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伸出座,伸出座侧边设置有半圆凹槽,伸出座上铰接有半圆卡板,半圆卡板内侧连接有锭子安装座,半圆卡板前端具有凸起边沿,凸起边沿上安装有弹簧,弹簧连接到机架上,凸起边沿上开有螺纹孔;机架上半圆凹槽边对应凸起边沿的位置安装有竖板,竖板上开有螺纹固定孔,螺纹固定孔位置与螺纹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半圆凹槽,锭子安装座连接在活动的半圆卡板上的结构,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螺栓将其整个半圆卡板和锭子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需要更换时拧出螺栓,拉开半圆卡板即可更换锭子,操作方便实用,且结构简洁耐用,不易出故障。
【专利说明】 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行业线类生产中,短纤倍捻机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通过加捻粘把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粘合成股线。短纤倍捻机主要由动力部分,倍捻单元,传动部分等组成;通常的短纤倍捻机是使用一台电机作为动力,通过龙带传动,机构和齿轮机构分配到各锭子,卷绕轴和横动摆杆。短纤倍捻机的锭子一般安装在锭子安装座上,由龙带带动转动,当锭子上的绕线用完后需要更换锭子;而现有的锭子安装座有的是固定式,拆卸锭子费力,有的是弹簧转盘等机构组合而成,结构复杂,容易出故障。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半圆凹槽,锭子安装座连接在活动的半圆卡板上的结构,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螺栓将其整个半圆卡板和锭子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需要更换时拧出螺栓,拉开半圆卡板即可更换锭子,操作方便实用,且结构简洁耐用,不易出故障。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伸出座,伸出座侧边设置有半圆凹槽,伸出座上铰接有半圆卡板,半圆卡板内侧连接有锭子安装座,半圆卡板前端具有凸起边沿,凸起边沿上安装有弹簧,弹簧连接到机架上,凸起边沿上开有螺纹孔;机架上半圆凹槽边对应凸起边沿的位置安装有竖板,竖板上开有螺纹固定孔,螺纹固定孔位置与螺纹孔相对应。
[0006]所述锭子安装座为圆形,当半圆卡板向机架内转动并贴合机架时,锭子安装座卡入半圆凹槽中,可使用螺栓穿过竖板上的螺纹固定孔和半圆卡板的凸起边沿上的螺纹孔固定。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半圆凹槽,锭子安装座连接在活动的半圆卡板上的结构,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螺栓将其整个半圆卡板和锭子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需要更换时拧出螺栓,拉开半圆卡板即可更换锭子,操作方便实用,且结构简洁耐用,不易出故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包括机架:机架I上设置有伸出座2,伸出座2侧边设置有半圆凹槽3,伸出座2上铰接有半圆卡板4,半圆卡板4内侧连接有锭子安装座5,半圆卡板4前端具有凸起边沿6,凸起边沿6上安装有弹簧,弹簧连接到机架I上,凸起边沿6上开有螺纹孔;机架I上半圆凹槽3边对应凸起边沿6的位置安装有竖板7,竖板7上开有螺纹固定孔,螺纹固定孔位置与螺纹孔相对应;锭子安装座5为圆形,当半圆卡板4向机架I内转动并贴合机架I时,锭子安装座5卡入半圆凹槽3中,可使用螺栓穿过竖板上的螺纹固定孔和半圆卡板的凸起边沿上的螺纹孔固定。
[001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有伸出座,伸出座侧边设置有半圆凹槽,伸出座上铰接有半圆卡板,半圆卡板内侧连接有锭子安装座,半圆卡板前端具有凸起边沿,凸起边沿上安装有弹簧,弹簧连接到机架上,凸起边沿上开有螺纹孔;机架上半圆凹槽边对应凸起边沿的位置安装有竖板,竖板上开有螺纹固定孔,螺纹固定孔位置与螺纹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式短纤倍捻机锭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安装座为圆形,当半圆卡板向机架内转动并贴合机架时,锭子安装座卡入半圆凹槽中,可使用螺栓穿过竖板上的螺纹固定孔和半圆卡板的凸起边沿上的螺纹孔固定。
【文档编号】D01H7/10GK203513871SQ20132029307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4日
【发明者】吴新建 申请人:安徽省三森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