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03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该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包括:头部和由头部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的尾部,于头部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嘴,所述的成圈嘴与头部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钩线槽,所述的成圈嘴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叉紧毛圈的剪毛槽,于所述成圈嘴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本实用新型在成圈嘴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叉紧毛圈的剪毛槽,并于成圈嘴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在编织过程中,剪毛槽将对毛圈形成一种叉紧的作用,这样当切断刀片移动式,可以顺利将毛圈剪断。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克片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编织效果,并且其采用特殊的结构,利用剪毛槽将毛圈叉紧,从而便于切断刀片将毛圈顺利剪断。
【专利说明】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圆编毛巾编织机所编织的毛巾,包括: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切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需要不同的部件来完成,在工作时,根据编织毛巾布料的不同,更换不同的部件。具体而言,目前的圆编毛巾编织机中,包括机架主体,在机架主体中心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针筒,针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台,于支撑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即成圈片)安装的生克片槽。然后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在上内盘与生克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其具有弯曲的端面,生克片上形成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动,所以当针筒转动时,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令凸起沿上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与此同时,织针将在下编织三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
[0003]目前,在编织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上编织三角,以配合不同的生克片,不同的上编织三角内形成的轨道也不同,其对生克片产生的驱动也不同,最后实现的布料编织效果也不同。
[0004]见图1所示,这是目前编织正包毛巾布料的原理图。上编织三角81前后端面呈类似三角曲线,生克片82上形成有与其端面对应的凸起821。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带动织针83以及生克片82转动,由于上编织三角81将落入生克片82上通过凸起821形成的凹槽822内,这样当生克片82转动时,上编织三角81将对生克片82形成轨迹限定,促使生克片82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前后移动,其移动的幅度将根据上编织三角81端面的造型决定。与此同时,织针83将在下编织三角84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织针83上形成有凸起831,下编织三角84上形成有与织针83上凸起831对应的轨道841。通过针筒的转动,织针83将在下编织三角84限定下实现上下运行,这样生克片82与织针83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
[0005]见图2所示,这是目前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的原理图,与上述编织正包毛巾布料不同的是,其采用的上编织三角85的端面曲线更加复杂,以推动生克片82’运行过程中移动距离的改变。同时,在进行锁底反包毛巾布料编织时需要更换生克片,采用与之对应的反包成圈生克片82’。这样最终才可以实现锁底反包毛巾布料的编织。
[0006]如果需要对毛圈进行剪毛,就需要生克片配合一个切断刀片,该切断刀片前端具有一个切断刀口,通过上编织三角的驱动推动切断刀片与生克片产生位移交错,从而实现剪切效果,将毛圈剪断。由于剪切毛圈时需要对毛圈进行定位,而目前的生克片在对毛圈定位时仅仅依靠生克片顶部的一个凸起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不稳固,容易出现毛圈滑动,导致剪毛失败。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该生克片不仅可以完成正包、反包等不同的编织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结构会令且进行毛圈剪切时更加顺畅、稳定。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包括:头部和由头部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的尾部,于头部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嘴,所述的成圈嘴与头部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钩线槽,所述的成圈嘴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叉紧毛圈的剪毛槽,于所述成圈嘴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剪毛槽由自成圈嘴前端延伸出的上导舌和下导舌构成。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导舌由成圈嘴前端水平向前延伸出,所述的下导舌自成圈嘴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出,上导舌的下侧面与下导舌的上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的剪毛槽。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出部具有圆滑过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的凸出部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为平滑面;所述的凸出部后端面向后过渡至成圈嘴的顶面,该成圈嘴的顶面高于上导舌的顶面;所述的凸出部前端面向前过渡至上导舌的顶面。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导舌的顶面与凸出部前端面之间的交角为80° -90° ;所述后端面的倾斜角度为:10° -45°。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导舌的根部位置的下端面开设有一定位槽。
[0014]所述上导舌向前伸出的长度小于下导舌伸出的长度。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尾部末端向上形成有一凸块,该凸块与头部之间形成有驱动凹槽。
[001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尾部向前延伸形成有定位部。
[001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对生克片的成圈嘴部进行改进设计,在成圈嘴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叉紧毛圈的剪毛槽,并于成圈嘴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在编织过程中,凸出部后端面构成织针的食纱位,即通过凸出部的凸起形成一定的限位,并且在这个位置配合织针实现挂毛圈。接着随着编织的进行,毛圈将运行到凸出部的前端面,该前端面形成的限位构成脱毛圈、挂毛圈、反毛圈的位置,然后如果需要对毛圈进行剪切的编织,与生克片配合使用的切断刀片将自后向前移动,将毛圈切断,此时,上一步编织形成的毛圈将套设在剪毛槽中,即剪毛槽将对毛圈形成一种叉紧的作用,这样当切断刀片移动式,可以顺利将毛圈剪断。在剪切毛圈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有的毛圈均被剪切,本实用新型还在上导舌的下端面根部不止设置了一个定位槽,当毛圈运行到剪毛槽内后,切断刀片在对毛圈进行剪切过程中,毛圈将被固定在该定位槽内,通过定位槽对毛圈形成卡紧定位功效,这样当切断刀片运行到此后,将毛圈切断,由于该定位槽的存在,可以确保所有的毛圈均能被切断。
[0018]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克片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编织效果,并且其采用特殊的结构,利用剪毛槽将毛圈叉紧,从而便于切断刀片将毛圈顺利剪断。【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圆编毛巾编织机中编织原理图一;
[0020]图2是现有圆编毛巾编织机中编织原理图二 ;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参与编织正包毛巾布料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生克片部分的分解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参与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与切断刀片配合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参与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的原理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参与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与另一种切断刀片配合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9]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2,该生克片2包括:头部21和由头部21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21的尾部22,于头部21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嘴23,所述的成圈嘴23与头部21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钩线槽24,所述的成圈嘴23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叉紧毛圈的剪毛槽230,于所述成圈嘴23的顶面234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 233。
[0030]具体而言,所述的成圈嘴23自头部21上端向前延伸形成。其中,所述的剪毛槽230由自成圈嘴23前端延伸出的上导舌231和下导舌232构成。所述的上导舌231自成圈嘴23前端水平向前延伸出,所述的下导舌232自成圈嘴23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出,上导舌231的下侧面与下导舌232的上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的剪毛槽230。
[0031]所述的凸出部233位于上导舌231末端,并且该凸出部233具有圆滑过渡的前端面2331和后端面2332。所述的凸出部233的前端面2331和后端面2332为平滑面。所述的凸出部233后端面2332向后过渡至成圈嘴23的顶面234,该成圈嘴23的顶面234高于上导舌231的顶面2310。所述的凸出部233前端面2331向前过渡至上导舌231的顶面2310,该上导舌231的顶面2310与凸出部233前端面2331之间的交角为80° -90°。其中后端面2332的倾斜角度为:10° -45°。
[0032]所述的尾部22末端向上形成有一凸块221,该凸块221与头部21之间形成有驱动凹槽220。所述的尾部22向前延伸形成有定位部25。
[0033]见图4、5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参与编织正包毛巾布料的示意图,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生克片2将与一个辅助片3配合,该辅助片3与生克片2的造型基本相同,但是其没有设置成圈嘴部分。辅助片3的功能是与生克片2 —起放置在编织机的上内盘对应的生克片槽内,实现前后滑动。由于生克片槽的宽度一般要可以同时放置生克片和一个切断刀片,但是在编织正包毛巾布料时,无需切断刀片,故需要放置一个辅助片3来保持生克片2在生克片槽内的稳定。当然,该生克片2与辅助片3加工形成一个整体,即将生克片2的下部(头部21下部以及尾部22)的厚度增加一倍,生克片2的上部保持不变,这样也可实现同样的效果。[0034]见图6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参与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与切断刀片配合的示意图。使用时,生克片2与一个切断刀片4配合,该切断刀片4与生克片2的形状基本相同,但是其对应生克片2成圈嘴2的位置形成有刀嘴41,切断刀片4的尾部42的凸块421的宽度较生克片2上的凸块221宽,这样才可以令切断刀片4与生克片2在上驱动三角驱动下实现位移交错,进行剪切动作。
[0035]见图7所示,这是实用新型参与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的原理图,在编织过程中,一个生克片2与一个切断刀片4作为一组放置在上内盘5上对应的生克片槽内,在一个编织毛圈周期内,前期生克片2与切断刀片4保持相同的运行轨迹,切断刀片4的刀嘴41并不会与生克片2的成圈嘴23形成交错剪切动作。
[0036]首先,织针I起针,即织针I升起,开始当前编织毛圈周期内的编织作业。
[0037]然后回针(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生克片2的凸出部23后端面232构成织针I的食纱位A,即通过凸出部23的凸起形成一定的限位,并且在这个位置配合织针I实现挂毛圈。
[0038]接着,织针I拉动纱线继续下降,令纱线在成圈嘴23部形成毛圈。
[0039]再接着,织针I重新起针,前面一个编织毛圈周期形成的毛圈将运行到凸出部23的前端面231,该前端面231形成的限位B构成脱毛圈、挂毛圈、反毛圈的位置,生克片2的运行将利用限位B将毛圈顶紧。并完成反毛圈动作。
[0040]最后,对前面两个编织毛圈周期编织的毛圈(早先形成的毛圈)进行剪切的编织,此时,上两个周期编织形成的毛圈将套设在剪毛槽230中,即剪毛槽230将对毛圈形成一种叉紧的作用,与生克片2配合使用的切断刀4片将自后向前移动,顺利将毛圈剪断。
[0041 ] 上述切断刀片4中刀嘴41的刀口方向是自上向下向后方倾斜,其也可以设置成相反的设计,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与生克片2配合的切断刀片40的刀嘴401的刀口方向是自下而上向后倾斜。
[0042]见图9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相对于上述实施例,其是在上导舌231下端面的根部位置开设了一个定位槽2311,该定位槽2311与剪毛槽230的顶部圆滑过渡,当毛圈被剪毛槽230叉紧后向前移动,此时毛圈位于剪毛槽230的顶部位置,当切断刀片运行到此,对毛圈形成剪切作用时,毛圈受力将向前运行,正好落入到定位槽2311内,此时毛圈在定位槽2311内无法移动,被限定于此,切断刀片运行过后,将毛圈顺利切断。由于该定位槽2311的存在,可以确保所有的毛圈均被剪切,而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定位槽2311的存在,在切断过程中,可能出现极少数毛圈被切断刀片顶出剪毛槽的现象。
[0043]由于本较佳实施例设置有定位槽2311,所以所述上导舌231的长度可以不必设置的过长,即上导舌231向前伸出的长度小于下导舌232伸出的长度,这样可使毛圈运行过程中,顺利的落入到剪毛槽230中。
[00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该生克片包括:头部(21)和由头部(21)向后延伸并低于头部(21)的尾部(22),于头部(21)的上端形成有与编织机织针配合的成圈嘴(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圈嘴(23)与头部(21)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钩线槽(24),所述的成圈嘴(23)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叉紧毛圈的剪毛槽(230),于所述成圈嘴(23)的顶面(234)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毛槽(230)由自成圈嘴(23)前端延伸出的上导舌(231)和下导舌(232)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舌(231)自成圈嘴(23)前端水平向前延伸出,所述的下导舌(232)自成圈嘴(23)前端倾斜向下延伸出,上导舌(231)的下侧面与下导舌(232)的上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的剪毛槽(2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部(233)位于上导舌(231)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部(233)具有圆滑过渡的前端面(2331)和后端面(2332),所述的凸出部(233)的前端面(2331)和后端面(2332)为平滑面;所述的凸出部(233)后端面(2332)向后过渡至成圈嘴(23)的顶面(234),该成圈嘴(23)的顶面(234)高于上导舌(231)的顶面(2310);所述的凸出部(233)前端面(2331)向前过渡至上导舌(231)的顶面(2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舌(231)的顶面(2310)与凸出部(233)前端面(2331)之间的交角为80° -90° ;所述后端面(2332)的倾斜角度为:10° -45°。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舌(231)的根部位置的下端面开设有一定位槽(2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舌(231)向前伸出的长度小于下导舌(232)伸出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22)末端向上形成有一凸块(221),该凸块(221)与头部(21)之间形成有驱动凹槽(2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编编织机的生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22)向前延伸形成有定位部(25)。
【文档编号】D04B15/06GK203440584SQ20132044793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洪荣豪 申请人: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