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6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包括第一层多孔板、第二层多孔板、蜂窝板、出风网板,所述第一层多孔板的表面紧贴布风室;所述第二层多孔板设于第一层多孔板底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层多孔板与第一层多孔板之间设有3-10mm的间隔;所述蜂窝板的表面紧贴第二层多孔板的底面;所述出风网板的表面紧贴蜂窝板的底面。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在生产涤纶时冷却风不匀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吹风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涤纶长丝生产用侧吹风冷却装置,冷却高度太小,不利于母丝中单丝的冷却,当侧吹风高度增加时,当前的侧吹风装置结构不能提供稳定均匀的冷却风,导致单纤因为不能有效冷却而互相粘接,最终导致不能分纤,普通侧吹风装置单纯通过布风板进行风量分布,不能均匀有效的将风量分布在整个吹风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在生产涤纶时冷却风不匀的问题,实用的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多孔板1、第二层多孔板
2、蜂窝板3、出风网板4,所述第一层多孔板I的表面紧贴布风室;所述第二层多孔板2设于第一层多孔板I底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层多孔板2与第一层多孔板I之间设有3-10mm的间隔;所述蜂窝板3的表面紧贴第二层多孔板2的底面;所述出风网板4的表面紧贴蜂窝板3的底面。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涤纶母丝生产过程中,因吹风冷却高度不够,冷却风不匀导致的冷却不良或不匀,最终导致单丝粘接或缠结不能有效分纤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包括第一层多孔板1、第二层多孔板2、蜂窝板3、出风网板4,所述第一层多孔板I的表面紧贴布风室;第二层多孔板2设于第一层多孔板I底面的下方;第二层多孔板2与第一层多孔板I之间设有3-10_的间隔,形成稳压气室;所述蜂窝板3的表面紧贴第二层多孔板2的底面;出风网板4的表面紧贴蜂窝板3的底面;各层板之间采用密封条或密封胶密封,防止漏风。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蜂窝板3前利用第一层多孔板I和第二层多孔板2形成稳压气室,有效解决了风量分布不匀的问题,并将风窗高度提高到1800_,有效解决了吹风冷却不良的问题。[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生产涤纶的侧吹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多孔板(I)、第二层多孔板(2)、蜂窝板(3)、出风网板(4),所述第一层多孔板(I)的表面紧贴布风室;所述第二层多孔板(2)设于第一层多孔板(I)底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层多孔板(2)与第一层多孔板(I)之间设有3-10_的间隔;所述蜂窝板(3)的表面紧贴第二层多孔板(2)的底面;所述出风网板(4)的表面紧贴蜂窝板(3)的底面。
【文档编号】D01D5/088GK203530518SQ20132066427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郑振官, 艾善雄 申请人:福建省鑫东华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