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62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纺纱喷嘴具有带有内部湍流腔的基体,其中纺纱喷嘴具有用于纤维棉条的进入开口,其中在进入开口与湍流腔之间设置有纤维引导通道,该纤维引导通道用于引导进入进入开口的纤维棉条,其中纺纱喷嘴具有至少局部地延伸到湍流腔中的纱线形成元件,并且具有进入口以及用于纱线的沿着输送方向的相邻输出通道,并且其中纺纱喷嘴具有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被引导到湍流腔中并且在包围湍流腔的壁的区域中通到湍流腔中。根据本发明设置为纺纱喷嘴具有延伸件,延伸件在进入开口的区域中能够释放地固定到基体,其中与进入开口相邻的纤维引导通道至少局部地由延伸件的通道部分形成。
【专利说明】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喷嘴,所述喷气式纺纱机用来从纤维棉条生产纱线,其中纺纱喷嘴具有带有内部湍流腔的基体,其中纺纱喷嘴具有用于纤维棉条的进入开口,当喷气式纺纱机正在运转时,纤维棉条沿着输送方向进入湍流腔,其中在进入开口与湍流腔之间设置有纤维引导通道,该纤维引导通道用于引导进入进入开口的纤维棉条,其中纺纱喷嘴具有至少局部地延伸到湍流腔中的纱线形成元件,并且具有进入口以及用于纱线的沿着输送方向的相邻输出通道,并且其中纺纱喷嘴具有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被引导到湍流腔中并且在包围湍流腔的壁的区域中通到湍流腔中。还提出了一种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

【背景技术】
[0002]具有适当装配的纺纱喷嘴或纺纱站的喷气式纺纱机是现有技术(例如参见DE 4036 119 C2)中已知的,并且用来从细长的纤维棉条生产纱线。这里,纤维棉条的外部纤维借助于在湍流腔内部产生的湍流空气流,借由纱线形成元件的所述进入口的区域中的空气喷嘴,而卷绕在内芯纤维上,并且最终形成对纱线的所需强度十分重要的交织纤维。这样产生具有真正捻度的纱线,其可以最终经由输出通道被引导出湍流腔并且例如卷绕到卷筒上。
[0003]总体上,在本发明的意义内,术语纱线因此理解为表示供至少一些纤维卷绕在内芯上的纤维棉条。这因此包括传统意义上例如借助于织物机可以处理成材料的纱线。然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喷气式纺纱机,借助于该喷气式纺纱机,能够生产所谓的头道粗纱(替代名称:粗纱)。这种类型的纱线的特征在于,尽管具有足以将纱线输送到下游纺织机的某种强度,但是仍然能够扭变。因此,头道粗纱在最终被纺纱之前,可以借助于处理头道粗纱的纺织机例如环锭纺纱机的扭变设备,例如拉伸单元而被扭变。
[0004]然而,与纱线的强度无关,总是期望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区域中产生的捻度不会沿着与纱线或纤维棉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传播超过进入开口。换句话说,因此必须确保纤维棉条的纤维在实现与湍流气流接触之前保持其原始排列,并且仅在湍流腔内部维持适当的捻度。如果捻度传播,即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那么纤维棉条的反向旋转将由此必然导致所需交织纤维的减少,并导致纤维棉条在位于湍流腔之前的变形单元的区域中变形的能力降低。
[0005]虽然在上述公开文献中提出了沿着纱线形成元件的方向指向的销以便防止所述传播,但是通过所谓的纤维引导元件的开口实现湍流腔的进入开口也是已知的,其中开口相对于纱线形成元件的进入口具有侧向偏移地定位。这样产生肩部,在实际生产纱线之前,纤维棉条必须经过该肩部,其中,由于纤维棉条与纤维引导元件之间的摩擦,来防止纤维棉条的旋转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传播。
[0006]利用已知的方案,由于引导通道总是由固定地附接到纺纱喷嘴的基体的纤维引导元件形成,所以纺纱喷嘴通常仅能够用于某种类型的纤维棉条或具有某个长度的纤维,因为纤维引导元件与位于纺纱喷嘴前方的输出罗拉对之间的距离通常必须与某个纤维长度匹配。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克服所述缺点的纺纱喷嘴和一种装配有该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
[0008]关于纺纱喷嘴,根据本发明,提出了纺纱喷嘴具有延伸件,延伸件在进入开口的区域中能够释放地固定到基体,其中与进入开口相邻的纤维引导通道至少局部地由延伸件的通道部分形成。换句话说,因此设置为纤维引导通道至少不只由刚性地附接到基体的纤维引导元件形成。而是设置了能够根据待处理的纤维的类型或长度容易地改变的延伸件。根据延伸件的几何形状并且尤其是长度,这样最终产生具有与纤维棉条适当匹配的长度或形状的纤维引导通道。结果,利用同一个纺纱喷嘴能够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纤维或者具有多种不同纤维长度的纤维,而不需要为此目的对纺纱喷嘴进行复杂的调节。如果例如需要特别长的纤维引导通道,那么使用具有对应长度引导通道(部分)的延伸件。如果增大纺纱喷嘴与上游输出罗拉之间的距离,那么纺纱喷嘴(或其延伸件)与输出罗拉之间的距离(这对纤维棉条的正确引导十分重要)可以通过正确地选择延伸件来保持为近似恒定或者设定为所需的值。优选地,延伸件具有基体,基体具有设计为纤维引导通道(部分)的孔,例如是可以从背离纺纱喷嘴的基体的一侧朝向面向纺纱喷嘴的一侧延伸的孔的形式。
[0009]当延伸件借由一个或多个磁铁附接到纺纱喷嘴的基体时是特别有利的。这样在纺纱喷嘴的基体与延伸件之间产生连接,该连接能够快速地实现或者释放,但仍然是牢固的。这里,磁铁可以固定到基体或者固定到延伸件,其中磁铁也可以设置在两个部件上。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情况下,该连接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插入式、夹式或螺钉连接件来实现。
[0010]当基体同样具有在沿着输送方向观察时与延伸件的通道部分相邻并且与其共同形成纤维引导通道的通道部分时,也是有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基体的通道部分形成纤维引导通道的端部部分(在沿着纤维棉条的输送方向观察时),其形成为基体的孔或者可以由优选地刚性地附接到基体的单独的纤维引导元件形成。
[0011]并且,当延伸件至少在一些部分中以互锁的方式抵靠在基体上时是有利的。例如,延伸件可以具有面向基体的表面,其相对于基体凹入地弯曲(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基体应该具有对应凸出形状的匹配表面,延伸件与该表面实现接触)。还能够想到延伸件具有用于与基体互锁接触的接触表面,接触表面设计为通道的形式并且例如具有三个平坦表面部分,这些表面部分在各种情况下以钝角互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当基体具有优选地平坦抵靠在延伸件的所述接触表面上的楔形表面部分(可能具有变平末端)又会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基体的接触表面的选择和延伸件的选择来确保尽可能防止在延伸件与基体之间沿着许多空间方向的相对运动。附加地或替代地,当在延伸件与基体之间具有对抗延伸件相对于基体至少沿着一个空间轴线的方向的运动的摩擦连接时同样会是有利的。这还能够防止延伸件相对于基体的意外打滑,以便例如借由磁铁固定的延伸件总是保持在其预期位置。
[0012]当延伸件包括基座元件和与基座元件连接的插件时同样是有利的。这样,能够从特别耐磨的材料生产插件,插件形成或包围引导通道或其至少一部分。该插件可以能够释放地或固定地(例如通过胶接)附接到基座元件。此外,该插件优选地位于基座元件的适当安装凹部例如孔中,其中可能存在的任何磁铁有利地附接到基座元件。
[0013]当插件与纺纱喷嘴的基体的纤维引导元件接触时也是有利的,其中插件与纤维引导元件至少局部地共同限定纤维引导通道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纤维引导元件形成纤维引导通道的通到湍流腔中的基本部分。最终,延伸件有利地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附接到纤维引导元件,并且与后者一起形成纤维引导通道,其长度和几何形状可以最终根据纤维棉条通过具体的延伸件的选择来改变。
[0014]当延伸件具有垂直于输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凹入表面部分时同样是有利的。如果该表面部分最终邻近(例如拉伸单元的)输出罗拉对的第一(优选从动)罗拉布置,其中输出罗拉对布置在纺纱喷嘴前方,那么这在延伸件与所述罗拉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可以最终选择为尽可能小,以便防止纺纱喷嘴的进入开口的区域中的不利空气流。特别地,在这种情况下,当表面部分相对于第一罗拉的套筒表面同心地伸展时是有利的。
[0015]并且,当凹入表面部分设计为遵循圆柱形套筒的轮廓时是有利的,因为已经提到的输出罗拉对通常(沿着输送方向)布置在纺纱喷嘴正前方。如果输出罗拉对的一个罗拉现在定位为尽可能地靠近延伸件,那么产生了间隙,当在剖面中观察时该间隙是环的一部分的形状,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更详细地讨论。
[0016]特别地,当插件具有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长度LI时是极其有利的,该长度LI的大小处于I mm至100 mm之间,优选地处于2 mm至50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4 mm至25 mm之间。如果所述长度处于提到的一个范围内,那么纺纱喷嘴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延伸件用来处理多种纤维棉条(即多种不同纤维长度的纤维)。
[0017]当纤维引导通道具有沿着(纤维棉条的)输送方向延伸的长度L2时是有利的,该长度L2的大小处于6 mm至110 mm之间,优选地处于7 mm至60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9mm至30 mm之间。这样使得能够引导大多数的工业可处理纤维棉条,其中引导通道可以只由延伸件形成或者由延伸件和相邻的纤维引导元件共同形成。
[0018]喷气式纺纱机的根据本发明的纺纱站最终的区别点在于,它包括根据前面描述的纺纱喷嘴和沿着输送方向布置在纺纱喷嘴前方的输出罗拉对。输出罗拉对例如可以是布置在纺纱喷嘴前方的拉伸单元的一部分,当纺纱站运转时,拉伸单元通过将进入的纤维棉条拉伸而使其均匀。此外,纺纱站可以具有沿着输送方向布置在纺纱喷嘴后方的用于所生产纱线的牵引设备(例如牵引罗拉对)、以及用于盘绕纱线的卷绕装置。
[0019]当延伸件具有垂直于输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凹入表面部分时是有利的,其中凹入表面部分邻近输出罗拉对的第一罗拉的套筒表面伸展。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表面部分可以尽可能靠近地贴靠第一罗拉,从而使得第一罗拉与延伸件之间的间隙能够最小。这种间隙具有使由第一罗拉(其优选地为从动罗拉,其例如可以具有粗糙或有凹槽的表面)产生的阻碍空气流(即罗拉由于其旋转而在罗拉表面附近产生的空气流)尽可能地小。这样,最终确保第一罗拉不会在纺纱喷嘴的进入开口的区域中产生与所需空气流相反的任何空气流。相反,在进入开口的区域中需要被引导到纤维引导通道中的空气流,以便将纤维棉条并且尤其是短纤维或突出纤维抽吸到湍流腔中(其中进入开口的区域中的必需真空由于文丘里效应而由纺纱喷嘴的空气喷嘴所生成的空气流产生)。
[0020]并且,当凹入表面部分与第一罗拉的套筒表面同心地伸展时是有利的。这样在第一罗拉与所述表面部分之间产生具有特别大表面积的间隙,从而使得第一罗拉的阻碍空气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被延伸件“剥离”。
[0021]此外,当凹入表面部分具有沿着垂直于输送方向伸展的方向的宽度BI,第一罗拉的邻近凹入表面部分的套筒表面具有宽度B2,并且BI与B2之间的比例具有大小处于0.2至5之间的值时是有利的,优选地处于0.5至2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8至1.25之间。换句话说,当该比例接近I时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BI近似等于B2,以便整个罗拉在某个圆周范围上由延伸件覆盖。
[0022]当延伸件具有邻近凹入表面部分的第二表面部分时同样是有利的,其中第二表面部分邻近输出罗拉对的第二罗拉的套筒表面伸展。在侧视图中(即观察罗拉的面侧),延伸件具有朝向输出罗拉对逐渐变细的轮廓(其中末端区域也可以是变平的)并且因此具有屋顶形表面。
[0023]此外,当第二表面部分至少大致地平坦时会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罗拉与延伸件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不同于第一罗拉与延伸件之间的环的一部分形状的间隙(在剖面中观察)。结果,这样防止沿着第二罗拉的旋转方向产生从纺纱喷嘴的进入开口被向外指向的空气流。这种空气流会与被引导到湍流腔中的空气流竞争,并且消极地影响该区域中的所需气流条件。
[0024]当第二表面部分的平坦区域的垂线与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纤维引导通道的纵向轴线包围大小处于0°至60°之间的角度α时是特别有利的,优选地处于25°至55°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30°至50°之间。换句话说,当第二表面部分的垂线大约沿着第二罗拉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对齐时是有利的。在纺纱喷嘴的侧视图中(观察第一罗拉和第二罗拉的面侧),这最终产生可以在两个罗拉的宽度上延伸的基本上三角形的中间空间。由于进入开口的区域中的真空(其由湍流腔内的真空和第一罗拉的所述阻碍空气流维持),使得最终具有沿着进入开口的方向被从两侧(即从两个罗拉的面侧)引导的空气流。这在纤维棉条进入湍流腔之前最终产生纤维棉条的压缩,以便甚至从纤维棉条突出的纤维端部紧密地按压在纤维芯上。
[0025]在各种情况下,当在第一罗拉与凹入表面部分及在第二罗拉与第二表面部分之间存在间隙时也是极其有利的,其中第一罗拉与凹入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Al小于第二罗拉与第二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Α2。在这种情况下,在纺纱喷嘴的进入开口的区域中没有由任何阻碍空气流产生或仅很少地产生真空,所述阻碍空气流可以由第二罗拉(然而其通常具有平滑表面)产生。与此相反,第一罗拉通常需要产生真空,以便使平行于输出罗拉对的罗拉的旋转轴线伸展的空气流加速,并且最终流到纺纱喷嘴的进入开口中,因为这样实现纤维棉条的所述压缩。
[0026]此夕卜,当距离Al具有处于0.1 mm至5 mm之间的大小时是有利的,优选地处于0.1mm至3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2 mm至2 mm之间。这样在延伸件与第一罗拉之间产生所描述的狭窄间隙,该狭窄间隙在纺纱喷嘴的侧视图中(在罗拉的面侧观察)例如可以在优选地对应于第一罗拉的圆周的1/10至1/4的长度上延伸。
[0027]同样,当距离A2具有处于0.5 mm至10 mm之间的大小时会是有利的,优选地处于
Imm至8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2 mm至6 mm之间。如果该距离处于所述范围内,则实际上排除了由于第二罗拉的旋转而在进入开口的区域中盛行的空气流的消极影响,或者至少使消极影响最小。
[0028]当凹入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通过中间表面互相连结时也是有利的。这里,中间表面具有垂直于输送方向伸展的宽度B3,其中B2与B3之间的比例优选地具有大小处于
0.2至5之间的值,优选地处于0.5至2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8至1.25之间。附加地或替代地,当中间表面具有垂直于输送方向并且垂直于宽度B3伸展的高度H时,最终可以是有利的,高度H的大小处于O mm至12 mm之间,优选地处于O mm至8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O mm至6 mm之间,其中O mm的高度H意味着延伸件变细成一个点,并且凹入表面部分直接与第二表面部分结合。由于所述值,使得最终确保了输出罗拉对的两个罗拉与延伸件一起形成如下所述的通道:该通道优选地在延伸件和罗拉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形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在下面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在附图中:
图1表示已知纺纱站的侧视图;
图2表示已知纺纱站的局部剖面;
图3表示如图2所示的纺纱站的俯视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纺纱站的局部剖面;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纺纱喷嘴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纺纱站的局部剖面;
图7表示根据图5的具有相关联的第一罗拉的视图;
图8表示根据图5的具有相关联的第二罗拉的视图;
图9表示根据图4的第一罗拉和第二罗拉改变了位置的视图;
图10表示根据图4的不具有输出罗拉对的视图;以及图11以侧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纺纱喷嘴的一部分。
[0030]附图标记说明
1纺纱喷嘴
2纱线
3纤维棉条
4基体
5湍流腔
6进入开口
7纤维引导通道
8纱线形成元件
9进入口
10输出通道
11空气喷嘴
12壁
13延伸件 14通道部分 15磁铁 16基座元件 17插件
18纤维引导元件
19凹入表面部分
20输出罗拉对 21套筒表面 22第一罗拉
23第二表面部分 24第二罗拉 25中间表面 26纺纱站 27拉伸单元 28牵引罗拉对 29卷绕装置 30纤维端部
31第二表面部分的平坦区域的垂线 32舌槽连接
α第二表面部分的平坦区域的垂线与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纤维引导通道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度
Al第一罗拉与延伸件的凹入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Α2第二罗拉与延伸件的第二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LI插件的长度 L2引导通道的长度
BI垂直于输送方向伸展的凹入表面部分的宽度 Β2第一罗拉的套筒表面的宽度 Β3垂直于输送方向伸展的中间部分的宽度
T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首先,明确指出布置在图1中的上游和下游的各个纺纱站和元件的所描绘的各部分不是按比例画出的。而是单个附图仅表示示意图,其意在表明各组件的原理方面的设计。尤其是,在附图中分别部分标识的距离和角度具有不必须反映最有利的范围的值。
[0032]并且,此时要指出,在下面描述的特征基本上可以在不同种类的喷气式纺纱机中实现。例如,用来生产可以被编织、针织或以其他方式直接在进一步的步骤中处理的“成品”纱线2的喷气式纺纱机是已知的。同样,根据本发明的喷气式纺纱机可以用来生产所谓的头道粗纱(替代名称:粗纱),其必须在最终处理之前被提供附加捻度,例如借助于环锭纺纱机。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框架之内,名称“纱线”因此理解为表示成品纱线或者取决于所使用的纺纱机为所谓的头道粗纱。
[0033]现在图1表示设计为粗纱纺纱机的喷气式纺纱机的一部分的示意图。按要求,粗纱纺纱机可以包括拉伸单元27,拉伸单元27被供应例如双拉伸棉条形式的纤维棉条3。并且,主要示出的粗纱纺纱机包括距拉伸单元27—定距离的具有内部湍流腔5的纺纱喷嘴1,纤维棉条3或者纤维棉条3的至少一些纤维在湍流腔5中被提供出厂捻度(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纺纱喷嘴I的精确操作原理)。
[0034]同样,粗纱纺纱机可以包括牵引罗拉对28和在牵引罗拉对28下游的用于产出纱线2的卷绕装置29 (同样示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不必须需要具有如在附图中所示的拉伸单元27。牵引罗拉对28也不是绝对必需的。
[0035]现在粗纱纺纱机根据特殊的喷气纺纱工艺工作。为了形成纱线2,而将纤维棉条3沿着输送方向T经由纤维引导元件18的进入开口 6 (优选地设计为单独部件)供应到纺纱喷嘴I的湍流腔5中。这里,给定出厂捻度,即纤维棉条3的至少一些纤维由适当定位的空气喷嘴11 (例如参见图2)生成的空气流收集。这样,一些纤维被至少略微地拉出纤维棉条3并且卷绕在伸入到湍流腔5中的纱线形成元件8的末端上。
[0036]关于空气喷嘴11,由于单纯预防的原因,在这点上指出这些空气喷嘴11应该正常地对齐,以便沿着与共同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产生空气流。优选地,单个空气喷嘴11在此相对于彼此对称旋转地布置。并且,关于所示的所有示例性实施例,必须注意空气喷嘴11在各种情况下具有沿着壁12的方向对齐的流动方向,以便所生成的空气流至少基本上以螺旋的形式在纱线形成元件8的外表面与湍流腔5的壁12之间延伸。
[0037]最后,纤维棉条3的纤维从湍流腔5经由纱线形成元件8的进入口 9和输出通道10被抽出,输出通道10布置在纱线形成元件8内并且连接到进入口 9。这里,自由纤维端部30 (参见图2)也最终在沿着进入口 9的方向的螺旋路径上被牵拉,并且这样卷绕在中央伸展纱芯纤维上作为交织纤维一从而产生具有所需出厂捻度的纱线(并且通常称为头道粗纱或粗纱)。
[0038]由于纤维仅局部捻度,所以纱线2具有剩余的扭变能力,这对于在下游纺纱机例如环锭纺纱机中进一步处理纱线2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常规喷气纺纱装置对纤维棉条3赋予在纱线生产之后不再能够进行所需扭变的重捻度。在这种情况下这也是期望的,因为常规喷气纺纱机设计为生产通常以高强度著称的成品纱线2。本发明既涉及喷气式粗纱纺纱机也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喷气式纺纱机。
[0039]如图1所示的纺纱喷嘴I的进一步细节可以从图2和图3中看到(其中图3为如图2所示的纺纱喷嘴I的俯视图)。通常,纺纱喷嘴I具有包围湍流腔5的基体4,其中湍流腔5连接到纤维引导元件18的纤维引导通道7。纤维引导通道7用来当将纤维棉条3抽吸到湍流腔5中时(其中为此所需的真空由空气喷嘴11所生成的空气流产生)引导纤维棉条
3。此外,为此目的不布置为与输出通道10 —致的纤维引导通道7的位置防止出厂捻度从纱线形成元件8的进入口 9起沿着上游输出罗拉对20的方向传播,因为这样会对进入开口6的区域中的所需要的出厂捻度的赋予(或者在常规喷气式纺纱机的情况下的捻度的赋予)具有消极影响。
[0040]虽然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纤维引导通道7专门由如图2所示的纤维引导元件18形成,但是现在根据本发明的纤维引导通道7的区别点在于,它至少局部地由单独的延伸件13形成,延伸件13能够释放地附接到纺纱喷嘴I的基体4。延伸件13与基体4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来实现。然而,替代地,同样可以有利地给基体4或(如图6所示)延伸件13设置一个或多个磁铁15,以便在延伸件13与基体4之间确保必需的保持力。
[0041]结果,因此提出了一种方案,其中至少局部地由延伸件13形成的纤维引导通道7的长度(并且如果必要还有几何形状)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延伸件13而容易且快速地改变。这样使得纺纱喷嘴I能够精巧地适应待处理的纤维棉条3的纤维的长度或类型,而不必须更换整个纺纱喷嘴I。
[0042]图4和图6的比较清楚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优点。虽然在两个图中输出罗拉对20的第一罗拉22和第二罗拉24沿着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都彼此不同,但是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延伸件13来确保所述罗拉与纺纱喷嘴I的进入开口 6之间的距离最小。结果,在两种情况下,确保了纤维棉条3在从输出罗拉对20向纺纱喷嘴I传输时能够以最佳可能的方式被引导,以便防止纤维棉条3断裂或不希望地扭变。
[004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纤维引导通道7由优选地共线伸展的两个通道部分14形成时是有利的,其中第一通道部分14在基体4和与其关联的纤维引导元件18内部伸展,并且第二通道部分14在延伸件13内部伸展。
[0044]同样,当延伸件13至少由互相连结的两个单个部件即基座元件16和形成所述通道部分14的插件17构成时是有利的。这样使得例如能够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两个单个部件,其中推荐插件17由特别耐磨的材料制成,因为该插件17与运动的纤维棉条3接触。
[0045]延伸件13的进一步有利特征尤其可以从图7和图8看到,其中纺纱喷嘴I和延伸件13的相同组合在两个图中都可以看到(两个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延伸件与基座元件之间的连接表面的区域中的可靠配合,基座元件可能必须设置并且示出在图8中,并且其能够确保延伸件相对于基体的正确位置,其中可靠配合例如可以由舌槽连接32来实现)。出于清楚的原因,在图8中省略了第一罗拉22并且在图7中省略了第二罗拉24,其中对应的纺纱站26当然应该包括两个罗拉22和24。
[0046]在所有情况下,已经证明延伸件13具有与第一罗拉22相关联的凹入表面部分19和与第二罗拉24相关联的(优选平坦)第二表面部分23是值得的。如可以从所述图中进一步看到的那样,两个表面部分也可以由中间表面25连结,该表面可以例如垂直于输出通道10的纵向轴线伸展(然而,如图6所示,这种中间表面25不是绝对必需的,以便所述表面部分19和23也可以直接互相结合在一起)。
[0047]提及的两个表面部分19和23的实施例现在具有下面的优点:当正在生产纱线时,如已经提及的那样,具有从湍流腔5外部经由纤维引导通道7延伸到湍流腔5的内部中的空气流,其中该空气流是期望的,以便使纤维棉条3沿着湍流腔5的方向运动。
[0048]此外,由于第一罗拉22 (其表面优选地是粗糙的,例如有凹槽的)的旋转运动,使得具有从纤维引导通道7的进入开口 6沿着第一罗拉22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空气流。该阻碍空气流因此同样在进入开口 6的区域中生成真空。真空最终产生例如参考图4并且看到附图的平面上从输出罗拉对20上方和下方延伸到由第一罗拉20、第二罗拉24和延伸件13限定边界的间隙中的空气流。该空气流最终产生纤维棉条3沿着从外侧朝向进入开口 6的方向以及垂直于纤维棉条3的输送方向的方向的有利压缩。
[0049]另一方面,第二罗拉24的表面应该优选地相对平滑,以便能够使该区域中的对应阻碍空气流最小(这种空气流会对形成的其余空气流具有消极影响)。
[0050]此外,在图5、图9和图10中标识了有利的尺寸,其中关于图9和图10中的参考符号,参考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站26的与图9和图10中相同的部分(其中在图9中第一罗拉22和第二罗拉24从延伸件13略微地移位,仅为了使得更容易标识两个距离Al和 Al)。
[0051]关于所标识的距离和角度α的值,参考前面的描述和对应的权利要求,其中各参考符号是基于以下定义的:
α 第二表面部分23的平坦区域的垂线31与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纤维引导通道7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度
Al第一罗拉22与延伸件13的凹入表面部分19之间的距离 Α2第二罗拉24与延伸件13的第二表面部分23之间的距离 LI插件17的长度 L2引导通道的长度
BI垂直于输送方向伸展的延伸件13的凹入表面部分19的宽度
Β2第一罗拉22的套筒表面21的宽度
Β3垂直于输送方向伸展的延伸件13的中间部分的宽度。
[0052]最后,图11以侧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纺纱喷嘴I的一部分,从图11可以看到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发展。将能够想到以这样的方式设计纺纱喷嘴I的基体4和延伸件13:它们以互锁的方式彼此抵靠。这里,基体4与延伸件13的互相接触表面可以是平坦或水平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表面的表面将垂直于页面即平行于第一罗拉22的旋转轴线伸展)。特别在这种情况下,以下述方式设计互相接触表面会是额外有利的:能够防止基体4和延伸件13沿着垂直于页面伸展的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例如,这可以通过所述元件的表面设计来实现,其确保了基体4与延伸件13之间的必需摩擦接触或对应的互锁。同样也可以使用已经提到的磁铁15,其也确保了延伸件13相对于基体4的一定位置稳定性。
[0053]同样能够想到以圆锥或截头圆锥的形式设计抵靠在延伸件13上的基体4的表面,其中抵靠在该表面上的延伸件13的表面同样将必须设计为遵循圆锥或截头圆锥的表面。
[0054]最后要指出的是,结合图11描述的特征也可以与之前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凹入表面部分19的特征)相结合。
[0055]本发明不限于示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专利权利要求的框架内的变形以及特征的组合都是可能的,即使当它们在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和描述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喷嘴,所述喷气式纺纱机用来从纤维棉条(3)生产纱线⑵, -其中所述纺纱喷嘴(I)具有带有内部湍流腔(5)的基体(4), -其中所述纺纱喷嘴(I)具有用于所述纤维棉条(3)的进入开口(6),当所述喷气式纺纱机正在运转时,所述纤维棉条(3 )沿着输送方向进入所述湍流腔(5 ), -其中在所述进入开口与所述湍流腔(5)之间设置有纤维引导通道(7),该纤维引导通道用于引导进入所述进入开口的所述纤维棉条(3 ), -其中所述纺纱喷嘴(I)具有至少局部地延伸到所述湍流腔(5)中的纱线形成元件(8),并且具有进入口(9)以及用于所述纱线(2)的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相邻输出通道(10),并且 -其中所述纺纱喷嘴(I)具有空气喷嘴(11),所述空气喷嘴被引导到所述湍流腔(5)中并且在包围所述湍流腔(5)的壁(12)的区域中通到所述湍流腔(5)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喷嘴(I)具有延伸件(13),所述延伸件在所述进入开口(6)的区域中优选地借助于至少一个磁铁(15)能够释放地固定到所述基体(4),其中与所述进入开口相邻的所述纤维引导通道(7)至少局部地由所述延伸件(13)的通道部分(14)形成。
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4)同样具有通道部分(14),在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观察时,所述基体(4)的通道部分(14)与所述延伸件(13)的通道部分(14)相邻,并且与其共同形成所述纤维引导通道(7)。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纺纱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至少在一些部分中以互锁的方式抵靠在所述基体(4)上,和/或在所述延伸件(13)与所述基体(4)之间具有摩擦连接,所述摩擦连接对抗所述延伸件(13)相对于所述基体(4)至少沿着一个空间轴线的方向的运动。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纺纱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包括基座元件(16)和与所述基座元件(16)连接的插件(17),并且所述插件(17)优选地与所述纺纱喷嘴(I)的基体(4)的纤维引导元件(18)接触,其中所述插件(17)和所述纤维引导元件(18)至少局部地共同限定所述纤维引导通道(7)的边界。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纺纱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具有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凹入表面部分(19),该凹入表面部分设计为遵循圆柱形套筒的轮廓。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纺纱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17)具有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长度LI,该长度LI的大小处于I mm至100 mm之间,优选地处于2 mm至50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4 mm至25 mm之间。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纺纱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引导通道(7)具有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长度L2,该长度L2的大小处于6 mm至110 mm之间,优选地处于7mm至60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9 mm至30 mm之间。
8.一种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其中所述纺纱站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纺纱喷嘴(I)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纺纱喷嘴(I)前方的输出罗拉对(20)。
9.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具有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凹入表面部分(19),其中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邻近所述输出罗拉对(20)的第一罗拉(22)的套筒表面(21)伸展,并且其中所述延伸件(13)的凹入表面部分(19)和所述第一罗拉(22)的套筒表面(21)优选地同心伸展。
10.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沿着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伸展的方向具有宽度BI,并且所述第一罗拉(22)的邻近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的套筒表面(21)具有宽度B2,BI与B2之间的比例具有大小处于0.2至5之间的值,优选地处于0.5至2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8至1.25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具有邻近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的第二表面部分(23),其中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邻近所述输出罗拉对(20)的第二罗拉(24)的套筒表面(21)伸展,并且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是至少大致平坦的。
1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的平坦区域的垂线(31)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所述纤维引导通道(7)的纵向轴线包围大小处于0°至60°之间的角度α,优选地处于25°至55°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30°至50°之间。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一项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在各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罗拉(22)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罗拉(24)与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罗拉(22)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之间的距离Al小于所述第二罗拉(24)与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 )之间的距离Α2。
14.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Al具有处于0.1 mm至5 mm之间的大小,优选地处于0.1 mm至3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2 mm至2 mm之间,和/或所述距离A2具有处于0.5 mm至10 mm之间的大小,优选地处于I mm至8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2 mm至6 mm之间。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一项所述的纺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和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通过中间表面(25)互相连结,其中所述中间表面(25)具有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伸展的宽度B3,其中B2与B3之间的比例优选地具有大小处于0.2至5之间的值,优选地处于0.5至2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8至1.25之间,和/或所述中间表面(25)具有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并且垂直于所述宽度B3伸展的高度H,该高度H的大小处于Omm至12 mm之间,优选地处于O mm至8 mm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O mm至6 mm之间。
【文档编号】D01H4/02GK104233530SQ20141026252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4日
【发明者】格里伊斯哈梅 C., 哈斯卡 P., 贝茨 D., 科佩斯 S.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