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齿给麻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04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可换齿给麻帘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换齿给麻帘子,包括帘板和连接板,帘板和连接板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帘板上设置有齿条槽,齿条槽内设置齿条,齿条上均匀分布着锯齿,齿条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帘板的两端,齿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均开设有锁紧孔,帘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第一固定片和帘板通过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方便实现帘板从无齿到有齿的转换,给麻帘子在开松机的滚筒上滚动更顺畅。
【专利说明】可换齿给麻帘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换齿给麻帘子。

【背景技术】
[0002] 开松机是用于加工无纺织产品如无纺布的成套设备中的最为前道的设备,其功能 是将从市售渠道获得的用于生产无纺织产品的原料如合成纤维类的聚酯纤维、丙烯腈系纤 维、聚丙烯系纤维、聚乙烯系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以上相混的并且经过称重机构称重的 混合纤维开松,或者将从市场获取的天然纤维如羊毛、棉与前述合成纤维开松。现有开松机 的给麻帘子的帘板有些设置有抓棉齿,有些是平面结构,在不同的场合需要更换无齿或平 面的帘板,更换麻烦,而且一台开松机,需要备上至少两条给麻帘子才能满足各种不同材料 的开松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可实现方便换齿的可换齿给麻帘子。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换齿给麻帘子,包括帘板和 连接板,帘板和连接板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帘板上设置有齿条槽,齿条槽内设置齿条,齿 条上均勻分布着锅齿,齿条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帘板的两端,齿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片 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均开设有锁紧孔,帘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 孔,第一固定片和帘板通过螺钉固定。当第一固定片和帘板通过螺钉固定的时候,齿条被放 置在齿条槽内,帘板成平面结构,当第二固定片和帘板通过螺钉固定的时候,齿条坚起帘板 呈现有齿状态,实现换齿。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成45度夹角采用这种角度设置,可实 现在帘板厚度一定的情况实现固定。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邻的两条帘板分别与第 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铰接,相邻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铰接。采用这种结构给麻帘子 在开松机的滚筒上滚动更顺畅。
[00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方便实 现帘板从无齿到有齿的转换,给麻帘子在开松机的滚筒上滚动更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1]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可换齿给麻帘子,包括帘板1和连接板,帘板1和连接板 依次铰接,帘板1上设置有齿条槽2,齿条槽2内设置齿条3,齿条3上均匀分布着锯齿4,齿 条3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帘板1的两端,齿条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片5和第二固定片6, 第一固定片5和第二固定片6上均开设有锁紧孔7,帘板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第一固定 片5和第二固定片6均可通过螺钉8和帘板1固定。第一固定片5和第二固定片6成45 度夹角。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相邻的两条帘板1分别与第一连接板 9、第二连接板10铰接,相邻的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铰接。
[0012]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 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换齿给麻帘子,包括帘板和连接板,帘板和连接板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所 述帘板上设置有齿条槽,齿条槽内设置齿条,齿条上均匀分布着锯齿,齿条的两端转动安装 在帘板的两端,齿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 片上均开设有锁紧孔,帘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第一固定片和帘板通过螺钉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齿给麻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 片成45度夹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齿给麻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 和第二连接板,相邻的两条帘板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铰接,相邻的第一连接板和 第二连接板铰接。
【文档编号】D01G9/06GK203846159SQ20142023528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魏俊杰 申请人:魏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