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环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988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金属环形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环形针,包括一对针杆,针杆的前端具有针头,一对针杆之间通过柔性绳连接,柔性绳可以弯曲收拢,针杆的后端具有与柔性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位,连接部位与针杆一体成型,连接部位为金属空心管,柔性绳的两端分别伸入连接部位中,连接部位尾部与柔性绳固定连接,其连接处具有平滑的过渡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编织针以金属材料制成,针杆的光滑表面手感和质感好,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不易折断,针杆的尾部通过柔性绳连接,柔性绳可以卷曲收拢,便于编织针的携带和存放,针杆与其后端的连接部位连为一体,形成无缝的表面,连接部位和柔性绳之间的连接也形成平滑的过渡表面,确保整个环形针的表面无缝光滑,不会引起钩线。
【专利说明】金属环形针【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编织工具,尤其涉及金属制的环形编织针。
【背景技术】
[0002]手工编织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竹木材料制成的,另一种是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针杆因其手感和质地受到很多手工编织者的喜爱。环形编织针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手工编织工具,两根编织针的尾部之间连接有柔性绳,形成半闭合的环形,编织时织物可以悬挂在柔性绳上,在编织筒状织物时不需换针,使用方便,但由于针杆和柔性绳是两个不同的部件,不可能做成一体,两者之间必然有连接缝隙,连接缝隙如果做得不好,编织针就会钩线,会造成使用不便甚至质量不过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环形针,其针杆与柔性绳的连接平滑,不会引起钩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环形针,包括一对针杆,所述针杆的前端具有针头,所述一对针杆之间通过柔性绳连接,柔性绳可以弯曲收拢,便于编织针的携带和存放,所述针杆的后端具有与所述柔性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与所述针杆一体成型,连接部位与针杆是一个整体,没有加工痕迹或者连接缝隙,能够确保平滑过渡,不会引起钩线。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位为金属空心管,所述柔性绳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连接部位中,所述连接部位的尾部与所述柔性绳固定连接,且其连接处具有平滑的过渡表面,柔性绳的两端在伸入连接部位的尾部之后,连接部位的尾部向内压紧在柔性绳的外表面,形成具有平滑过渡表面的连接处。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针杆的直径为2mm~25mm,其中直径较小的针杆用于编织纹理较密、保暖性好的织物,中等直径的针杆用于编织普通织物,而直径较大的针杆用于编织较为稀疏的织物,如网状织物等。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针头具有锥度,所述针头前端具有直径为I~3mm的弧面型凸头,针头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手工编织时的穿线,凸头则是起到该作用的主要部位,作为穿线最理想的情况,凸头应该是细尖头,但细尖头很容易刺伤使用者,并且,直径很小的弧面型圆凸头也能够满足使用需要,因此,考虑到实际使用状况和与针体粗细相适配的程度,凸头的直径选择在I~3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绳包括柔性钢丝绳和包覆在所述柔性钢丝绳外的软塑料层,柔性钢丝绳能够确保柔性绳的牢固度,其外包覆的软塑料层使得柔性绳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柔韧性,并且软塑料外层易于与连接部位的尾部形成平滑过渡。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位弯成弧形,所述弧形的夹角为120~150°,弯成弧形的连接部位便于推动织物在针杆和柔性绳之间滑动,也符合人的编织习惯,能增加使用时的舒适感。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编织针以金属,如铜或者不锈钢材料制作针杆,使得针杆具有光滑的表面,便于织物的滑动;金属针杆手感和质感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不易折断;金属针杆的尾部通过柔性绳连接,柔性绳可以卷曲收拢,便于编织针的携带和存放;并且,针杆与其后端的连接部位连为一体,形成无缝的表面,连接部位和柔性绳之间的连接也形成平滑的过渡表面,确保整个环形针的表面无缝光滑,不会引起钩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1_针杆,2-柔性绳,3-连接部位,4-针头,5-凸头,6-柔性钢丝绳,7-软
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参照附图1-2。
[0016]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环形针包括一对针杆I, 一对针杆I之间通过柔性绳2连接,柔性绳2可以弯折收拢,便于环形编织针的携带和存放,针杆I的后端具有与柔性绳2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位3,连接部位3与针杆I 一体成型。
[0017]连接部位3为金属空心管,柔性绳2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连接部位3中,连接部位3的尾部向内压紧与柔性绳2的两端紧密接触,从而使得连接部位3与柔性绳2固定连接,并且压紧的连接部位尾部与柔性绳2的连接处形成平滑的过渡表面。
[0018]针杆I的直径为2mm?25mm,其中直径较小的针杆用于编织纹理较密、保暖性好的编织物,中等直径的针杆用于编织普通编织物,而直径较大的针杆用于编织较为稀疏的编织物,如网状织物等。
[0019]针杆I的前端具有针头4,针头4的前端具有直径为I?3mm的弧面型凸头5,针头4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手工编织时的穿线,凸头5则是起到该作用的主要部位,作为穿线最理想的情况,凸头5应该是细尖头,但细尖头很容易刺伤使用者,并且,直径很小的圆形凸头也能够满足使用需要,因此,考虑到实际使用状况和与针体粗细相适配的程度,凸头5的直径选择在I?3mm。
[0020]柔性绳2包括柔性钢丝绳6和包覆在所述柔性钢丝绳6外的软塑料层7,柔性钢丝绳6能够确保柔性绳2的牢固度,其外包覆的软塑料层7使得柔性绳2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柔韧性,也便于和连接部位3的平滑连接。
[0021]实施例2,参照附图3。
[0022]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位3弯成弧形,弧形的夹角a为120?150°,弧形的连接部位2便于推动织物在针杆I和柔性绳2之间滑动,并且弧形的角度符合人的编织习惯,能增加使用舒适度。
[0023]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0024]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权利要求】
1.金属环形针,包括一对针杆,所述针杆的前端具有针头,所述一对针杆之间通过柔性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的后端具有与所述柔性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与所述针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位为金属空心管,所述柔性绳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连接部位中,所述连接部位的尾部与所述柔性绳固定连接,且其连接处具有平滑的过渡表面;所述柔性绳包括柔性钢丝绳和包覆在所述柔性钢丝绳外的软塑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环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的直径为2mm?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环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具有锥度,所述针头前端具有直径为I?3mm的弧面型凸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环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位弯成弧形,所述弧形的夹角为120?150°。
【文档编号】D04C7/00GK203700708SQ20132059630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郑藩, 陈宣奇 申请人:郑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