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点浮雕组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52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点浮雕组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点浮雕组织,属于纺织领域。本实用新型由A-B、C-D、E-F、G-H四个区域形成一个循环单元,每个区域均由6行6列线圈组成,在E-F区域,成圈线圈通过压接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在反针线圈的表面又浮起一个新的正针线圈,同理,C-D区域结构与E-F区域完全相同;这样在E-F区域和C-D区域中形成了反针线圈表面上带有一层浮雕效果的正针线圈,A-B、G-H区域的线圈均以正常的串套形式形成反针线圈,这样由A-B、C-D、E-F、G-H四个结构单元依次循环就形成了一种波点浮雕组织。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保暖性之外,还兼具皮草风格的时尚性和立体感,实现了广大消费者追求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心理满足。
【专利说明】一种波点浮雕组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点浮雕组织,属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针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更新越来越快,广大消费者已不再拘泥于羊绒产品保暖性这一功能性要求,装饰性与时尚性的要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所以羊绒产品在组织花型上必须有所创新和突破,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所以我们开发了这种波点浮雕组织,既具备了保暖性与吸湿性,产品柔软厚实,又颇具时代气息,设计感大大增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类似皮草的风格,所以开发这种立体感强能产生律动效应的组织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立体感强的一种波点浮雕组织。
[0004]技术解决方案:
[0005]编织时纱线由A-B、C-D、E-F、G_H四个区域形成一个循环单元,每个区域均由6行6列线圈组成,在E-F区域,第二成圈线圈压接第一成圈线圈的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第二成圈线圈的沉降弧被拉长一个线圈的长度再形成第二正针线圈,第三成圈线圈压接第二成圈线圈的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第三成圈线圈的沉降弧被拉长一个线圈长度再形成第三正针线圈,依次循环,直到第六成圈线圈压接第五成圈线圈的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第六成圈线圈的沉降弧被拉长一个线圈长度再形成第六正针线圈,同理,C-D区域结构与E-F区域完全相同;这样在E-F区域和C-D区域中在反针线圈的表面浮有一层正针线圈,A-B区域的第七成圈线圈、第八成圈线圈、第九成圈线圈、第十成圈线圈、第十一成圈线圈、第十二成圈线圈均以正常的串套形式形成反针线圈,同理,G-H区域结构与A-B区域结构完全相同,这样由A-B、C-D、E-F、G-H四个结构单元依次循环形成了一种波点浮雕组织。
[0006]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相邻区域的反针线圈上浮有一层正针线圈,使组织具有波点浮雕效果,立体感强,解决了消费者在满足保暖需求的同时提升审美艺术上的追求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纱线成分为羊绒纱或羊绒混纺纱或棉纱。产品为粗纺产品,织造车型采用 3G、5G、7G、12G。
[0009]实施例1
[0010]本实用新型原料由100%纯羊绒组成,通过岛精机122_S,7G车电脑横机织造完成的粗纺针织物。编织时纱线由A-B、C-D、E-F、G-H四个区域形成一个循环单元,每个区域均由6行6列线圈组成,在E-F区域,第二成圈线圈2压接第一成圈线圈I的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反针第二成圈线圈2的沉降弧被拉长一个线圈长度再形成一个新的第二正针线圈2’,第三成圈线圈3压接第二成圈线圈2的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反针第三成圈线圈3的沉降弧被拉长一个线圈长度再形成一个新的第三正针线圈3’,依次循环,直到第六成圈线圈6压接第五成圈线圈5的圈干穿过圈弧形成反针线圈,同时反针第六成圈线圈6的沉降弧被拉长一个线圈长度又形成一个新的第六正针线圈6’,同理,C-D区域结构与E-F区域完全相同;这样在E-F和C-D两个区域中形成了反针线圈的表面上浮有一层正针线圈,A-B区域的第七成圈线圈7、第八成圈线圈8、第九成圈线圈9、第十成圈线圈
10、第十一成圈线圈11、第十二成圈线圈12均以正常的串套形式形成反针线圈,同理,G-H区域结构与A-B区域结构完全相同,这样由A-B、C-D、E-F、G-H四个结构单元依次循环形成了一种波点浮雕组织。
【权利要求】
1.一种波点浮雕组织,其特征在于:由A-B、C-D、E-F、G-H四个区域,上方为A_B、C-D区域,下方为E-F、G-H区域,A-B与G-H结构相同,C-D E-F结构相同,每个区域均由六行六列线圈组成,在E-F区域,第二成圈线圈(2)通过压接第一成圈线圈(I)的圈干、穿过第一成圈线圈(I)的圈弧反针线圈,同时第二线圈(2)的沉降弧拉长一个线圈的长度即为第二正针线圈(2’),第三成圈线圈(3)通过压接第二成圈线圈(2)的圈干穿过圈弧反针线圈,同时第三线圈(3)的沉降弧拉长一个线圈的长度即第三正针线圈(3’),依次循环,直到第六成圈线圈(6)通过压接第五成圈线圈(5)的圈干穿过圈弧反针线圈,同时第六线圈(6)的沉降弧拉长一个线圈的长度即第六正针线圈(6’ );这样在E-F区域和C-D区域中的反针线圈的表面浮有一层正针线圈,A-B区域第七成圈线圈(7)、第八成圈线圈(8)、第九成圈线圈(9)、第十成圈线圈(10)、第十一成圈线圈(11)、第十二成圈线圈(12)均为串套形成反针线圈;由A-B、C-D、E-F、G-H四个结构单元依次循环形成了一种波点浮雕组织。
【文档编号】D04B1/10GK203977051SQ20142019981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董瑞兰, 丁慧 申请人: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