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包括上罗拉和下罗拉,所述上罗拉包括第一驱动罗拉和第一传动罗拉,第一驱动罗拉与上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罗拉与上传动轴活动式连接;所述下罗拉包括第二驱动罗拉和第二传动罗拉,第二驱动罗拉与下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罗拉与下传动轴活动式连接,所述上罗拉与下罗拉通过“V”形支架连接,所述“V”形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上罗拉连接,第二支架与下罗拉连接,所述“V”形支架上设有角度微调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上罗拉与下罗拉之间的距离,检测纱条移动速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零部件产品设计领域,尤其是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
【背景技术】
[0002]罗拉是纺织机械的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牵伸、梳理和输送等机构。罗拉用于牵伸纱条时一般包括上罗拉和下罗拉,当罗拉使用一段时间后,上罗拉和下罗拉均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影响牵伸纱条,这时就需要调整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的距离,而一般上罗拉和下罗拉分别固定在纺织机械的支架上,调整相对位置时比较麻烦,影响生产效率,罗拉在牵伸纱条时与纱条之间有摩擦力作用,罗拉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磨损,由于罗拉是一端驱动,罗拉的另一端旋转时的振幅较大,容易造成罗拉两端磨损程度不一致,减小罗拉使用寿命,而且纱条经过磨损后的罗拉所受到的拉力不一致,严重影响纱条的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新型罗拉。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包括上罗拉和下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拉与下罗拉通过“V”形支架连接,所述“V”形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第一支架(301)与上罗拉连接,第二支架与下罗拉连接,所述“V”形支架上设有角度微调装置,所述角度微调装置包括扳手(401)、弹簧(402)、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404),所述第一限位块(403)与第一支架(301)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404)与第二支架(302)活动式连接,扳手穿过第一限位块(403)与第二限位块(404)连接,弹簧套在扳手上,所述弹簧位于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404)之间;
[0006]所述上罗拉包括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102),第一驱动罗拉(101)与上传动轴(103)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罗拉与上传动轴活动式连接;所述下罗拉包括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第二驱动罗拉与下传动轴(20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罗拉与下传动轴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罗拉和第二传动罗拉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3)
[0007]上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中,所述的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二驱动罗拉(201)分别与驱动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二驱动罗拉(201)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8]上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中,所述的第二驱动罗拉(201)带动纱条和第一传动罗拉(102)运动,第一驱动罗拉(101)带动纱条和第二传动罗拉(202)运动。
[0009]上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中,所述的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
(102)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的旋转方向相同。
[0010]上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中,所述的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
(102)之间有第一环形间隙(104),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之间有第二环形间隙(204),第一传动罗拉(102)与第一环形间隙(104)的长度和等于第二驱动罗拉(201)的长度,第二传动罗拉(202)与第二环形间隙(204)的长度和等于第一驱动罗拉(101)的长度。
[0011]上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中,,所述的第一限位块(403)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块(404)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扳手上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扳手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外螺纹、内螺纹与第二限位块(404)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角度微调装置能够调整上罗拉与下罗拉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方便,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纺织机械的分节罗拉分为两节驱动,能够减轻所述分节罗拉两端的磨损度不一致的情况,延长罗拉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4]图中,上罗拉1、下罗拉2、支架301、第二支架302、扳手401、弹簧402、第一限位块403、第二限位块404、第一支架301、第二支架302、扳手401、弹簧402、第一限位块403、第二限位块4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包括上罗拉I和下罗拉2,所述上罗拉I与下罗拉2通过“V”形支架连接,所述“V”形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第一支架301与上罗拉I连接,第二支架302与下罗拉2连接,所述“V”形支架上设有角度微调装置,所述角度微调装置包括扳手401、弹簧402、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404,所述第一限位块403与第一支架301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404与第二支架302活动式连接,扳手401穿过第一限位块403与第二限位块404连接,弹簧402套在扳手401上且位于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404之间;所述上罗拉包括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102,第一驱动罗拉101与上传动轴103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罗拉102与上传动轴103活动式连接;所述下罗拉包括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第二驱动罗拉201与下传动轴20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罗拉202与下传动轴203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罗拉102和第二传动罗拉202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3。
[0017]当需要调整上罗拉I和下罗拉2之间的距离时,旋转扳手401,扳手401逐渐伸入第二限位块404,减小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之间的角度,上罗拉I和下罗拉2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第二限位块404可以在第二支架302上转动,这样能使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之间的夹角改变后不会影响扳手401与第二限位块404的连接关系,第一驱动罗拉101驱动第二传动罗拉202和第二环形间隙204部位的纱条运动,第二驱动罗拉201驱动第一传动罗拉102和第一环形间隙104部位的纱条运动,由于第一传动罗拉102和第二传动罗拉202可分别在上传动轴103和下传动轴203上转动,压力传感器3各个部位受力均匀,不容易损坏。
【权利要求】
1.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包括上罗拉和下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拉与下罗拉通过“V”形支架连接,所述“V”形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01)和第二支架(302),第一支架(301)与上罗拉连接,第二支架与下罗拉连接,所述“V”形支架上设有角度微调装置,所述角度微调装置包括扳手(401)、弹簧(402)、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404),所述第一限位块(403)与第一支架(301)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404)与第二支架(302)活动式连接,扳手穿过第一限位块(403)与第二限位块(404)连接,弹簧套在扳手上,所述弹簧位于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404)之间; 所述上罗拉包括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102),第一驱动罗拉(101)与上传动轴(103)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罗拉与上传动轴活动式连接;所述下罗拉包括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第二驱动罗拉与下传动轴(20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罗拉与下传动轴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罗拉和第二传动罗拉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二驱动罗拉(201)分别与驱动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二驱动罗拉(201)的旋转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罗拉(201)带动纱条和第一传动罗拉(102)运动,第一驱动罗拉(101)带动纱条和第二传动罗拉(202)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102)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的旋转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罗拉(101)和第一传动罗拉(102)之间有第一环形间隙(104),第二驱动罗拉(201)和第二传动罗拉(202)之间有第二环形间隙(204),第一传动罗拉(102)与第一环形间隙(104)的长度和等于第二驱动罗拉(201)的长度,第二传动罗拉(202)与第二环形间隙(204)的长度和等于第一驱动罗拉(101)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机械的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块(403)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块(404)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扳手上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扳手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外螺纹、内螺纹与第二限位块(404)连接。
【文档编号】D01H5/74GK203639629SQ201320575905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严伯坚 申请人:严伯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