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窗帘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395阅读:1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窗帘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打孔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窗帘打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窗帘打孔普遍采用的是手工剪切的方式,其工序繁琐、耗时费力、成孔不规贝U、位置、间距不能准确掌握,孔迹毛糙不圆整,虽有打孔器,但大多还是手动即利用杠杆原理,这种打孔器只能打比较单薄的帘布,对于比较厚实的帘布,它就无能为力了,同时,这种打孔器的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工序的繁琐、耗时费力、成孔不规则、位置、间距不能准确掌握、孔迹毛糙不圆整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打孔机,以减轻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闻生广效率,并大幅提闻广品质量。本电动打孔机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I上面,安装有直线轴2,直线轴2的上端与把手17相接,在直线轴2的外面套有直线轴承11及滑块5并套有弹簧10,下端安装在底座I上,直线轴承11及滑块5可以在直线轴2上往复运动,直线轴承11的外面与滑块5连为一体,滑块5的一端与电动机3连为一体,电动机的输出轴13与刀头4螺接。因直线轴承11可以在直线轴2上往复运动,也就是刀头4、电动机3、滑块5可以在直线轴2的长度内上下滑动,当刀头4运行到最下端时刀头4的刃口进入下料口 7内,下料口 7的位置在刀头4的正下方,它的直径大于刀头4的外径,以容纳刀头4及废料。所述刀头4中空呈圆筒形,其环形端面上设有360度连续刃口,另一端面是封闭且中心具有螺孔,用于与电动机输出轴13的螺接。
平时刀头4在弹簧10的作用下,距底座I有一定的距离,需打孔时,把需要加工的帘布放置在底座I上面,用靠尺6限定其位置,接通电源使电动机3工作,刀头4在电动机输出轴13的带动下旋转,往下按压电机3使刀头4的刃口与帘布接触并继续按压电动机3直至打孔完成。有益效果:使用本打孔机后,打孔工序简单、省时省力,位置、间距能准确掌握,孔迹规则、圆整、大小一致。


:附图1为本打孔机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A-A首I]视图;附图3为本打孔机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保护罩及其保护罩支撑体示意图;附图5为B-B剖视图;附图6为保护罩主视图;附图7为保护罩俯视图;[0015]附图8为保护罩支撑体主视图;附图9为刀头主视图;附图10为刀头俯视图;附图11为C-C剖视图;附图12为底座不意图;附图13为靠尺主视图;附图14为靠尺俯视图;附图15为靠尺侧视图。其中,I为底座,2为直线轴,3为电动机,4为刀头,5为滑块,6为靠尺,7为下料口,8为导柱,9为导套,10为弹簧A, 11为直线轴承,12为保护罩支撑体,13为电动机输出轴,14为保护罩,15为弹簧B, 16为钉装突起,17为把手,18为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在底座I的上面,垂直安装有两根直线轴2,两根直线轴2相互平行,直线轴2的上端安装在把手17上,在直线轴2的外部套有直线轴承11用于减小与直线轴2的摩擦系数,以使滑块5运行顺畅,在滑块5的下部、直线轴2的外部套有弹簧10,直线轴承11、滑块5可以在直线轴2上往复滑动,直线轴承11在滑块5的内部,其外套与滑块5连为一体,滑块5的一端与电动机3连为一体,电 动机的输出轴13与刀头4连接。因直线轴承11、滑块5可以在直线轴2上往复运动,也就是刀头4、电动机3、滑块5可以在直线轴2上往复运动,当刀头4运行到最下端时,刀头4的刃口进入下料口 7内。下料口 7的位置在刀头4的正下方,它的直径大于刀头4的外径,以容纳刀头4及废料。所述刀头4呈中空圆筒形,其环形端面上设有360度连续刃口,另一端面是封闭且中心具有螺孔,用于与电动机输出轴13螺接,如附图9、10、11所示。平时刀头4、电动机3、滑块5在弹簧10的作用下,停滞在直线轴2的上端,刀头4距底座I有一定的距离,需打孔时,把需要打孔的帘布放置在底座I上面,用靠尺6限定其位置,接通电源使电动机3工作,刀头4在电动机输出轴13的带动下旋转,往下按压电动机3使刀头4的刃口与帘布接触并继续按压电动机3直至打孔完成,松开电动机3,刀头4、电动机3、滑块5在弹簧10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完成一个打孔程序。为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打孔机还设置了刀头保护罩14,常态时刀头4的刃口在保护罩14内,保护罩14为一圆筒状,其内径大于刀头4的外径,它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柱8,其下端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钉状突起16,钉状突起16是为了增加保护罩14与窗帘布的摩擦系数而设。保护罩14通过导柱8、导套9与保护罩支撑体12相连,导柱8的一端固定在保护罩14的上端面,导柱8可在导套9内径向滑动,导套9固定在保护罩支撑体12内,在保护罩支撑体12和保护罩14之间、导柱8的外面套有弹簧15,以使保护罩支撑体12与保护罩14在没有外力时保持最远距离,如附图4、5、6、7、8所示。保护罩支撑体12与电动机3固定在一起,打孔时,对电动机3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电动机3、刀头4、保护罩支撑体12、保护罩14开始向下运动,当电动机3、刀头4、保护罩支撑体12、保护罩14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时,保护罩14首先接触窗帘布停止向下运动,并压住窗帘布,此时,刀头4、保护罩支撑体12、电动机3还在向下运动,导柱8开始在导套9内径向滑动,弹簧15开始压缩,刀头4开始接触窗帘布进行切割直至打孔成功,松开电动机3,弹簧10释放,随着电动机3、保护罩支撑体12、刀头4的提升,导柱8在导套9内下滑,弹簧15释放,使刀头4回到保护罩14内而完成一个打孔过程。底座I为长方形板状,在其上设有下料口 7,如附图12所示。靠尺6为两个平面互为直角的长方体构成,在其与底座I接触的一个平面上,设有两个长孔18,长孔18为螺丝孔,在与底座I固定时可方便调整靠尺6的位置,如附图13、14、15所示。电气控制 部分的现有技术已很成熟,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是在底座(I)的上面,垂直安装有两根直线轴(2),两根直线轴(2)相互平行,直线轴(2)的上端安装在把手(17)上,在直线轴(2)的外部套有直线轴承(11),在滑块(5)的下部、直线轴(2)的外部套有弹簧(10),直线轴承(11)在滑块(5)的内部,其外套与滑块(5)连为一体,滑块(5)的一端与电动机(3)连为一体,电动机(3)的输出轴(13)与刀头(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是下料口(7)的直径大于刀头(4)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刀头(4)呈中空圆筒形,其环形端面上设有360度连续刃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打孔机,其特征是设置了刀头保护罩(14),保护罩(14)为一圆筒状,其内径大于刀头(4)的外径,它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柱(8),其下端面设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钉状突起(16 )。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窗帘打孔机,在底座1上面,安装有直线轴2,直线轴2的上端与把手17相接,在直线轴2的外面套有直线轴承11及滑块5并套有弹簧10,下端安装在底座1上,直线轴承11及滑块5可以在直线轴2上往复运动,直线轴承11的外面与滑块5连为一体,滑块5的一端与电动机3连为一体,电动机的输出轴13与刀头4螺接。目前的窗帘打孔普遍采用的是手工剪切的方式,其工序繁琐、耗时费力、成孔不规则、位置、间距不能准确掌握,孔迹毛糙不圆整;使用本打孔机后,打孔工序简单、省时省力,位置、间距能准确掌握,孔迹规则、圆整、大小一致。
文档编号D06H7/00GK203113134SQ2013201409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少鹏 申请人:李少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