2入/筘X3筘,共20个循环。
[0023]5、浆纱工艺:双浸双压,后浆槽放浆,前浆槽握持纱线;低温上浆,浆液温度控制在65?75°C ;开箱捻度:8",浆纱覆盖系数:70%。
[0024]浆液配方:变性淀粉(南皮-8):20公斤,
[0025]柔软剂(CS-58):1 公斤,
[0026]浆液含固:10%。
[0027]采用本方案的工艺,上机织造时效率达到85%,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0028]本方案技术措施概括如下:
[0029]1、边部纱线各24根增加纱线张力,张力盘角度7格,解决边部纱线打柳问题。
[0030]2、筒子架断头自停位置安装抗静电剂托盘,解决纱线静电粘连问题。
[0031]3、伸缩筘8根/筘,增加浆纱覆盖系数,达70%。
[0032]4、合理浆液配方,不使用PVA,采用低粘淀粉,含固率10%,浆液粘度6_7秒,使干区分绞顺利。
[0033]5、合理浆纱工艺路线,使用双浆槽,单锅浆纱,另一浆槽作为干区,起到增加纱线握持点的作用,有效解决纱线打绞问题。
[0034]6、湿区锡林温度130°C,干区锡林关闭,解决停车湿区锡林纱线打缕问题。
[0035]7、干区分绞采用七个分绞杠,前分绞筘2根/筘,有效解决织轴粘并及边部断头问题。
[0036]8、增加各区纱线张力,湿区调到最大,干区使用两个大砣,有效解决纱线打缕问题,使纱线干区分绞顺利。
[0037]9、锡林疏水管引出,解决浆纱蒸汽造成纱线打缕问题。
[0038]10、挡车工操作熟练,处理断头迅速,浆纱不能停车,打慢车处理断头。
[0039]11、倒条操作迅速,倒条时干区张力压砣撤掉,由人工拽线不停车。
[004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其步骤为:双浸双压,后浆槽放浆,前浆槽握持纱线;低温上浆,浆液温度控制在65?75°C ;开箱捻度8",浆纱覆盖系数70% ;浆液配方:变性淀粉20公斤,柔软剂I公斤,浆液含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棉高支合股强捻纱在整浆联合机上的浆纱方法,其特征是:变性淀粉是南皮_8,柔软剂是CS-58。
【文档编号】D02H11/00GK104514062SQ20131045279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郭爱莲, 闻艳萍, 马小杰 申请人: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