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09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设备,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上方的排汽罩、安装在机架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的传动装置,与给纤槽出口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是指:给纤槽的槽体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有效开松纤维,使纤维铺毯更加均匀,并保证纤维顺利上网。
【专利说明】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胶短纤维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给纤槽属于粘胶短纤维后处理设备,用于将切断机切断的粘胶短纤维经分配器铺成均匀的纤维层,输送给长网精练机。在蒸汽的作用下,纤维中的二硫化碳蒸发,并达到使纤维开松的目的。给纤槽铺毛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道工序中高压轧车轧干纤维的效果,进而影响烘燥设备蒸汽的消耗量。
[0003]设备运行时,从切断机切断的粘胶短纤维在水流的带动下,经输毛管道进入给纤槽纤维分配器上,由电动机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带动分配器往复摆动,将纤维均匀地在槽内铺开,铺设在槽体底部的蒸汽喷管喷出的蒸汽将纤维开松并排出残存在纤维中二硫化碳,有利于后续脱硫、漂白、水洗、以及上油工序的完成。
[0004]201220643434.X,发明名称为“适用于粘胶短纤后处理设备的给纤槽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粘胶短纤后处理设备的给纤槽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上方的排汽罩、设置在槽体内腔中的与进料口相连通的纤维分配槽、安装在机架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的传动装置,在槽体顶部远离蒸汽加热装置一侧设置有纤维汇集槽,纤维汇集槽的进料口设置在侧上部,出料口与纤维分配槽的进料端相连通;在位于纤维汇集槽所处位置下方的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溢流冲洗槽,且溢流槽的槽板呈锯齿形结构;在溢流冲洗槽与蒸汽加热装置之间的槽体底部斜面上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呈双弧形。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给纤槽的蒸汽加热装置不适用于宽幅高产量的生产,无法满足年产10万吨粘胶生产线的需求。
[0006]2、给纤槽出口输送装置的水位过深单位面积内纤维含水较多,纤维铺毛效果不力口,水位过浅纤维含水较少也不利纤维流动。该专利给纤槽的输送装置缺少水深调节装置,无法根据不同工艺需求任意调节水深,对工艺的掌控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本实用新型针对大幅宽、高产量的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对给纤槽的蒸汽加热装置和输送装置进行了改进,可有效开松纤维,使纤维铺毯更加均匀,并保证纤维顺利上网。
[0008]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上方的排汽罩、安装在机架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的传动装置,与给纤槽出口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是指:给纤槽的槽体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0010]所述的蒸汽喷管上的开孔与水平呈30-60度平角。
[0011]所述槽体的幅宽为4米,满足年产10万吨粘胶生产线需求。
[0012]所述蒸汽喷管的间距为200mm,能很好的使纤维层漂浮在水面上。
[0013]所述的蒸汽喷管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T55mm,孔间距过大,纤维开松不均匀;孔间距过小,需要增加蒸汽量,增加能耗。5(T55mm的孔间距可使喷射蒸汽完全覆盖纤维层底部,使纤维完全开松,达到最佳效果。
[0014]所述的蒸汽喷管的内径为50mm,在保证纤维开松效果的同时,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0015]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上的小孔为交叉排列,有利于缩短孔距,使纤维得到充分开松。
[0016]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上的相邻小孔的孔间距为25mm,更加充分的对纤维进行冲打开松。
[0017]所述小孔的孔径为φ f 3mm,孔径过大会增大蒸汽消耗,造成纤维绞缠从而降低开松效果,并影响纤维层铺设效果;孔径过小会影响蒸汽冲打纤维层力。
[0018]所述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有水位调节器。
[0019]所述的水位调节器包括滑板、支架、螺杆、两块带有螺孔的定位板,所述的支架设置在精炼机的长网上,支架的一端安装有滑板,支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给纤槽出口的输送板上,便于支架在长网上活动,所述的螺杆以横穿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带有螺孔的定位板分别安装在给纤槽输送装置的两侧,螺杆从螺孔处穿出,便于从外部旋转螺杆来调节支架在长网上的位置,从而带动滑板在精炼机长网上作前后运动。
`[0020]工作中,给纤槽中的纤维与输毛水经输送板进入水位调节装置,通过水位调节器上的滑板送往精炼机的长网,输毛水从长网下方溢出,从而,滑板与长网的交界面即为水面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滑板在长网上的位置实现了任意调节给纤槽的水位。
[0021]所述支架的幅宽比给纤槽输送板的幅宽宽,使螺杆的调节工作在纤维的外部完成,不影响纤维输送,同时便于操作。
[0022]所述支架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的幅宽窄,便于长网接收纤维与水分。
[0023]所述的水位调节器与精炼机长网之间有距离,利于输毛水从长网的孔隙中顺利流出。
[0024]所述的支架与给纤槽出口输送板的连接为密封套接。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实用新型的给纤槽的槽体幅宽为4米,槽体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在满足年产10万吨粘胶生产线需求的同时,将能耗控制在最低,有效地提高产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0027]2、本实用新型的给纤槽蒸汽喷管上的开孔与水平呈30-60度平角,起到了改变纤维层流速、引导纤维流向和开松纤维的作用,从而使纤维铺毯更加均匀,有利于后续脱硫、漂白、水洗、以及上油工序的完成。
[0028]3、本实用新型蒸汽喷管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T55mm,孔间距过大,纤维开松不均匀;孔间距过小,需要增加蒸汽量,增加能耗。5(T55mm的孔间距可使喷射蒸汽完全覆盖纤维层底部,使纤维完全开松,达到最佳效果。
[0029]4、本实用新型不同蒸汽喷管上的相邻小孔为交叉排列,有利于缩短孔距,使纤维得到充分开松,进一步确保了纤维的开松效果。
[0030]5、本实用新型小孔的孔径为Φ f 3mm,孔径过大会增大蒸汽消耗,并影响纤维层铺设效果;孔径过小会影响蒸汽冲打纤维层能力,造成纤维绞缠从而降低开松效果。2.5 _孔径在确保开松纤维的同时,又节省了能耗,加强了装置的节能效果。
[0031]6、本实用新型的给纤槽输送装置包括水位调节器,水位调节器上的滑板与精炼机长网的交界面即为水面高度,通过调节螺杆来驱动滑板在长网上运动,从而有效控制给纤槽内水面高度,与现有技术必须停车调节水位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深调节装置可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从外部转动螺杆来任意调节水位,灵活性更高,对工艺的掌控性更好。
[0032]7、本实用新型的水位调节器支架的幅宽比给纤槽输送板的幅宽宽,使螺杆的调节工作在纤维的外部完成,不影响纤维输送,同时便于操作;支架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的幅宽窄,便于长网更好地接收纤维与水分。
[0033]8、本实用新型的水位调节器与精炼机长网之间有距离,利于输毛水从长网的小孔中顺利流出。
[0034]9、本实用新型水位调节器的支架与给纤槽出口输送板的连接为密封密封套接,避免输毛水在输送过程中溢出,确保对水位的准确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给纤槽的蒸汽喷管的俯视图。
[00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给纤槽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给纤槽输送装置的水位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标记为:1、机架,2、槽体,3、进料斗,4、纤维分配槽,5、传动装置,6、缓冲板,
7、蒸汽加热装置,8、排汽罩,9、水位调节器,10、挡气板,11、输送装置,12、输送板,13、出口,
14、蒸汽主管,15、蒸汽喷管,16、定位板,17、支架,18、螺杆,19、滑板,20、精炼机长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41]实施例1
[0042]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43]从结构上讲,本实用新型设备从两台3米幅宽4.5万吨的生产线变为I台4米幅宽10万吨的生产线,成本降低的同时,设备的散热表面减少2/3以上,因此热能丢失也相对降低,能耗降低;从功率上讲,设备总装机功率从5253Kw降低到4509KW,降了 744KW。由此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适用于10万吨生产线,还能有效降低成本,节省能耗。
[0044]实施例2
[0045]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46]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30度夹角。
[0047]实施例3
[0048]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49]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60度夹角。
[0050]所述蒸汽喷管15的间距为200mm。
[0051]所述的蒸汽喷管15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0mm。
[0052]所述的蒸汽喷管15的内径为50mm。
[0053]实施例4
[0054]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55]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15度夹角。
[0056]所述蒸汽喷管15的间距为200mm。
[0057]所述的蒸汽喷管15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5mm。
[0058]所述的蒸汽喷管15的内径为50mm。
[0059]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为交叉排列。
[0060]实施例5
[0061]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62]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50度夹角。
[0063]所述蒸汽喷管15的间距为200mm。
[0064]所述的蒸汽喷管15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2mm。
[0065]所述的蒸汽喷管15的内径为50mm。
[0066]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为交叉排列。
[0067]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的孔间距为25mm。
[0068]所述小孔的孔径为Φ 1mm。[0069]实施例6
[0070]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71]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50度夹角。
[0072]所述蒸汽喷管15的间距为200mm。
[0073]所述的蒸汽喷管15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2mm。
[0074]所述的蒸汽喷管15的内径为50mm。
[0075]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为交叉排列。
[0076]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的孔间距为25mm。
[0077]所述小孔的孔径为Φ2πιπι。
[0078]实施例7
[0079]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80]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50度夹角。
[0081]所述蒸汽喷管15的间距为200mm。
[0082]所述的蒸汽喷管15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2mm。
[0083]所述的蒸汽喷管15的内径为50mm。
[0084]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为交叉排列。
[0085]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的孔间距为25mm。
[0086]所述小孔的孔径为Φ3πιπι。
[0087]实施例8
[0088]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0089]所述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有水位调节器9。
[0090]实施例9
[0091]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上方的排汽罩8、安装在机架I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5,与给纤槽出口 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0092]所述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有水位调节器9,包括支架17、滑板19、螺杆18、两块带有螺孔的定位板16,所述的支架17设置在精炼机的长网20上,支架17的一端安装有滑板19,支架1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给纤槽出口 13的输送板12上,所述的螺杆18以横穿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7上,所述带有螺孔的定位板16分别安装在给纤槽输送装置的两侧,螺杆18从定位板16的螺孔处穿出。
[0093]实施例10
[0094]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0095]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输送板12的幅宽宽。
[0096]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20的幅宽窄。
[0097]所述的精炼机长网20下方设置有液体接收槽。
[0098]实施例11
[0099]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0100]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输送板12的幅宽宽。
[0101]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20的幅宽窄。
[0102]所述的水位调节器9与精炼机长网20之间有距离。
[0103]实施例12
[0104]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0105]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输送板12的幅宽宽。
[0106]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20的幅宽窄。
[0107]所述的水位调节器9与精炼机长网20之间有距离。
[0108]所述的支架17与给纤槽出口输送板12的连接为密封套接。
[0109]实施例13
[0110]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0111]所述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有水位调节器9,包括支架17、滑板19、螺杆18、两块带有螺孔的定位板16,所述的支架17设置在精炼机的长网20上,支架17的一端安装有滑板19,支架1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给纤槽出口 13的输送板12上,所述的螺杆18以横穿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7上,所述带有螺孔的定位板16分别安装在给纤槽输送装置的两侧,螺杆18从定位板16的螺孔处穿出。
[0112]实施例14
[0113]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0114]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输送板12的幅宽宽。
[0115]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20的幅宽窄。
[0116]所述的支架17与给纤槽出口输送板12的连接为密封套接。
[0117]实施例15
[0118]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0119]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输送板12的幅宽宽。
[0120]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20的幅宽窄。
[0121]所述的水位调节器9与精炼机长网20之间有距离。
[0122]所述的支架17与给纤槽出口输送板12的连接为耐高温橡胶的密封套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槽体(2)、蒸汽加热装置(7 )、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7 )上方的排汽罩(8 )、安装在机架(1)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4)的传动装置(5),与给纤槽出口(13)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7)是指:给纤槽的槽体(2)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管(15)的开孔角度与水平呈30-60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管(15)的间距为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喷管(15)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T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喷管(15)的内径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为交叉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15)上的相邻小孔的孔间距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孔径为Φ1~3πιπι。
9.根据权利要求1一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有水位调节器(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位调节器(9)包括支架(17)、滑板(19)、螺杆(18)、两块带有螺孔的定位板(16),所述的支架(17)设置在精炼机的长网(20)上,支架(17)的一端安装有滑板(19),支架(1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给纤槽出口(13)的输送板(12)上,所述的螺杆(18)以横穿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7)上,所述带有螺孔的定位板(16)分别安装在给纤槽输送装置的两侧,螺杆(18)从定位板(16 )的螺孔处穿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输送板(12)的幅宽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7)的幅宽比精炼机长网(20)的幅宽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位调节器(9)与精炼机长网(20)之间有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7)与给纤槽出口输送板(12)的连接为密封套接。
【文档编号】D06B23/20GK203514027SQ20132053170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冯涛, 邓传东, 张仁友, 刘小军, 贺敏 申请人: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