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接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接纱装置,由出气管、进气管和空心把手组成,出气管上侧面开有一凹槽;且出气管端部与进气管端部连接,并在其连接处设有一手动阀;手动阀与进气管设置于空心把手的内腔内,并在位于手动阀下方的空心把手上开有一通孔,手动阀的操作手柄穿过通孔设置于空心把手下方。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化纤用完后,无需停止机器人工手动接纱,只需把需连接在一起的化纤的两个线头放入本实用新型接纱装置的出气管的凹槽内,然后按压手动阀的操作手柄,利用压缩空气的快速气流吹扫,将两个化纤断头互相缠绕在一起,变成一根牢固的化纤。因此,可以进行连续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接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工业用接纱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接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化纤行业的生产车间,一卷化纤原料用完后,需要停掉设备,重新更换另一卷新化纤原料,无法保持连续性生产,因此生产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0620201113.9,名称为纤维丝接纱器的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用于纤维丝生产过程中连接纤维丝的装置,此装置很实用,接纱方法也较简单,比手工接纱方法效率得到了提高,然而此装置过于复杂,织造成本高,制备不便,且能耗较高。
[0003]因此,行业内还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接纱效率高的接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接纱装置,能够快速连接化纤,且连接牢固,同时提高接纱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自动接纱装置,由出气管、进气管和空心把手组成,所述出气管上侧面开有一凹槽;且所述出气管端部与所述进气管端部连接,并在其连接处设有一手动阀;
[0007]所述手动阀与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空心把手的内腔内,并在位于手动阀下方的所述空心把手上开有一通孔,所述手动阀的操作手柄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空心把手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空心把手表面设有环形防滑条,所述环形防滑条环绕于所述空心把手的外围。
[0009]优选的,所述空心把手靠近所述手动阀侧端上还设有挂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化纤用完后,无需停止机器人工手动接纱,只需把需连接在一起的化纤的两个线头放入本实用新型接纱装置的出气管的凹槽内,然后按压手动阀的操作手柄,利用压缩空气的快速气流吹扫,将两个化纤断头互相缠绕在一起,变成一根牢固的化纤。因此,可以进行连续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接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0015]1.出气管 2.进气管 3.空心把手4.凹槽6.挂环
[0016]7.环形防滑条8.操作手柄9.手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实施例.[0020]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接纱装置,由出气管1、进气管2和空心把手3组成,所述出气管I上侧面开有一凹槽4 ;且所述出气管I端部与所述进气管2端部连接,并在其连接处设有一手动阀9 ;所述手动阀9与所述进气管2设置于所述空心把手3的内腔内,并在位于手动阀9下方的所述空心把手3上开有一通孔,所述手动阀9的操作手柄8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空心把手3的下方。
[0021]其中,所述空心把手3表面设有环形防滑条7,所述环形防滑条7环绕于所述空心把手3的外围;所述空心把手3靠近所述手动阀9的侧端上还设有挂环6。
[0022]当接纱装置不用时,可通过挂环6挂在工作台上。当需要把两根化纤连接在一起时,不需要停止生产,只需将两根化纤的端头放入本实施例中接纱装置的凹槽4内,握住空心把手3,将手动阀9的操作手柄8向空心把手3方向按压,打开手动阀9,高压的压缩气体就从进气管2通过手动阀9内腔冲入出气管1,利用压缩空气的快速气流吹扫,将两个化纤断头互相缠绕在一起,变成一根牢固的化纤。此时,松开手动阀的操作手柄,将连接在一起的化纤取出。一次工作即结束。整个过程十秒内即可完成。
[0023]同时,本实施例的接纱装置还可以按照使用需要,通过控制手动阀的操作手柄8和防滑手动阀的操作手柄8之间的角度来调节气流大小。
[0024]本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化纤用完后,无需停止机器人工手动接纱,只需把需连接在一起的化纤的两个线头放入本实用新型接纱装置的出气管I的凹槽4内,然后按压手动阀9的操作手柄8,利用压缩空气的快速气流吹扫,将两个化纤断头互相缠绕在一起,变成一根牢固的化纤,从而完成了接纱工作。因此,可以进行连续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接纱装置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出气管、进气管和空心把手组成,所述出气管上侧面开有一凹槽;且所述出气管端部与所述进气管端部连接,并在其连接处设有一手动阀; 所述手动阀与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空心把手的内腔内,并在位于手动阀下方的所述空心把手上开有一通孔,所述手动阀的操作手柄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空心把手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把手表面设有环形防滑条,所述环形防滑条环绕于所述空心把手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把手靠近所述手动阀侧端上还设有挂环。
【文档编号】D01H15/00GK203513893SQ20132063721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黄利民 申请人:太仓环球化纤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