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10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精梳机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梳机传动系统,包括:曲轴、阶轮、曲轴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伞形齿轮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链轮共轴布置,链轮间有链连接,伞形齿轮组与第一齿轮相连,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侧设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一行星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连接,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共轴布置,曲轴齿轮设置在行星轮一侧,曲轴与曲轴齿轮连接,阶轮设置在曲轴齿轮上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精梳机传动系统具有棉结清除效率高,成纱质量好,用棉量减少,同时在纺织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精梳机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梳机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精梳机传动系统罗拉分离长度偏长,棉纤维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梳理次数相对较少,梳理度不充分,导致棉结清除效率低,对目前日益发展的高档精梳纯棉纱线的生产和质量有很大的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梳机传动系统,通过对其核心传动组件(行星轮系)进行改造,改变其原有轮系比,使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缩短,再配套较小的喂卷长度和缩短给棉罗拉给棉长度,使得棉纤维在精梳机运动过程中,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分离时间提前,结合时间延迟,增加了梳理时间,使纤维梳理更加充分,梳理度和伸直度更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精梳机传动系统,包括:曲轴、阶轮、曲轴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伞形齿轮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链轮共轴布置,链轮间靠传动链连接,伞形齿轮组与第一齿轮相连,第一齿轮和二外侧连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行星轮和第一行星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连接,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共轴布置,曲轴齿轮设置在行星轮组一侧,曲轴设置在曲轴齿轮上,阶轮设置在曲轴齿轮上方。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有3组。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数为48和49。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齿数为17和16,模数均为3.0。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齿轮组的传动比为3:4。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传动比为21:53。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精梳机传动系统通过对其核心传动组件(行星轮系)进行改造,改变其原有轮系比,使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缩短,再配套较小的喂卷长度和缩短给棉罗拉给棉长度,使得棉纤维在精梳机运动过程中,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分离时间提前,结合时间延迟,增加了梳理时间,使纤维梳理更加充分,梳理度和伸直度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精梳机传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曲轴,2、阶轮,3、曲轴齿轮,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8、第五齿轮,9、齿轮六,10、第一行星轮,11第二行星轮,12、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6]—种精梳机传动系统,包括:曲轴1、阶轮2、曲轴齿轮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第五齿轮8、第一行星轮10、第二行星轮11、伞形齿轮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12。
[0017]所述行星轮有3组,具有良好的传动效果和稳定性。
[0018]所述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的齿数为48和49,缩短分尚罗拉有效输出长度。
[0019]所述第一行星轮10和第二行星轮11的齿数为17和16,模数均为3.0,缩短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
[0020]所述伞形齿轮组的传动比为3:4,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分离时间提前,结合时间延迟,增加了梳理时间,使纤维梳理更加充分,梳理度和伸直度更好。
[0021]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12的传动比为21:53,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分离时间提前,结合时间延迟,增加了梳理时间,使纤维梳理更加充分,梳理度和伸直度更好。
[0022]本实用新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0023]一、棉条质量提升,通过USTER仪器测试,精梳机棉结清除效率提高10%,短绒清除百分点增加0.5 ;
[0024]二、成纱质量提升,改造前后跟纺成纱质量,棉结减少8%,条干CV%改善0.2个百分
占.[0025]三、由于精梳条质量的提升,改造后的机台落棉率明显减少,同类产品可节约用棉
1.5%以上;
[0026]四、改造成本低,安装方便易行,改造周期短、见效快;
[0027]五、适用范围广,有效提升同类产品性能;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精梳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阶轮、曲轴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伞形齿轮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链轮共轴布置,链轮间靠传动链连接,伞形齿轮组与第一齿轮相连,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侧连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行星轮和第一行星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连接,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共轴布置,曲轴齿轮设置在行星轮组一侧,曲轴设置在曲轴齿轮上,阶轮设置在曲轴齿轮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有3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数为48和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齿数为17和16,模数均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齿轮组的传动比为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传动比为21:53。
【文档编号】D01G19/26GK203569261SQ20132060543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郭大双 申请人:太仓利泰纺织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