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92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包括天桥、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天桥由桥体、桥体前、后支撑构成,桥体具有左、右侧壁,特点:当左侧壁背对右侧壁的一侧探出桥体前、后支撑的左侧面时,右侧壁背对左侧壁的一侧表面与桥体前、后支撑的右侧面平齐,当左侧壁背对右侧壁的一侧与桥体前、后支撑的左侧面平齐时,右侧壁背对左侧壁的一侧探出桥体前、后支撑的右侧面;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下部构成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且两者彼此对应。优点:缩小天桥的桥体体积、节约材料和降低制造成本;减轻维护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维护效率;提高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械效率。
【专利说明】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图5所示为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的示意图。包括天桥1、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和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天桥I由桥体11、桥体前支撑12和桥体后支撑13构成,桥体11具有一左侧壁111和一右侧壁112,该桥体11的一端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桥体11的另一端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下部固定连接,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下部固定连接。在使用状态下,由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同步带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连接而带动机头作直线往复运动,在分别安装于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上的前、后三角机构的作用下配合设置于前、后针床上的织针机构实现对纱线的编织。
[0003]上述由图5所示的机头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对构成桥体11的左侧壁111和右侧壁112的设计存在盲目性,因而造成天桥的体积大,不仅耗材多,而且制造成本增加。因为左、右侧壁111、112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对不同颜色的纱线更换的换色器,而换色器通常紧贴于左侧壁111朝向右侧壁112的一侧安装或者紧贴于右侧壁112朝向左侧壁111的一侧安装,于是将左、右侧壁111、112中的任择其一膨出桥体前、后支撑12、13便可满足使用要求;其二,由于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和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四周边缘构成为全面封闭,即形成完整的口字形腔体,因而对三角机构的安装、调试以及日常使用中的维护造成麻烦,特别是当要对安装于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上前三角机构和/或安装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上的后三角机构调试或维修时,必须将整个机头从电脑针织横编机上卸下,从而不仅影响调试、维修效率,而且增大维护人员的作业强度;其三,由于前述两点不足,因而致使机头的质量大、所受重力大,致使与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固定的前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以及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固定的后三角机构的后三角底板与设置在针床上的织针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增大,影响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械效率的发挥。
[0004]除上述三个技术问题外,由于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几何尺寸宽度均为300 mm,长度均为250 mm,高度均为80 mm,因而有失合理,致使机头行出编织区域的空行程长,影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效率,并且同样浪费原材料以及同样影响前述机械效率的发挥。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 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消除这些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 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 申请人:的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改善构成桥体的左、右侧壁的结构的合理性而藉以缩小天桥体积并且节约耗材和降低制造成本、有利于方便地对安装于前三角机构安装座上的前三角机构以及安装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上的后三角机构进行调试及维护而藉以减轻维护人员的作业强度并且提高调试及维护效率和有益于显著减轻机头的重量而藉以提高机械效率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便于合理缩小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和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尺寸而藉以避免盲目性并且显著缩短机头行出编织区域的空行程以提高编织效率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
[0008]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包括天桥、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和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天桥由桥体、桥体前支撑和桥体后支撑构成,桥体具有一左侧壁和一右侧壁,左、右侧壁彼此对应,并且左、右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纱线换色器安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一端与桥体前支撑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前支撑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另一端与桥体后支撑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后支撑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与桥体前支撑的下部固定连接,后三角机构安装座与桥体后支撑的下部固定连接,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左侧壁背对所述右侧壁的一侧探出所述桥体前支撑以及桥体后支撑的左侧面时,所述右侧壁背对所述左侧壁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桥体前支撑以及桥体后支撑的右侧面平齐,而当所述的左侧壁背对所述右侧壁的一侧与所述桥体前支撑以及桥体后支撑的左侧面平齐时,所述右侧壁背对所述左侧壁的一侧探出所述桥体前支撑以及桥体后支撑的右侧面;所述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所述的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彼此对应。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的下部并且位于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对安装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上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前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固定的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该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朝向所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在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的下部并且位于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对安装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上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后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固定的后二角机构二角底板固定柱,该后二角机构二角底板固定柱朝向所述前二角机构安装座并且与所述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相对应。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以及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的横截面形状均呈中国汉字的凸字形。
[0011]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以及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宽度均为240 mm,长度均为210 mm,而高度均为70 mm。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构成桥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设计为探出桥体前、后支撑的侧面,因而避免了盲目性,有助于缩小天桥的桥体体积、节约材料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由于在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分别构成有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从而变已有技术中的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四周全封闭结构为半封闭结构,有利于方便地对分别安装于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上的前、后三角机构的调试和维护,并且由于在调试和维护时无需将机头从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上卸下,因而不仅可以减轻维护人员的作业强度,而且可以提高维护效率;由于桥体以及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的重量得以显著减轻,因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械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仰示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的天桥的详细结构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的俯视图。
[0017]图5为已有技术中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见图1和图3,给出了天桥1、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和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天桥I由桥体11、桥体前支撑12和桥体后支撑13构成,桥体11具有一左侧壁111和一右侧壁112,左、右侧壁111、112彼此对应,并且左、右侧壁111、1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纱线换色器安装腔113。由图1和图3所示,左侧壁111和右侧壁112的一端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左侧壁111和右侧壁112的另一端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上部连接并且同样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由此可知,桥体11、桥体前支撑12和桥体后支撑13构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即天桥I是由该三个部件一体构成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通过第一螺钉22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下部固定连接,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通过第二螺钉32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下部固定连接。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当前述的左侧壁111背对右侧壁112的一侧以桥檐(如同屋檐,以下同)般的状态探出桥体前支撑12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左侧面时,那么右侧壁112背对左侧壁111的一侧表面设计为与桥体前支撑12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右侧面平齐,即右侧壁112无需以桥檐般的状态探出桥体前支撑12的右侧面以桥体后支撑13的右侧面,本实施例即是如此。反之同例,具体而言,当左侧壁111背对右侧壁112的一侧与桥体前支撑12的左侧面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左侧面平齐时,那么右侧壁112背对左侧壁111的一侧以桥檐般的状态探出桥体前支撑12的右侧面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右侧面。于是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将左、右侧壁111、112均探出桥体前、后支撑12、13的左、右侧面。这是因为当在使用状态下将用于对不同颜色的纱线更换的换色器安装于纱线换色器安装腔113内时,要么将该换色器紧贴着左侧壁111朝向右侧壁112的一侧安装,要么紧贴着右侧壁112朝向左侧壁111的一侧安装,因而无需使左、右侧壁111、112同时处于探出桥体前、后支撑12、13的侧面的状态,从而体现了 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得以缩小天桥I的体积、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的效果。
[0020]请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3,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仰示结构是与图2示意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仰视结构相同的,因而 申请人:仅以图2示出了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仰俯视结构。以图1和图3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在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下部并且朝向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一侧构成有一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21,同样在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下部并且朝向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一侧构成有一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31,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21、31彼此对应,藉由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上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21而使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四周由已有技术如图5所示的全封闭结构变为半封闭结构,同样藉由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上的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21而使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四周由已有技术如图5所示的全封闭结构变为半封闭结构,从而能体现 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0021]请重点见图1,在前述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21的下部并且位于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21的表面的用于对安装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上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前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固定的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该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朝向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在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31的下部并且位于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 31的表面的用于对安装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上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后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固定的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311,该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311朝向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并且位置与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相对应。
[0022]优选地,前述的前、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31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中国汉字的凸字形构造。
[0023]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2,图4为图1所示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俯视图4,由于图1所示的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俯视图是与图4相同的,因而 申请人:未予以示出。本实施例将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的宽度设计为240 mm(以图4所示状态的左、右侧之间的宽度为例),将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的长度设计为210IM(以图4所示位置状态的上、下侧之间的长度为例),将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的高度设计为70 mm(以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顶表面至底面之间的厚度为例)。然而已有技术如图5将宽度设计为300 mm,将长度设计为250 mm,将高度设计为80 mm,两者相比,本申请的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的体积便显著缩小,使安装于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上的前、后三角机构的前、后三角底板与针床上的织针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显著减小,提高了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械效率。
[0024]此外,上述结构由于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2、3的宽度变已有技术300 mm为240mm,因而假设机定工作状态中行出编织区M的空行程距离为L mm,那么已有技术中空行程距离为300 mm,而本实用新型仅为240 mm。由于空行程距离L是位于编织区域两侧,因而在编织一行的织物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减少空行程的距离为120 mm,从而能显著提高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效率。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如实地兑现了所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包括天桥(I)、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和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天桥(I)由桥体(11)、桥体前支撑(12)和桥体后支撑(13)构成,桥体(11)具有一左侧壁(111)和一右侧壁(112),左、右侧壁(111、112)彼此对应,并且左、右侧壁(111、1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纱线换色器安装腔(113),左侧壁(111)和右侧壁(112)的一端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左侧壁(111)和右侧壁(112)的另一端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上部连接并且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上部构成为一体结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与桥体前支撑(12)的下部固定连接,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与桥体后支撑(13)的下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左侧壁(111)背对所述右侧壁(112)的一侧探出所述桥体前支撑(12)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左侧面时,所述右侧壁(112)背对所述左侧壁(11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桥体前支撑(12)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右侧面平齐,而当所述的左侧壁(111)背对所述右侧壁(112)的一侧与所述桥体前支撑(12)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左侧面平齐时,所述右侧壁(112)背对所述左侧壁(111)的一侧探出所述桥体前支撑(12)以及桥体后支撑(13)的右侧面;所述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一侧构成有一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21);所述的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的一侧构成有一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31),前、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21、31)彼此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21)的下部并且位于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对安装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上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前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固定的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该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朝向所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在后三角机构安装座开放缺口(31)的下部并且位于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用于对安装到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上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后三角机构的三角底板固定的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311),该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311)朝向所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并且与所述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211)以及后三角机构三角底板固定柱(31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中国汉字的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机构安装座(2)以及后三角机构安装座(3)的宽度均为240 mm,长度均为210 mm,而高度均为70 mm。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3602850SQ20132080121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戴晓思 申请人:江苏国茂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